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的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特別幼兒的大部分學習活動,是在環境的潛移默化中進行,是一種有組織、有指導的環境教育。”環境是一種隱性教育,也是幼兒園校園文化的體現。本學期我們三位老師根據專家的意見將區域打造如下:</h3> <h3> 本學期本班的區域活動以延續之前幼兒感興趣,適合幼兒操作的活動為主,又添加了新的區域活動。在區域的擺放上做了很大的調整,就是希望幼兒能夠自主入區,隨時入區,激發幼兒更大的創造力。</h3> <h3> 專家提出的問題:材料提供強調了美觀性卻忽略了幼兒自主意愿,應以幼兒為主體給幼兒更多的空間激發幼兒更多的可能性。</h3><h3> 針對專家提出的問題,我們將紙漿畫做了如下更改:幼兒所需的紙板是幼兒自己在家搜集的廢舊物,如襯衣盒和紙盒等,幼兒用黑色記號筆自己在上面創作喜歡的東西后然后再用紙漿進行裝飾。</h3> <h3> 蛋托畫我們根據幼兒的不同掌握情況,將原材料分為整體、部分和單個蛋托,多形式的材料才能創造更美的作品。我們將近期的蛋托作品布置在展板上。</h3> <h3> 由于我們班的幼兒本學期剛升入大班,所以我們將區域的難易程度進行了劃分,本學期先讓幼兒對這四個區域進行了解與熟悉。</h3> <h3> 下學期逐步加入以下兩個區域的操作材料,讓幼兒能夠由淺入深的進行區域活動的操作。</h3> <h3> 剪影畫也是我們本學期我們讓幼兒熟悉的區域之一,讓孩子能動起來進行區域活動,這是一種新的作品和創造方式,是希望幼兒能從各種方式中體會到創作帶來的快樂!</h3> <h3> 根據大班第二學期幼兒年齡特點,我們創設了開拓思維,動腦動手的新區域——思維創想。操作材料多采用蒙氏教具,直觀形象的展示幼兒的操作探索過程。</h3> <h3> 本學期我們將先為幼兒開設紙張扎染,讓幼兒從熟悉紙張扎染再逐步深入到衣服的扎染,為不同層次的幼兒提供難易不同的區域材料。</h3> <h3> 后面我們設計了一面能隨時展示、更換區域信息的互動墻面,利用紙筒和舊紙板完成,目的在于更全面的展示每一個幼兒的區域作品,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再次激發幼兒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也是我們區域活動的宗旨。</h3> <h3> 本學期我們為幼兒將繼續開設造紙區域。專家提出的意見:希望能夠呈現出幼兒造紙的流程圖,于是我們在幼兒入區時捕捉到了幼兒操作時的掠影。</h3> <h3> 為了凸現幼小銜接這一板塊,我們做了漢子演變的墻面,讓幼兒能隨時隨地認識漢子,知道每個字的形態結構。</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市|
曲阜市|
栾川县|
绥滨县|
福贡县|
离岛区|
民勤县|
牡丹江市|
大理市|
河西区|
平和县|
筠连县|
都兰县|
宿松县|
团风县|
织金县|
宕昌县|
山西省|
南通市|
睢宁县|
东宁县|
衡山县|
鄢陵县|
万宁市|
保康县|
宁明县|
德江县|
始兴县|
尉氏县|
临朐县|
抚远县|
麦盖提县|
和林格尔县|
沁水县|
四子王旗|
沧州市|
三江|
海盐县|
同江市|
尖扎县|
黄大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