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雨打旌旗迎風吼,</p></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無人不道看龍舟,</font></p><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檐前花紅綠蔭處,</font></p><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雕欄濕過見閣樓。</font></p> <h3>小時候聽奶奶講<font color="#010101">,洪湖以前是文泉縣,縣城就在洪湖中的清水堡.清水堡原先有一口井,水色格外清亮,味道也特別好,</font>據說喝了泉水的人文才滿腹,因此人們稱它為“文泉”,文泉縣就這樣得名。</h3> <h3><font color="#010101">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文泉縣突然地陷沉沒。縣老爺卻逃過了這場劫難,他是被一匹泥馬馱出困境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避災時,知縣的夫人也抓住了馬尾,但知縣始終無法將她拉上馬背,后來馬尾斷了,夫人就沉入湖底。</font>知縣扔掉行李財物最后將縣老爺的大印扔進湖水,大地才停止塌陷。塌陷的地方成了今天的洪湖。</h3> <h3><font color="#010101">東方漸漸發白,知縣看了一眼身后,他逃過來的地方,濁浪翻滾,一片汪洋。湖水還在上漲,知縣兩眼淚水,轉身想去牽那匹救了他性命的寶馬,不料馬的四啼已經僵直,就如同泥塑石雕的一樣,站在地上一動不動了。原來它是一匹泥馬。經水一泡,泥馬就一塊一塊的往水中脫落。泥馬掉下的泥土,就變成了一個高高的土墩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知縣后來在洪湖岸邊的一處龍王廟出家。青燈古佛,禱求洪湖百姓不再受災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歲月滄桑,洪湖由縣變市,主政者換了一撥一撥,不過這些情況在老百姓印象中并不占多少位置。洪湖的面孔始終是破舊蒼老,能留住的記憶只有老街道的名字和那些與他有關的故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人這一生就像是一個城市的沉浮,積少成多;閱歷賦予我們的性格變化,由剛至柔。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負載得越來越多,從不諳世事的至柔到執著于弄潮天下的至剛再到深諳世故卻胸懷通達的至柔之境,看似是原點回歸實則為境界升華。洪湖龍街不也如此?它與身旁的里河共同形成了這座城市剛柔相濟的性格特色。龍街,如同一位靜觀人世浮沉的后來者,身處繁華,身亦繁華卻泰然自若。看山是山,看水為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經常,我都會抽出點兒時間如今天這樣,靜靜地站在街旁,直面這條尚且陌生的街道,那種古老而濃重的市井氣息總是會洶涌地撲面而來。然后閉上眼睛,等風至,果真如約。于是任由混雜著各種味道的微風游蕩。細想,這看似與周遭現代文明格格不入的龍街,是如何能夠在喧囂浮華的都市中存活下去?還如此有生機,有活力!為什么置身其中我總能有所發現,感觸良久?為什么我似乎開始喜歡這樣的嘈雜與重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或許,龍街就是有這樣魔幻般的包容力,它是這個城市某些族群的記憶載體、情感集聚地、情緒排解區,總有一群人在一個世界里拼搏冒險,卻在另一個世界里找到了心安。</font></h3> <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陵市|
子长县|
仁化县|
新宁县|
遂昌县|
伊宁市|
五家渠市|
宜良县|
河间市|
新余市|
钟山县|
巴马|
江都市|
怀化市|
壤塘县|
类乌齐县|
黔东|
杭锦后旗|
如皋市|
敦化市|
政和县|
乐平市|
横峰县|
奉贤区|
南汇区|
杂多县|
平罗县|
五华县|
湘乡市|
青阳县|
东阳市|
晋中市|
油尖旺区|
望谟县|
保靖县|
屏南县|
禄劝|
册亨县|
呼玛县|
轮台县|
安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