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為了更好地貫徹新課標精神,準確把握“問題解決”教學內容的本質,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4月19日秦皇島市教科所小學室在盧龍縣第四實驗小學舉辦了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研討活動。</h3> <h3> 市教科所牛玉娟主任,昌黎、青龍、撫寧和盧龍的小學數學教研員,以及小學數學骨干教師18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由盧龍縣小學數學教研員夏素娟主持。</h3> <h3></h3><h3> 本次活動分為三個階段。</h3><h3> 第一階段,課堂展示。</h3><h3> 第一節是盧龍縣第四實驗小學李小萍老師執教的《四邊形的內角和》。整節課李老師用充滿親和力的語言營造了溫馨和諧的課堂氛圍,給學生創設了思考、交流、展示的空間,整節課學生大膽猜想、勇于質疑、積極動手、踴躍表達,充分感悟了轉化思想在問題解決中的重要作用。</h3> <h3> 第二節是撫寧區酈城學區第一小學周艷鳳老師執教的《集合》。周老師清脆甜美的聲音極富感染力,游戲設計大大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周老師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使學生通過活動體會到了集合思想的本質。</h3> <h3> 第三節是昌黎縣鳳凰山小學于浩老師執教的《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例3)》。于浩老師陽光帥氣,語言生動幽默,深深地吸引了學生。本節課創設了“人民幣兌換外幣”這個富有生活氣息的情境,使學生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課堂上老師巧妙利用學生的生成,突破了教學重點、難點;最后,于老師還幫助學生理解兌換問題,了解外匯等相關知識,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h3> <h3> 第四節是青龍縣大巫嵐總校趕河子小學趙保民老師執教的《不規則物體的體積》。趙老師扎實沉穩,功底深厚。精心備課,為學生準備了充足的學具,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利用多媒體節省教學時間、使學生的實驗操作直觀、可視;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回顧與反思”環節,引導學生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要求學生思考:這種方法能測量乒乓球的體積嗎?怎樣測量乒乓球的體積?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h3> <h3> 第五節是盧龍縣下寨鄉張木莊小學董志鵬老師執教的《混合運算(例4)》。董老師創設了“瑪奇朵”面包房烤面包這一孩子們熟悉的生活情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探究新知過程中,董老師放手讓學生嘗試著畫圖分析題意,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回顧與反思部分,引導學生將解決問題的結果作為已知條件,檢驗結果的合理性,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培養了學生及時反思的好習慣,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h3> <h3> 第二階段:教研員現場點評。</h3><h3> 各縣區教研員分別對這五節課例進行點評。各位教研員對五位老師的課堂設計理念、專業素養都給予了高度的肯定。五位老師的課各有特色,同時也存在不足,各位教研員指出了每節課的成功之處,有待改善的地方也一一提出了修正意見,使參加活動的所有老師在教學理念的更新、教學環節的設計及對課堂生成資源的處理等方面都有了提升。</h3> <h3> 第三階段:互動交流。</h3><h3> 聽課老師與講課老師進行互動交流,聽課老師開誠布公地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者建議,講課老師一一作答,會場呈現出濃濃的研究氛圍。</h3> <h3> 最后,市教科所牛玉娟主任為本次活動作總結。</h3><h3> 牛主任首先指出:五節課例凝結了各位老師和教研員的心血,設計得巧妙、合理;五位授課教師專業素質高,教學基本功扎實,課堂駕馭能力強;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思維靈活,不斷創新,學以致用。接下來牛主任對“問題解決”教學做了專業的解讀,從教學目標的把握、教學方法的選擇、課堂生成的處理等方面進行了專業引領。最后,牛主任鼓勵大家做能研究、有底蘊、有素養的新時代教師,促進我市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h3> <h3> 本次活動為我市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了展示與交流的平臺,幫助教師準確把握“問題解決”教學內容的本質,促進了我市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成長!</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玛县|
石泉县|
如东县|
平江县|
麦盖提县|
义马市|
高台县|
香港|
巨野县|
安康市|
金平|
永宁县|
裕民县|
望谟县|
华宁县|
田林县|
竹山县|
杭州市|
全椒县|
丰镇市|
云和县|
河间市|
乡城县|
嵊州市|
武夷山市|
鄂伦春自治旗|
沙洋县|
临夏县|
金华市|
阳山县|
滦平县|
明光市|
南宁市|
华坪县|
昔阳县|
剑河县|
沧州市|
平遥县|
辽阳县|
霍邱县|
田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