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4月30日上午,偃師市新教育實驗“締造完美教室”論壇在伊洛中學召開,來自偃師教育系統的三百多名教師齊聚一堂,“傾聽生命拔節的聲音”,聆聽一場來自種子教師的班級文化盛宴,來感受新教育實驗帶給偃師教育的思想沖擊和震撼。</h3> <h3>苔米班的文化建設理念</h3> <h3>來自一實小的苔米班,孩子們集思廣益在老師的引導下起的班名</h3> <h3>小苔米們一次次地修改班徽設計稿,在這過程中難道不是班級凝聚力的提升嗎?在這過程中看的出小苔米們深深理解自己的班級文化</h3> <h3>小苔米們和老師共讀共寫共成長</h3> <h3>苔米班的節日課程設置得真好!看著一幅幅春聯,孩子們都能積極參與,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經典文化知識,掌握了更多的春聯知識,也讓孩子們有了想寫、愿寫、樂寫的活動。</h3> <h3>來自二實小的原莉莉老師和她的追夢班,看這獨具特色的班徽,也是師生智慧的結晶——舞動的翅膀、團結有力的拳頭?? </h3> <h3>二實小的原莉莉老師和她的孩子們</h3> <h3>用智慧建造一間可以長大的教室</h3> <h3>看看孩子們的優秀作品,閱讀帶給我們更加豐盈的精神</h3> <h3>利用好班級微信群,有聲朗讀開始了,有了老師的有心指導、榜樣示范,孩子們積極參加到有聲朗讀之中</h3> <h3>原莉莉老師現場和孩子們進行晨誦練習的展示</h3> <h3>感恩教育,用詩的語言來表達濃烈的感情,“讓我怎么感謝你,親愛的——”</h3> <h3>慕省本的內容就寫班上的綠植,要讓孩子們知道生命不易,需要加倍呵護。這樣的活動培養了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寫作能力,同時進行了生命教育和感恩教育。</h3> <h3>課程的設置凸顯“熱愛家鄉”,從牡丹說起吧!</h3> <h3>追夢班的班本課程——牡丹文化之頌牡丹</h3> <h3>來自蔡莊小學的寇洋老師和她的班級</h3> <h3>寇洋老師的感悟引發老師們的共鳴</h3> <h3>全場教師跟隨寇洋老師一起誦讀校長寄語</h3> <h3>石硤小學郭瑞利老師和她的小不點們的成長班</h3> <h3>用文字和圖片記錄孩子們的成長</h3> <h3>帶著孩子們種下一粒粒種子,感受生命的過程</h3> <h3>神奇的力量,頑強的生命力,生命教育和植物生長的完美結合</h3> <h3>愛讓師生的心貼的更近</h3> <h3>來自三實小的郭老師和她的青葵班</h3> <h3>完美教室的根本是為了生命的綻放</h3> <h3>青葵班孩子們的青花瓷親子作品,真美 ! 不僅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裝飾了教室,還增進了親子感情,給孩子們潤物細無聲的美育,對青花瓷這種傳統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h3> <h3>青葵班——青花課程</h3> <h3>郭老師談她對班本課程的理解</h3> <h3>參店小學王旭娜老師和她的“向陽班”</h3> <h3>“知遠方”圖書漂流活動,“小時知遠方,長大致遠方”</h3> <h3>“向陽班”的孩子們現場表演武術、太極拳,完成“少年中國說”的表演,并且現場書寫一副書法作品,這樣的素質教育讓孩子們更優秀更多才多藝</h3> <h3>伊洛中學王麗雅老師和她的鯤鵬班</h3> <h3>與你相遇,倍感幸福,世間的一切都是遇見。</h3> <h3>來自山化五中的九年級物理老師和他的充滿傳統文化元素的“蘭亭閣”</h3> <h3>九年級的學生能在緊張學習的間隙靜心練習毛筆字,吸引了眾多書法高手的紛紛點贊并專程來留下墨寶</h3> <h3>蘭亭閣的家譜,是每個蘭亭閣學子努力向往的榮譽</h3> <h3>溫馨時刻,記下每位學生的生日,給孩子們過一個難過的生日</h3> <h3>蘭亭閣的文化傳承</h3> <h3>盧書記對大會進行總結講話,對老師們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和要求。</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黎县|
喀喇沁旗|
三门峡市|
易门县|
荣昌县|
东阿县|
金沙县|
福鼎市|
百色市|
高青县|
杭锦后旗|
密山市|
长治市|
安福县|
雅江县|
苍溪县|
吴江市|
堆龙德庆县|
疏附县|
肃北|
上犹县|
原平市|
霍林郭勒市|
庄浪县|
孟州市|
元谋县|
麻城市|
云南省|
郯城县|
莆田市|
石林|
常州市|
开江县|
贺兰县|
宜昌市|
保亭|
嘉峪关市|
长丰县|
新兴县|
阜宁县|
昆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