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五一假期,路過應縣,便下了高速,一睹木塔風采。</h3><h3> </h3> <h3> 在高德導航的引導下,我們來到了“遼代文化城”的牌樓前。透過牌樓門框,我驚喜地看到了木塔。于是,我舉起相機,拍下了第一張圖片。</h3><h3> </h3> <h3> 這是一條由現代仿古建筑組成的商業街,處在景區的中軸線上。兩側皆為商鋪,行人游客三三兩兩地走在街上。</h3><h3> 沿著街道,我踽踽而行,街道上的熙熙攘攘和雜亂無章,都與我無關。木塔離我愈來愈近。我舉起相機,將木塔居中構圖,拍下了第二張圖片。</h3> <h3> 在佛宮寺入口前,還有一座木質牌樓,上書:浮圖寶剎,透過牌樓中間門楣古塔雄姿已入眼簾。到這里,游人已經很很多了,進出牌樓的人絡繹不絕。我隨手拍下了第三張照片。</h3> <h3> 應縣木塔又稱佛宮寺釋迦塔,位于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建于遼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慶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意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并稱“世界三大奇塔”。釋迦塔還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高的木塔。</h3> <h3> 進入景區收票區域前,我在外圍轉了轉,順便拍了幾張照片。</h3><h3> 在西側門,把樹枝為前景,拍下了這張。</h3> <h3>在正面,以香爐為前景,拍了一張。</h3> <h3>再走近點,拍出佛光寺的牌匾。</h3> <h3>側拍圖</h3> <h3>來一張檐角特寫,傳統的北方古建筑的特征。</h3> <h3> 進入景區后,木塔立刻就映入眼簾,那雄偉,那精美,那壯觀,令我不能呼吸。我在喧囂的人群中靜靜地站了一會,目不轉睛地看著木塔。 塔前的兩棵古槐,像兩個衛兵一樣,靜靜地守護釋迦塔,守護著這個歷史文化瑰寶。</h3> <h3>轉了一個角度拍一張</h3> <h3> 釋迦塔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紅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噸,純木結構、無釘無鉚。塔內供奉著兩顆釋迦牟尼佛牙舍利。</h3> <h3>正西塔影,一張無前景,意圖把塔拍大點;一張以金槐為前景,把樹之生機與色彩和木塔結合起來。</h3> <h3>塔西南方向,以國槐枝葉為前景,拍一張</h3> <h3>在佛宮寺內,以大雄寶殿房檐為前景,豎構圖橫構圖各拍了一張。您喜歡哪張?</h3> <h3>正東塔影</h3> <h3>木塔正北近影,一張前景多,一張前景少。</h3> <h3> 走近木塔可見數十塊歷代名人書寫的匾額懸掛于層樓之間,“慈光遠照”、“天華云”、“萬象逢春”、“崚極于天”,其中最著名的一塊據說是明成祖朱棣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率軍北伐,住宿應州登塔親題“峻極神功”。一層塔門上方懸掛一巨幅“永鎮金城”匾額。</h3> <h3> 塔內供奉有一座11米高的釋迦摩尼彩塑,法相莊嚴,神態怡然。頂部有精美華麗的藻井,內側墻壁上繪有如來和護法金剛等壁畫,更增加了幾分神圣。塔內有樓梯可直達塔頂,據說原本是可以登塔的,近年來為了保護這座全國重點文物已經被迫關閉了。</h3> <h3>過了木塔,通往佛宮寺的小橋。</h3> <h3>木塔南面,就是寺廟。</h3> <h3>大雄寶殿</h3> <h3>地藏殿</h3> <h3>觀音殿</h3> <h3> 在佛宮寺的大雄寶殿后面,看到了一個很氣派的建筑:陶瓷紀念館,建筑前有一個寬闊的廣場。</h3> <h3> 以圓門為前景,拍了一張鼓樓照。</h3><h3> 應縣木塔總算草草的看完了,遺憾的是,景區出于保護文物的需要,封閉了上塔的樓梯。還有一些攤點亂擺、垃圾亂倒的問題,影響了應縣之行的旅行體驗。但我是來看木塔的,這個主題沒受影響,總算圓了我多年的應縣木塔之夢。</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拉玛依市|
凉山|
四平市|
女性|
卢湾区|
衡南县|
五常市|
运城市|
衢州市|
桃园县|
南宫市|
德阳市|
通城县|
宜章县|
阿鲁科尔沁旗|
方山县|
博客|
会泽县|
洞口县|
景泰县|
当阳市|
丰台区|
京山县|
霍城县|
固原市|
高唐县|
阿拉尔市|
同江市|
龙川县|
平凉市|
石台县|
永川市|
西藏|
德格县|
元江|
台中县|
津南区|
白沙|
长岭县|
武夷山市|
凉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