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這是我積累了十幾年的又一部記錄社會變遷的專題,它以我的視覺看我所居住的周邊所發生的變化,以展現祖國建設成就,謳歌我們的祖國。</h3><h3> ——謹以此向即將召開的黨的二十大獻禮!</h3><h3> 歡迎您在美篇后面留下寶貴意見,以便保存鞭策!</h3> <h3> 全福立交橋是濟南市區東北角的一個重要的交通節點,我家的陽臺正對著它。十幾年來,我站在頂樓的陽臺上,眼瞅著它一點一點的誕生、變化。漸漸地,它成了我們家的一片風景,我們家,也融入了它的繁華。</h3> <h3> 同當今大多數獨生子女家庭差不多,2006年,為了給已經在濟南工作并準備結婚的兒子購置房子,我們傾盡幾十年的積蓄還要外借資金在金色港灣選購了一套百平方的房子,當時的房價是4000元一平米。 </h3> <h3> 當我們走進即將成為自己的房子的建筑工地時,通過腳手架,我對準遠處鼎鼎大名的華不注山按下了快門。當時照片下方這雜亂的北園路,就是開工不久的高架橋,而右面不遠處就是正在興建的全福立交橋。 </h3> <h3> 2006年,北園路高架橋還處于施工狀態。</h3> <h3> 北園路高架橋從2007年初開始鋪橋面到下半年橋面鋪完,正處于緊張的施工階段。</h3><h3> 我住的樓后前面清出一塊場地作為學車的教練場地,(最近幾年學習駕駛已經悄然興起,凡是有塊空地就會利用起來成為教練場地)。</h3> <h3> 2007年11月濟南北園路高架橋開始通車,當時橋上限速60公里。 </h3> <h3> 南全福街口小市場上那高高的蒸籠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別說,這家做的饅頭確實很香。</h3> <h3> 窯頭大溝自南向北從我們小區門前穿過,每當雨季河水夾雜著污水順流而下,流進了北面的小清河。</h3> <h3> 2007年夏天那場讓濟南人驚魂的“7.18”暴雨之后,對城區排水河溝進行了徹底的清理疏通。</h3> <h3> 2009年底,南全福大街上的橋梁進行了徹底整修加固加寬。</h3> <h3> 每年雨季到來之前,市政有關部門都要組織人力對河道進行清理。</h3> <h3> 從2008年到2011年這四年中,全福立交橋及其周邊悄然發生著巨大的變化。</h3> <h3> 全福立交橋東北角的那片是翡翠清河小區正在興建中。<br></h3> <h3> 其中幾棟樓建設高度已經超出了橋面。</h3> <h3> 2012年夏天,原來的將軍煙廠南區開始拆除。</h3> <h3> 隨著一聲巨響,廠房坍塌,這里將建設一片新的居民生活區。</h3> <h3> 2014年7月29日,伴隨著一陣陣整耳欲聾的鞭炮聲,我的樓后面正式開始動工,一片名叫“路勁東城”的高層住宅小區將在這里建起。</h3> <h3> 幾位參與施工的民工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舉行著動土儀式。</h3> <h3> 從此挖掘、打樁、澆灌一系列的基礎施工日新月異的全面鋪開。</h3> <h3> 從2015年過了春節開始,這里一共五棟30多層的高層建筑,平均以每周一層的速度拔地而起。</h3> <h3> 還不到2015年年底,從我家的涼臺上就再也看不到華山了。</h3> <p class="ql-block">從2016年開始原煙廠宿舍最后一棟樓拆除,路勁東城二期工程全面鋪開。</p> 2018年路勁東城二期工程也已經初具規模。 2018年初清河新居小區交付 使用。 <h3> 從2015年開始,北全福社區舊房改造工程也緊接著開始興建。</h3> <h3> 工人們冬冒嚴寒,夏冒酷暑,夜以繼日地奮戰在施工現場。這個精神抖擻的四川小伙子剛滿20,已經在濟南干了兩年了。</h3> <h3> 來自四川老家的兒子和兒媳帶著小孫子來到施工現場,看望一別大半年的父母,工棚里頓時充滿了歡樂。</h3> <h3> 2018年初北全福這三棟高層拔地而起,為泉城濟南,為全福社區屹立起新的豐碑!</h3> 2019年9月同期建成的北全福小學新校園投入使用,孩子們在設施完善的校園內做健身操。 <h3> 2015年3月,在全福立交橋附近,又一座規劃建筑面積為35萬平米的集購物、休閑、娛樂、辦公、文化為一體的榮盛.時代國際大型城市綜合體舉行奠基儀式。</h3> <h3> 榮盛.時代國際工程在建設中。</h3> <h3> 2018年底完工,開始陸續投入使用,這里將成為一個新的商務生活中心。</h3> 號稱濟南最大的大潤發于2020年8月開始試營業。 <h3> 2010年,隨著小孫女的到來,我開始加入“看孩子族”,我在拍攝記錄小孫女學步、玩耍直到上幼兒園的同時,也在不經意間記錄下了小區孩子們的成長。