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一、五月二日~涼臺溝</h1><h1>很多人都聽說過川西畢棚溝,那里是秋天的童話。只是在理縣畢棚溝旁邊還有一個溝,少有人知,現在都還沒有開發。這里不僅有明朗的雪山還有原始的森林、溪流、高山草甸以及雪山下大片的紅石灘,其純凈的氣息散發著雪域高原上獨有的原始、空靈、靜謐、安詳意境!它就是涼臺溝。</h1> <h1>涼臺溝,據說當年紅軍長征時曾在這短暫休整,所以也叫紅軍溝。涼臺溝地處米亞羅紅葉風景區內,與畢棚溝相鄰,自然景觀優美。海拔3600m左右,溝內全長16km,山地立體型氣候,空氣污染度為零。</h1> <h1><font color="#010101">幾年前去過海螺溝的雅家梗紅石公園,比較起來涼臺溝的紅石灘沒有雅家梗規模大,但涼臺溝的紅石灘勝在一直延伸到雪山腳下,</font>集冰川、雪山、森林、峽谷、溪流于一體。<font color="#010101">古樹參天、松蘿懸掛、</font><span style="color: inherit;">雪山巍峨、</span><font color="#010101">紅石滿坡、溪流潺潺。</font><span style="color: inherit;">相較于其它景區人滿為患、車流如潮,涼臺溝非常清靜,空氣非常清新,屬于未開發的處女地,不要門票,山上沒有手機信號,兼具原生態的天然和寧靜。</span></h1> <h1><font color="#010101">紅石灘上的紅石并不是紅色的石頭,</font>紅石是一種散落在山間尤其是溪水流經之處的石頭,因其表面附著一層紅色的藻類,被稱為紅石。紅石對生長環境的要求極為苛刻,空氣潔凈度、濕度、水的清潔度都會影響它們的生長。只有達到一定的海拔、低碳富氧的空氣、冰山融雪的溪流、原始森林的植被,才能為紅石的生長繁衍提供理想的環境。</h1> <h3> 感覺我的腳,嗯好像也有點點胖??<br></h3> <h3> 涼臺溝~紅軍長征臨時停留休整過的地方</h3> <h1>已經證明了多次,我的人品還是金牌質地。出發前天氣預報連續小雨,一直擔心,到了理縣,查天氣還是小雨,心情郁悶。結果1點多到了涼臺溝,天氣晴了,游玩涼臺溝后,晚上吃完藏式火鍋,燃起篝火,跳起郭莊舞。老天爺非常給面子,舞剛跳完,雨??預期而至。第二天早上,不用說,又晴朗了。</h1> <h1>二、五月三日~畢棚溝<br>畢棚溝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樸頭鄉境內,地處國家級人與自然保護圈-米亞羅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域,是國內非常知名的紅葉觀賞圣地。世界自然遺產、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是邛崍山系大熊貓走廊世界自然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東與臥龍自然保護區接壤,南接東方圣山四姑娘山。</h1><h1><br></h1> <h1><font color="#010101">畢棚溝以其優美的自然風光、完美的自然生態景觀、優良的生態環境著稱。森林原始、瀑布飛掛、冰川奇特。畢棚溝被比作四姑娘山的美麗背影。這是個五彩斑斕的世界,濃綠的樹,深紅的葉,青青的湖,湛藍的天,純白的雪。</font></h1> <h1>畢棚溝最美的季節是十月底,因為地處米亞羅紅葉區核心地帶,畢棚溝的秋天,原始彩林,層林盡染;冰川海子、雪山倒影,隨手一拍就是一幅彌漫秋天濃厚氣息的唯美油畫。</h1> <h1>五月初的畢棚溝,雪山仍沒融化。雖不如秋天的濃墨異彩,也有晚春的韻味。只是人流比涼臺溝就多了去了。從景區門口坐景交車沿著山路盤旋而上,盤過十幾道拐后,海拔從2000多米直接上升到3600米到達上海子。關鍵畢棚溝最美一段從上海子到盤羊湖需要徒步,來回8公里多,輕微高反,累的氣喘吁吁,風很大拍不了雪山倒影,不過景色還是不錯的。</h1> <h1><font color="#010101">從上海子下山到龍王海途中,有一大片的高山杜鵑花開正酣。時間來不及就沒有下車。結果下到龍王海,海子邊只剩下了幾樹杜鵑花零星的開著…</font></h1> <h1>2019年五月二日、三日,走過了涼臺溝、走過了畢棚溝。還是那句話:如果你沒有特別的信仰,就把旅行當做信仰,那么這一生你都走在朝圣的路上。所以 :川西,抵不住的誘惑,因為有你,我會一直走在朝圣的路上……<br></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化县|
和龙市|
瓮安县|
吴旗县|
日喀则市|
同仁县|
千阳县|
密山市|
镇远县|
肥城市|
都兰县|
大连市|
宜阳县|
克什克腾旗|
舞阳县|
邛崃市|
富蕴县|
囊谦县|
历史|
黑龙江省|
浙江省|
泰安市|
朝阳县|
漳浦县|
新建县|
沂水县|
郴州市|
郧西县|
淳安县|
临漳县|
大安市|
长子县|
苍溪县|
汉川市|
兴国县|
舟山市|
东辽县|
山丹县|
石渠县|
常宁市|
兴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