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感謝黨的政策好,感謝boss和老大的厚愛,托Rh小伙伴們的福,讓我能踩著春天的小尾巴,趕在最美人間四月天,第一次走出國門,圓了多年的夙愿。</h3><h3>盡管此刻的心情仿佛有種上臺發(fā)表獲獎感言的激動和小確幸,卻因為幸福來得太突然,以至于千言萬語卡頓在唇齒之間,語無倫次起來……</h3><h3>唯有以行走在詩和遠方的背影,體驗一次不同的旅程,留下一段時光影像。</h3> <h3>雨田說:世界很大,我想出去走走</h3> <h3>歡姐說:我想去日本……</h3> <h3>那么走吧,</h3><h3>穿一雙舒適的鞋</h3> <h3>帶上護照簽證還有銀行卡</h3><h3>去盡情享受美景美食歡樂購</h3> <h3>跟著豪姐,在兩名貼身保鏢的護駕和七個老少仙女們的花團錦簇下,拖家?guī)Э诮M成十全十美團,踏上浪漫的櫻花??之旅開始東渡日本。</h3> <h3>飛上白云之巔,去我們想去的地方</h3> <h3>夢想在云朵里穿行,哪怕隔著天衣無縫的玻璃窗,卻依然觸手可及。</h3> <h3>手可摘星辰。</h3><h3>在無依無靠,無處生根的高空之上俯瞰眾生,才發(fā)現(xiàn)原來人是如此渺小卻也無比偉大。</h3> <h3>東京時間20:00,三個小時的飛行,順利抵達東京成田機場。</h3> <h3>從小被歷史課本和各類抗戰(zhàn)電影教育我們喊著“打倒日本鬼子”,“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口號長大,日本=敵國,日本人=壞人。這是每個中國人對日本的最初印象。<br></h3><h3>我在日企工作了20多年,長期的耳濡目染,對日本和日本人印象也不斷被修正。日本人超強的職業(yè)素養(yǎng),嚴謹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兢兢業(yè)業(yè)的敬業(yè)精神,都在不斷影響著我們,也推動了國內(nèi)管理理念的進步。</h3><h3>我們是應該不忘初心,尊重歷史。但在多元化的社會形態(tài)中,我們也應以開放的心態(tài),知己知彼的謙卑之心,去真正了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h3><h3>所以,請暫時關閉仇恨,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從踏入這片國土開始,用短暫的七天時間去感受它的氣息,了解它的歷史,地域,和人文。</h3> <h3>我不關注政治,也斷然不敢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和非專業(yè)的立場發(fā)表不負責任的言論。只是通過東京,京都奈良,大阪富士山等本州島城市一周的游歷,用沿途所見所聞和淺顯的感知來陳述一下自己的日本印象。<br></h3><h3><br></h3><h3><br></h3> <h3>日本印象之一:尊教守法,禮儀之邦</h3><h3>尊禮重教是立國之本,是用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h3><h3>在你研究日元的時候,就應該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一般百元大鈔上印的人頭都是在國家政治上有所作為的人,然而日本最大的一萬元大鈔所印頭像竟然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家福澤渝吉,他是日本近代最著名的啟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創(chuàng)立了日本最古老的私立大學。而五千元上印的是樋口一葉,她是日本著名的小說家和女權倡導者。最后一千元上的頭像是著名醫(yī)學家“黃熱病之父”野口英世。