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泰山<font color="#167efb">,</font>是五岳之首,古稱"岱宗"。位于山東省中部,華北大平原東側(cè),京滬鐵路中段。泰山山脈自西向東沿黃河南岸綿延二百多公里。主峰在山東濟(jì)南市以南65公里的泰安市境內(nèi),海拔1545米,山勢挺拔,奇峰突兀,有"拔地通天“之勢、"擎天捧日“之姿,歷史悠久,文物眾多,雄偉、奇特、古老、秀麗,是我國第一個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載入《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單位。</h1><h3> 泰山實為全國名山之冠,群岳之首。同衡山、恒山、華山、嵩山合稱五岳。因地處東部,故稱東岳。</h3><h1> 泰山東臨波瀾壯闊的大海,西靠源遠(yuǎn)流長的黃河,凌駕齊魯大地,幾千年來一直是東方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的中心。泰山有著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其古建筑主要為明清風(fēng)格,將建筑、繪畫、雕刻、山石、林木融為一體,是東方文明偉大而莊重的象征。幾千年來,泰山成為歷代帝王封禪祭天的神山,隨著帝王封禪,泰山被神化,因而又享有"五岳之長"的稱號。佛道兩家,文人名人紛至沓來,給泰山與泰安留下了眾多名勝古跡。泰山自然景觀雄偉高大,有數(shù)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而被稱為"五岳之首“,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縮影,而今成為世界珍貴遺產(chǎn)。泰山風(fēng)景名勝以泰山主峰為中心,呈放射性分布,自由景觀與人文景觀融合而成。從祭地,經(jīng)帝王駐地的泰城岱廟,到封天的玉皇頂,構(gòu)成長達(dá)十公里的地府一一人間一一天堂的一條軸線。華夏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歷史長河,使泰山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氣勢磅礴的泰山,知名度可與萬里長城媲美。從司馬遷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到"泰山壓頂不彎腰",杜甫"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都在不斷加深我們對泰山的向往。登臨泰山,猶如登長城一樣,成為許多中國人的夢想。</h1> <h3>這是泰山腳下的天外村,我們從這里乘景區(qū)中巴到中天門。</h3> <h3> 十八盤</h3><h3> 從中天門仰望十八盤。十八盤在對松山北,高阜之上,雙崖夾道,為清乾隆末年改建盤道時所辟。十八盤巖層陡立,傾角70至80度,在不足一公里的距離內(nèi)升高400米。明人祁承賦《十八盤》詩:"拔地五千丈,沖霄十八盤。徑從窮處見,天向隙中觀。重累行如畫,孤懸峻若竿。生平饒勝具,此日骨猶寒。"</h3><h3> 聽說登泰山一定要登十八盤,因為一路有核心景點,就是苦和累我們也不怕,我們要求不坐索道,經(jīng)十八盤登上南天門,1600多級臺階,比畢節(jié)沙帽山電視發(fā)射臺的臺階還少,我們爭取1小時登上去,導(dǎo)游就是不同意,說是要登三個小時,時間不允許。我們只好坐索道上去了。</h3> <h3>這條登山路是從索道上拍的,沒有一個游人經(jīng)過這里。</h3> <h3>泰山索道</h3> <h3> 這就是十八盤接近南天門的臺階,真的很陡,從中天門走到這里的游客不多。</h3> <h3>我們也體驗一下登十八盤的艱難</h3> <h3>南天門</h3><h3>十八盤的盡頭,是登山盤道頂端,座落在飛龍巖和翔鳳嶺之間的山口上。