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藏龍澗——驢友的天堂

德哥

<h3>從濟南奧體中心順著龍鼎大道往南幾公里,就是槳水泉風景區。里面群山綿延,峰疊壑險,壁立千仞,峽谷幽深,這就是傳說中大禹治水的地方——龍洞山,也叫藏龍澗。</h3><h3><br></h3><h3>大禹擒龍,說的是大禹追趕一只管下雨的龍,到了山間,龍躲閃不及,看見有山洞就往里鉆,可是山洞深度不夠,尾巴漏在了外面,大禹上前抓住龍尾使勁往外拽。大龍掙扎著,出來時,龍爪在山間亂抓,身體也使勁地晃動。一番打斗后,大龍被擒住了,這山就有了現在的模樣。于是人們把這洞稱為龍洞,龍身和龍爪掙扎出來的地方就成了藏龍澗。</h3><h3><br></h3><h3>傳說歸傳說,但也并非空穴來風。濟南城北緊臨黃河,再往北是禹城縣。禹城縣有個禹王亭,還生產禹王酒,與藏龍澗的傳說似有相通之處。</h3><h3><br></h3><h3>及至后來,從蘇軾,蘇轍,到元代張養浩,再到清朝丁寶楨,凡是遇到濟南大旱之時便來此求雨,這些雖無嚴密的考證,但有些資料見諸記載,特別是丁寶楨在山東做巡撫時的作為,包括宮保雞丁這道美味魯菜,為何又變成川菜宮爆雞丁,確實有些根據可考,在此不便多說。</h3><h3><br></h3><h3>書歸正傳。2019年4月27日,隨肥城綠野戶外一行50余人乘大巴來到濟南藏龍澗,徒步穿越這片隱秘于崇山峻嶺中的原生態之地。</h3> <h3>此次穿越,沿山前清澈碧透的槳水泉水庫東側徒步進山。一路上由經驗豐富的濟南本地老驢友、網名叫“功夫茶”的66歲大哥做引導。據說“功夫茶”大哥是濟南市某機關單位的退體干部,身材不高,體型偏瘦,退休后酷愛戶外運動,基本上天天往來穿行于濟南南部山區,對每一座山頭都非常熟悉。并且熱心幫助來自各地的驢友,得到了驢友界的一致尊重和佩服。</h3><h3><br></h3><h3>初始登山,坡度還算平緩。蜿蜒于山腰林間的羊腸小道,空氣清新,怡人怡性,驢友們歡歌笑語,魚貫前行。由于預報有雨,天空稍顯昏暗,但能見度還好;加上春深綠新,并未影響大家兀自弄景,隨走隨拍。四五公里后,尚不見溝壑縱橫的澗谷,只不過蜂窩狀、層塊狀的巨石漸多,驢道也開始忽上忽下,前行的步子逐漸慢了下來。<br></h3><h3><br></h3><h3>槳水泉水庫</h3> <h3>蜂窩狀巨石</h3> <h3>盡管路不太好走,剛剛上去的山頭又要下行至谷底,但大家的體力還算不錯,前行的勁頭十足。</h3><h3><br></h3><h3>大約兩個小時后,經過一段落差相對大點的地勢變化,大家來到了一處目雖能及、但腳不能至的峽谷內,我知道,這兒應該離“澗”不遠了。</h3><h3><br></h3><h3>沿谷底上行,一鼓作氣到頂,眼前卻出現了十幾間石頭壘砌的房子,多處早已空置,只有一家院內、院外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進去一看,院里院外足夠一二百人,坐在木墩上、馬扎上、石凳上,或吃飯、或休息、或拍照,內院石墻上掛滿了各種各樣的戶外群的旗幟。“功夫茶”大哥說,這是黑峪村,原有十幾戶人家,估計是早些年兵慌馬亂之時避難而定居于此,現在基本已全部遷走,只有這家人留在這里,每天給過往的驢友做飯,主要是以面條為主,大概8—10元一碗。