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四月的蘇州依然是春意濃濃,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當年豆蔻似在昨日,今已共挽度夕陽。在初夏來臨之際,我們原蘇州市二初中65屆三(3)班畢業的同學們歡聚樂橋府。</h3> <h3>我們班的群主邱建中同學每年從澳大利亞回國的時間里,一定會組織同學相聚。這次雖然自己在旅游途中也不忘安排聯系籌備的同學,群里多次發通知,晚上到家后第二天就早早也來到酒店門口等候大家。</h3> <h3>會前的精心挑選酒店,聯系安排用餐等一系列的準備工作都由汪尉甲同學安排就緒,才忙完農場的大型紀念活動的他也早早地在這里迎候老師和同學們的到來。</h3> <h3>畢業后44年的2009年開始,曹盈盈就開始組織同學尋找班上的失聯人員,最先的7位到現在的31位同學。她充滿了對同學們的熱忱,如今每次都為活動忙碌策劃,衷心地謝謝你們!沒有你們就沒有我們今天初中同學這么溫馨的家!</h3> <h3>感謝邱建中,湯榮龍,曹盈盈,程英楚,朱英,祝孝剛,金谷蘭老同學??????更感恩我們的徐老師一直陪伴著我們!</h3> <h3>許劍華同學也是熱心腸,每次聚會都會帶上大家愛吃的零食,今天她又帶上早早來到這里。</h3> <h3>我們一起在這里迎候老師和同學們。</h3> <h3>綠色出行</h3> <h3>始于足下</h3> <h3>當年我們的恩師如今已經成為我們群里的大姐姐,大哥哥的徐老師和顧老師每次都和我們一起歡聚,合影。愿您們相濡以沫,健康長壽,一起和我們分享快樂!</h3> <h3>先到的一起留個影吧!</h3> <h3>集體合影留念。</h3> <h3>男同學也來一張</h3> <h3>女同學也合影留念</h3> <h3>久別重逢后的同學見面的場景無需太多的文字表達……</h3> <h3>專業的也出場抓拍</h3> <h3>和老師合影留念</h3> <h3>看看你的手機上把我們拍得好嗎?</h3> <h3>來個合影吧!</h3> <h3>我是祝孝剛的老伴,同學聚會我都會推著輪椅和他一起參加,滿足了他對同學的思念之情,也分享了你們的快樂,這次我又當上攝影師給你們拍張集體照啦!</h3> <h3>盈盈主持聚會開始,今天是我們從畢業44年后開始到現在的第十個年頭的又一次同學相聚,也是我們這批與共和國同齡人和祖國共慶七十周年的特殊又值得紀念的日子。</h3> <h3>50多年以前,我們走進二初中,那是響當當的市四所重點初中之一!有幸遇到了徐老師,吳翼禎,吳令璋,錢振昶老師…是您們把我們帶進了知識的海洋,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很多……,感恩他們!感謝徐老師從2009年開始到現在與我們相伴,今天又與大家歡聚樂橋府,共享盛世年華!感謝同學們的到來,為我們的幸福晚年一起干杯!</h3> <h3>所有的感謝祝福都在酒杯中……</h3> <h3>徐老師為我們清唱京劇“梨花頌”,京腔京韻濃濃,字正腔圓,中氣十足,為您??,說明老師身體棒棒噠??????</h3> <h3>顧老師也獻上京劇一曲,,深沉又意濃,您們樂趣相投伉儷猶如好兄妹!</h3> <h3>榮龍是我們班唱歌中的佼佼者,參加蘇中退休老師合唱團,市老干部合唱團,聽他唱歌真的才是一種美的享受!</h3> <h3>與喜愛唱歌的玉珠同唱一首“我和我的祖國”。</h3> <h3>當年班上的學霸,如今還是個越劇愛好者的朱英每次都會唱上一曲,說吳語的她照樣紹興味道十足,才藝雙全!</h3><h3><br></h3> <h3>我們是退休后喜歡上了唱歌,老年大學里學習后自我感覺很有進步。照片上與我們合影的李愛華老師大家可認識嗎?她是我們65屆初中三(5)班的語文老師,如今與我們成了同學,九十高齡的她基本不缺課,女高音唱得順暢調準,唱歌真的能健康養生,歡迎大家一起來唱歌??</h3><h3><br></h3><h3><br></h3> <h3>借同學歡聚我們也來匯報唱一首。</h3> <h3>曉鐘喜歡廖昌永的歌!</h3> <h3>建中和榮龍合唱一曲。