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激起對歐洲的憧憬和向往是歐洲的燦爛文明和悠久歷史。雖然歐洲看似一塊遙不可及的大陸,但很想去感受一下她的深厚的文化底蘊。今年5月春暖花開的季節,我終于下定了決心,乘著淺夏的微風,開始了這次充滿期待的德法意瑞四國12天的歐洲之旅。</h3><h3>其實像我們這樣一介布衣,要去歐洲旅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至少提前一個月就開始了研究和咨詢旅行社,并被要求攜帶護照、身份證、退休證、戶口簿、房產證、機動車登記證、最近6個月的工資流水進行資格審核,收取保證金,簽署旅行協議,預約赴沈陽進行申根指紋采集,兌換每人每天150歐元的現金。由于赴歐人員眾多,直到5月6日才完成指紋錄取簽證。</h3><h3>5月10日中午,我們一行16人乘坐東航MU787飛機從上海浦東機場起飛,傍晚于當地時間1842時抵達羅馬,然后直奔羅馬羅斯西奧酒店(Roscioli Hotels)入住。據說此酒店門前曾發生過搶劫事件,大家戰戰兢兢,如臨大敵。旅行尚未開始,先被賞個下馬威。</h3> <h3>5月11日8時,我們乘車出發開始了第一天游覽。不到9時,我們就到了圣彼得教堂(圣伯多祿),又稱芃蒂岡大殿。</h3><h3>進教堂前必須進行安全檢查和服飾檢視,廣場上排著長長的各色皮膚的隊伍,即使我們來的較早,仍然排了近30分鐘才得以進入教堂。</h3> <h3>圣彼得教堂由米開朗基羅設計,建于1506年至1626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占地23000平方米,可容納超過6萬多人。是著名天主教朝圣地點之一。</h3> <h3>廣場中間聳立的是埃及方尖碑,其尖端有耶穌殉難的十字架與青銅鐘,中下方有青銅獅子與雄鷹作裝飾,下部鐫刻了紀念文字。</h3> <h3>方尖碑兩側各有一座美麗的噴泉,象征著上帝賦予教徒們生命之水。</h3> <h3>教堂左邊的雕像是圣彼得,他右手握著兩把耶穌送給他的通向天堂的金鑰匙,左手拿著一卷耶穌給他的圣旨。教堂頂部正中間站立的是耶穌雕像,兩邊是他的門徒一字排開。</h3> <h3>教堂門前右邊豎立著的高大雕像是圣保羅,右手持寶劍。保羅曾是逼迫基督徒的罪魁之一,后來認識耶穌后轉變為基督徒最重要的使徒。</h3> <h3>教堂左邊大門有皇家衛隊守衛,他們是梵蒂岡國家軍隊,個個是瑞士雇傭兵。</h3> <h3>米開朗基羅的《圣殤》,又叫《母愛》,這尊雕像將圣子和圣母兩人完美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圣母面容和藹寧靜,目光中流轉著淡淡的悲憫。</h3> <h3>鍍金的青銅華蓋,高28.5米,半建筑半雕塑作品。這件杰作讓人想起耶路撒泠圣殿的螺旋拄,小天使舉著教皇的象征~圣彼得的教皇法冠和鑰匙,華蓋上的蜜蜂是烏爾班八世的動物紋章。</h3> <h3>雄偉高大的中殿大廳,令人驚嘆!</h3><h3>游覽結束后,當地時間10時,我們乘車前往羅馬的古羅馬市集廢墟,大約20多分鐘車程。實際上古羅馬市集廢墟、君士坦丁凱旋門和羅馬斗獸場連成一片的。</h3> <h3>古羅馬市集廢墟,曾經是古羅馬時期市民集會的場所和市場,在公元1世紀到公元2世紀之間建造,相當于中國的漢朝,當時是古羅馬帝國的發源地及城市中心。曾經的華麗殿堂,氣派的神廟,如今卻雜草叢生,斷壁殘垣,顯示出歲月的滄桑和今日的蕭條,就像一部史書道盡歷史的變遷。廢墟旁是羅馬松,也叫蘑菇松,是羅馬街道兩旁一道亮麗風景!</h3> <h3>羅馬斗獸場,又名羅馬角斗場,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征。