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篇題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原空軍八航校副校長閆玉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校!我永遠的記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時光已經整整過去31年了……</p><p class="ql-block"> 歲月匆匆,滄海桑田。</p><p class="ql-block"> 八校的情懷,終生難忘。八校的往事,歷歷在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是八校的奠基者之一,今年90歲了。</p><p class="ql-block"> 想想我四十余年的軍旅生涯,心中總有一些感慨。</p><p class="ql-block"> 尤其當提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千里戈壁建航校的風沙歲月,清澈甘甜的“坎兒井”水,火熱的“干打壘”建營房,自娛自樂的文體活動"的往事情景,瞬間涌上心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是在1967年的下半年,在黨中央、毛主席的直接領導下,中央軍委、空軍為了壯大人民空軍, 也為了調整國土防空的整體布局,決定在新疆哈密柳樹泉組建空軍八航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建第一、第二訓練團由第三航校二團為基礎;笫三訓練團以第五航校部分人員和哈密場站為主組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另外,空軍還從各機關、航校、基地、場站、醫院等48個單位抽調人員組建了學校機關,補充了各團人員的部分缺額。校部和一團駐扎柳樹泉,二團駐駱駝圏,三團駐哈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2年10月,五航校的一團又劃歸八航校變為第四訓練團,進駐鄯善機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上級統一調動安排下,原錦州三航校副校長孫長海帶著一個團先來到這里,擔負了副校長的職務。原三航校副政委王善良任副政委;遼陽場站政委王炳文、站長閆玉和一起調來參與建校,四人一起邊組織訓練邊組建航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一項任務首先組織起臨時黨委,由王善良擔任書記、孫長海主抓訓練、王炳文主抓政工、我負責后勤工作。學校很快成立了司、政、后機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兵家古時就深??的常識。</p><p class="ql-block"> 如何安定好部隊,安定好戰士們的生活?這是擺在我這個主管后勤的副參謀長面前的艱巨任務。</p><p class="ql-block"> 安營扎寨首先要解決住房,經費缺少,隨軍家屬只能是"干打壘",我們干部戰士不叫苦不叫累克服重重困難,不長時間就建起了十幾棟家屬用房,解除了干部職工的后顧之憂。有了家,心安了,工作勁頭更大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這缺水的戈壁灘,怎樣解決這一難題呢?</p><p class="ql-block"> 經實地走訪我們了解到,這里人們吃的是從坎兒井下流淌的水,當地人叫"坎水"。細了解才得知:原來這里地處天山山脈,天山雪水融化流入地下,形成無數條"水道"分布各地,以至方圓幾十公里隔不遠就有一口"井",這"井"與水道相通井水清澈甘甜,當地群眾管它叫 "坎井",而這股水不能滿足部隊生活需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營區用水問題,我們克服種種困難在駐地開始了"打深井",一個地方不行再換一個地方,直到打出水來,建起了水塔,使營院象城市一樣有了自來水供使用,方便多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來咋到,幾乎白手起家。</p><p class="ql-block"> 為了讓干部戰士吃飽吃好,能有一個強壯的身體,我們墾荒、種地、打井、種菜、種瓜、種糧,並發明用駱駝剌粉碎發酵后喂豬,派出多路人馬到全國各地釆購副食品,保證了部隊和家屬生活供應,改善了部隊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為了解決干部戰士們的文體生活,我們組建了電影放映組,保證每個星期 都能讓大家看上一場電影;又自建了籃球場、排球場、乒乓球臺以及露天游泳池等,用以加強官兵們的身體素質鍛煉。我們把衛生所也相繼 建立起來了,為部隊及家屬提供了醫療保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還想到我們一團機務大隊左學杰中隊長,他多才多藝,許多節目是他自編自演。特別他說的評書我非常愛聽。他雖然是業余愛好,不了解他的人還以為是專業演員呢!</p><p class="ql-block"> 空九軍軍長王香雄對他的演出特別感興趣,往往是看了一場還想看,當他們去下一個地方演出時,王軍長再去看一場。</p><p class="ql-block"> 但非常遺憾的是,由于連日勞累倒在了演出舞臺上,失去了年輕的生命。回想起來直到今天,我每逢想他就感到非常悲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大興樣板戲的年代,我們的飛行員和地勤人員一起排演《智取威虎山》,由于我們演的認真,水平較高,還被地方請去演出呢!</p><p class="ql-block"> 一個戰士演出隊,曾在空九軍各部隊循廻演出,還代表空九軍參加新疆軍區文藝匯演,轟動了整個地區,連續演出41場,歷時兩個多月。</p><p class="ql-block"> 匯演那天,八一電影制片廠還為他們拍攝影片作了準備,可惜因為當天太晚,又過勞累,就被耽誤了,未能留下影像感到遺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是1979年離開八航校、離開與我朝夕相處的老戰友們的,30多年過去了,有的戰友已經先于我離去,我很想念他們,這些老戰友的音容笑貌還在我心中。我想,回憶我們創建過的八航校,相信他們一定在天國里感到欣慰。</p><p class="ql-block"> 從1979年到如今,整整31年了,歲月盡管改變了我的容顏,但卻難改我對八校的眷戀。三十多年了,八校永遠是我思念的地方!我衷心感謝無比懷念曾與我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老首長老戰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校,請接受一個老兵最崇高的敬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閆玉和口述 , 蘭玉君整理,原刊登在2011年6月任佐敘、葛波濤戰友主編的《戈壁雄鷹》一書,本篇略有刪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兴市|
新竹市|
安宁市|
奉节县|
鄂尔多斯市|
全州县|
中西区|
虎林市|
德州市|
巴林左旗|
蕲春县|
奇台县|
南陵县|
清苑县|
呼伦贝尔市|
鄱阳县|
浮山县|
赣州市|
洛宁县|
西华县|
荔浦县|
靖宇县|
襄樊市|
柘荣县|
缙云县|
昌图县|
兰西县|
成安县|
正定县|
白沙|
本溪|
丰台区|
马公市|
阿瓦提县|
元氏县|
大港区|
化德县|
聂拉木县|
象州县|
德化县|
承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