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楝(liàn)花,是“二十四番花信風”的最后一番花信風,二十四番花信風始于梅花,終于楝花!楝花開后,春芳暫歇,百花凋零,落紅遍地,綠葉郁郁,立夏將至,意味著夏季即將來臨。</h3> <h3>每每看到楝花,我總想起王安石的詩句:“小雨輕風落楝花,細紅如雪點平沙”,楝花一開,一條巷子就溫婉了,楝樹高挑地站在那里,像一位名模;楝花一落,細細碎碎的小花,讓一座院子瞬間變得雅致了許多,也讓一條巷子立時有了幽深的感覺。</h3> <h3>楝又稱苦楝、楝棗子。暮春時節苦諫花盛開,靦腆的楝花細小如米粒般,淡雅的紫色,狹長的花瓣,五瓣合成一朵,花瓣中間點綴著纖小的黃芯兒,依著清風白日,靜靜挺在綠葉之間。從遠處望過去,那細小的花兒仿佛隱在翠綠蔥郁的葉片里調皮的精靈,似要和你捉迷藏玩。</h3> <h3>從童年時期,我就認識了苦楝樹,春天那圓錐狀聚傘花式的淡紫色小花和秋天那滿枝的黃色小果成了和伙伴們嬉戲的玩具。每年春天,漫山遍野、田梗、路邊甚至房前屋后都開滿了苦楝花,入目之處盡是這種一簇簇淡紫色的花團,有她的地方,視野變得十分柔和,小村被這一團團紫色的霧籠罩著猶如置身仙境,極富詩意,仿佛是一個寧靜的世界,空氣中也到處彌漫著苦楝花的清香。</h3> <h3>然而,就是這美麗的苦楝花,在古人的眼中,卻是不吉利的植物。傳說苦楝曾被朱元璋詛咒過,冬天凋零枯萎的景象,成了不祥的象征。加上其味辛苦的果實,使得苦楝的諧音,成了苦苓,也成了“可憐”。因此,漢人的宅院,不但不種植苦楝,甚至欲除之而后快。</h3> <h3>也有傳說,若一對戀人從樹下走過,那他們的戀情就不會長久,從而,“苦楝”的花語就是壓抑,就是苦戀。在我國很多文學作品中,苦楝花充滿著凄涼和憂郁,多代表苦難中的希望。</h3> <h3>贊美的更是不少!何夢桂在《再和昭德孫燕子韻》中有“處處社時茅屋雨,年年春后楝花風”的句子,清新詩風和楝花如出一轍。楝果苦,楝花卻是香的,香味很緩,不是那種刺鼻的、大面積襲來的香味,而是清爽的,細細的,淡雅的、純凈的香,直入心肺。</h3> <h3>“楝花飄砌,簌簌清香細。”這是宋人謝逸《千秋歲·詠夏景》里的句子,人們只記得最后那句“人散后,一鉤淡月天如水。”卻忘了開頭的兩句也這樣美!</h3> <h3>溫庭筠有《苦楝花》一詩:院里鶯歌歇,墻頭蝶舞孤。天香薰羽葆,宮紫暈流蘇。晻曖迷青瑣,氤氳向畫圖。只應春惜別,留與博山爐。</h3> <h3>席慕容在散文《苦楝》里也贊美苦楝樹開了一樹豐美而又柔和的花簇,開得這樣瘋狂而同時又這樣溫柔。</h3> <h3>苦楝樹的紫花開得柔柔弱弱,一副禁不起風吹雨打模樣,樹形卻是高大而強健。楝樹除了樹干粗壯,枝葉同樣是柔軟細致,葉薄如絹,精致小巧,將如夢似幻的紫色花朵襯托得更加嬌媚迷人,花和樹如此懸殊的差異對比,使得苦楝花開時格外地引人注目。</h3> <h3>花開時迷人,花落時亦迷人。當微風輕起,楝樹花簌簌地飄落,漫天飛舞,繽紛如流蘇,陽光下透明的空氣沐浴著苦楝花的光彩。細碎點點的楝花,靜靜飄落在地上,淡紫、細小,精美。遍地的花瓣,紫粉色的朦朧,柔細的觸感,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淡紫色的縹緲的世界。</h3> <h3>難怪有詩人說,如果您錯過了流星雨,不妨走到初夏的楝樹下,那樣一場花語,絲毫不輸流星雨的斑斕</h3> <h3>我感嘆苦楝花的美,平淡、雅致;我贊嘆苦楝花的香,清爽、純凈。</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漠河县|
桂平市|
买车|
星座|
鹤岗市|
郧西县|
林州市|
清水河县|
康乐县|
望江县|
阿克苏市|
砀山县|
焉耆|
甘德县|
淮北市|
鄱阳县|
河源市|
吐鲁番市|
哈密市|
山阳县|
昌乐县|
泰宁县|
烟台市|
连江县|
崇义县|
依兰县|
洪洞县|
积石山|
赤城县|
景泰县|
西盟|
简阳市|
内乡县|
巴林左旗|
蓬安县|
崇仁县|
华蓥市|
洪泽县|
延长县|
灵璧县|
通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