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重上老山 系列【6】????尋找戰火中的青春記憶

夢里園林·孫震(原創)

<p>老兵說事(145)</p> <h3>對于那場戰爭,我們有著今生不眠的記憶。35年過去,我們一直想回去看看讓我們魂牽夢繞的曾經的戰地。今天,終于圓了這個夢!</h3><h3><br></h3><h3>我們陸一軍軍直舟橋連的戰友,在老山地區作戰時期,上過很多個前沿陣地,唯獨沒有到過最具代表意義的老山主峰的峰頂。現在,我們有機會登上老山主峰,回望大地,禁不住淚流滿面。</h3> <h3>1984年7月,奉中央軍委鄧小平主席的命令,我們陸一軍部隊開赴云南邊防前線,擔負老山地區800多平方公里范圍內的121個高地的防御任務,我們先后打退敵人3次團級規模、4次營級規模、百余次連以下規模的攻擊和襲擾。完成3次大的出擊作戰任務,拔掉敵28個據點,殲敵5000余名,摧毀敵人大口徑火炮128門、軍車65輛,取得了首次輪戰的全面勝利。戰后,參戰部隊受到鄧小平主席的通令嘉獎。</h3> <h3>1985年春節前夕,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到老山前線慰問部隊,親筆題寫:</h3><h3><br></h3><h3><b> 國威軍威看西南!</b></h3> <h3>老山主峰下的小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威武的軍人雕像,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把炸出的腸子盤進肚子里繼續戰斗,直到最后英雄犧牲”的老山勇士——張大權。對這位英雄,我們耳熟能詳。當時的副連長張大權為奪取老山戰斗勝利,最后倒在了這里。</h3><h3>當我們登上老山主峰的那一刻,情不自禁地立正,向英雄敬禮!</h3><h3><br></h3><h3>現在,老山主峰已經被整理修葺,許多題字和雕塑紀念著那場戰事和為國獻身勇士,教育著前來參觀的后來人。是他們用靑春和熱血,打贏了保衛邊疆、保衛國家領土安全的戰爭,是他們用生命換來了我國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國家和平、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的40年。</h3> <h3>今天,我們重走老山路,重上老山,是為了懷念戰友,學習英烈,時刻提醒自己,莫忘初心。</h3> <h3>我們舟橋連的老班長、時任軍司令部工兵處桂木林處長,在我們重上老山出發前對我講述,84年7月至85年7月,我們軍到云南老山地區作戰的情形:大部隊上陣地前,軍長傅全有第一時間拉著他和司令部的處長們,冒著炮火上一線察看陣地。當時友軍持續忙著邊境作戰,道路、工事以至炮兵陣地都不完善,影響了部隊作戰。我軍接管陣地后,軍首長命令大修道路、工事,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提出了"寧可挖工事累死,不可被炮彈炸死"的口號,組織部隊利用作戰間隙以及濃霧、雨天等不良天氣,構筑陣地工事和交通線。</h3><h3><br></h3><h3>一線官兵懷著必勝的信念,進行了艱苦而危險的陣地工事、交通壕、屯兵洞、隱蔽部丶觀察所和炮陣地改造。全軍共計開挖塹壕、交通壕47717米,構筑各種掩體工事10571個、短洞172個、3條長911米的坑道,施工總土石方達12萬立方米。