由于山中只此一家,驢友們感到既溫暖又方便,便戲稱為“黑峪大酒店”,在當地驢友界非常有名。我們當然是自備午飯的,不會在這里用餐,盡管時間已近晌午,但稍事休整后又繼續背上行囊,再向前行。</h3> <h3>黑峪“大酒店”</h3> <h3>離開黑峪村,又到了忽上忽下的攀爬路段。路開始難走起來,腿腳也變得有些吃力,大家也稍感饑餓,行進的速度也慢了不少,驢友隊伍等等停停,相互關照鼓勵,決心再爬一個多小時,到觀景臺吃飯。</h3><h3><br></h3><h3>這是一段險峻的山路。說是路,其實已不叫路,甚至連道都稱不上。攀爬之中,其身已置于懸崖峭壁之上,四周望去,壁立千仞,不敢靠邊近視,其中尤以突然出現的天坑為最。這個天坑長寬約三四米,越向下越窄,稍近下探,深不見底,一時竟讓眾人驚駭,一絲恐懼的表情迅速蔓延到每個人的臉上。大家迅速離開,向谷底行進。</h3><h3><br></h3><h3>當手腳并用、攀枝抓巖,近乎垂直地下行四五十米后,一處天然形成的洞穴出現在人們面前,這就是龍洞。“功夫茶”大哥告訴我們,從此洞穿過,即可到達一個軍事管理區。此洞長近百米,洞內漆黑,大家全部打開手機照明功能小心前行。行進中可見腳下全是碎石,四壁皆為形狀各異、凹凸不一的硬石,洞頂忽高忽低,陰森可怕。當亮光重現之時,頂似穹廬,四壁布滿大大小小的石刻造像、文字似道似佛,除個別風蝕氧化之外,多數保存完好,至于哪朝哪代所形成未及細推,便出了洞口。由于我本人一直不隨便進寺入觀,敬畏神靈而不迷信,所以未在洞內拍照,無法展示洞內石刻的精致完美。</h3><h3><br></h3><h3>出洞下行一二十米,便到了所謂的軍事重地。其實從山上下行之時,已明顯感到了人類活動和操縱的痕跡,那就是已被剪斷的數道鐵絲網。</h3><h3><br></h3><h3>軍事重地其實就在谷底,四周懸崖百丈,直上直下,象極了天井。占地相對開闊,有小橋流水,綠樹蔭蔭,特別是兩棵幾百上千年的銀杏似華蓋罩向四方,如榕樹獨木成林,向人們訴說著此澗的歷史與傳說。大家也終于從高度緊張的驚險刺激中緩下神來,紛紛拿起手機,做出各種妖嬈姿態,拍照留影。</h3> <h3>龍洞</h3> <h3>龍洞外摩崖造像</h3> <h3>軍事重地</h3> <h3>但梁園雖好,非久留之地,片刻恣意后,繼續向上攀爬,奔向觀景臺,畢竟時不待人,后面還有艱巨的任務等待著我們。</h3><h3><br></h3><h3>沿著超過45?角的陡峭的山坡爬行百米以上,來到了佛塔矗立的一處山頂平臺,此塔山下可見,千年可考,又瘦又高,立于懸崖之邊,與龍洞石刻遙相呼應,無形中驟然增添了神秘的佛教氣息。</h3><h3><br></h3><h3>繼續沿山頂上行不到半小時,終于到達了觀景臺,此名亦驢友所起,意謂站在此處可盡覽山澗風光,佛塔亦在其中,尤其是放眼望去,高低錯落的一個個山頭拔地而生,恰似張家界的卡斯特地貌特征,所以藏龍澗又素有“北方小張家界”之譽。</h3><h3><br></h3><h3>在觀景臺快速用餐后,大家重抖精神,開始下山回返。</h3> <h3>佛塔</h3> <h3>山腰進、澗底出,是我們這次驢行藏龍澗的基本路徑。回程在經過了一段下坡后,第一關便是“一線天”。</h3><h3><br></h3><h3>說是一線天,其實是處于兩扇巖壁之間一條溝坡,寬二三米,落差四五十米,傾斜度相當大,徒手上下難度極高。