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攝影 彭福林</b></h1> <h1><b>??廣交天下朋友 樂取世上題材</b></h1><h3></h3> <h1><b>八十年末攝于辰溪縣紀念堂??</b></h1> <h1><b>雙嗩吶是辰溪瑤鄉(xiāng)人民在生產(chǎn)生活中提煉出的一種藝術(shù)精華,具有獨特的風格,相傳已有400多年歷史。</b></h1><h1><b>辰溪瑤民的性格粗獷豪爽,他們喜歡在高山之顛大聲呼喊,引吭高歌;圍獵、挖山、插田、打禾也常伴以大鑼大鼓,震地驚天;婚嫁、喪葬、建房、做壽、舞龍燈、劃龍船、喊號子更離不開嗩吶。但他們還嫌一只嗩吶的聲音不夠洪亮、震撼,難以表達他們激昂奔放的個性需求,就把兩只嗩吶捆在一起吹奏,使嗩吶的音量陡增一倍,有了直沖霄漢的音量效果。這就是辰溪瑤族獨有的“雙嗩吶”。</b></h1><h1><b>雙嗩吶有2個喇叭,過去都是用桐木制成,俗稱“木碗口”;后來改用銅、鐵制作,叫“銅碗口”、“鐵碗口”。2根發(fā)音管由6寸長的棗木做成,上面鉆有7個發(fā)音孔,瑤民稱之為“妹妹紅”。再用一塊銅制的掩板將2根管子上的音嗓扣結(jié)在一起,就成為一個整體了。雙嗩吶上的音哨一般都用龍草做,它質(zhì)地柔韌,發(fā)音敏銳。</b></h1><h1><b>雙嗩吶的聲音非常動聽,備受瑤民喜愛。凡是瑤鄉(xiāng)有重要的活動,或者瑤民家里辦好事,都要請雙嗩吶師傅,以增添氣氛。吹雙嗩吶技術(shù)要求高,尤其是換氣技巧,優(yōu)秀的嗩吶師一口氣可吹上幾個小時而臉不改色。</b></h1><h1><b>因雙嗩吶僅流傳在黃溪口一帶偏遠瑤鄉(xiāng),與外界接觸不多,瑤民少有文化,因此雙嗩吶沒有文字記錄曲譜,吹奏者只憑口耳相傳。解放后,縣文化館對瑤鄉(xiāng)民間藝術(shù)進行挖掘、整理,已經(jīng)整理出的傳統(tǒng)曲調(diào)主要有《滿堂紅》、《舞龍燈》、《龍船調(diào)》、《號子歌》、《抬喪歌》、《小開門》、《大開門》、《派豬》、《貓翻瓦》、《浪淘沙》、《海棠調(diào)》、《迎客曲》等。</b></h1> <h1><b>??攝影藝術(shù)悟得幻中幻 現(xiàn)來身外身</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南县|
封开县|
黄大仙区|
前郭尔|
九龙城区|
北宁市|
铅山县|
佳木斯市|
平潭县|
金门县|
延安市|
宜宾市|
曲麻莱县|
略阳县|
武清区|
公主岭市|
平阴县|
铁力市|
青田县|
莲花县|
东乡县|
商水县|
梁山县|
瑞昌市|
科技|
夏河县|
共和县|
林周县|
贡觉县|
遂宁市|
济源市|
灵宝市|
云和县|
惠水县|
蓬溪县|
本溪市|
工布江达县|
鸡东县|
广西|
广丰县|
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