建于公元72到80年間,相當于中國的東漢朝代,是古羅馬帝國專供貴族、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參加的角斗士與另外一名武士或野獸搏斗直到一方死亡為止,展現人類最野蠻最殘酷的廝殺。</h3> <h3>當年的輝煌建筑歷經漫長的風雨,雖已成了破舊的廢墟,彰顯歷史的滄桑,但仍掩蓋不了它的雄偉壯觀,散發著永恒的巨大魅力,成為世界旅游者向往的千古絕唱!</h3> <h3>泰塔斯凱旋門(又譯提圖斯)。沿著被稱作神圣之路( Via Sacra)的一條從君士坦丁凱旋門通過來的路,就進入一座單拱門的凱旋門,它就是羅馬三座凱旋門中最古老的泰塔斯凱旋門。它是為了紀念泰塔斯在公元70年戰勝耶路撒冷的猶太人而建。這座門內壁上雕刻著現存唯一的對耶路撒冷圣殿器物燈臺和小號的描述,其中燈臺圖案被用作以色列現在的國徽。這座門是猶太人的恥辱柱,因此猶太人是絕不會從此門下通過的。</h3> <h3>君士坦丁凱旋門,是為了紀念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12年擊敗馬克森提皇帝統一羅馬帝國于315年而建,相當于中國的戰國時期。君士坦丁是羅馬歷史上一位傳奇帝王。雖千年過去,君士坦丁凱旋門已殘跡斑斑,但仍保存了當初完美造型,恢宏大氣,在風雨中見證了古羅馬的輝煌。遺憾的是四周圍起鐵柵欄,無票的我們只能在外部拍照留念。</h3><h3>當地時間1130時結束了在羅馬的游覽,午餐后乘車前往文藝復興發源地佛羅倫薩。</h3> <h3>經過2個多小時車程,于當地時間1630時我們到了君主廣場,現在稱為市政廳廣場。這是一座十三世紀的碉堡式舊宮,由幾條狹窄小巷包圍著,過去曾經是佛羅倫薩的政治中心,現在婉如一座露天雕像博物館,各種石雕和銅像作品美侖美奐,栩栩如生。這是韋奇奧宮,是過去佛羅倫薩共和國的市政廳,始建于1294年,1322年竣工。矗立在94米高的四方鐘樓上的鐘表至今仍走時準確。</h3> <h3>君主廣場騎馬青銅像,是美第奇家族大公爵科西摩一世雕像。是美第奇為紀念他的父親而建。</h3> <h3>《海神噴泉》,16世紀由美第奇出資修建,八角形噴泉中間的底座上是用白色大理石雕成的海神尼普頓雕像。</h3> <h3>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大衛是圣經中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的少年英雄。這尊雕像是大衛投擲石頭的情景。</h3><h3>希臘神話中的大衛是愛神丘比特之父,是古羅馬傳說中最美的男子。早期大衛像的裸露曾引起爭議,被強行穿上28片銅制無花果樹葉來遮羞。</h3> <h3>《雅典王子珀耳修斯殺死女妖美杜莎》,是雕塑家切利尼創作于1545年。珀耳修斯是希臘神話中著名的英雄,是主神宙斯的兒子。美杜莎的頭發全是毒蛇,任何人看她一眼都會立即變成石頭。珀耳修斯克服重重困難,利用從女神雅典娜那里得到的銅盾的反光砍下了美杜莎的頭顱。</h3> <h3>離開君主廣場,轉過幾條狹長的小巷,不到半小時就來到圣母百花大教堂,也叫佛羅倫薩大教堂。1296年奠基,耗時140年于1436年落成,由鐘樓、洗禮堂和教堂構成全世界最美的教堂。</h3> <h3>喬托鐘樓是百花大教堂的附屬建筑,高85米,由畫家喬托設計。</h3> <h3>洗禮堂的黃銅色大門稱為“天堂之門”,門上有10塊浮雕,表現《舊約全書》的故事。這扇大門只有在重大活動時才開啟。</h3><h3>18點10分結束了佛羅倫薩城市的游覽回蓋特酒店(The Gate Hotel)休息,準備第二天出發去意大利中部比薩古城。</h3> <h3>12日早1010時我們來到比薩的奇跡廣場。奇跡廣場有主教座堂、斜塔、圣若望洗禮堂和洗禮堂墓園。比薩大教堂是意大利著名的宗教文化遺產,是意大利羅曼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h3> <h3>比薩斜塔建于1173年8月,但動工5年后開始傾斜,直到200年后的1372年完工還在持續傾斜,這其實是建筑敗筆。