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從1995年秋天到1999年夏天,因為身體病弱,半休半讀,我的初中讀了四年。倏忽之間,畢業整整二十年了。時間久遠,部分記憶已渺不可尋,我不能逐一甄別學校的草木花卉,也不能細致描繪大水田上空的朝霞流云。當時的我,終究不過是一個初初萌芽的半吊子,些許道理和情懷,都是透過此后的人生閱歷再度回望,徐徐品味,才逐漸想明白的。</h3><h3><br></h3><h3> 我想明白的第一件事,是為什么我當時虛名在外。</h3><h3> 初一學年的第一次月考,我冷不丁拿了年級第一名。隨后,校長和老師們對我說,你的目標是考上夷陵中學。斯時,我并不知道我和夷陵中學之間隔著幾重山水。既然老師們這樣說了,那我便全力去做就好了。在懵懂青澀的追夢歲月里,考上夷陵中學成了我的第一重理想。這個節奏在初一下學期被打亂了,此后的三年時間,我兩次休克送醫急救,若干次出入各級醫院,沒有盡頭。學業斷斷續續。老師和同學們對我抱以深切的同情和極大的惋惜。不僅在付家堰中學執教的叔嬸對我精心照顧,各年級的老師和同學也對我傾注了莫大的關切。我喝過向昌釗老師家的排骨湯,吃過譚從平老師家的臘蹄子。病后返校,各科目老師給我開過小灶補過課。同學們也極盡所能,打水帶飯,做一切他們能幫到我的事情。初三學年的運動會,老師特意安排我代表運動員宣誓,以此祈愿我恢復健康永葆斗志。他們的悉心呵護和持續正向鼓勵幫我塑造了一個排除萬難刻苦讀書的勵志形象,就此傳播鄉里,神乎其神。</h3><h3> 然而,我終究沒能考上夷陵中學。這成了我霧靄沉沉的少年時期久不能釋懷的遺憾。我想,這可能也是我的老師們的遺憾。在他們迎來送往的若干屆學生里,總有那么一部分,在投注了希冀之后生出些許遺憾。因為他們,總是希望孩子們走他們最應該走的路,成為他們最想成為的人。這種希冀,無關功利,只有祝福。</h3><h3> </h3><h3> 我想明白的第二件事,是初中生活贈予我的價值。</h3><h3> 當時,沒有電腦,沒有網絡,沒有手機,也沒有打印機;學生自購教輔資料這類事情是極奢侈的。我們日常的練習和測試,多半來自于一種滲透了歷史感的印刷設備----油印機。老師們從各類教輔資料中摘選出有典型意義的習題,用鋼筆刻到蠟紙上,涂抹墨油,然后一張一張的印制。期間,如果臘紙壞了,便重新刻寫。那些試卷上的字跡,都是老師的手寫體,或娟秀,或飛揚,各有特色。當然,這種費時費力搗騰出來的印刷品,并不受學生歡迎,因為考試過后卷首的成績往往讓絕大多數人垂頭喪氣。但老師們樂此不疲。他們在一次次的測試摸底之后,極具耐心的幫孩子們夯實了腳下的地基。</h3><h3> 我初中時從這一沓沓印刷品中脫穎而出的科目是語文。我有三位語文老師。初一學年,是陳衛紅老師。他最喜歡的教學形式,是小劇場,大家分角色扮演,情景模擬,各自領會。他經常把大反派的角色留給自己,兇神惡煞般的迸出臺詞,并頻頻笑場,生動之極。初二學年,是譚從平老師。他引導我們閱讀經典,摘抄佳句。我當時有兩個厚厚的摘抄本,字字磊疊,同學間相互傳閱,翻開時如沐春雨,合上時如食蜜餞,滿滿的成就感。初三學年,是汪勝忠老師。他擅長教古文,時常把各路之乎者也的文章解讀得十分有趣。受他影響,我常寫一些文白夾雜的小文交給他批閱,直到他忍無可忍,無可奈何的在我本子落下一句"文白夾雜,嗚呼哀哉"。我自此學會了正常表達。得益于老師們積極引導和及時糾偏,我當年的語文中考成績拿了全縣最高分,這件事情讓我暗自嘚瑟了好一陣子。</h3><h3> 這幾位語文老師,是我眾多老師的代表和縮影。他們有的已經退休,有的已奔赴其他崗位,還有一些仍執著的在大水田上耕耘。他們在我初中劇目結束后從我的生活中隱退,但他們以其敬業、樸實、樂觀的品格,為我的未來留下了赤誠的人生底色。所謂言傳身教大抵如此。</h3><h3><br></h3><h3> 我想明白的第三件事,是深山中的這所中學傲然矗立的意義。</h3><h3> 九十年代末,"普九"這件事情聲勢浩大。老師們劃地分區,扛起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大旗。與此同時,山鄉人民蠢蠢欲動,外出務工成為趨勢,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老師們串鄉走戶,把一個個年齡適讀卻早早離校的姑娘小伙們,請回了學校。在校人口陡增,管理難度數倍增長。校領導無奈以撥出一個特快班的方式在"普九"與升學的矛盾中,尋求突破。當年的校園,或有一絲迷茫。我們想不明白,為什么已經離校的學生非得回來上課?為什么每個人都必須讀完初中?</h3><h3> 多年后,因為老師們的不懈努力,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已成自覺。當我回看那段歲月,才意識到初中生活是我們成之為人的首次全面覺醒,身體開始發育,思想漸顯棱角,情感慢慢暈開……系統化的教育使這個年齡段的我們綻放出一種枝條舒展、各美其美的狀態。那是一種向陽而生的機會。</h3><h3> 無論市場怎么變,付家堰中學都堅守在那里。她竭力創造條件,破陳出新,與時俱進,為山里娃爭取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變化日新月異。我想,她可能不是山鄉教育的至高點,但她傾盡全力,為家鄉人民鑄造了一方堡壘,守護并不斷拔高了文明的基線。</h3><h3><br></h3><h3> 初中畢業以后,我甚少返校,最鄭重的一次,是2011年大年初二,我牽著即將要嫁的人,跨過付家堰中學的操場,拾級而上,把光陰留下的痕跡指與他辨認。你看,這是我躊躇滿腔的少年壯志;你看,這是我呼嘯而過的青春情懷;你看,這是我照見未來的璀璨星海。</h3><h3><br></h3><h3> 縱有遺憾,也得圓滿。</h3><h3><br></h3><h3> 謹以此文,獻給我的母校,我的老師,以及我的同學。謝謝你們。</h3><h3>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平市|
礼泉县|
洮南市|
孝昌县|
莱西市|
西华县|
通榆县|
拉萨市|
柳州市|
昌吉市|
吴忠市|
香河县|
焦作市|
台北市|
溧阳市|
海阳市|
新邵县|
剑阁县|
盐津县|
通化市|
和静县|
镇坪县|
东乡族自治县|
英吉沙县|
连云港市|
分宜县|
社旗县|
都匀市|
昆明市|
镇原县|
凤山市|
定结县|
彭州市|
延津县|
石台县|
天长市|
鄂托克前旗|
昂仁县|
宜州市|
安远县|
阜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