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今年的五四和往年不一樣,它恰好是100周年,往事如煙,追隨著先行者的腳步,我恰好看到了一種不同以往的變化。</h1> <h1> 兩臺中客從鞍山出發,僅用一個小時就到達海城市王石鎮下英村北溝</h1> <h1> 在新時期的志愿者隊伍中,我們看到了一長串的人流,他們可能在父母的帶領下,在爺爺姥娘的支持下,匯聚一堂,開始了從小培養良好品格的努力。</h1> <h1> 他們嬌小的身軀似乎裹不住志愿者服裝,但他們在隊伍中精神飽滿的前行。</h1> <h1> 有的還是學齡前兒童</h1> <h1> 大人領著孩子,</h1> <h1> 小兒打著旗幟</h1> <h1> 她們撫摸著隊旗的一角,懵懂中感受著大愛無疆的體驗。</h1> <h1> 還是在前行的汽車里,孩子們就在潛移默化地感受著這不同的教育</h1> <h1>她們或許誦讀著雷鋒的日記,</h1> <h1>他也許不懂得更深的道理</h1> <h1> 潛移默化的教育,從小打下做志愿者光榮的烙印</h1> <h1>那么,這么多人到北溝村去干什么呢?</h1> <h1> 這就不得不提朱振峰,他是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他成立這個團隊歸屬于郭明義愛心團隊。目前,團隊有700余人。一年來,腳跡遍于鞍山市周邊。</h1> <h1> 他為人很低調,他是在郭明義愛心團隊領導下工作。他們選擇了海城王石鎮下英村北溝的四戶五保戶,幫助他們修繕房屋,郭明義愛心團隊出資2萬元,振鋒陽光公益分隊出資6千多元</h1> <h1>看看這些五保戶的房屋已經破爛不堪</h1> <h1>有的要重新翻蓋</h1> <h1> 在那些修繕房屋的日日夜夜里,他們把自己的一番赤誠表達的淋漓盡致。</h1> <h1>身臨現場,隨時解決出現的問題。</h1> <h1>施工人員本地找</h1> <h1>他們也懂得愛心工程的意義,自然要錢也不會多。</h1> <h1> 如今,房屋修繕完工,振鋒陽光公益分隊要到海城祝賀和看望他們,還帶去慰問品。</h1> <h1>志愿者們為他們理發</h1> <h1>搽 臉</h1><h3></h3> <h1>寫對聯</h1> <h1>貼在門楣上</h1> <h1>打掃衛生</h1> <h1> 擦窗戶</h1> <h1>剁餡料</h1> <h1>包餃子</h1> <h1>看到這些,五保戶們難掩感激之情</h1> <h1> 陽光下,看他們哥倆(都是五保戶,都是救助對象)憨態可掬的樣子</h1> <h1>12名攝影師抓拍下這難得的鏡頭。</h1> <h1>這位救助對象看著他們送來的禮物百感交集。</h1> <h1>這支隊伍往前走</h1> <h1>在這支長長的隊伍中,孩子們是最亮眼的一瞬</h1> <h1>大包小裹地拎著慰問品,</h1> <h1>還在五保戶的門前的自留地里幫助拔草</h1> <h1>在大人們的提攜下,使用巧勁兒</h1> <h1>一個賽一個,不甘落后</h1> <h1> 有的孩子還很小,他們從大人們的精神世界中汲取鑄就愛的營養。</h1> <h1> 看這次他們的匠心獨運,有這么多孩子加入到愛的大軍隊伍中,是志愿者活動一大升華。</h1> <h1>攝影師難得的間隙采訪五保戶。</h1> <h1> 在這支隊伍中,有一個獨特的人,他就是付樂山,他的身份獨特在于,他從小在兒童福利院長大,在那里他浸蘊著有叔叔阿姨愛的陽光,在學校里,有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愛目光,在工作中有單位領導和同事們傾情的呵護,他覺得很幸福。</h1> <h1> 如今,他已長大成人,他不忘自己的成長經歷有志愿者那么多的關愛,他要把這種愛心延續下去,公益接力棒傳下去,讓愛隨風飄揚,溫暖每個人。</h1> <h1> 每次活動都積極參加,把愛的符號永遠牢記在心頭。</h1> <h1>在這支長長的隊伍中,</h1> <h1> 還有12個不屬于團隊的攝影師,聽說振鋒陽光公益分隊搞這種活動,積極報名,交善款,拍照片,貢獻一份力量。</h1> <h1> 在北溝村口的昂揚的團旗下,留下難得的記憶。</h1> <h1> 有的姐妹間也留下了記憶。。</h1> <h1> 參加愛心活動的人們,在這村路上留下一頁恢宏氣勢。</h1> <h1> 參加活動的攝影師有:王慶亮 周 睿 蔡恒利 高 升 天 賜 衛 星 媛 媛 袁 芬 王德剛。照片都出自大家之手。</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饶市|
莲花县|
剑川县|
方正县|
江川县|
南昌县|
神木县|
淮南市|
德格县|
时尚|
全南县|
介休市|
阿拉尔市|
衡阳市|
大埔区|
洪洞县|
东平县|
百色市|
安龙县|
普兰县|
资阳市|
平昌县|
滕州市|
泉州市|
洞头县|
准格尔旗|
河曲县|
疏附县|
太保市|
石阡县|
河池市|
大足县|
辉县市|
和硕县|
临澧县|
浮山县|
白朗县|
长汀县|
遵化市|
峨眉山市|
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