光拿著這些錢就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h3> <h3>日本重視教育的另一個體現(xiàn)就是日本女性家庭教育。</h3><h3>據(jù)說日本女人結婚后甘愿辭去工作,在家相夫教子的重要原因是全心全意培養(yǎng)下一代優(yōu)秀的人才。</h3><h3>受過高等教育的母親教育出來的孩子和交給老人幫忙帶大的孩子觀念和素質是完全不同的。</h3><h3>中國父母一般對小孩比較溺愛,都說"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而日本媽媽會有意識地給孩子提供吃苦的機會,讓他們?nèi)ソ?jīng)歷磨難和挫折。日本的媽媽還經(jīng)常教育孩子,自己的國家資源稀少,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努力奮斗,才能使自己得以生存。因此每個人都要以國家為重,為國家多做貢獻。這樣,日本孩子從小就把國家的概念在心中打下了深深地烙印。</h3><h3>梁啟超先生說:少年強則國強。說大一點,這或許也是日本的強國之道吧。<br></h3> <h3>中國人一向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自居,遺憾的是到了追求所謂個性化的21世紀的今天,很多優(yōu)良傳統(tǒng)已遺失殆盡。三綱五常三從四德固然刻板教條,但連基本的尊老愛幼也被新生代的嬌子們嗤之以鼻。</h3> <h3></h3><h3>看過日本,你才會知道真正的“文明、禮儀”是什么樣子。</h3><h3></h3><h3>日本賓館、餐廳的服務員和店鋪的商家都十分熱情,不管你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都會給予恭敬、熱情、禮貌的服務。很多餐廳的服務員都是爺爺奶奶級別的,當我們吃完把餐盤送回時她們都會鞠躬致意;在便利店,哪怕你只買了份幾元錢的小吃,售貨員也會恭敬地用托盤收找錢幣,像對待恩人一樣對你致以恭敬和謝意,弄的我們都有點無所適從。</h3><h3><br></h3> <h3>他們所有階層都謙恭有禮<br></h3><h3>對長輩敬重,對上級服從,對孩子愛護,對陌生人都能笑臉相迎。</h3><h3>機場和車站熱情引路的老者、商店里深度鞠躬說著歡迎光臨和走遠了都沒有直起來身子的年輕導購,對每個上下車的乘客都笑容可掬不厭其煩地重復著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早上好),お疲れ様 おつかれさま (辛苦了)<br></h3> <h3>印象較深的還有日本的公德禮儀。</h3><h3>在日本的一周,去到所有的公共場合,沒有看到一起矛盾紛爭,沒有聽到一句大聲吆喝,連街頭巷尾的酒店面館,除了咀嚼吞咽,所有人都悄然無聲,靜靜的等待,吃完自覺地收拾餐盤放到指定的位置。假如偶爾聽到有人聲鼎沸的地方,定然是浩浩蕩蕩的中國旅游大軍來了(此處可以略過)</h3> <h3>交通秩序禮儀:</h3><h3>日本的人行橫道都有紅綠燈,綠燈時行人都很自覺地走斑馬線,紅燈時絕對不會有橫沖直撞的人。聽說日本的交通法對闖紅燈出現(xiàn)的交通事故,司機是不負法律責任的,甚至還要違規(guī)的行人賠償車輛維修費和收到驚嚇的精神損失費。</h3><h3>六七天時間,每天五六個小時的車程,跑遍本州四大城市,沒有見到一起車禍、沒有爭道搶行、沒有蠻橫加塞,更沒有特權車和遮擋號牌,甚至沒有聽到一聲汽車喇叭,試想想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國民素質?</h3> <h3>還有隨處可見的排隊文化禮儀:</h3><h3>聽說這是日本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課。乘車,吃飯,購物,上電梯都排隊。很難看到因為急或趕捋起袖子,扒開人群插隊向前沖的熱鬧場面。