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漫談嘲笑</h3> <h3><br></h3><h3>去年,幾位中國名牌大學校長,因為字詞用錯讀錯的問題,被大肆渲染了一番,報道中不乏嘲笑之意。北大校長在建校120周年校慶上致辭把鴻鵠(hu)讀成了鴻鵠(hao);清華校長把宋楚瑜(親民黨主席)贈送的一幅小篆書法《贈梁任文同年》中的“瓠(hu,去聲)離分裂力誰任”讀成了“瓠(gua)離分裂力誰任”;人民大學校長在歡迎郁慕明(臺灣新民黨主席)的歡迎詞中把“七月流火”當作盛夏的熱情來用,原來“七月流火”竟然是天氣轉涼的意思;廈大校長又把“黌(hong)宮立東南”讀成“黌(皇)宮立東南”……中國最高學府的掌門,一個個在臺灣同胞面前“倒下”、“犧牲”云云。有一篇網文,開篇這樣寫道:“今天北大校長念錯字,不由讓人又想起臺灣三大政黨領袖來訪問時,我們著名大學校長們的著名表現……”措辭辛辣。其時北大校長寫了致歉信,“很抱歉,在校慶大會的致辭中讀錯了‘鴻鵠’的發音……”。被嘲笑是羞愧的,有名望者更甚!</h3><h3><br></h3> <h3>你被嘲笑過嗎?也許沒有。但你害怕被嘲笑嗎?能不害怕!</h3><h3>大凡有所缺、有所錯,就會有嘲笑。歷史延綿,嘲笑不絕。</h3> <h3>晏子使楚,晏子因矮小被楚王嘲弄。楚王讓人在城門邊開個小門,要晏子從小門進去。晏子聰慧,終解了這個被嘲笑的尷尬。</h3> <h3>高祖還鄉,劉邦的一波排場更是被嘲笑得一塌糊涂。嘲笑他們的旗:一面旗雞學舞,一面旗狗生雙翅,一面旗蛇纏葫蘆。嘲笑他們的服飾:這些個喬人物,拿著些不曾見的器仗,穿著些大作怪的衣服。嘲笑劉邦的作派:那大漢下的車,人施禮數,那大漢覷得人如無物。眾鄉老展腳舒腰拜,那大漢挪身著手扶。嘲笑劉邦的身世:你身須姓劉,你妻須姓呂,把你兩家兒根腳從頭數:你本身做亭長耽幾杯酒,你丈人教村學讀幾卷書。曾在俺莊東住,也曾與我喂牛切草,拽壩扶鋤。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麥無重數。換田契強秤了麻三稈,還酒債偷量了豆幾斛,有甚糊突處。少我的錢差發內旋撥還,欠我的粟稅糧中私準除。只通劉三誰肯把你揪扯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喚做漢高祖。</h3> <h3>阿Q的癩瘡疤惹人嘲笑。阿Q是很要自尊的,不爭氣的頭皮上“頗有幾處不知起于何時的癩瘡疤”,未莊的閑人們便愈喜歡玩笑他,一見面,便假做吃驚的說:“噲,亮起來了。”氣得阿Q只能怒目而視。阿Q臨刑更加可笑:一個長衫人物拿了紙筆給阿Q畫押,可是阿Q不認得字,便許以畫圓圈代替。“他生怕人笑話,立志要畫得圓,但這可惡的筆不但很沉重,并且不聽話,剛剛一抖一抖的幾乎要合縫,卻又向外一聳,畫成瓜子模樣了?!卑很羞愧,認為圈的不圓卻是他“行狀”上的一個污點。</h3> <h3>嘲笑是一種不厚道的情愫。說白了,是一種揭短的行徑。就嘲笑者來說,嘲笑別人可以從中取樂,或者借以抬高自己,或者表達一種觀點。就受嘲者來說,或自責,或羞愧,或橫生恨意,或痛不欲生。沒有差異就沒有嘲笑,沒有優劣就沒有嘲笑。當人類文明有了進步與落后之分,嘲笑便應運而生,同時生成的還有景仰。但往往嘲笑多于景仰,仿佛人人都占了上風,都歸類在進步的隊伍里。所以,要嘲笑別人點什么是理所當然的事,恰恰也因為人類實在不怎么完美,值得嘲笑的事也比比皆是,因此嘲笑伴隨人類進步的歷史如影隨形,不曾間斷。無論嘲笑的行徑如何讓人反感,也無論人們如何去譴責嘲笑者,但嘲笑之事仍然不可斷絕。</h3> <h3>嘲笑雖不厚道,但也有催人奮進、促進文明的功效。晏子個頭矮,遭楚王嘲笑,因此人類在增高技術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如今有了增高鞋墊,有了增高營養素,有了增高注射劑,最簡單的也有了增高立竿見影的高跟鞋。這不,北大校長在致歉信中也說了“我會在這方面努力”了不是!阿Q的“癩瘡疤”用現在醫學技術完全可以治愈了。如阿Q的不識字,畫押用畫圈圈代替,現在已經都不存在了,因為文盲消滅了。因為有不足,人類都會想辦法改變。有了嘲笑,改變得更積極些。</h3> <h3>然而,嘲笑畢竟是有攻擊性的,傷害也總是在所難免。