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一群分散在天南海北的崔鄉人,都有著深厚的鄉土情結,自愿的在微信上聯系起來,談起了故鄉的人和事。談起了崔鄉的三寶、關爺廟的傳說、郎老密的傳說、談起了“一京二衛三崔鄉”,談起了崔鄉村的烈士、英模、老革命、老干部。年長的人從抗日戰爭談起,后來大家談到解放戰爭,談到了土地改革,談到了農業集體化,談到了文化大革命,一直談到了改革開放。</p><p>談興越來越濃,從家鄉的方言到日常瑣事、服裝的變化、大辮子的消失、婚俗喪葬制度的變革,從前的貧困,現在的幸福,等等,五花八門應有盡有。</p><p>有心的文化人趙金山把這些整理出來,竟然上了《光明日報》的頭條。這一下,更加激發了大家的興趣,決意要找一個能夠再上頭條的內容,最后集思廣益編撰成書。</p><p>功夫不負有心人,趙金山在百度上一查,崔鄉村竟然有一個著名的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為中國的“兩彈一星”做出過突出貢獻的張興鈐院士。</p><p>他是中國兩彈一星的功臣,是我國爆轟物理、放化測量、核試驗、特殊材料冶金和加工的頂級專家、奠基人。</p><p>他是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獲得者。</p><p>村子里的老年人說,這個人小名叫棟。因此人的價值高,是國家不惜代價,用抗美援朝戰爭俘獲的美國戰俘換回來的;還有的說,棟是造原子彈的專家;還有的說棟是生產鋼鐵的專家,等等。</p><p>村子的另一個有心人張書站則通過在北京航天科學院的兒子張中秀,找到了這個村子的名人,并且專程做了拜訪。給他帶去了家鄉人對他的問候,同時也帶回了這位年近百歲老科學家對家鄉的思念之情。</p><p>院士確實是出生在崔鄉村的大地主家庭,但屬于庶出,小家庭在大家族中低下的地位,他得到的僅是一份沉重的悲涼,母親郁郁早逝,促使他從小就立志靠讀書改變命運。一路奮斗,從國內讀到國外。</p><p>1952年他獲得美國麻省物理冶金博士學位,同年在周總理的籌劃下,與大批科學家一道,放棄了在科研條件優越的美國從事他已有顯著成就的專業研究,回來報效祖國。</p><p>回國后,他兢兢業業,不計名利、不怕困苦、歷經磨難、做教授、當領導、攻難關,在工作中,帶出了大批人才,為國家做出了杰出貢獻。他訥于言而敏于行,回首往事時,他不經意間冒出的一句話:“對我們來講,愛國是很自然的事情”,這雖然不是豪言壯語,但也是他人生歷程的真實寫照。</p><p>他本身科學著作等身,更有不少弟子得他教誨,受益終生。打開網頁,贊譽之詞鋪天蓋地。</p><p>正如趙金山所說:“早上,我用百度搜索了張興鈐的資料。這一搜可不得了。洋洋灑灑,幾萬字的資料撲面而來!我如獲至寶趕緊下載下來。看了資料,立即被張興鈐的事跡震撼了。原來他是兩彈一星的功臣,我國科學界泰斗一級的人物,在崔鄉村甚至在武邑縣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大科學家。這里,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更好的詞匯來贊美張興鈐。編輯《崔鄉紀事》,有張興鈐一人的事跡,這個《紀事》就夠輝煌的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光山县|
牡丹江市|
南雄市|
阜宁县|
平昌县|
徐闻县|
灯塔市|
游戏|
那坡县|
故城县|
旌德县|
临高县|
库尔勒市|
咸宁市|
安多县|
漾濞|
辉南县|
牡丹江市|
黄山市|
曲阜市|
台湾省|
桓仁|
鹤岗市|
巨野县|
丰顺县|
襄城县|
上杭县|
惠安县|
遂昌县|
榆树市|
秦皇岛市|
望都县|
通道|
宾阳县|
宜阳县|
赤峰市|
房产|
观塘区|
普格县|
烟台市|
江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