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江河作證—我早就是一名民工

老鐵

<h3></h3><h3></h3><h3><font color="#010101">  63年發大水是我剛剛記事不久時發生的,也是印象最深的事情之一了。那年夏天,老天就像被捅了一個窟窿似的,連續幾天將瓢潑大雨持續不斷地從天空傾瀉而下,房頂上、地面上濺起了一層層白霧,遠處村莊在朦朧中不見了蹤影,莊稼地變成了一片汪洋,馬路成了流淌著洪水的河道,家屬院的大門口被大人們用磚塊兒和草袋子封起了一道堤壩,以阻擋肆虐的洪水沖進院子。<br>&nbsp; &nbsp; &nbsp; &nbsp;這是63年8月上旬沿著太行山東側發生的一場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暴雨,席卷河北,并由此引發了數百年不遇的海河流域的大洪水。后來有資料顯示:由于當時在邯鄲、邢臺、石家莊、保定等地發生的這場大暴雨強度大、范圍廣、持續時間長,引起太行山的山洪和上游各支流洪水幾乎同時自西部山區穿越京廣鐵路,泄入東部平原。平原地區海河水系狹窄的河道無法承泄突如其來的大洪水,不少河段堤壩漫溢潰決,洪水四處漫流,平地行洪,冀中,冀南平原及天津市南郊廣大地區一片汪洋,京廣、石太、石德鐵路線相繼被大水沖斷,邯鄲、石家莊、邢臺、保定、衡水、滄洲、天津7個專區90%以上的縣(市)、2200余萬人受災。</font></h3><h3></h3> <h3><font color="#010101">  之所以造成如此慘重的損失,除了洪水來勢過大、過猛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海河流域河道流水不暢、泄洪不利。這引起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毛主席于當年大水過后的11月17日發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號召。由此,一場大規模的治水運動全面展開。自1965年開始,海河指揮部逐年都要下達治水任務,各縣根據任務大小分配出工的人數,逐級將任務分配到公社、生產大隊。河北省每年冬春都要組織30萬以上的強壯勞力參加施工,形成了規模宏大且持久的根治海河運動,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的大動亂期間,各地施工都照常進行。到1981年先后完成了滏陽新河、子牙新河、滹沱河、大清河、永定河泛區、潮白新河、清涼江、陡河水庫、滏東排河、崗南水庫新增非常溢洪道、衛河治理二期工程等十余項治理工程,大規模排澇工程基本完成,使海河流域擁有了戰勝洪澇災害的物質基礎。</font></h3> <h3>&nbsp; &nbsp; &nbsp; &nbsp;1975年10月份,河北省組織對途經威縣、南宮、清河、棗強、故城、武邑、景縣的清涼江進行整治,主要是挖河疏浚,將河道加深加寬,并將挖出的泥土用于加固堤防,不但確保防洪安全,還要用于“引黃”工程。我們北賈村大隊也被分配了施工任務,我記得大概需要派出民工百余名。大隊除了從村里青壯勞力當中選派人員之外,把當時我們六名男知青全部派去當了挖河民工。去了沒幾天,在我之前下鄉的四名知青因石家莊經編廠招工,就全部興高采烈地回去當工人去了;跟我一起下鄉的那名知青也找了個理由請假回家后,就再也沒有回到挖河工地,只有我一個知青在民工隊從頭至尾堅持了下來。</h3> <h3>&nbsp; &nbsp; &nbsp; &nbsp;那年秋末冬初,我們扛著行李,跟隨治河大軍浩浩蕩蕩開赴前線。從北賈村出發,乘坐火車到達衡水東邊的第一個小站——清涼店火車站下車,之后又沿著鐵路向東部行走了大概十幾里路,就看到了一條幾近干涸的河,這條河就是我們要治理的清涼江。沿著河西岸再南行一段路程,方才到了我們村負責施工的河段,位于河北省棗強縣境內。</h3> <h3>&nbsp; &nbsp; &nbsp; &nbsp;施工開始后,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宏大的畫卷,在清涼江的河道兩側,紅旗招展,成千上萬的民工和小車川流不息,熱火朝天,在兩岸同時開挖,將泥土一方一方挖出來,把河底、河岸加深拓寬,用小車一車一車把河里的泥土運到幾百米外堆成河堤。民工們拉著運土的小車,在河堤上下來回穿梭,場面頗為壯觀。