</h3> <h3> “自帶工資的保姆”,退休工人退休后跟隨孩子生活,看孩子、做飯、收拾家務,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h3> <h3> 看孩子也是在盡享天倫之樂,再苦再累也是甘心情愿。</h3> <h3> 一位母親在小區里哄著一對雙胞胎娃娃玩耍。</h3> <p class="ql-block"> 我們小區里有好幾對雙胞胎十分可愛。</p> <h3> 孩子們在小區里盡情的玩耍,幸福屬于他們。</h3> <h3>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為家長們的共識,孩子們從上幼兒園起就開始“起跑”能不累嗎?!</h3> <h3> 坐落在立交橋附近的全福中心幼兒園是1958年建園的原機械廳所屬的農具廠承辦的托兒所,院子里幾棵生長了三十多年的老梧桐樹目睹了幼兒園的變化,呵護著孩子們的成長。</h3> <h3> 這里的老師精心照料著孩子們的生活學習,連年受到上級的表彰。</h3> <h3> 南全福小學是所歷史悠久的老學校,它始建于1927年,過去曾是我黨地下工作者的秘密藏身之處。在這里工作了幾十年今年即將退休的老教師說起學校的變化感觸萬分:過去的幾排小平房,冬天全靠生爐子取暖,現在你看看,幾棟漂亮的樓房,操場上的塑膠場地,環境大變樣。</h3> <h3> 一些太極愛好者在幽靜的小區內堅持晨練。</h3> 而如今,多年的堅持,既鍛煉了身體,又提高了太極水平,還培養出不少的“武林高手”。(當年的老師已經成為濟南市老年體協太極拳委員會的秘書長,當年的學員有的已經成為擁有更多學員的教練。) 全福小廣場上,每天早上更是周邊市民晨練的好去處。 幾個套路打下來,75歲的老太太已經是滿頭大汗。老人家高興的告訴我:早晨活動活動,出上一身汗,這一天可精神了。 <h3> 一次偶爾的機遇,“慶豐”大包子成為聞名全國的品牌,迅速遍及各地,連我們小區門口也掛起了“慶豐”的招牌。</h3> <h3> 延續了幾十年的板橋大集,隨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也從2017年底開始徹底關閉。</h3> <h3> 過去將軍煙廠的鐵路就從我們小區旁邊穿過,不過從高架橋興建開始這條鐵路就荒廢了。</h3> <h3> 在原來煙廠鐵路拆除后的空地上,2012年開始清理完畢,計劃要建蓋保潔員公寓。</h3> <h3> 2014年保潔員公寓建成,從此環衛工人有了自己的定所。</h3> <h3> 環衛工人孫紅良是在歷城全福環衛所工作了十幾年的老環衛工人,他父子兩代都是這里的清潔工。2018年春節,濟南城區全民禁止燃放鞭炮,他們在保潔人員公寓第一次度過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團圓年。</h3> <h3> 這是2019年除夕再次為孫紅良一家拍的全家福。</h3> <h3> 2018年除夕為環衛工人王長剛一家拍照時,正遇到孩子們前來陪老人過年。</h3> <h3> 2019年除夕孩子們來了,啊,懷里還抱著一個呢。</h3> <h3> 抱著剛出生的小孫子心里別提多高興了。</h3> <h3> 當人們早上上班行走在潔凈的路上時,豈不知我們的環衛工人早已經打掃過一遍了。</h3> <h3> 每當收工回家,看到早已等候在門外的寶寶時,再苦再累心里也甜滋滋的。</h3> 位于全福立交橋附近的全福街道辦事處,是個有著16個居委會9萬多居民的政府基層行政管理機構,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鄰里相親、守望相助的傳統美德,滿足社區居民加強鄰里間相識、相知的需求,進一步推進和諧社區、和諧全福建設,從2010年4月開始舉辦了第一屆社區鄰里節,此后堅持年年舉辦,贏得了轄區單位、社區居民及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h3> 其中桑北社區舉辦的社區“百家宴”更是受群眾的歡迎。</h3> <h3> 社區的鄰居們各自帶著自己制作的美味佳肴相聚在一起,幾百名男女老少歡天喜地的像過年一樣,熱熱鬧鬧,既增進了鄰里之間的友情,又促進了社區和諧發展。 </h3> <h3> 最受益的還是孩子們,品嘗著百家美味佳肴,還有紀念品贈送,真是夠美的。</h3> <h3> 看看這百歲老人也來感受一把鄰里節的氣氛,品嘗一下百家宴的佳肴,心里美滋滋的。</h3> <h3> 居住在原客車廠職工宿舍的王德榮老人,我為她拍照時(2015年)就已經是101歲高齡了,盡管她耳朵有些背,但是一說起全福立交橋周邊的變化,老人家也是記憶猶新:過去從這里往北到小清河,一直到黃河邊全是稻田,北園路上還有很多藕池,這里的白蓮藕可好吃了。