</h3><h3><br></h3><h3></h3><h3></h3><h3><br></h3> <h3>服飾禮儀:日本人非常注重穿著禮儀,無論在正式場合還是非正式場合,都很注重自己的衣著。在正式場合,男子和大多數(shù)中青年婦女都著西服。男子穿西服通常都系領帶。在一些重大節(jié)日和特殊場合也常常看到身著和服的日本男女。</h3><h3>日本婦女也非常注重形象,無論是七八十歲的老太太還是居家婦女,出門都輕掃峨眉,略施粉黛。女生打扮是必修課,一般不化妝都不會出門,據(jù)導游劉樣說日本女孩子13歲學校就允許化妝了。日本女人獨有的溫婉清雅和與眾不同的氣質也是被國家整體文化氛圍和自身的素養(yǎng)不斷修煉出來的。所以日本的各類中高低檔化妝品也被所有去到日本的人瘋搶。</h3> <h3>學生制服也是街頭一道風景線,想想我們從小穿到大的松垮紅藍運動服,瞬間感受日本娃娃的幸福。</h3><h3><br></h3> <h3>日本是個多宗教且有信仰的國家,主要以神道教、佛教為主。沿途去到的稻香大社、春日大社,清水寺、淺草寺等神社和寺廟,穿著節(jié)日和服的日本美女、世界各地游客、成群結隊修學的學生……絡繹不絕。寺廟的構造保留和延續(xù)了唐代的風格,也供奉佛祖和觀音等佛像。神社則屬日本獨有宗教,神道。供奉雷神,五谷豐登之神,水神等。比如常見的稻荷神社供奉的便是狐仙,因為日本人相信狐仙是五谷之神的使者的各路神仙。比如有名的靖國神社,就是供奉著他們敬為民族英雄而我們認為是戰(zhàn)犯的軍人及家屬(此處不帶政治色彩,純屬閑話)</h3> <h3>稻荷大社的神樹,掛滿了白色的簽文,據(jù)說可以為上簽助跑,化解下簽。</h3> <h3>紅色的鳥居路徑</h3> <h3>春日大社,藏匿在深山的歷史遺跡。是奈良市奈良公園內(nèi)的一座神社,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列入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的《世界遺產(chǎn)名錄》。</h3> <h3>沿著公園的指引牌走向春日大社時,道路兩旁開始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石燈。據(jù)說這樣的石燈籠和吊燈籠有3000座,它們分布在春日大社的主要道路和屋舍門外,信徒們會把自己的愿望貼在燈籠上祈求神仙保佑。<br></h3><h3>愿所有善良的人都能被溫柔以待吧。</h3> <h3>京都最古老的清水寺,供奉著千手觀音。</h3> <h3>有沒有穿越到唐朝的感覺?</h3> <h3>彩衣沐辰</h3> <h3>東京淺草寺,據(jù)說有求必應,非常靈驗。</h3> <h3>日本印象之二:老當益壯,不卑不亢</h3><h3>日本是個高度老齡化的國家。一入閘,便見識到了日本高齡人群的現(xiàn)象。60多歲卻依然精神矍鑠的導服,身手矯健一口氣搬完30多人的行李箱的滿頭銀發(fā)的大巴車老司機……在肅然起敬的同時也心生愧疚。<br></h3><h3>因為我們一直被大巴車載著在地面四處奔波,沒有機會親自見識地鐵給老人讓座的禁忌,但從身邊看到的種種現(xiàn)象,還是讓我們真正感受到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真諦。</h3><h3>而在國內(nèi)50歲退休后的叔叔阿姨們早就開始全民廣場舞,圍著絲巾背著相機周游世界了。<br></h3><h3><br></h3><h3> </h3> <h3>日本印象之三:“三多三少”</h3><h3>常聽人說,日本有“三多”和“三少”。“三多”是——自動售貨機多,便利店多,老人多。</h3><h3>日本街頭的自動售貨機和便利店幾乎隨處可見,購買食品飲料和日常用品非常方便,同時也有效降低了人工費。日本的老人多是因為日本以魚和米飯為主的健康飲食,使這里的老人普遍長壽,現(xiàn)在日本男性平均壽命為78歲,女性86歲。</h3> <h3>日本的“三少”是——垃圾桶少、醫(yī)院少、警察少。