基本實現了能藏、能打、能戰斗、能機動、能生活的陣地要求,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部隊的堅守條件。</h3> <h3>在前線,我連的舟橋沒用上,擔負的是軍部警衛任務。為了鍛煉部隊,桂木林處長向軍首長請戰,要求舟橋連官兵幫助一線戰士搶構工事和交通壕。接到命令,我連分別于85年1月28日、2月2日、2月6日、2月17日和2月22日,五上一線陣地,為“1?15”戰后,“2?11”戰前戰后,“3?8”戰前搶構交通壕和工事,奮戰9天5夜,有力地支援了一線戰友的陣地堅守和反擊作戰。</h3> <h3>今天,我們沿著當年通往前線的道路前行,沿途尋找當年我軍交址城炮陣地,參觀神炮臺,重走三轉彎“生死線”、走進一師曼棍洞師指原址參觀。我們向老山主峰前進,這條通往邊境的路,我們舟橋連官兵在1985年春節前后,來回走過十多趟。我們躲過了多少次炮擊,遇到過多少次生命危險,隨行的戰友祁楚榮和徐希清記得最清楚:</h3><h3><br></h3><h3>舟橋連五上一線搶筑工事,基本上是輪流上,只有連長白龍安是每次帶隊,還有祁楚榮、徐希清等部分戰友,一次沒少。</h3> <h3>徐希清是江山縣(現江山市)山里長大的孩子,聰明機靈,翻山越嶺根本不在話下。排里一半擔負軍部警衛,一半上一線,他每次都找班長、他的老鄉王明和”開后門”,爭取到了難得的名額。他雖然個頭不高,但是,扛構件、扛高大的方木,運送戰場物資等等,一點不比那些看起來高大威猛的戰友差!他扛的構件接近他的體重,扛的方木長度達到兩米,在身邊到處是地雷,且陡峭泥濘的山間小路上,他不知摔過多少跤,跌倒了爬起來繼續前進,等爬到工地時幾乎癱倒在地。</h3><h3><br></h3><h3>這次他把愛人毛小清帶來了。在崎嶇的盤山公路上,毛小清坐在大巴里不停的嘔吐,一路硬撐,說什么也要去烈士陵園給烈士們敬煙敬酒,去老山前線看看丈夫戰斗過的地方,見見丈夫挖的戰壕是什么樣子,她想知道,當過兵扛過槍打過仗的丈夫,幾十年來堅韌不拔的性格,是怎樣煉成的。</h3> <h3>戰友們回憶,116陣地曾經是老山輪戰最為慘烈的陣地,是一片被鮮血染紅的不毛之地。陣地山頭不過300平方米大小,僅在“1?15”戰斗那些天,山頭上每平方米落炮彈26.7發,標高下降了5米。隨手抓把泥土,準有4、5塊彈片。山頭上原有的兩根17、20米高的石筍,被炸的只剩下不到一米的石墩,陣地一天遭受了8千多發炮彈的轟炸,一批批沖鋒的戰士在此次戰斗中英勇犧牲。</h3> <h3>1985年,春節前。</h3><h3>陸一軍老山輪戰處于關鍵時刻,邊境線上的前沿陣地,敵我雙方攻守的戰火未曾間斷,前線勇士不怕流血犧牲,英勇頑強,牢牢把握著戰斗的主動權。</h3><h3><br></h3><h3>我軍于元月15一18日經過三晝夜激戰,徹底粉碎了越軍經過長達五個月的準備,由總參謀長親自指揮的又一次大規模的進犯。</h3><h3><br></h3><h3>這次戰斗號稱 “ 1?15&nbsp; " 之戰,我軍殲敵千余人,打得越軍不得不更換了河江前指司令。這一仗打成了我軍軍史上之著名戰例。同時,戰斗中我軍共有一百多位官兵血灑南疆。</h3> <h3> <b>首 上 一 線</b><br></h3><h3><br></h3><h3>“1?15 ” 戰斗結束后,整個前沿陣地的工事被炮火摧毀,一片狼藉。</h3><h3><br></h3><h3>離春節只有20多天,軍首長指示我們連抽調30人赴116及周邊陣地,用一周的時間,搶筑一條深2米寬90公分的戰壕。