聰明的猶太人被污蔑為“猶太豬”;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英租界“華人與狗不準入內”事件;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后蔑視中國人為“東亞病夫”。以上之嘲笑已非一般笑笑而已,而是殺機重重,你死我活。雖然納粹終于毀滅了,侵略者也被趕回來了老家,但期間演繹了無數的生離死別與人間悲劇。嘲笑總是盯著別人的缺憾、傷疤進行無情的嘲弄,讓你無地自容,讓你痛不欲生。在嘲笑面前,很多人不能承受,有的人暴跳如雷,有的人欲尋短見。嘲笑不是鞭韃,但勝于鞭韃;嘲笑不是大炮,但猛于大炮。嘲笑是擾亂精神的一味毒劑,中招的人幾乎不能自己。</h3> <h3>被嘲笑是可怕的。所以有人為了彌補缺憾與不足,臥薪嘗膽,勵精圖治,終成一番事業;有人則選擇小心謹慎、與世無爭,明哲保身;有人卻我行我素,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所以,被嘲笑也不可怕。如果小施策略加以應對,還頗添了幾分與人“斗”其樂無窮的興致。你嘲笑我丑,我嘲笑你娘死得早;你嘲笑我未讀幾年書,斗大的字不認得一籮筐,我笑你多讀了幾年書,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蔫人一個;你笑我窮酸潦倒,我笑你肥胖如豬……你要挑我的毛病,我就找你的瘡疤,看看誰能贏的多!</h3> <h3>其實,有修養的人是不隨便嘲笑人的。大家也知道,嘲笑撈不著好。為此,大家都和平相處,相安無事!甚至有的以互相吹捧為樂。人間仿佛沒有了嘲笑、譏諷、侮辱、欺負。但大家總覺得嘲笑還是存在的。在哪呢?在互相問候里?在拉家常里?在募捐現場里?在服裝的品牌里?在代步的座駕里?還是在互相凝視對方的眼睛里?似有還無,隱隱約約!所以都相敬如賓,所以都彬彬有禮。只是每個人越發自覺地奮斗起來,暗暗地努力,都想成就一番事業,不想用來嘲笑別人,只想防范不測的嘲笑。但并非都這樣。為了斗爭的需要,嘲笑也是要公開的,公開的嘲笑可以明確身份與立場,擺明自己的觀點。魯迅先生在與人爭論文學的階級性與永久的人性時,狠狠地嘲笑了對手:“譬如出汗罷,……可以算得較為‘永久不變的人性’了。然而‘弱不禁風’的小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墓と顺龅氖浅艉埂2恢捞纫鲩L留世上的文字,要充長留世上的文學家,是描寫香汗好呢,還是描寫臭汗好?”這樣的戲謔嘲笑,誰人能擋?</h3> <h3>總之,嘲笑總是有的,受點嘲笑也在所難免。有時候能受點嘲笑比沒人理睬還更有面子些。能夠受到一些嘲笑,說明你還是存在的,免得在QQ朋友圈刷存在感。魯迅先生在《說“面子”》里說的,小癟三夸耀自己跟“四大人”講過話了,哪怕是“滾出去”,總比“別的許多人” 要強,因為“四大人”連“滾出去”也不對他們說。</h3> <h3>人人固然怕被嘲笑,但也別指望嘲笑會消失。亞當、夏娃吃了智慧果,已經能夠明辨是非,就別打算赤身裸體地丟人現眼,該穿的衣服還是要穿的。但卻偏有人嘲笑你穿的不夠好之類的,我想你該有些應對的辦法的。千萬不要學阿Q畫圓圈,誰也畫不圓的。</h3> <h3>“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懷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這是彌勒佛塑像前的一副對聯。世間可笑之人是誰?你嗎?我嗎?所有人?不管可笑之人是誰,但關鍵是要學會大肚,容天下可笑之事,包括自己的。</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理市|
东明县|
神池县|
舒兰市|
钟山县|
葵青区|
班戈县|
桃园县|
托克托县|
栾川县|
洮南市|
临朐县|
湖南省|
资中县|
陕西省|
莱阳市|
湄潭县|
个旧市|
神木县|
白河县|
宜城市|
屯昌县|
华坪县|
岳池县|
甘洛县|
通城县|
上犹县|
漠河县|
灵石县|
论坛|
社会|
当雄县|
开江县|
绥芬河市|
蛟河市|
铜川市|
辽源市|
蒙自县|
双辽市|
双峰县|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