1990年其塔向南傾斜度達到4.8米,已瀕臨倒塌,從1990年1月7日起停止向游客開放,經過11年修繕,即在斜塔傾斜的反方向塔基下面掏土,逐漸使重心后移至目前的3.99米傾斜度。可以說它是600多年沒有修好的危樓,還有扶正的可能嗎?一旦扶正還有人千里迢迢去一睹其尊容嗎?</h3><h3>帶著疑問,我們乘車前往水都威尼斯。</h3> <h3>13日早9時,我們搭乘公共擺渡船前往逐漸頹毀沉沒的威尼斯水上古都參觀,20分鐘左右我們就上島了。威尼斯是意大利東北部著名的旅游與工業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區首府。威尼斯獨特魅力在于它是水鄉,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h3> <h3>威尼斯總督府,曾是威尼斯總督住處,也是政府機關與法院所在。總督府內陳列了從中世紀到近代的各種兵器,從這里走下樓梯就可以通往“嘆息橋”。</h3> <h3>嘆息橋,完工于1600年,封閉的很嚴實,只有向運河一側石梁上開有兩個小窗,兩端連接著總督府和威尼斯監獄。囚犯們在總督府接受審判后,經過封閉的嘆息橋走向死牢,面臨的將是永別塵世,所以他們從橋上的窗口望出最后一眼美麗的威尼斯,不禁一聲長嘆!</h3><h3>傳說日落時分戀人們在橋下接吻就能天長地久!</h3><h3><br></h3> <h3>我們乘坐的貢多拉,獨特的威尼斯尖舟,雖然艄公單槳劃船,但穿街過巷輕快靈活。下船后不要忘記捐給艄公1歐元喲。</h3> <h3>威尼斯所謂的街就是一條較寬的曲折水道,所謂的巷就是許多縱橫交錯的小水道,威尼斯因水而美,因水而興。</h3> <h3>圣馬可廣場,又稱威尼斯中心廣場,是威尼斯政治、宗教和傳統節日的公共活動中心。</h3> <h3>圣馬可廣場是由公爵府、圣馬可大教堂、圣馬可鐘樓、新舊行政官邸大樓、拿破侖翼大樓、圣馬可圖書館和威尼斯大運河所圍成的長方形廣場,長約170米、東邊寬約80米、西側寬約55米。</h3> <h3>圣馬可大教堂,始建于公元829年,因其中埋葬了耶穌門徒圣馬可而得名。它不僅是一座教堂而已,更是一座非常優秀的建筑,同時也是一座收藏豐富藝術品的寶庫。</h3> <h3>圣馬可大教堂外部有黃金裝飾的馬賽克立面,內部有黃金祭壇和精美的馬賽克裝飾畫。整個教堂色彩絢麗,金碧輝煌,被譽為金色大教堂。</h3><h3>下午1300時結束游覽,乘相同類型的公共擺渡船離島,乘車向德國的富森城市進發。</h3> <h3>14日10點40分,我們就進入了富森舊天鵝堡參觀。富森是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的一個小市鎮,是世畀聞名的新、舊天鵝堡所在地。舊天鵝堡是12世紀由施萬高的騎士們建造的,后來由馬克西米連二世國王,路德維希的父親將瀕于坍塌的城堡購買下來,并于1832年至1836年間重新修整。路德維希二世在這里度過了他生命中的大部分時光,并在這里接見過瓦格納。</h3><h3>內有臺球室、王后瑪麗更衣室、國王的更衣室和音樂室等。</h3><h3><br></h3><h3><br></h3> <h3>新天鵝堡位于德國巴伐利亞州西南方向與奧地利交界的阿爾卑斯山麓,由巴伐利亞王國的國王路德維希二世于1869年開始建造。這座不朽建筑與周圍風景融為一體,成為無數人夢中的童話。</h3><h3>1300時參觀結束后,我們乘車前往度假勝地琉森。</h3> <h3>卡貝爾橋是木結構廊橋,建于1333年。</h3> <h3>卡貝爾橋是為防御而建,橋頂講述琉森歷史故事的古畫,是歐洲現存最古老的木橋。</h3> <h3>獅子紀念碑,由丹麥雕刻家特爾巴爾森設計,以紀念1792年8月10日為保護法國國王路易16世家族安全而全部犧牲的786名瑞士雇傭兵。