由上仰視,猶如天上宮闕,是登泰山頂?shù)拈T戶。創(chuàng)建于1264年,明清多次重修,建國后又翻修兩次。現(xiàn)在建筑保持了清代風(fēng)格。</h3> <h3>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h3> <h3>天街</h3><h3>進(jìn)了南天門再上兩層臺階就是天街,天街自古以來就似懸在天上的街市。古代香客,現(xiàn)在游人都對這條街存有深刻印象。在長約千米的天街上布滿了賓館、飯店、商鋪。</h3> <h3>白云亭在泰山的天街中段位置,因其下有白云洞而得名。</h3> <h3>泰山唐摩崖石刻</h3><h3>這是泰山最為著名的的摩崖石刻,在此留影的游客絡(luò)繹不絕。</h3> <h3>泰山元篷坊</h3> <h3>碧霞祠</h3><h3>碧霞祠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位于泰山極頂南側(cè),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祠宇。</h3><h3>碧霞祠是一組宏偉壯麗的古代高山建筑群,由大殿、香亭等十二座大型建筑物組成。碧霞祠最具特色約主體建筑碧霞君殿,殿頂由360垅銅瓦組成,明朗的銅瓦在陽光照射下金光四射,增添了許多神秘氣氛。</h3> <h3>這是山上石頭垮掉下來堆積成的一個橋,叫天生橋。</h3> <h3>玉皇頂</h3><h3>舊稱太平頂,這里是泰山絕頂,是歷代帝王登高封禪的地方。玉皇頂是泰山之巔,因峰頂有玉皇廟而得名。</h3> <h3>"五岳獨尊"景觀石位于泰山極頂,海拔1545米,在其右側(cè)有楷書"昂頭天外"題刻。</h3><h3>歷經(jīng)百年滄桑的"五岳獨尊"四個字是正楷書體,系清光緒丁未年間由泰安府宗室玉構(gòu)題書的,所謂宗室,也就是王室的子孫,皇帝的親戚,所以說,當(dāng)年題寫五岳獨尊的人叫愛新覺羅玉構(gòu)。</h3> <h3>古登封臺</h3><h3>這里是歷代帝王登封泰山時的設(shè)壇祭天之處。東亭可望"旭日東升",西亭可觀"黃河玉帶“。</h3> <h3>拱北石</h3><h3>在玉皇頂東側(cè)的日觀峰上,有一巨石向北斜上橫出,名為"拱北石",因其形猶如起身探海,故又名"探海石“。</h3><h3><br></h3> <h3>泰山氣象站</h3> <h3>泰山飛云洞</h3> <h3>西神門</h3> <h3>五月份,好象泰山上的櫻花還在開。</h3> <h3>孔子廟</h3><h3>泰山孔子廟位于泰山天街北側(cè),為明嘉靖年間尚書朱衡所建,萬歷年間修大殿。廟前有望吳圣跡石坊,1984年重建</h3> <h3>望吳圣跡坊</h3> <h3>泰山無字碑</h3><h3>泰山玉皇廟門前有一座高6米,寬1.2米,厚 0.9米的石碑。碑頂上有石覆蓋,石色黃白,形制古樸渾厚。奇怪的是,碑上沒有一個字,因而被人稱為"泰山無字碑"。正因為它沒有留下文字,所以以此碑究竟是何時、何人所立,便成為一個疑問。</h3> <h3>泰山極頂</h3> <h3>孔子小天下處</h3><h3>相傳為孔子當(dāng)年俯瞰天下之地。這其實是明朝山東御史顏繼祖根據(jù)孟子的名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所刻之石,現(xiàn)為泰山上諸多與孔子有關(guān)的勝跡之一。</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吾县|
资溪县|
乐平市|
宜阳县|
阿坝县|
蕲春县|
通化县|
郓城县|
阿合奇县|
淄博市|
泸州市|
邮箱|
宁国市|
阿克苏市|
繁峙县|
新津县|
乌鲁木齐县|
平原县|
雷波县|
红河县|
宽甸|
连山|
环江|
保山市|
澳门|
汶川县|
资溪县|
托克托县|
淳安县|
响水县|
山东省|
莱阳市|
大悟县|
大冶市|
贵溪市|
郎溪县|
花莲市|
天门市|
诏安县|
土默特右旗|
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