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2019年4月28日我們一行人開啟了期盼已久的羅布泊穿越之旅,此次行程讓我對這個神秘的地方有了更深刻的認識。<br></h3><h3> 這里乍一看到處遍布荒漠,干旱的氣候再加上暴曬的太陽,使得一眼望去,視野中一片荒蕪,寸草不生。剛剛進入時,以為這就是羅布泊的樣子了。然而,當我們漸漸深入時,才發現神秘的羅布泊無人區遠遠不止這些。他雖然失去了曾經的河流山川的美麗,但留下來的多重地貌,讓他依然具有讓人無法抗拒的魅力。這里有被風沙打造出來的雅丹地貌、有被大風堆砌成刀鋒一樣的高聳沙山、有千年不死的胡楊林、有由于大自然變化形成的天坑、有大海干涸后留下的大海道、有僅存的水源地千島湖、更有海河退去后留下來的各種美麗的石頭。</h3><h3> 這里是中國自然環境最為惡劣的地區之一,也是當仁不讓的死亡地帶。就是這樣的死亡地帶,卻擁有著極其強大而神秘的吸引力。</h3><h3> 從1876年,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進入羅布泊,到1901年在此沉睡千年的古城被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偶然驚醒。再到1964年,中國在此成功試爆第一枚原子彈。再到1980年,一具被稱為“樓蘭美女”的干尸出土,轟動世界。無數的探險家、科學家為之著迷,甚至付出生命。1980年生物化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失蹤,1996年探險家余純順因迷路脫水而亡,兩人的遇難在當年影響極大,他們都在這里給自己燦爛的人生畫上了休止符!</h3><h3> 因此,羅布泊無人區在世人的眼中更是帶有神秘而又危險的色彩。</h3> <h3> 羅布泊(Lop Nor),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湖泊,由于形狀宛如人耳,被譽為“地球之耳”,又被稱作“死亡之海”,又名羅布淖(nào)。<br></h3><h3> 羅布淖爾系蒙古語音譯名,意為多水匯集之湖,海拔780米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東部的最低處,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最東緣,若羌縣北部,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東南部,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疏勒河等匯集于此,為中國第二大咸水湖,面積約2400-3000平方公里。<br></h3><h3> 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較多,西北側的樓蘭城為著名的“絲綢之路”咽喉,之后由于氣候變遷及人類水利工程影響,導致上游來水減少,直至干涸,現僅為大片鹽殼。<br></h3> <h3> 1960年,衛星觀測到的神秘一角。中國西部的一只“大耳朵”尤其引人矚目,它長約60千米,寬30千米,明暗相間的半環狀線條,一圈一圈地向中心收攏,形如“地球之耳”。其所在之地名為——羅布泊</h3> <h3> 與人們慣常印象不同的是,今天被稱為死亡地帶的羅布泊,卻曾經是連綿荒漠中最濕潤的地方。其中的關鍵便是,它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洼處,那些從四周山脈中發育出的河流,包括孔雀河、車爾臣河以及中國最大的內陸河塔里木河甚至還包括源于祁連山的疏勒河紛紛向羅布泊奔流而來。諸水匯流,最終形成了名副其實的羅布“泊”,一個超級大湖。其湖面廣闊,最高時可達1萬平方千米是今日中國最大湖泊青海湖的兩倍有余。</h3><h3> 而今,誰又能想到,就是這樣廣袤的湖泊卻變成了如此的景象。土地由于極度的干旱導致土壤龜裂成一塊一塊的。</h3> <h3> 死亡與美麗同行的生命禁區,這里神秘而壯闊,這里人跡罕至卻景色絕美,當你踏上這片土地時,便對大自然充滿了敬畏之情。</h3> <h3> 也許在我心里住著一個女巫,或許沒有邪惡,但卻去不掉那抹黑色。不管怎樣不停的奔跑,笑容背后都隱藏著難以抹去的悲傷,憂郁總在歡笑之后不請自來。就像陽光下面必是黑色的影子,莫名的孤獨感總是如影隨形。</h3> <h3> 這個地方叫千島湖,聽到這個名字,馬上想到游輪在萬頃碧波中航行,一座座碧綠的島嶼,藍色的天空,飄著淡淡的白云,成群的水鳥追隨著你的桅桿·······然而,這里不是!這是在沙漠深處鄰近水源的地方,一片頑強生存著的紅柳,遠遠望去,一叢叢紅柳,迎著戈壁的風沙整齊的朝著一個方向倒伏在龜裂的沙地上,形成一個個綠色的小山丘,仿佛在黃色的波濤中的小島。所以路過的人們給她留下了千島湖這個美麗的名字。</h3> <h3> 我們是午后最熱的時候來到千島湖,頭上是火辣辣的太陽,腳下是被火辣辣的太陽烤的滾燙的戈壁,撿起一根已經枯竭的紅柳,告訴這里的沙丘我來過,我欣賞紅柳的堅強和不屈不撓!</h3> <h3> 千島湖也是羅布泊兩處水源地之一的地方,也就是在這片區域才能看到一小片的綠色植物。