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ff8a00"> 按:本文關于碧流河水庫工程的部分時間節點,取之于《大連市志》。</font></h3> <h3> 大連自來水公用工程的建設始于1879年,系清北洋大臣李鴻章,為開發旅順的北洋海軍軍港而配套建設的龍引泉工程,為中國最早的城市供水工程。就此,大連這座城市的供水事業也發展起來,但隨著社會的日益快速發展,供水開始緊張,至七八十年代,供水已無法滿足城市的用水需要。</h3><h3> 碧流河,其源頭在遼寧省蓋州市棋盤山南,河源海拔1047米。距大連200多公里。</h3><h3> 1973年,當時的旅大市市領導班子,即旅大市革委會,為解決旅大市工農業用水,擬在當時普蘭店雙塔鎮的碧流河中游干流上,修建碧流河水庫及輸水工程。據史料記載,1973年7月末,周恩來總理陪同剛果總統來大連參觀訪問時,時任旅大警備區司令兼旅大革委會主任劉德才參與陪同,周總理對劉司令代表旅大市人民提出的修建碧流河水庫一事,給予了極大的關心和支持。1974年8月28日,水利電力部批準了碧流河水庫工程。1975年4月4日,國家計委批準了碧流河水庫工程。</h3> <h3> 1975年9月8日,旅大市碧流河水庫工程會戰指揮部成立。時稱旅大一建、二建、遼寧水利工程建設二團,新金縣、復縣、金縣、莊河、旅順、甘井子的民兵團,以及部分大連駐軍部隊,共計2萬余人,陸續進入碧流河水庫工地。</h3><h3> 1975年10月25日,碧流河水庫工程正式破土動工。一聲號令,三軍用命,一場帶有軍事化作風的引碧入連工程開始了。參戰的勇士們持續奮戰,寒來暑往近八年。1982年9月13日上午8時,碧流河水庫開始截流,9時30分合攏。1982年10月,引碧入連應急一期工程(自水庫至隧道出口)動工。</h3> <h3> 1983年8月26日,碧流河水庫落閘,時任市委書記崔榮漢等市委領導到工地祝賀。1983年9月11日,碧流河水庫工程領導小組總指揮康積惠、省水電部副部長劉福林在碧流河水庫工地主持“大連市慶祝碧流河水庫落閘蓄水大會”,省水電廳致電祝賀。</h3><h3> 1984年2月13日,大連市成立了“大連市引碧供水”辦公室,同碧流河水庫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合署辦公,承擔引碧入連供水的管理。</h3><div> 1984年8月中旬,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萬里、谷牧、李鵬率國家計委、經委、鐵道部、科學院等部門負責人,到大連現場辦公,強調保證城市用水,明確了碧流河為大連城市水碗的功能。</div><h3> 碧流河水庫的建成,使大連市人民終于淋漓盡致地吃上了甘甜的碧流河水。</h3> <h3> 碧流河水庫的建成與使用,使大連城市日供水由原來的60萬噸,提高至120萬噸,并為以后的二期、三期引碧后續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h3> <h3> 這枚八十年代風格的碧流河紀念章,圖案即是壯觀的碧流河水庫大壩,章鋁制,局部上漆,背款“遼寧”。雖說紀念章的制作工藝極為平凡,但這枚紀念章,卻映射了為建設碧流河水庫而默默付出的那一代人的最好的青春年華。</h3><h3> 飲水思源,碧流河工程經常被提起,也從沒有被忘記。</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冀州市|
额敏县|
韩城市|
遂溪县|
蒙山县|
海盐县|
兴隆县|
宾阳县|
平潭县|
夹江县|
邵阳县|
洮南市|
潮州市|
屏南县|
沙田区|
龙泉市|
招远市|
邯郸市|
许昌市|
永吉县|
黎平县|
平定县|
义马市|
娄底市|
芷江|
德惠市|
贵州省|
古交市|
綦江县|
德安县|
鸡西市|
富源县|
龙门县|
四子王旗|
曲麻莱县|
宜川县|
恩施市|
灵石县|
项城市|
洱源县|
扬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