</h3> <h3>這是世界上最令人悲慟的雕像,一支箭深深地插進了瀕臨死亡的雄獅背上,獅子前爪按在有瑞士國徽的盾牌上。1815年瑞士宣布為永久中立國。</h3> <h3>瑞士鐵力雪山海拔3020米,是瑞士中部最高峰。從鐵力山腳的英格堡小鎮上到山頂可乘三段纜車,第一段纜車可乘6人。到第二級纜車站需換成50到80人的纜車巴士。</h3><h3><br></h3> <h3>這是第三級纜車站換乘的360度旋轉纜車,可乘載80位游客,5分鐘旋轉一周恰到山頂。</h3> <h3>鐵力山陡峭巖壁,高山峽谷的氣息撲面而來!</h3> <h3>鐵力山頂被積雪覆蓋,并有冰洞供游客體驗。山頂設有餐廳、紀念品店、服裝店和名表店等。你要感覺冷了,就趕快進店,一定有重拾回家的溫暖感覺!</h3> <h3>瑞士著名的觀景列車,金色山口列車。我們團是提前購買下午1500點的車票,從瑞士琉森(Luzern)到因特拉肯(Interlaken),然后乘車去法國米盧斯(Mul hause)小鎮,這段列車車型是紅色中部快車。</h3> <h3>金色山口列車連接瑞士中部德語區的古老城市琉森和西南部法語區的湖泊城市蒙特勒,可盡情欣賞到明麗的湖水和悠閑的牧場、如茵的綠草。</h3> <h3>瑞士的農舍就地取材簡單,單層或2層,底部飼養牲畜,上部村民自住。一路上草地連著天,列車像在草原向天邊開去。這并非瑞士人歐洲人種草成癖,但凡哪有土勢必種上草。而是政府采用了對生態環境有利的土地法,對擴大牧草種植、低強度放牧、低洼地花草種植的農民,就有資格獲得政府補貼。所以當你看到歐洲的道路兩旁是草而非農作物時,就不足為奇了!</h3> <h3>16日15點30分,我們來到了巴黎,參觀凡爾賽宮。巴黎,法蘭西共和國首都,法國最大城市,她不僅是西歐的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且是一座全球旅游勝地,是著名的世界藝術、文化和浪漫之都,是人類文明之殿堂。法國的凡爾賽宮由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于1661年開始建宮,1756年竣工。東面入口處騎馬銅雕像為路易十四,法蘭西曾經的輝煌!</h3> <h3>凡爾賽宮建筑氣勢磅礴,它是人類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h3> <h3>正宮前面是一座風格獨特的法蘭西式大花園。</h3> <h3>花園內有1400個噴泉,一條1.6公里長十字型人工大運河。</h3> <h3>太陽神阿波羅。</h3> <h3>《西蒙家宴》油畫,表現1570年威尼斯的圣母瑪利亞修道院餐廳,西蒙在家中招待耶穌。</h3> <h3>海格立斯廳,華麗殿堂之一。</h3> <h3>皇后寢宮的皇后床,瑪麗皇后是居住這里最后一位皇后。</h3> <h3>戰爭廳,滿墻繪畫展示了法國戰爭史。</h3> <h3>鏡廳,</h3> <h3>凡爾賽宮內路易十四的“龍床。”</h3> <h3>17日10時來到雄踞巴黎最高處的圣心大教堂,海拔129米,始建于1876年以紀念為保衛巴黎公社被殘忍殺害的戰士和平民。</h3> <h3>巴黎凱旋門,位于香榭里舍大街西端的戴高樂廣場中央,是拿破侖為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而建,今天的凱旋門已成為法國民族榮譽的象征。每年的國慶節,法國總統都要從凱旋門通過。面對這座歷經滄桑而巍峨的建筑,不禁為它深蘊的歷史文化而怦然心動!</h3> <h3>來自大連、武漢和南昌的旅行團團員紀念照!</h3> <h3>協和廣場,原名革命廣場,廣場中央是來自古埃及太陽神殿的有著4千年歷史的方尖碑,四周有8座象征法國8大城市的雕像和海神、河神的噴泉。</h3> <h3>香榭里舍大街!巴黎最美的街道,世界著名的名品街。