</h3> <h3>(被譽為鋼鐵陣地的116陣地)</h3><h3><br></h3><h3>1月26日,連隊正式接受了戰斗任務:在634一116陣地間構筑工事。由于越軍炮火密集覆蓋和狙擊步槍封鎖,使這段我軍通向116陣地的沿線受到嚴重威脅。這段路線被一線連隊稱為"死亡線"。</h3><h3><br></h3><h3>舟橋連戰士個個摩拳擦掌,激情滿懷,擔任軍部警衛的戰友們,難得上到一線執行戰斗任務,心里特別激動,紛紛向連長白龍安和指導員崔廣林請戰。</h3><h3><br></h3><h3>白龍安連長立刻帶領干部實地勘察,當即作出將構工路線選擇在634陣地反斜面的合水線附近,避開了敵直瞄火器的威脅。針對構工器材多、作業人員少的情況,決定上陣地時,自己將構工材料背上去,以縮短構工時間。</h3> <h3>28日清晨下起了中雨,36名官兵從落水洞駐地出發了。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奔波,到達了預定地域一一辛寨,距離116高地約5公里的地方。這里山高路險,草木茂盛,山下是天保農場的橡膠林和農舍。大家簡單吃了點飯,便向116陣地出發。由于連日陰雨,山陡路滑,全體官兵每人背負六七十斤重的構件,艱難地穿行在泥濘的交通壕。戰士們翻山越嶺,從集結地搬運構件到116至634陣地一線作業現場,往返一次要近兩個小時。</h3><h3><br></h3><h3>軍校實習排長尹志民、2班戰士徐希清不慎滑倒,構件砸在頭上,壓在身上,他倆迅速爬起來,顧不上傷疼,繼續趕路。為了盡早完成任務,一排戰士蘇建華、閔國華、姜根旺,二排戰士井立平等,總是搶在前面,別人扛一根,他們扛兩根,別人扛一趟他們扛兩趟……</h3> <h3>在116陣地構工點,距敵最近處只有幾十米。</h3><h3><br></h3><h3>這是一個英雄的陣地,戰斗的硝煙還未散盡,火藥味依然濃烈,英雄的血跡還沒干……:只是連日來因“1?15”之戰后雙方忙于換防,重新開始布兵擺陣,越軍今天顧不上打槍,倒是基本安全。</h3><h3><br></h3><h3>搶筑工事一直到晚上7點,官兵們才撤回到臨時宿營地。</h3><h3><br></h3><h3>1月29日,老天繼續下著小雨。天剛亮,戰友們就趕到了陣地的構工現場。經過充分準備,由一班長蘇存偉帶隊,迅速對作業地段采用導爆索逐段起爆,清除殘存地雷。在敵人還沒任何反映的情況下,1、2、4班立即展開作業。</h3><h3><br></h3><h3>構工中,2班在班長王明和帶領下,兩人一組,一個在前開挖,一人在后平整,分段包干作業,進展很快。連長白龍安發現后,立即向全連推廣,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h3><h3><br></h3><h3>各班分工不分家。1班原來是負責爆破任務的,爆破一結束立即展開土工作業。4班構筑完掩蔽部后,馬上轉入主體工程作業。炊事員、通訊員、衛生員和司機等勤雜人員,主動為構工各班、排運送作業器材。</h3><h3><br></h3><h3>在116陣地前無名高地,連隊要構筑一個掩蔽部工亊。</h3><h3><br></h3><h3>這幾十平方米的土地上,曾經歷過炮轟槍擊,一人合抱粗的樹木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地面上都是一個一個深坑,樹干上都是洞。