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是脫貧攻堅的決勝階段,也是鄉村振興的開局之年。如何實現貧困戶盡快脫貧致富,各級幫扶人員采取了多種形式的嘗試,其中應用比較多的是爭取各種贊助,對貧困戶實行各種補助。這種“輸血扶貧”的方式雖然一時效果顯著,但是一旦停止“輸血”,貧困戶由于沒有自我發展能力,極容易再次返貧。徂徠鎮的掛職第一書記群體,深刻認識到了“造血扶貧”的重要性,在技能扶貧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良好效果。 陳兆革同志是第三輪市派第一書記,當他了解到泰山大姐職業培訓學校承擔的政府采購項目以后,立即與同在徂徠鎮掛職的市派第一書記王飛、張再兵和四位區派第一書記進行了溝通交流。大家經過反復論證研判,一致認為對農民進行免費技能培訓可以作為徂徠鎮脫貧攻堅的一個切入點。七位第一書記積極對接培訓學校,制定了詳實可行的《培訓方案》,并和學校負責人一起向徂徠鎮領導進行了專題匯報。鎮領導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在全鎮扶貧工作推進會上進行了全面部署,向各村分配了免費培訓名額,并確定安排車輛免費接送學員進城學習。 市區派第一書記協調鎮扶貧辦、社保所等部門分工合作,積極做好了各村發動報名、學員信息統計、失業登記證辦理等前期工作。在培訓學校,學員系統學習了小兒常見病及意外傷害的護理、推拿按摩以及乳房護理、催乳等專業知識,在強化理論學習的同時,還重點輔導了實操考試的有關內容,并就下一步上戶溝通及就業方向進行了指導。第一期學習班圓滿結束之后,為了方便學員學習和生活,第一書記協調鎮領導在徂徠鎮安排了培訓場所,配合培訓學校開展了第二期免費技能培訓。兩期培訓班學成人員80余名,通過考試順利拿到了市人社局技能鑒定部門頒發的合格證書。最后,第一書記又督促培訓學校通過就業安置渠道把學員推薦到家政公司、月子會所、早教機構、母嬰店、嬰兒游泳館等母嬰服務機構工作,基本工資一般在3000—6000元/月,個別學員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就業,待遇更加豐厚。通過技能培訓,實現了一人學技能,全家脫貧致富。 在黨中央提出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決策的時代背景下,農村勞動力面臨著就業轉移的實際情況,更面臨著技能不足的現實困難。徂徠鎮第一書記群體主動作為,對接職業培訓學校,依托免費職業培訓政府采購項目,為貧困戶量身定制免費技能培訓,為農民進城務工提供技能支持。特別符合扶貧工作中將“輸血”升級為“造血”的工作思路,符合農村經濟基礎薄弱農民文化技能水平不高的實際情況,符合農民不愿不敢不善也沒有條件進行前期資金投入的心理特點。為村民致富探索了新思路,為鄉村振興開辟了新途徑,也為第一書記掛職扶貧提供新方法。<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茂名市|
峨眉山市|
龙南县|
乐陵市|
长岭县|
淄博市|
孟村|
特克斯县|
武鸣县|
文水县|
克拉玛依市|
双辽市|
缙云县|
陈巴尔虎旗|
荔波县|
巴林左旗|
泾源县|
潍坊市|
绥德县|
黄陵县|
增城市|
罗源县|
霍州市|
岫岩|
赫章县|
富阳市|
家居|
鸡泽县|
太谷县|
东台市|
高清|
怀远县|
墨江|
耒阳市|
宝清县|
富民县|
德昌县|
长子县|
剑川县|
邓州市|
大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