</h3> <h3>埃菲爾鐵塔,位于巴黎戰神廣場,高300米,由古斯塔夫.埃菲爾設計。1889年巴黎舉辦大型國際博覽會慶祝法國大革命100周年,作為展品的的埃菲爾鐵塔,成為當時席卷世界的工業革命的象征,也是現代巴黎的標志。埃菲爾鐵塔經歷了百年風雨,是全體法國人民的驕傲!</h3> <h3>當地時間1330,我們登上塞納河游船,飽覽塞納河畔的美麗風景和名勝古跡。塞納河是法國第二大河,源自東部向西流經巴黎。法國人依河的流向,將北岸稱作右岸,南岸稱左岸。塞納河是巴黎的母親河,是法蘭西文化的搖籃!</h3> <h3>亞力山大三世橋,</h3> <h3>奧賽美術館,</h3> <h3>馬扎然圖書館,它靜靜地站在塞納河邊,見證了3個多世紀的風雨變化。館里有60萬部作品,是歐洲藏書最豐富的圖書館之一。</h3> <h3>15時10分,我們來到世界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盧浮宮參觀。盧浮宮位于巴黎市中心,始建于1204年,是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外觀如同一座戰斗堡壘。盧浮宮攬集了世界各地40萬件藝術珍品,成為人們心目中最神圣的藝術殿堂。朝西的正面主樓!</h3> <h3>拿破侖廣場南側的德農館,中間是玻璃金字塔,由華裔設計師貝律銘設計,是法國大革命200周年紀念工程,由總統密特朗親自委托的工程。高21米、底寬34米,四面由673塊菱形玻璃拼組而成。</h3> <h3>小凱旋門,又名卡魯索凱旋門,是為了慶祝1805年拿破侖的一系列戰爭(騎兵)勝利而建造。三個圓拱門上方布滿了紀念拿破侖皇帝戰績的浮雕,頂端有4匹青銅戰馬,兩旁是渡金的和平女神,中間是勝利女神。</h3> <h3>國王路易十四,</h3> <h3>《維納斯》雕像,維納斯是羅馬神話中的愛與美神,也是象征豐饒多產的女神。這尊《斷臂維納斯》大理石雕像展示出女性特有的曲線美,顯得端莊嫵媚,成為愛與美的象征。</h3> <h3>《勝利女神》石雕,勝利女神頭和臂都已丟失,但長了雙天使般翅膀,不論從哪個角度觀賞,都能看到勝利女神展翅欲飛的雄姿。</h3> <h3>《蒙娜莉莎》油畫,蒙娜莉莎是個沒有眉毛的女人,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會覺得她在看著你,而且你越看越會覺得她在笑。</h3> <h3>梅杜薩之筏,</h3> <h3>自由引導人民,描述1830年法國革命運動,推翻查理十世。</h3> <h3>倒金字塔,</h3> <h3>《大宮女》油畫,是法國畫家安格爾于1814年創作的,該畫以頭包土耳其頭巾,手拿孔雀羽扇的奧斯曼帝國的宮女為主題,散發著美輪美奐的異國情調!</h3> <h3>18日早0840時,我們來到位于巴黎市中心的巴黎圣母院,它是巴黎市的主教堂,始建于1163年至1250年間,是巴黎最具代表性的歷史古跡,是古老巴黎的象征。遠遠望去,巴黎警察已把教堂附近封起。</h3> <h3>這是巴黎圣母院側面的景觀。今年4月15日傍晚的一把大火,把12世紀哥特式建筑,全人類共同的瑰寶燒得遍體鱗傷,再也見不到她歷史的原貌!這世間哪有什么來日方長,只有世事無常,沒有什么永遠等你!</h3><h3><br></h3><h3><br></h3><h3><br></h3> <h3>在塞納河游船上看到的巴黎圣母院景觀,</h3> <h3>正中建筑是巴黎法院及高等法院,兩側是巴黎古監獄。</h3> <h3>巴黎古監獄位于西岱島巴黎市中心,巴黎圣母院附近,巴黎古監獄曾是古代皇宮一部分,是法國最古老的宮殿。</h3> <h3>巴黎歌劇院,建于1875年,由查爾斯.加尼葉設計,因此也叫加尼葉歌劇院。歌劇院前面是意大利街聚有很多風味餐廳;歌劇院后面是著名的老佛爺百貨和巴黎春天百貨。</h3> <h3>塞納河兩岸設有許多像這樣綠色鐵皮書架的舊書攤,迎著塞納河畔的微風,儼然成了巴黎城市的一道特別風景。