</h3><h3>由于日本社會的“利他”觀念(即不給別人帶來麻煩),日本人對垃圾的處理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垃圾必須遵守“誰產(chǎn)生、誰負責”的原則,要由垃圾產(chǎn)生者自己用袋子裝走,不可隨處丟棄。所以日本街頭的垃圾桶非常少,人們大多自備垃圾袋,到自己的居住的區(qū)域才能丟掉。旅游期間導游也要求我們,飲料瓶等垃圾不能丟在大巴車上,要帶回賓館房間扔掉。日本的垃圾分類特別詳細,就算是一個最普通的飲料瓶,也要分為瓶身、瓶蓋、包裝紙分別丟進不同的垃圾筒里。</h3><h3>我們途經(jīng)的幾個城市,很少看到國內(nèi)那樣人滿為患的大醫(yī)院,就連街邊安靜的小診所,也沒看到幾個人進出。</h3><h3>在日本,滿大街找不到警察,不但沒有北京街頭的武警、特警,連交警都見不到一個,僅在一些酒吧街小巷里見過幾名指揮交通的協(xié)管員。警察少是因為日本的治安太好,沒有偷盜、沒有暴力搶奪、沒有忽悠詐騙,就像老毛時代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景象。</h3> <h3>日本印象之四:干凈精致的小日本</h3><h3>剛到日本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凈!無論是車站、街道、商店,都是一副一塵不染的樣子。聽說連樹葉都摸不出一絲灰塵。抱著一探究竟無置可否的心態(tài)去實地檢測了一番,,果然被真實打臉。然后再看看穿了七天仍然泛著光的小白鞋,不得不承認名不虛傳。</h3><h3>廁所往往最能體現(xiàn)一個國家的文化,日本的廁所會讓你大開眼界。仿佛有種星級酒店的錯入感。</h3><h3>而且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馬桶蓋,讓如廁也成為一種享受。</h3> <h3>日本的國土面積37萬平方公里,約等于四川省,跟我們大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相比確實屬于彈丸之地。人口1.2億,人口總數(shù)全世界排名第十,人口密度位居世界25位,中國排名63位。人口擁擠程度比中國更加嚴重。</h3><h3>但無論在哪個城市,街上的行人卻寥寥無幾,交通狀況也井然有序。小伙伴們對此表示極其的不可思議。</h3><h3>日本國土狹小資源匱乏,且地震多發(fā)。寸土寸金造就這個國家勤儉節(jié)約精工細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習慣。除了把現(xiàn)有資源利用到極致,而且還合理利用再生資源。所到之處除了國際大東京外,見到的都是矮小但雅致的房屋,狹窄卻潔凈的道路、小巧玲瓏的汽車、建在樓頂?shù)耐\噲觥⒃O施一應俱全的膠囊賓館。連方便面的盒子也比我們小兩個尺碼……<br></h3> <h3>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大東京</h3> <h3>整潔的街道</h3> <h3>漂亮的鄉(xiāng)村別墅</h3> <h3>街邊精致的郵筒</h3> <h3>別具一格的房卡</h3> <h3>溫馨的小酒店</h3> <h3>有故事的車牌</h3> <h3>屋頂上的停車場</h3> <h3>夜色中的服務區(qū)</h3> <h3>深夜食堂的代入感</h3> <h3>富士山的空氣都純凈到可以販賣</h3> <h3>日本道路上的所有汽車(包括大貨車和垃圾車)不管什么顏色和車型都锃亮如新。而且車的外觀都是完整無缺,沒有撞得坑坑洼洼還在開的,連刮痕都少見。連鄉(xiāng)村種田的農(nóng)夫車都干凈整潔。這不,司機叔叔利用我們在每個站點游覽購物的縫隙,把車子清掃得一塵不染。</h3><h3><br></h3> <h3>中國和日本是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汽車大國,但在街上路面豪車并不多見,日本的汽車90%是本國品牌,進口車只看到少量的奔馳寶馬,沿途隨處可見的大多是豐田、本田、日產(chǎn)、三菱和馬自達等日系車,跟國內(nèi)各種高大上的加長版豪車和SUV相比,日本車都比較短小精悍。