</h3> <h3> 全福街道辦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倡導尊老敬老,樹立社會新風尚,為社區居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h3> <h3> 為老人過生日成為老人們每年一次的盛大節日。</h3> <h3> “八十多歲了,做夢也沒想到社區能為俺舉辦金婚慶典,太幸福了!”</h3> <h3> 尊老敬老愛老志愿者團隊遍布各個社區,隨叫隨到,熱心為老人辦實事。</h3> <h3> 社區鄰里文化節,作為全福街道社區鄰里互助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漸漸成為了一張亮麗的特色名片,成為了一個屬于全福人自己的節日。</h3> <h3> 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不斷加深群眾鄰里情感,促進轄區單位共駐共建共享,增強社區的凝聚力。</h3> <h3> 豐富多彩的文化盛宴,為居民帶來了歡樂的業余文化生活,同時也增進了居民鄰里之間的和諧關系。</h3> <h3> 一個福,兩個福,全民幸福才是福!</h3><h3><br></h3> <h3> 2021年5月,全福街道辦事處組織的第十一屆鄰里節隆重開幕,</h3> <h3> 本屆社區鄰里文化節活動緊緊圍繞“全民幸福是全福”這一目標,以“情滿鄰里 文化全福”為主題開展多種文化活動。</h3> 2021年7月1日,是我們的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br> 在黨的百年華誕到來之際,黨中央要為在黨50年以上的老黨員頒發紀念章,為配合這一活動,全福街道黨工委策劃為轄區內入黨50年以上的老黨員組織拍攝“我與黨旗合個影”。在各個居委會的積極配合下,我為轄區組織關系在冊的在黨50年以上并居住在轄區內203名老黨員拍攝了這具有時代意義的照片。<br> 期間考慮到這些老黨員大都是七八十歲甚至九十多歲的老人,有些老同志腿腳不便,就安排入戶拍攝(入戶拍攝56人),受到老黨員的贊譽。 在拍攝當中,也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老黨員對黨的熱愛和初心不改。這一幅幅照片留下了老黨員對黨的一片赤誠,這一幅幅照片展現了老黨員風采依舊。 濟南黃臺電廠的退休老職工趙丕良是一位69年黨齡并與黨同齡的老黨員。老人家佩戴上金燦燦的“在黨五十年”紀念章,看著我為老人家拍的照片,心情無比激動,嘴里一直在念叨著:太感謝了,太感謝了!感謝共產黨,感謝黨中央還一直在關懷著我們這些老同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這就是一位百歲老黨員發自心肺的心聲。 2022年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住在全福街道的老兵作家有令峻來到泉城書房(全福店)就《我和戰友黃繼光》一書,為部分少先隊員和家長講述了黃繼光的故事,對學生們進行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這也是他無數次的公益活動之一。 <h3> 全福居民生活在這里,處處感受到社區的關懷,處處感受到黨的溫暖,一個“幸福全福、魅力全福、活力全福、文化全福”正在悄然興起!</h3> <h3> 十幾年來,我用手中的相機記錄著全福立交橋的周邊發生著的變化,它印證著改革開放給偉大祖國帶來的巨大的變化,這也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天翻地覆變化的一個縮影。</h3><h3> 衷心祝愿我們的偉大祖國更加繁榮富強!!!</h3> <b>作者簡介</b><div><b>馬衛國(石花)</b></div><div><b>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b></div><div><b>山東東方國際攝影藝術促進會副秘書長</b></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榆县|
大冶市|
东乡族自治县|
洞头县|
崇左市|
苏尼特左旗|
金川县|
乌兰浩特市|
明光市|
阜城县|
青冈县|
桐乡市|
奈曼旗|
诏安县|
余干县|
大丰市|
利辛县|
万年县|
瑞昌市|
长兴县|
罗田县|
淅川县|
枣庄市|
鄂尔多斯市|
勃利县|
广灵县|
德钦县|
长寿区|
辉县市|
泰安市|
香港|
天水市|
陇南市|
丘北县|
惠东县|
寿光市|
屯留县|
县级市|
永善县|
无锡市|
屏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