</h3><h3>巴黎的舊書攤已有很久歷史,始于法國國王路易時期。如今這些統一尺寸和顏色的綠色書箱,從奧賽美蘇利橋延綿4公里到盧浮宮,可稱得上是世界上最長的民間圖書館,顯示了巴黎人懷舊情懷和深厚的文化底蘊。</h3> <h3>18日9時40分,我們來到巴黎老佛爺百貨、巴黎春天百貨購物,這是我們在法國巴黎游覽最后一站。10年前旅歐游客買奢侈品像搶白菜、像春運、像蝗蟲,甚至在Boxing Day(12月26日),排起長隊。現在中國游客理性多了,在我們團的隊伍里,大多數是買些巧克力、化妝品之類的普通生活用品,即使兩對新婚夫婦購買的浪琴手表,價格也在20000人民幣之內。現在的歐洲物價并不低,一塊夾餡面包5.5歐元,一瓶可樂2.4歐元,一瓶礦泉水1.1歐元,一公斤蘋果12.55歐元,類似國內的快餐面240g/5.5歐元。</h3> <h3>19日下午13時,我們來到本次旅游最后一站德國的法蘭克福,全稱美因河畔法蘭克福,是德國第5大城市,是德國最大航空樞紐。她位于美因河右岸,臨近美因河與萊茵河的交匯點。羅馬廣場是法蘭克福市政廳廣場,位于美因河鐵橋以北。</h3> <h3>在羅馬廣場中心聳立著始建于1543年的正義噴泉,正義女神手持天平。西側為市政廳,南側為建于13世紀的圣尼古拉教堂。廣場離美因河畔幾步之遙。</h3> <h3>法蘭克福大教堂,又稱皇帝大教堂,是13至15世紀的哥德式建筑。在1562年至1792年間,神圣羅馬帝國的加冕典禮即在此舉行。</h3> <h3>愛塞爾納鐵橋,連接法蘭克福南岸和北岸,是一座鋼架結構的步行橋,始建于1869年。</h3> <h3>鐵橋的護欄上掛著各式各樣的鎖,示為同心鎖,代表著來往游客的美好愛情和心愿。愛情賦予了這座美因河上的鐵橋特別意義。</h3> <h3>美因河是法蘭克福的母親河,河水波光粼粼,沿著美因河畔漫步是我短暫的卻是最愜意的時光,她將成為我無法忘懷的記憶!</h3> <p class="ql-block">5月20日13時55分,我們登上了法蘭克福飛往上海的飛機,向歐洲揮手再見!離別了,帶著滿滿的暖意踏上歸途。歐洲是人們夢寐以求的旅游勝地,走在這片土地,就如同走在一本生動的歷史書上,塵封的文字隨著一步步腳印釋放出來,特別是漫步在類似羅馬、巴黎這樣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名城時,都會被歐洲典雅的建筑、夢幻的自然風光、濃厚的人文氣息、獨特的風土人情所吸引;那塊塊矗立的青石、隨處可見的千年古跡,似乎都浸透著歲月的風雨,讓人感覺到時光堆積的厚度,散發著悠久文化的深沉韻味;每座古堡都充滿了神秘和夢幻,都有著一段古老的故事和傳說,記載著英雄們氣吞山河的業績,站在古堡前,深切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歐洲有它輝煌的過去、曾經的驕傲以及深度的環保,青山綠水,潔凈美麗。但路況和城區并不現代、公廁多數收費、客車進城需要交稅,現實的憂慮使歐洲這個曾經地球上最為活躍的板塊,漸漸有些衰落失去競爭力,就像一艘華麗的大船因年久失修而失去光鮮!但無論如何不虛此行,除了說再見,我要感謝歐洲讓我驚喜,賜我體驗,給了我很多值得回憶的故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台区|
那坡县|
资兴市|
油尖旺区|
深州市|
柳江县|
德清县|
庄浪县|
遵化市|
扬州市|
滨州市|
成都市|
手游|
灌南县|
永安市|
平舆县|
五华县|
忻城县|
防城港市|
龙山县|
新邵县|
安阳市|
宁陵县|
卢湾区|
本溪市|
忻州市|
临城县|
武功县|
云南省|
当阳市|
东山县|
集贤县|
临城县|
凤庆县|
宁明县|
木兰县|
深泽县|
紫金县|
吕梁市|
澄迈县|
高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