我們要架設一個4*1.2*1.2米的鋼構,先要在地上開挖一個4*1.5*1.5米的地洞,然后安裝鋼架并在上面復堆一層一米多厚的土層,作業量巨大,經過二排祁楚榮七位戰友奮力搶構,也在傍晚6點多完成了任務。</h3> <h3>1月30日還是小雨天,我連的任務是開挖一條通向116陣地的交通壕。這天的116陣地,天氣異常悶熱,地質條件又十分復雜,樹木草叢被炮火熏得焦黑。</h3><h3><br></h3><h3>早上6點鐘,戰士們背上70多斤重的鋼構件上了陣地。從辛寨到116號陣地,期間要經過一段3.5公里左右的交通壕。由于壕窄路陡,116號陣地又是一個兩邊是陡坡的石頭山,周圍都是地雷,上下山都得拽著上下連接的繩子才能走穩。有些地段繩子早被炸飛,戰士們只能弓著腰小心翼翼的向上爬。</h3><h3><br></h3><h3>一部分戰友,從625陣地進入交通壕,從山下往上扛貓耳洞鋼架。鋼架件120*50厘米,兩塊一并做成貓耳洞,弧形,難背難扛。這是玩命的苦活。</h3><h3><br></h3><h3>舟橋連戰士天生有不怕吃苦敢打敢拼的性格,一周左右的任務三晝夜完成。誰都知道,陣地上多呆一分鐘就多一份危險。工事修好了,交給一線兄弟連隊堅守,我們也放心了許多。</h3> <h3> <b>二 上 一 線</b></h3><h3><br></h3><h3>上一線,怕一線,又踴躍請戰上一線,這是一種什么精神?</h3><h3><br></h3><h3>他們是一批生活在和平年代,甚至是為了入黨提干、回城、找個人出路而去當兵的年輕人,誰也沒想過當兵真會去打仗。到了前線,看到了戰爭的殘酷,他們才真正意識到保衛國家安全,為國犧牲是軍人的天職!經歷了血雨腥風的鍛煉成長,使他們成為了新時代最可敬可愛的人!</h3><h3><br></h3> <h3>2月2日早晨又是一個雨天,連隊50人5點多鐘從落水洞出發,再上116陣地,進行陣地工事表面覆蓋,我們利用了遺棄的舊交通壕加深加寬。</h3><h3><br></h3><h3>這一天真不容易:</h3><h3><br></h3><h3>連隊的戰友們從山下往山上扛長20*20*200厘米、幾十斤重的方木,共有150根。方木受潮了,扛在肩上勒勃子勒肩,轉不了彎,換不了肩。雨天路滑,行走時累得腿發抖,約3公里的路程,在崎嶇小路和工事中穿行一個半小時才能完成一趟,扛在肩上都有一種要壓死人的感覺。</h3><h3><br></h3><h3>白龍安連長算是大塊頭,帶頭扛上去后幾乎無法站立要癱倒。徐希清、李國功、夏守銓等幾名個頭小的戰士,行走不到一半路就臉色蒼白,累得汗水和著淚水流,但他們一直咬牙堅持著。到達目的地后胳膊手都好像不是自己的,伸不直,不聽使喚,肩膀紅腫,疼得不能觸摸。</h3><h3><br></h3><h3>(現在回想當時,徐希清感嘆:真是一次吃完了一輩子的苦啊!)</h3> <h3>不講條件,毫無怨言,一天突擊16個小時,疲憊,艱難險阻,都難不到軍工戰士。上了陣地,大家立即投入緊張的構工。</h3><h3><br></h3><h3>作業分為二個分隊:一隊挖土開壕,二隊扛木料。祁楚榮個子不高,通訊員出身文文靜靜的,他被分到二隊,咬緊牙關,跌到了爬起來,走一段路又跌倒,肩磨破了汗水一浸似刀割,墊上麻袋繼續走。兩隊人馬經過7個多小時的苦戰,圓滿完成了任務。</h3><h3><br></h3><h3>下午,陣地交給一師部隊后,連隊及時下撤,不一會就遇炮擊,炮彈追著屁股后面炸,差點下不來。</h3> <h3> <b>三 上 一 線</b></h3><h3><br></h3><h3>軍直舟橋連搶構工事又快又好,一線部隊人見人夸。