</h3> <h3>尉甲渾厚的嗓音唱著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朱英用筷子打擊碗,鍋,碟子,酒杯,別一樣的伴奏,歌聲隨伴奏起伏跌宕,沉浸于歡樂之中……</h3> <h3>演奏得多歡</h3> <h3>文藝委員文甲獻上一曲評彈“蝶戀花”,剛才還心臟有點不適,唱時卻忘卻了一切,唱到:吳剛捧出桂花酒……大家一起齊聲高唱,忘記了年齡仿佛回到了以前排練節目的時候,歡笑與歌聲融在一起… </h3> <h3>小小一枚校徽,記載著我們學生時代的故事,感謝鳳珍的珍藏!</h3> <h3>畢業照上我們有26位男生,20位女生46人,經歷了動蕩的年代,歲月流逝,其中14位老師中有6位,46位同學中八位已經離開了我們,祈禱他們在天堂里一切安好!為這些年輕時就離開我們的同學感到十分的心痛和惋惜!</h3> <h3>這是學生時代的學農照片,畢業后才上了一年的高中,中專的同學們大部分都奔向了廣闊天地。我們這輩人在艱苦的歲月中鍛煉了堅強意志,練就了吃苦耐勞,激勵勤奮好學努力工作向上的精神,為后來踏上工作崗位奠下了做事做人的基礎。我們同學中人才輩出,科技研究員、工程師、事業機關領導干部……</h3> <h3>師生每一次的相聚都會留下紀念</h3> <h3>遠在墨爾本,心系蘇州的運祥早早給同學發來祝賀,在蘇州的時候組織活動少不了你的熱情參與策劃,謝謝你!期待你回來再聚!</h3> <h3>這次聚會照片上的鄧新興因身體不適沒來參加,但他把我們的聚會照片做成小年糕發與群里,謝謝你的陪伴!祝你身體早日恢復!</h3> <h3>相聚中有時會少了他,也有時會少了她,但大家都牽掛著你們。我們這代人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堅強,有責任感的一代,步入晚年時仍舊挑起家庭重擔,孝順父母,照顧家人義不容辭。偷得浮生半日閑,照顧好家人的同時也愛護自己,保重身體!</h3> <h3>潘世亨同學是我們班的英語課代表,如今的他是美國一大學的終身教授,他又是北京引進的千人計劃專家之一。</h3> <h3>自學成才的榮龍自1986年以來一直為蘇州的市長擔任外事翻譯至退休,如今還在為外事工作志愿服務。</h3> <h3>熱心,樂于奉獻的他2017年組織初中同學和老年大學的同學當導游翻譯去美國旅游,了卻了大家美國游的心愿。走出國門的旅游少不了你的指導和參謀。</h3> <h3>組織走出國門旅游去</h3> <h3>少女峰上嗨起來</h3> <h3>孝剛將一手好書法傳授與學生,退休后也忙著,學生的成就是他最大的收獲。</h3> <h3>生命在于運動,盈盈始終是積極參與者。</h3> <h3>聊著別后的一切,回憶著學生時代的故事……</h3> <h3>聊不完的話題……</h3> <h3>離別是短暫的,感謝科技發達的網絡時代,感謝建中建群,讓我們在地球村里每天都可以在微信上見,每當知悉群里誰病了,家人病了或誰需要幫助的時候,在醫院,在家里,在一條條安慰,問候,關心,鼓勵的微信都會出現在你的身旁,濃濃的愛意,無私的幫助,深深的同學情都讓人感動,感激。班上的旅游達人建中,榮龍等同學走到哪里都會在微信中讓大家分享世界的勝地美景風光。學生時代的大家庭倍感溫暖,親切!擁有不易,一定好好珍惜!</h3> <h3>相聚太短,離別前老師的叮嚀和同學們的道別,握手互勉多保重,來日健康更芳華,師生情誼更添濃!</h3> <h3>在此我們向不能前來的同學們問好!七十小弟弟,八十不稀奇,九十是目標,百歲勇攀登。莫道花甲人已老,友誼重塑顯童真。祝愿我們的老師和同學們保重身體,幸福安康!夕陽下情意濃,攜手期待再相逢!</h3><h3><br></h3><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伽师县|
丰县|
竹北市|
南宁市|
宝清县|
上思县|
宁津县|
勐海县|
鄂州市|
浪卡子县|
泽普县|
礼泉县|
黔东|
凌源市|
溧水县|
佳木斯市|
泸溪县|
九寨沟县|
甘谷县|
苗栗市|
盐源县|
民勤县|
连平县|
米易县|
阳原县|
乌兰浩特市|
建阳市|
奉化市|
杭锦旗|
馆陶县|
天峻县|
日喀则市|
安远县|
海阳市|
嘉善县|
浪卡子县|
靖安县|
桐庐县|
手游|
兰州市|
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