二年前一位驢友曾描述當時有鑲嵌進兩邊巖石中的鐵環繩套助力攀爬,而今全部換上了攔桿,相對容易多了,但仍不可掉以輕心,這是登山者的謹記之則。</h3><h3><br></h3><h3>下來一線天,還有一處用木梯作為臺階的險要之處,當然對于驢友們來說不成問題,隨后我們便真正地進入澗底,沿亂石鋪成的狹道而行。</h3><h3><br></h3><h3>從澗底看去,兩旁皆峭壁,直上直下,高達百米。腳下的碎石告訴我們,這里如遇雨季,定會溪流成河。可巧,這時的天空暗了起來,開始漂落雨點,“功夫茶”大哥催促我們抓緊前行,生怕雨大石滑,出現危險。</h3><h3><br></h3><h3>長長的澗底,我們大約走了一個小時。每隔幾十上百米,都會碰到一個幾米落差的瀑流巖,巖下仍存有潭水,盡管險要重重,我們仍未作停留,必須迅速通過,趕在雨下大之前走出澗底。</h3><h3><br></h3><h3>一線天</h3> <h3>下午3點半后,天下起了中雨,這時我們早已走出澗底,回到平緩的下山途中。藏龍澗,龍王待我們并不薄啊,這難道不龍王顯靈嗎?大家撐起傘,心情舒暢地向停車點走去。</h3><h3><br></h3><h3>回首這次徒步穿越,我們共耗時近8個鐘頭,行程20多公里。在整個過程中,既有輕松,又有艱險;既有迷茫,也充滿了堅定的信心。上至60多歲的老兄,下到七八歲的孩童,無一人掉隊,無一人喊累叫苦,又一次用成功驗證了團隊合作的巨大威力和隊員們挑戰自我的堅強意志。</h3><h3><br></h3><h3>尤其讓我意外和欣喜的是,這次徒步穿越,正巧遇見我的大小子在山下遛狗,遂同我一起爬山。他養的那條名叫“胖子”的邊牧狗,雖然才9個多月,已是半人高,淡黃色的毛發,乖巧懂事的模樣,著實招人喜歡,兩個多月不見了,仍認得我們,“胖子”的名號充斥在整個行進路程,成了全體群友的好朋友。特別是它那迎險而上、跑前顧后、全程充滿歡快的姿態,讓人既心疼又嘖嘖稱贊,在大家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h3><br></h3><h3>藏龍澗,山體稍遜于張家界,斷壁不輸于太行山,其壯麗妖嬈的秀美景色,被冠以“錦屏春曉”而名列濟南八景之首,其近乎原生態的山體地貌、一步一景的曲折蜿蜒,成為遠近聞名的驢行者的樂園。</h3><h3><br></h3><h3>(對于本文中的描述,由于初次體驗,可能不夠準確,難免錯漏。我有一美篇好友,網名行者.李上校,行伍出身,文筆極佳,家住濟南市區,更有發言權,著有多篇藏龍澗游記,感興趣的話可上美篇搜一下他的文章。)</h3> <h3>作者:王德乾,網名德哥,山東泰安肥城人。文學愛好者,1982年畢業于泰安師專(今泰山學院)中文系,多年從事機關文秘行政工作。</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安县| 邻水| 巴楚县| 巴林左旗| 青海省| 繁昌县| 新兴县| 吉首市| 那曲县| 疏附县| 华蓥市| 长寿区| 章丘市| 友谊县| 朔州市| 博客| 新疆| 广安市| 西林县| 衢州市| 乌兰浩特市| 客服| 本溪| 凯里市| 潢川县| 临西县| 乌审旗| 武定县| 台东市| 宝兴县| 盐城市| 新营市| 西乡县| 黎城县| 宁远县| 黄大仙区| 泸州市| 正宁县| 上犹县| 旺苍县| 天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