2月6日,軍首長再次命令連隊,即一、二、四3個排除了正常軍部警衛任務外,抽調50名官兵,避開白天沿途炮火封鎖,連夜出發,赴143高地搶構工事。</h3><h3><br></h3><h3>22點,我們展開作業。這次任務是在800米地段開挖深1·8米、上寬1·1米、底寬0,9米的交通壕。為防止敵人襲擾,全部在夜間作業。</h3><h3><br></h3><h3>143高地構筑工事,連長白龍安是動了心思的。他首先想到了利用廢棄的戰壕,加寬加深。他和排長王軍通過計算,向一師工兵科要來了爆破火藥。爆破小組由一排長王軍任組長,帶一班幾個戰士實施爆破,為后續夜間開挖減輕了巨大開挖壓力。</h3> <h3>戰友們十分感謝一師二團特務連班長徐高虎,關鍵時配合我連實施爆破,為我連夜間開挖創造了條件。在戰場,都是生死兄弟,能搭把手決不會不伸手,為勝利會拼命,因為我們是戰友。</h3><h3><br></h3><h3>【我連戰友袁兆波,作 為輪戰部隊慶功大會工作人員,在6月12日的文山慶功大會上,又和“爆破英雄” 徐高虎相遇了。提起那天在前線的事來,戰友雙手緊握不放,格外親切。】</h3> <h3>深夜,一排挖出了幾發炮彈,慶幸都是啞彈。</h3><h3><br></h3><h3>凌晨四點,每人發了兩個冷饅頭充饑。黎明前又困又累,連長通知大伙休息一個小時,戰士們累得倒頭便睡。</h3><h3><br></h3><h3>四排副班長曹振發,發現班里少了個人,戰士孟祥興不見了。找了一會沒見著,以為是讓敵特工給逮去了。</h3><h3><br></h3><h3>陣地上蚊子大而毒,一叮一個包,奇癢無比。孟祥興怕蚊子,便用兩個麻袋套著睡覺睡著了。</h3><h3><br></h3><h3>找不到孟祥興,全班人嚇了個半死。一會,曹振發在戰壕的一堆麻袋邊找到孟祥興,把他一陣臭罵,罵過后,兩個人的眼淚都掉了下來。</h3><h3><br></h3><h3>從6日晚10點開始,到7日中午12點,戰友們日夜奮斗連續作業13個小時,連拿鐵鍬的力氣都沒了。</h3><h3><br></h3><h3>連隊終于搶在下午3點開始炮擊前完成了任務,從143陣地安全撤回。</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b>  四&nbsp; 上&nbsp; 一&nbsp; 線</b></h3><h3><br></h3><h3>上次我連構筑的工事十分堅固,對“2?11”之戰起到極大的保障作用:過去軍工在此傷亡比較多,現在減少了不少。傷員通過戰壕往下撤,以往要大半天才能完成,現在只要3個小時。</h3><h3>堅守部隊對我連高度評價。</h3><h3><br></h3><h3>仗越打越勇,上級首長對我舟橋連三次完成搶構工事的戰斗任務,十分滿意,關鍵時刻就讓我們連隊上。</h3><h3><br></h3><h3>2月16日,連隊干部到駐守168陣地上的2團1連陣地,詳細了解了敵情和構工要求。副連長董德明回到落水洞后,再次召集班排骨干作動員。</h3><h3><br></h3><h3>晚上,連長白龍安決定,只有兩個班的四排,抽一個班上一線,13班長賀滿倉主動向連長請戰,上次沒讓他們班上而是12班上了,他心里窩著火。</h3><h3><br></h3><h3>連隊擔負著軍機關警衛,每次只能去一半至多2/3的兵員,因此,每次上一線,大家都要給連首長施加點"壓力"。</h3><h3><br></h3><h3>這次,13班爭取到了上一線的機會。</h3> <h3>2月17日 ,連隊36名官兵,6點鐘冒著大雨出發,8點到達前線出發地點”船頭”。