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進行座談時曾說過:“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 作為一名身處教學一線的工作者,聽到這句話時我不僅深受鼓舞,也倍感肩上之責任重大。從古自今,人們總也不吝嗇于用華美、高雅的辭藻來描繪教師的形象。古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今有“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美麗的園丁”。的確,隨著人類歷史進程的不斷推移,我國也涌現出了數不勝數的教育大家,如“智者”老子、“圣人”孔子、“南華真人”莊子、“亞圣”孟子、“儒學大師”董仲舒、“理學集大成者”朱熹等。除此之外,在我們當代也涌現出了許多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比如教育改革家魏書生以及清華附小的竇桂梅校長等。這些教育大家不僅為我們留下許多值得借鑒的教育教學理論,也給身在教育一線的我們樹立了人生的榜樣!<br></h3> <h3> 常言道,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我要道,教育教學工作也不可能徑情直遂。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總會遇到無數的挫折甚至是失敗,有可能是初次登上講臺時學生的無視、起哄,有可能是同事之間的摩擦帶來的心理負擔,也有可能是教學教法不能得心應手的運用于課堂實踐,擬或是一場公開課的失敗,課堂中知識點講解的錯誤,或者是家長的誤解以及中傷等。挫折與失敗總會與我們的生活、工作如影隨形,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用行動去把它們打擊的體無完膚。作為身處教學一線的你我要學會有效的進行自我心理調適,提升自己的職業幸福感。<br></h3> <h3></h3><h3></h3><h3>1、 哲人無憂,智者常樂。
每個人,在生活、工作中總會遇到一些干擾自己情緒,擾亂心神的事情。遇到這些事情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能積極樂觀的去面對生活、工作中的陰霾。要想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教師自身就需要擁有一顆對生活樂觀,對工作積極,對事業憧憬的心。遇到“問題學生”主動進行一對一幫扶;遇到工作難題,潛心研究解決,認真聆聽采取他人意見;遇到煩心事時,學會自我調適,絕對不將個人情緒帶到課堂中去。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具備一雙從工作中發現美,尋找美的眼睛。看到學生們的成績提高,是幸福的;看到孩子們都能積極樂觀的生活、學習,是幸福;看到自己所做的工作得到同事、領導的認可及鼓勵,是幸福的。幸福源于自己的付出與努力,幸福源于他人的肯定與贊美,幸福更是源于自己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哪怕風吹雨打,哪怕電閃雷鳴也依舊初心不改,堅守教師使命。<br></h3><h3></h3><h3></h3> <h3></h3><h3></h3><h3>2、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蘇霍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一成不變的課堂,三尺多長的講臺,讓我們的工作總是充滿了枯燥與乏味。如果教師也懷揣一顆一成不變的,枯燥乏味的心,那么,教師工作也注定會是黯然失色的。要想在不變中尋找快樂、幸福,就需要教師們在不變中尋求改變。
何來改變?改變要從學習開始。教師們應多讀書,多學習,多交流。將讀書、學習和交流所得運用于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提高教學效果。另外,教師應有意識地,積極地在工作、學習中積累一些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并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去探索自身存在的教育實踐問題,從而改進教育教學實踐,克服自己的職業倦怠,提升職業幸福感。<br></h3><h3></h3><h3></h3> <h3></h3><h3></h3><h3>3、 吾日必省吾身:為人師而不忠乎?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是傳授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與培養學生優秀品格的靈魂塑造者。教師,應該將此作為自己的教學準則,常常進行反思,反思自己可有做到“傳道授業解惑”。當心神寧靜時便想一想,今天的教學任務是否達成?學生是否接受、消化了所學的知識點?自己是否給予了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師是否促進了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諸如此類,若教師們能夠做到,那一定是快樂的,幸福的,自豪的!還何談沒有職業幸福感呢?<br></h3><h3></h3><h3></h3> <h3></h3><h3></h3><h3>4、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生活不會虧待每一個人,播種希望就會收獲美好,播種愛心就會收獲感恩,播種師恩就會收獲芬芳桃李。《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就將“關愛學生”譽為師德的靈魂,也被稱為核心和試金石。倡導“關愛學生”就是要求教師有熱愛學生、誨人不倦的情感和愛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現每一位學生的長處。鼓勵孩子們發揚自己的長處。教師在課堂上要對學生嚴格要求,情感上要親近每一位孩子,做到他們心里的朋友。不以學生的成績說話,而是從整體上來關注每一位孩子的發展,發揚孩子們的閃光點,讓每一位孩子都能收獲快樂和幸福,希望與成就。播種了愛心的教師終將會收獲無數的愛心、感恩和幸福!<br></h3><h3></h3><h3></h3> <h3></h3><h3></h3><h3>5、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良好的生活、工作氛圍是教師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如果教師只是獨自一人“閉門造車”,不和其他同事進行有效溝通;如果學校只是拘泥于教學一角,而缺乏文體活動的渲染。那么,教師工作必然如死水一般掀不起半點波瀾。要想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教師們就要多參加學校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和文體活動,將自己的想法、情感和樂觀積極的態度帶到人群中去,感染學校的每一個人。這樣,既可以提升自己的職業幸福感,也可以提升整個學校工作人員的職業幸福感。<br></h3><h3></h3><h3></h3> <h3> 雖工作之路任重而道遠,也希望身在教學一線的每一位教師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在教育教學的道路上成為一位充滿職業幸福感的教師。<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山县|
南昌市|
鱼台县|
务川|
万年县|
容城县|
文登市|
宝应县|
通山县|
萨嘎县|
通化市|
韶山市|
岑巩县|
吉木乃县|
天津市|
敦化市|
肃南|
鄂尔多斯市|
左云县|
北票市|
金坛市|
浦城县|
巨野县|
新密市|
锡林浩特市|
东丽区|
龙里县|
保康县|
蒙阴县|
准格尔旗|
呼和浩特市|
青海省|
治多县|
当雄县|
汕尾市|
登封市|
黄骅市|
宜君县|
克什克腾旗|
曲水县|
无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