我們開玩笑說就像是一堆鐵盒子在街上奔跑。</h3> <h3>日本出售的首飾、化妝品、藥材、電器的商店不會有任何有任何假冒偽劣商品;MADE INJAPAN成為它的質量標簽。每個購物團的朋友們都是沖著這個本土制造的誘惑力去豪擲血拼,足以證明日本制造業(yè)的強大魅力。</h3><h3><br></h3><h3><br></h3><h3><br></h3> <h3>楊絳先生說——我們曾經(jīng)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經(jīng)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我們曾經(jīng)計較付出的回報,到最后才懂得,一切得到終將失去的,只能空留一抹浮名。走好選擇的路,別選擇好走的路,你才能擁有真正的自己。</h3><h3>也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從日本旅行歸來的國人說道:“如果不是因為根深蒂固的民族教育,我真的非常愿意到這個干凈、禮貌、安全、文明的國家來生活,不用擔心吃的不健康,不用擔心錢包會被偷,不用擔心孩子沒學上,不用擔心生病沒錢醫(yī)”</h3><h3><br></h3><h3></h3><h3>其實國外的月亮再圓再亮,我們也只能是一個過客,仰天長嘆吟幾句酸詩就好。和服再美,穿在我們身上也成了睡袍。<br></h3><h3>走出去,把營養(yǎng)和精華汲取回來。才可以小家枝繁葉茂,大家欣欣向榮。</h3><h3>整理好心情,回到屬于自己的軌道,認真生活,努力工作。</h3><h3>最后分享一組美景美圖,謹以此留住這段美好。</h3> <h3>人在畫中游</h3> <h3>大阪城的姑娘</h3> <h3>來過富士山的唯一證據(jù)</h3> <h3>頂天立地的巾幗英雄</h3> <h3>個個都是擺拍高手</h3> <h3>人在湖中,湖在山中</h3> <h3>無私奉獻的攝影師</h3> <h3>世紀佳人</h3> <h3>驚起一只天鵝</h3> <h3>面朝“大海”,花謝花開</h3> <h3>終于拍出了大長腿</h3> <h3>湖光山色人比景俏</h3> <h3>凈手凈心</h3> <h3>含情脈脈看看你</h3> <h3>秀色可餐</h3> <h3>花間該有一壺酒</h3> <h3>淺草寺下話衷腸</h3> <h3>街拍一二</h3> <h3>RH2三朵花</h3> <h3>豪哥豪姐伉儷情深</h3> <h3>花前樹下</h3> <h3>干杯??,朋友</h3> <h3>換崗體驗</h3> <h3>御用攝影師的美拍時刻</h3> <h3>碧海藍天</h3> <h3>雪衣綠籬忍野香</h3> <h3>春天的最后一場櫻花??</h3> <h3>依然綻放</h3> <h3>翠掩柴扉無覓處</h3> <h3>固若金湯豐成府</h3> <h3>宮苑深深深幾許</h3> <h3>把所有傷心和煩惱都統(tǒng)統(tǒng)扔進太平洋</h3> <h3>我們在時空的軌跡上穿行,踏過每一列經(jīng)過的車,看過每一片飄過云,沿途的風景漸漸遠去,我懷揣思念的車牌,等待下一站的停靠——家</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麻莱县|
凤阳县|
南涧|
云和县|
军事|
潜江市|
泰和县|
西充县|
五常市|
平昌县|
屏东县|
西平县|
阳朔县|
哈密市|
武邑县|
讷河市|
朝阳市|
吉安县|
上饶县|
西平县|
海宁市|
舒城县|
马鞍山市|
西丰县|
和田市|
清镇市|
得荣县|
小金县|
阳信县|
邵武市|
云和县|
河北区|
平顶山市|
黄浦区|
杭锦后旗|
天津市|
靖江市|
丰台区|
新乡市|
健康|
德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