船頭距前沿陣地還有幾公里山路,一路山高坡陡,雨天路滑。每人負重二、三十斤以上裝備,雖說不重但也是累贅。到達148陣地時已經是上午10點鐘。</h3><h3><br></h3><h3>剛上陣地沒多長時間,沖在前面的賀班長,用鍬鏟土時鏟到地雷,引起爆炸,當場炸斷一條小腿,一時血流如注。</h3><h3><br></h3><h3>很多人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見到地雷爆炸,身邊的戰友負傷,嚇得立馬臥倒,這是一種條件反射。隨后,他們立刻站起來,給賀班長包扎止血。在白龍安連長指揮下,幾名戰友輪換抬著賀班長,緊急送往一師醫院截肢搶救,第二天下午一點,又將他送上直升機到昆明救治。</h3><h3><br></h3><h3>這天從11點開始,連隊在距敵陣地最近處僅幾十米的148一168陣地,搶筑交通壕。</h3><h3><br></h3><h3>下午一點,為加快進度,副連長董德明帶領一個爆破小組由起點向終點,二排長劉國堂帶領一個爆破小組由終點向起點方向,同時爆破開辟通道。由于開辟的通道僅為一米二寬,而作業面安全寬度為一米九,需要人工搜排地雷。戰友們人人多了一份危險。</h3><h3><br></h3><h3>二排長劉國堂在168陣地腳底下180米暴露地段,連排4枚地雷,為開辟通道作前期準備工作。</h3><h3><br></h3><h3>下午,黨員祁楚榮一鍬下去就碰上了地雷,要是勁再大點就捅炸了。他和五班長周天富,一邊提心吊膽排雷,一邊小心翼翼挖戰壕。</h3><h3>到4點鐘,完成了第一階段任務。</h3><h3><br></h3><h3>剩下的40米戰壕在開闊地,離168陣地前敵人占領的2號無名高地才80米不到。</h3><h3><br></h3><h3>在亞熱帶山岳叢林十分悶熱的傍晚時分,大家不怕蚊蟲叮咬,穿著短褲玩命地搶挖。</h3><h3><br></h3><h3>此間,敵人先后4次朝作業地開槍開炮,對我連人員構成極大威脅。</h3><h3><br></h3><h3>為了安全,在完成2/3任務的情況下,連隊只好先向908陣地下面撤離。天黑路況不明,為防踩雷,150米雷場危險地段,戰士們摸索了近20分鐘,才安全撤出。一路上的摸爬,弄得大家伙一個個像泥猴似狼狽不堪。</h3><h3><br></h3><h3>二排長劉國堂和戰友們,看到一師陣地堅守官兵,受條件限制,一直只能吃壓縮干糧,很長時間沒有吃過一點米面,劉排長與戰友們決定,把自己帶去的僅有的一保溫桶饅頭,全部送給素不相識的步兵戰友。</h3><h3><br></h3><h3>從早上7點到晩7點,我們的戰友每個人只吃了一個200克午餐肉罐頭。</h3><h3><br></h3><h3>當晚,全體官兵隱蔽在908陣地下面的一個石洞里,上面漏雨,下面是亂石,還有蚊蟲。一夜坐不是臥不成,倦縮一塊熬到天亮。等到他們撤離時才發現洞的上面就是敵人的陣地。</h3> <h3>連隊18日搶修的工事,是在陣地前的一片山間開闊地,暴露地段長,距敵火力約120米,距敵炮火陣地約350米。敵人在對面山坡上。我方上來要攀爬一段陡峭的懸崖,下去比上來更危險,稍有不慎可能摔死。昨日大雨淋一身,今日陽光高照,異常燥熱。在這片地雷密布的地方,不可多跨一步。深入地下為碎石層,十分堅硬。連隊僅在地表層還挖掘出幾十顆地雷。</h3><h3><br></h3><h3>越軍的地雷殺傷力很弱,這是他們的“聰明”之處。越軍認為炸傷一名中國軍人,至少要四五人甚至更多人,參與搶救,送下陣地,這樣會更多的削弱中國軍隊的戰斗力。