</h3> <h3><font color="#010101">  與農村里的其它農活相比,挖河工地上的勞動要更加辛苦、更加勞累,顯然是一件苦差事。一般每天挖河的勞動時間不會少于10個小時,從天亮一直干到天黑。勞動分三個階段,早晨沒吃飯之前,先起來干上一兩個小時,然后收工回工棚吃早飯;上下午再要各干一“晌”,各“晌”之間是休息吃飯時間。有時為了趕進度,完成工程量,晚上收工的時間就沒準了,常常是等天黑透了,才能收工。遇到天高氣爽、月光明亮的夜晚,弄不好在晚飯后還要再加班干上一氣。我們每天就這樣在汗水和勞累中周而復始,大約十天半月休息一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挖河時,民工兩人為一組,配備一輛小排子車(也就是兩個輪子的木制“人力貨車”)。作業時,兩人拉上車,拿著鐵鍬下到河底,用鐵鍬將挖出的泥土裝滿車后,兩人合力再將裝滿河泥的小車沿著七八十米的河堤斜坡用力拉到河岸上的指定位置卸車。最費力氣的環節就是拉車爬坡,河堤是個大斜坡,拉上裝滿幾百斤泥土的小車爬坡時,要一人駕轅,另有一人在一側拉套,所有的重量都要用兩個人的肩膀來分擔,所以兩人必須同心協力,身前傾、頭拱地、腿繃緊、腳蹬直地奮力拉緊繩套,才能沿著斜坡向上慢慢移動,少使一點勁就上不去,弄不好還會不進反退,使小排子車失控溜下坡去,對后續的拉車爬坡的民工造成傷害,或者把小排子車溜到河底,摔成碎片。每組每天都要沿著河堤上下幾十趟,把數噸泥土運送到河堤上。隨著施工進度的推進,河道的的深度和寬度不斷擴展,河堤越來越高,河床也越來越陡,施工的難度也在與日俱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這句俗語,在平常還體會不深,但是對于挖河工地的民工來說,這句話就描述得太準確了。工地上體力消耗巨大,吃飽了飯才能有力氣干活,吃飯跟挖走的土方密切相關,多少飯下去,就有多少土方被挖走,或者說,挖走的土方越多,吃的也就越多,加上沒有什么油水,挖河民工個個都飯量驚人,人均每天消耗糧食至少在3斤以上。我記得那時候每天午飯我都要吃掉三個四兩的方形大饅頭外加三大碗稀飯,下午干活時還不敢喝水,因為,只要一喝水,就會心里發慌,全身沒勁,干不動活了,必須回食堂再吃一個饅頭,才能有勁干活。好在我們北賈村生產隊的實力還可以, 一日三餐的主食都能吃上白面饅頭,菜肴就是中午能吃上一些白菜、蘿卜大鍋菜,早晚就是以咸菜為主了。吃肉的機會極少,半個月能改善一次伙食,吃上一頓肉。就是這樣的營養與質量都不太高的的伙食支撐著我們這些出大力、流大汗的挖河民工,雖然生活水平不算高,但還能讓人填飽肚皮,而且頓頓有饅頭吃,在當時也算是相當奢侈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晚上收工后,民工就住進沿著河岸搭建的工棚休息。所謂工棚就是用竹竿、木棍和麥秸搭建的草棚,外墻糊上泥巴,又小又矮,非常簡陋。工棚里鋪上麥秸作為民工睡覺的大通鋪,大家把自己帶來的被褥一個挨一個地鋪在麥秸上就可以睡覺了。一個工棚里要睡幾十個人,非常擁擠,夜里翻身都不是很容易。再加上工地上根本沒有條件用熱水洗一洗滿身的汗水和泥土,民工們累了一天,也顧不上講究,晚上脫光了就往被窩里鉆,天亮了,用涼水抹把臉,就又投入到挖河當中去了。如此日復一日,工棚里的空氣和味道可想而知。好在那時候年輕力壯,雖然很辛苦,但是只要吃得飽,就能睡得香,一覺醒來就恢復了體力,環境差點也不覺得怎么樣。<br>  每天的勞動安排的非常緊張,只有晚飯過后,筋疲力盡地躺在被窩里時,才是一天最放松的時候。大家有的隨便閑聊,有的哼上兩句樣板戲,自娛自樂,還有的幾個壞小子湊在一起,講村里的奇聞軼事,甚至津津有味地講著葷段子,開一些粗俗的玩笑,聽得大家不時發出大笑聲,笑得前仰后合,把一身疲勞忘得干干凈凈。和我搭檔的是同一個小隊的社員──小安子,他是個厚道人,不善言辭,別人聊天時他就在一旁抽著煙旁聽,還不時地卷一支煙遞給我抽。民工們就是在這樣的“業余生活”中消遣、放松,并漸漸地進入夢鄉。</font></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工期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公社領導帶著豬肉和電影放映隊來到工地慰問民工。他們可能是為了讓全體民工都能夠看到他們的到來,別出心裁地選擇在河道中央由南向北地行進過程中與民工見面,一面走還一面向在兩岸作業的民工們招手,以表示對民工的關懷。