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最美的杭州,不在西湖,不在錢塘江,而是在龍井山,以及龍井山的周邊。
每年清明前后,都會來杭州小住幾天,幾乎都在龍井周圍的茶山民宿下榻,住過龍井村,住過翁家山,住過楊梅嶺,今年住在梅家塢。
和很多去過杭州的朋友閑聊,無一例外的,都是在西湖打卡,至于龍井村,也是到此一游的看看,很少有人在那里住下來,爬上高高的獅峰山,或者從龍井村出發,步行七公里多,穿越九溪煙村,九溪十八澗,步行到錢塘江,如果你沒去過,那你真是遺憾,那才是真正的杭州!<br></h3> <h3>今年的小住之地在梅家塢的176號,一個叫云廊小廬的民宿客棧,名字聽著是不是就很文藝?店很小,但很好找,從梅家塢公交站下車,對面就是十里鋃鐺的石牌樓,上去就是。</h3><h3> 住的房間很小,但有一個小露臺,放著一個小茶幾和兩把椅子,一套干凈的茶具,正對著茶山,靜靜地等待一個懂它的人來品茗觀山。</h3> <h3>無法形容此時的龍井山,花紅柳綠,流芳滴翠,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黃了迎春,山上茶芽鵝黃嫩綠,山下竹影搖曳婆娑。從住的客棧出發,順著十里鋃鐺的石徑,一路竹林茶園,翻越獅峰山嶺,來到了龍井問茶處。這里有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之時親筆御題的十八棵茶樹,正是龍井地帶綿綿三百多公頃萬畝茶園中的畫龍點睛之處,龍井茶園也因三面倚山靠巒而被稱為這龍脈圣地的御茶園。<br></h3> <h3> “龍井”之名,最初見于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后來秦觀在《游龍井記》中,則更詳說:“龍井舊名龍泓,距錢塘十里。吳赤烏中,方士葛洪嘗煉丹于此,事見《圖記》。其地當西湖之西、浙江之北。風篁嶺之上,實深山亂石中之水泉也。每歲旱,禱雨輒應,故老相傳,以為有龍居之?!焙髞砀呱q才大師住持上天竺前后近二十年,當時天竺寺僧開山種茶。辯才晚年退居到僅一嶺之隔的獅峰山下壽圣院,到其去世,前后又十年,其時,壽圣院僧把茶移栽到這里,在獅峰山開墾種茶,從此這里成為龍井茶的發祥地。<br></h3> <h3>現在的西湖龍井,分一級產區和二級產區,一級產區包括傳統的“獅(峰)、龍(井)、云(棲)、虎(跑)、梅(家塢)”五大核心產區,二級產區是除了一級產區外西湖區所產的龍井。“獅”字號為龍井獅峰一帶所生產。“龍”字號為龍井、翁家山一帶所產,“云”字號為云棲、五云山一帶產,“虎”字號為虎跑一帶所產,“梅”字號為梅家塢一帶所產。
龍井村里,瓦屋粉墻,花木掩映,流水小橋,畫簾高卷,家家門口放著盛新鮮茶葉的竹匾,熱情的茶娘不時地招呼游客進門吃茶,我想起了陳維崧的詞句:“拍茶婦,繡裙如雨,攜香茗,清笑淺語?!焙靡环杓绎L俗圖。<br></h3> <h3>茶者,江南之嘉木也,唐代陸羽在茶經里這樣說.時值三月之初,上好茶葉的最佳產出時段應是在二十四節氣中的谷雨之前最為佳宜。明前茶,因為產量稀少,因而最貴,但不是最好喝的,據茶藝師說,最好喝的茶當屬雨前茶,明前茶太稀淡,不耐泡,兩泡后就沒有味道了。雨前茶味道最佳,耐沖泡,茶湯清澈,口感最好。最名貴的龍井價值會高達十幾萬元人民幣,堪稱茶中之極品,因為這些極品只出產于固定區域中有限的幾棵茶樹上。<br></h3> <h3>峰巒疊翠,從十里瑯襠沿著崎嶇的山中小徑走向龍井茶園的最深處,偶有茶農在路邊炒茶,看起來有些漫不經心的不疾不徐,只肖一口巨大的鐵鍋,用未帶手套的終日于茶園勞作的雙手,不停地翻動撐拌那些嬌嫩的茶葉新芽兒,釜中的那一掊新綠一簇嫩芽,于加熱烘烤之中,一片片一團團熱氣便從那不斷抖動的雙手的十指間蒸騰出來,那些新茶嫩葉便不斷地變得干爽輕盈純粹……原來,龍井,就是這樣被完全由手工炒制而成的。</h3> <h3>此時此刻,隨便在哪個茶農家的桌前飲一杯龍井,便是飲用了江南的春天了。只要走進任何一家茶農家的茶室,主人都會熱情地擺上茶具,用龍井水煮開,茶碗中放上龍井茶,沏上,頓時碗邊團團漲起潔白的蟹目、玉乳,此中的情形猶如汪曾祺先生的描述“真正的獅峰龍井雨前新芽,每蕾皆一旗一槍,泡在玻璃杯里,茶葉皆直立不倒,載浮載沉,茶色頗淡,但入口香濃,直透肺腑,真是好茶!”我們用鼻子貪婪地直嗅,茶香和著滿院的青幽,直透到心田。</h3> <h3>在一戶茶農的幾案前,看著杯子里浮浮沉沉的茶葉,慢慢的,我的靈魂出竅了。盡管杯中的茶色已由碧綠褪為淺綠、變為淡綠、直到無綠……而滿院的幽香、茶香、花香,一切都似乎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其間彌漫著一股天地的清靈,一下去掉了每天置身鬧市的浮躁之氣,暫時獲得了心的寧靜。周作人先生說過一段頗為耐味的話:“喝茶以綠茶為正宗。”“喝茶當于瓦屋紙窗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喝茶之后,再去繼續修各人的功業,無論為名為利,都無不可,但偶然的片刻優游乃正亦斷不少。”是??!此時,我仿佛置身在時光倒流到那一千多年前的龍井山道上,浴著龍井的茶香,披著滿身的竹雨,我在聽蘇東坡談詩,聽辯才大師論佛,我體會到身邊無處不在的禪意,佳茗生禪,禪茶之味,味外之味啊!寇丹老師說得好:“禪是一枝花,禪茶不分家。”讓我們點亮心燈去吃茶罷!去聽那紅塵外的香,去品那淡淡的茶。
2019.4.19寫于家中<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谷县|
祁连县|
绵阳市|
铁力市|
化隆|
类乌齐县|
滦南县|
府谷县|
万载县|
离岛区|
揭东县|
海宁市|
尉犁县|
和平县|
宁化县|
尼勒克县|
北碚区|
林口县|
凤阳县|
区。|
永丰县|
会东县|
双江|
岱山县|
电白县|
合水县|
新巴尔虎右旗|
芮城县|
太湖县|
神农架林区|
开原市|
石城县|
衡水市|
正定县|
扶余县|
枞阳县|
昌黎县|
隆子县|
乌什县|
赤水市|
曲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