</h3> <h3>一個戰士,在一天的時間里,要在面對敵人陣地的斜面山地上,開挖深1.8米,長度近20米的交通壕,那工程量難以想象。6班戰士屈克遠累得暈倒,劉國堂排長勸他進山洞休息,他醒來堅決拒絕,繼續戰斗。</h3><h3><br></h3><h3>戰士們赤膊上陣,只穿著一條短褲。時不時有敵人放幾下冷槍,附近時有炮彈爆炸。</h3><h3><br></h3><h3>任務重,時間緊,上午連隊除留一個班在軍部站崗外,一排另外兩個班也上來增援。10點,遠在30公里外的炊事班的戰友,給陣地送來了蛋炒飯和每人三個蘋果。戰士們吃飽了勁頭就更足了。</h3><h3><br></h3><h3>這時,敵人的炮火又鋪天蓋地打來,地上盡是炸出的大坑,機槍也開始掃射,戰友們立即躲到山洞里。炮擊一停止,馬上搶挖,直到下午4點完成任務,上級命令,撤回來過年。</h3><h3><br></h3><h3>2月19日 ,大年三十。</h3><h3>累趴了的一線構工戰友,只想多睡會:,盡快恢復體力。過完年,還有重任。<br></h3> <h3> <b>五 上 一 線</b></h3><h3><br></h3><h3>2月22日大年初三,連隊接到命令,上148陣地。</h3><h3><br></h3><h3>上陣地的路只是一條寬幾十公分的小道,周圍遍地是雷,一不小心,誤傷時有。前線軍工就有因為內急隨地小解,引爆地雷而負傷的。</h3><h3><br></h3><h3>每次上一線,戰友們都是一路小心謹慎。</h3> <h3>戰士們5點起床,清早出發,又是一壺涼開水,幾個饅頭。連長帶著大家上了生死場,8點到達船頭,8點50分到達陣地。</h3><h3><br></h3><h3>感謝國家民政部長在前線慰問時說:生活在和平環境的同志,是難以想象到前線戰斗的艱苦的。</h3><h3><br></h3><h3>一句實話,足以讓我們感動一輩子,這就叫理解萬歲!</h3><h3><br></h3><h3>148陣地距敵不過幾十米,我們舟橋連官兵趁著霧天拼命挖掘。工事深180厘米,上寬110厘米,底寬90厘米。四排戰士張西河說,我不怕死,也不貓著腰挖:年輕的戰士想表現自己內心的強大,更想多挖快干,為班里爭光。</h3><h3><br></h3><h3>霧散去,太陽偷偷地跑出來,光亮的鐵鍬反光到了敵陣地,幾聲"嗖嗖",子彈打到了壕邊的土上,從他身邊擦過,他一下子嚇得趴下,好一會才敢起來。</h3><h3><br></h3><h3>班長心疼地大吼:張西河站起來!你不是不怕死嗎?真不要命啦?</h3><h3><br></h3><h3>小個子山東兵孟祥興埋頭深挖,一下挖出一具用雨衣包裹的尸體,嚇了一跳,繼續挖,發現是三具,戰士們顫顫驚驚打開雨衣一看,發現是越軍的,隨后就地掩埋了。大家知道,我軍的烈士遺體,是會不惜一切代價運回后方的。</h3> <h3>二排祁楚榮生病了,頭痛作嘔,暈車,幾乎休克,跌跌撞撞上了陣地。下午,他累得堅持不住了,他本想歇會,仔細看下敵人陣地是啥樣。</h3><h3><br></h3><h3>他把鐵鍬往邊上一插,這一插,正好碰上了72式防步兵雷,如果用力再大一點,就引爆了,真懸。戰友們一塊排除、引爆。心想,大過年的,雙方都不會打槍的吧。</h3><h3><br></h3><h3>3點鐘,聽到爆炸聲的越軍向我們的構工地開槍了,他們以為我們開炮了。</h3><h3><br></h3><h3>敵人突然開槍,引起了我們的高度警惕,大家埋頭往戰壕里鉆,由此延緩了作業進度。