領導的揮手致意并沒有引起民工的互動,反而是穿著軍大衣走在慰問隊伍最后的、年輕的女電影放映員走過時引起了民工的陣陣騷動,開始時,是那些眼尖的、調皮搗蛋的民工“嗷、嗷……”地叫著瞎起哄,不一會兒就演變成全體民工的高聲吶喊了,延綿數里喊聲雷動——一群在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工地上憋屈了許久的民工,在窮極無聊之時,終于找到了他們發泄的渠道。 晚上在放電影的空地上,席地而坐的民工后邊是“沙沙”作響的電影放映機和聚精會神的女電影放映員,借助放映機射出的光亮,能看到她的周圍圍滿了亢奮的民工小伙子,這些民工的注意力并沒有放在看電影上,而是不住地覬覦著面若桃花的女放映員,或許是通過觀感的愉悅來獲得心理上的享受。</font></h3> <h3>  挖河是根據民工人數來分攤土方,分別承包到各縣、社、生產隊,因此挖河工地就被分切割成很多段落,分別承包給不同的大隊和公社。有段落就要有邊界,有邊界就會滋生出很多“比、學、趕、幫、超”的故事,大家都彼此互不服氣,爭先恐后,在挖河進度上明里暗里較著勁。特別是各縣與縣之間的交界處更是比拼的焦點地帶。比如說,藁城縣就把他們最有名氣并引以為豪的“藁城鐵姑娘隊”的工地放在了與我們正定縣的交界處,想借助“明星效應”來鼓舞士氣,打壓對手。我們曾經在一次公社電影放映隊的紀錄片中看到過“藁城鐵姑娘隊”,她們在挖河工地滿面春風,梳著運動頭,脖子上掛著白毛巾,卷起半截褲腿,扛起鐵鍬虎虎生威,拉起車來健步如飛。“鐵姑娘”表現了那個時代婦女的特殊氣質和時代精神,她們的風采給我們留下了非同常人的印象,即使我們這些男性壯勞力也不由地對她們心生幾分佩服之情。</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們在一次休息日還專門到藁城縣和正定縣的工程分界處去領略“藁城鐵姑娘隊”的“颯爽英姿”。實際的觀摩結果卻讓我們大失所望。在河岸上,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居高臨下向“藁城鐵姑娘隊”的工地望去,看到的卻是幾個灰頭土臉、滿身泥土的姑娘在艱難地拉扯著裝滿河泥的小車,緩慢地在河道中移動,與電影上的場面大相徑庭。在寬闊的河道里和笨重的土車旁,她們的身影顯得那樣嬌小羸弱,不合時宜,她們在本不該她們出現的場所里,用柔弱的女兒之身來跟鄰縣身強力壯的爺們兒進行著力量和意志的比拼,這種比拼可是實實在在的,因為她們不僅僅代表了藁城縣廣大民工的形象,還必須在與鄰縣硬碰硬的工程進度的較量中占得先機來不斷鞏固自己的形象,因此,她們扛起的不僅是她們力所不能及的工程重任,還肩負著輸不起的政治責任。我覺得,在這種超負荷的勞動條件下,她們的身體極度疲勞是毋庸置疑的,但在響亮的“鐵姑娘隊”名頭之下,再苦再累,身心俱疲,她們也不能表現出絲毫怕苦厭戰的情緒而使“鐵姑娘隊”的光環失色。如此的排兵布陣,使這些“鐵姑娘”們處在了騎虎難下的尷尬境地,在河道上構成了一道畸形的政治風景線,也可能成了農村基層干部撈取政治資本的籌碼。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接近年底的時候,清涼江水利工程勝利竣工,我感到由衷的高興。在這項造福于河北大地的水利工程中,曾經有數十萬的挖河民工為它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其中也包括我。工程結束的時候,民工隊推選了兩名先進民工,投票過程中,我以全票當選,不僅僅是我不惜力、肯吃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兩個多月的艱苦勞作中,我是唯一一個全勤的民工。今天我也可以自豪地說:我也曾經是一名先進民工。</font></h3> <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神县| 石棉县| 长汀县| 秦皇岛市| 酉阳| 通许县| 都昌县| 洛宁县| 鄂伦春自治旗| 绵竹市| 宜昌市| 娄烦县| 安溪县| 图木舒克市| 栖霞市| 乌鲁木齐县| 龙泉市| 和硕县| 阳谷县| 山丹县| 德清县| 左贡县| 麦盖提县| 孝感市| 昭苏县| 海伦市| 县级市| 库车县| 宁波市| 临桂县| 泾源县| 阜宁县| 沙坪坝区| 西城区| 饶河县| 延津县| 九江市| 胶州市| 文昌市| 安塞县|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