</h3> <h3> 幾百年后變成干涸的大海道的土地上,遍布著各種顏色大小不同的碎石子,由于地貌空曠風沙大的原因,把這里的石山雕琢成今天的樣子。這座石山遠處看上去,就宛如一搜在大海中航行的輪船。</h3> <h3>無論日出日落,在沒風的情況下,都美的很干凈。</h3> <h3> 海底世界經歷了風化及沙蝕,留下了極為壯觀的雅丹地貌景象,矗立在戈壁沙漠之中。<br></h3> <h3> 戈壁行走的第四天,司機說這里叫大峽谷,依舊沒有地名。羅布泊里沒有手機信號,沒有網絡,沒有人居住,所以也沒有什么真正意義上的地名。</h3> <h3> 我們在這里駐扎了一夜,當狂風和流沙碎石一次次的從我們的帳篷上打過,我很是擔心帳篷會不會被大風掀翻。風真的很大,大帳篷被幾塊很大很大的石頭壓住了四角還算結實。而男童鞋們的小帳篷就沒有這么樂觀了,有三頂小帳篷直接被大風吹散架,另外兩頂小帳篷也體驗了一回被黃沙活埋的感覺。風和沙一同灌進了帳篷里。</h3><h3><br></h3> <h3> 這里的景色跟前兩天截然不同,說是峽谷,谷底卻很寬闊,地表依舊是干涸的戈壁,遠處的雅丹,也有著不一樣的疊層,也許以前這里是大片的深林,所以現在風化的巖石都顯示著木質細膩的紋理。</h3> <h3> 我們在寂靜的夜里,看斗轉星移,用手電在黑暗中漫舞。</h3> <h3>滿眼黃沙風滿天,曠野無邊,一霎晴空萬里。</h3> <h3> 走進戈壁,沿著大海道前行,就沒有看到任何標志牌了。但是景色卻是千變萬化,在茫茫的戈壁中,再也沒有方向。難以想象一個人獨自行走在這樣的荒漠中,該是有怎樣的勇氣和毅力,最關鍵的是還必須要懂得辨別方向。</h3> <h3> </h3> <h3> 這是荒漠中,唯一見到的活物。大自然的動物都是天生自帶保護色。一只非常配合拍照的小蜥蜴。不小心和它撞衫了。??</h3> <h3> 正午灼熱的陽光照射在沙地上面,光腳踩上去會覺得燙的生疼,走幾步就要趕緊穿上鞋子。陽光照在腳面上也會感覺像是在烤箱里烘烤的食物。感覺地表溫度最少有35度以上。</h3> <h3>站在高山上,感受著曠野之美。</h3> <h3> 古絲綢之路的壯觀和神奇,一步一景中移動。在這些無生命的雅丹地貌中穿行,荒涼與壯美的對望,風聲的嘶吼與烈日的灼烤,在這大漠戈壁中成為不朽的畫面。</h3> <h3>大自然留下的奇跡,2號天坑。</h3> <h3>我們的車隊整齊的排成一隊有序行駛中</h3> <h3>風化的巖石與美麗的沙山完美合影</h3> <h3> 在營地的背后,有一片美麗的沙丘,金燦燦柔軟的細沙,幻化出流暢的褶皺。在一天中每個不同時刻的光照下,呈現出完全不同的色彩,景色也是千變萬化。</h3> <h3> 每次大風過后,地面都會顯露出來一些埋在沙土下面的好看的石頭。我們這群人怎么能放過尋寶的好機會呢。一群財迷們秉著老腰快折了也不能放棄尋找心中的寶石的信念,每個人都很認真的趴在地上尋找著。??</h3><h3> 最后,終于有一人撿到了塊"寶石",圖片右下角中的石頭叫托帕石,當地人稱為寶石,在陽光下看是很透亮的,這種石頭被拋光打磨以后,會變得像玻璃一樣的通透好看。</h3> <h3> 誰都不會想到,一座被廢棄的村子。日后,卻成了多部知名電影的拍攝基地。</h3> <h3> 在戈壁中行走的那些日日夜夜,在我生命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其實我們并沒有看到羅布泊的真實面目,甚至都沒有觸碰到她的面紗,但她已經美的如此出神入化,讓人流連忘返。</h3> <h3>原來男童鞋們也愛臭美拍拍拍</h3> <h3>女童鞋們各種凹造型</h3> <h3> 最酷的還是這輛后勤保障車,里面竟然是一個完整的廚房!車里有兩個大火焰的燃氣灶、電冰箱、發電機、生活用水、居然還有淋浴間、更重要的是有發電機!手機和相機再也不用擔心沒電了。就餐桌椅準備齊全,當然最為重要的還是這幾天的食物和飲水。吃的比外面還豐盛,簡直太棒了!</h3> <h3> 司機大哥們每天為我們做好吃的,幫我們支帳篷,人都特別nice??</h3> <h3> 能夠想象的到嗎?我們在無人區里還可以吃的這么豐盛,大盤雞、烤羊肉串,每天都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o⊙)哇。</h3> <h3>全體大合影</h3> <h3>領隊阿呆先生</h3> <h3>行走天下旅攝聯盟</h3><h3>如果您也喜歡旅游又恰好愛好攝影的話,歡迎您的加入,我們在下一站等你呦??</h3><h3>微信: Adaikeke </h3><h3> kellyhuangningning</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贞丰县|
滁州市|
秀山|
亳州市|
泸定县|
大港区|
绥芬河市|
那坡县|
吉安市|
太康县|
湘潭市|
兴隆县|
平定县|
孟连|
尚义县|
泗水县|
芜湖市|
克东县|
庄河市|
日喀则市|
宜川县|
黑水县|
荆门市|
天长市|
屏东县|
壤塘县|
永嘉县|
武强县|
格尔木市|
怀宁县|
娱乐|
仲巴县|
临颍县|
铁岭市|
策勒县|
景洪市|
昌乐县|
和顺县|
惠东县|
保德县|
长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