</h3><h3>考慮到晚上要炮擊(事先都會有消息),7點20撤到天保農場場部防空洞宿營,晚上吃了頓飽飯。</h3><h3><br></h3><h3>夜里鋪的是麻袋,蓋的是大衣,能這樣睡一覺,和一線陣地守軍相比,相當不錯了。</h3> <h3>2月23日早上7點再到船頭,9點進入陣地。</h3><h3>當天的任務是完善交通壕,任務不輕。</h3><h3><br></h3><h3>在構筑掩蔽部和被復交通壕時,3、4、12班負責運送構件,他們發揚連續作戰精神,保證構筑作業不間斷。</h3><h3><br></h3><h3>被復作業中,1、2班為了對一線連隊戰友生命負責,主動將被復層比上級規定加高了30公分。他們就地取材,尋找一些堅硬石塊、材料,填在被復層里,增加工事抗力強度。另外開挖了150米交通壕并分段加以被復。同時在該段面構筑了2個掩蔽部。</h3><h3><br></h3><h3>下午2點半,累計完成的1445立方米土方構工工事,經一師工兵科查驗合格,勝利完工。至此,原計劃8天的戰斗任務,舟橋連用4天完成。</h3><h3><br></h3><h3>連隊受命,下午4點50分返回落水洞,繼續軍機關執勤任務。</h3> <h3>往事只能回憶,精神不會磨滅。</h3><h3><br></h3><h3>9天5夜,我們軍直舟橋連在116—634,143,148一168三個地段構筑交通壕1600米,完成開挖土方2540立方。向陣地運送鋼構件E型工事2套,方木150根,麻袋800條,開辟通路900米,排除地雷20余枚。構建掩蔽部2個,掩蓋交通壕250米,為前線戰地構工,保障戰友生命,作出了巨大貢獻,一線戰友感動地說:終身不忘!</h3> <h3>那幾天,我在軍司令部工兵處幫助統計各部隊構筑工事匯總。桂木林處長傳達軍長傅全有指示,完善工事防御體系,在保存戰斗力的同時,可以更有效地打擊敵人。</h3><h3><br></h3><h3>舟橋連指戰員,堅決執行上級命令,全體官兵五上一線陣地,搶筑工事、戰壕、蔭蔽部,使一線戰斗分隊在大戰后陣地工事粉毀嚴重的情況下,得到有效恢復,或是為即將拔點出擊作戰的戰友,打通作戰通道,為奪取戰斗勝利給予了有力支援。</h3><h3><br></h3><h3>35年后,桂木林老處長談到舟橋連上陣地構筑工事的事,仍念念不忘:</h3><h3>"舟橋連構筑工事十分危險,完成任務十分出色,是我讓他們上去的,吃了很多苦,好在沒有戰友犧牲,萬幸啊!"</h3> <h3></h3><h3>告別老山主峰的時候我在想,你也許到過祖國的許多名山,不一定到過老山,但是,這座山深深地印在祖國和人民的心中,印在我們參戰老兵的情懷里!</h3><h3><b><br></b></h3><h3><b>老山精神萬歲!</b></h3><h3><br></h3><h3> 【2019年5月17—18日 活動中】</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德县| 交口县| 页游| 彭州市| 增城市| 阜康市| 五常市| 洛宁县| 巧家县| 乌鲁木齐市| 麻城市| 台江县| 图木舒克市| 长阳| 秦皇岛市| 武冈市| 琼海市| 普定县| 贵南县| 皮山县| 民丰县| 凤冈县| 马龙县| 江津市| 郁南县| 卢氏县| 长岛县| 息烽县| 德州市| 利辛县| 淮阳县| 舒兰市| 天台县| 新巴尔虎右旗| 肥西县| 东乌珠穆沁旗| 高雄市| 金沙县| 松滋市| 富裕县| 阳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