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江西生產建設兵團九團21連上海、南昌知青下放50年聚會

陳固

<h3>1970年,緊靠鄱陽湖的鯉魚洲迎來新的希望,一月南昌知青、四月上海知青相繼來到這塊廣闊土地,戰天斗地,共同生活。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知青通過讀書、參軍、招工、頂替、病退等形式分批離開了這里。但這里的記憶卻深深留在了這批知青的心里,難以忘懷。</h3> <h3>50年后的4月,21連的上海、南昌知青相約重聚鯉魚洲,籌備連隊第四次滬、昌兩地知青大聚會。為使活動能順利開展,南昌知青孫毓麟(在上海)、王友生(在南昌)牽頭聯絡下,(上海)仇偉、夏小奇、袁寶榮、沈國樑、倪惠文,(南昌)揭玲玲、楊虹,董建國、戴云娣、業玉蘭、張員妹、盧大華、袁繼大、龔乃富等組成活動服務小組,積極開展工作。活動得到21連原副指導李世廣的指導,原副連長史年根專程從贛州趕來參加,21連在昌的老知青、五七大軍、老農們也高興的參加活動與知青們相聚。</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海地區參加聚會人員</b></h3><h3>仇偉,孫毓麟、薛小平,夏小奇、沈麗娟,王家浩,沈國樑、祁雪鳳,袁寶榮、馬金鶯,周明龍、羅國英、(孫泰生),張國富、孫志紅,虞妙琴,徐鴻瓚,王幼蘭,李菽銘,章丁榮,許紅梅,王曼芬,宋進,孫琍芬,胡世平,倪惠文,俞云龍,樂明龍、(吳康民),邢中朝,徐仁德、(董蓓華),何章海,黃國燕,黃安健,葛金英,汪均升, 鄭國珍,陳國平,王麗華,吳龍根,朱鉅勇,左國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南昌地區參加聚會人員</b></h3><h3>李世廣、揭玲玲,王有生,戴云娣、業玉蘭,龔乃富,盧大華,董建國,張員妹,涂小年、阮華梅,劉梅蘭,歐陽紅衛,陳固,彭慶紅,熊長英,喻士蘋,熊挺生,王立英,龔民主,史年根 , 蔡淑華,胡小貞,黎冬香,吁建云,張長風,余國英,章玲娟, 龔茶香,王澤升,朱 斌,游福興,唐冬秀,陳 武,向 嵩,楊 虹,章幼紅,余建國,朱保連,鄧賽鳳,余木林,楊慧琴,蘆細毛,張小平,熊木黨,沈友安,涂財寶,譚國欽,許金有,吳學文,蔡方南,胡審平,袁繼大,吁毛毛,朱國瑾,胡國鑄,李亞雄,李洪祥,涂文敏,熊林泉,劉仁珠,黨玲玲,</h3> <h3>連隊原副指導員李世廣(中)為活動致詞:<br></h3><h3>21連的上海戰友們:你們好!光陰似箭,歲月荏苒。五十個春秋,半個世紀,實屬不易。五十年前一批活潑可愛的十六、七歲小伙、小姑娘告別母校,告別上海大城市的環境,告別親愛的父母和親朋好友,來到了面積之大、環境之劣、生活之苦、勞動之強、文化之乏、待遇之低的鯉魚洲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從一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小伙小姑娘到挑起百八十斤的擔子在田埂上飛奔如梭的青年。在這期間,經受了多少酸甜苦辣,經歷了多少艱難困苦甚至血的磨練。在這期間,青年朋友們相互攙扶、相互支持、相互鼓勵、相互幫助結下了深深地戰友之情,這種友誼是牢不可破的、是永遠的銘記。現在戰友已是花甲之年向古稀之年靠近,所以,戰友們要珍惜友誼、保重身體。身體是人生的本錢,對中老尤為重要,硬朗的體質是財富,也是我們自立的本錢,更是對兒女最大的付出與支持。預祝上海戰友在贛開展五十周年紀念活動園滿成功,在昌生活開心快樂,身體健康!</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服務小組預定活動安排</h3><h3> 4月20日早上8.30分,上海南昌兩地戰友,統一在南昌錦怡大酒店門口(南站北側,洛陽路口)集中,集體乘大巴前往農場湘子口。【有意接車的,請于6.20到錦怡大酒店,隨服務小組人員一起前往南站出站口迎接上海戰友】中午在農場場部酒店用餐,下午返回南昌,5.30在"菜肴故事"用餐,為上海戰友接風。晚上7.30至8.00到錦怡大酒店。</h3><h3> 4月21日早上8點整,錦怡大酒店門口集中,統一乘大巴前往安義古村游覽,中午在古村用餐。下午游梅嶺竹海明珠和月亮灣,17.30在天佑路"飯是鋼"酒店用餐。</h3><h3> 4月22日上午8點整,在錦怡大酒店門口集中統一乘大巴前往八大山人,游梅湖景區,中午在施堯路洪洲食府用餐。下午,游象湖濕地公園。5.30在天佑路"飯是鋼"用餐。</h3><h3> 4月23日上午,上海戰友離開酒店,自由活動。中午11.30在天佑路"飯是鋼"用餐,飯后,部分上海戰友乘高鐵回上海。余20多人想可在"麥可秀"包房k歌,晚上5:30在"飯是鋼"用餐。晚上7點進南站統一乘火車回上海。</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到達(前奏)</b></h1> <h3>4月16日,“湘子口”微信群群主胡世平提前到昌,成為該次活動上海知青的“先頭部隊”。</h3> <h3>4月19日中午,上海知青仇偉、王麗華、張國富等6人乘高鐵到達南昌,其中張國富夫婦定居美國,昨天趕回上海來參加聚會。下午在陳固、胡蘊紅陪同下參觀南昌海昏侯遺址公園(籌備處)、汪山土庫。</h3> <h3>下午汪均升、黃安建趕到,晚上李世廣(原連副指導員)看望先期到達上海知青。</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回鯉魚洲</b></h1> <h3>20日清晨,上海知青大部隊乘空調特快列車到達南昌,接待組的戰友打著連旗歡迎,拉開活動序幕。</h3> <h3>上午8點半,兩輛大客車載著近百名上海、南昌知青,駛向鯉魚洲湘子口21連。</h3> <h3>10點大客車停在湘子口大堤上,連隊老職工拉起橫幅、放鞭炮歡迎知青。</h3> <h3>大家下車步行進入連隊。找尋當年的足跡,在倉庫前、自已住房前留影。</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昌十六中知青在倉庫前合影。</h3></font></h3> <h3>二排七班8位上海知青在當年男生宿舍門口合影。</h3> <h3>當年二排15位上海知青在宿舍前合影,今日聚會來了7人,站在當年位置再來一張,歲月不饒人,還有當年的影子嗎?</h3> <h3>21連三任保管員涂文敏、陳固、孫琍芬參加聚會,在倉庫前照了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年青真好,南昌74級女知青在連隊曬谷場跳起舞來。</h3></font></h3> <h3>為將全體知青在連隊老建筑倉庫前的合影照好,服務組人員搬來化肥、條凳積極準備。</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全體在連隊倉庫前合影,喜歡攝影的楊虹帶著侄子為大家留下珍貴的影像。</h3> <h3>當年3人在大堤邊的照片,今天3人再來一張。</h3> <h3>中午時分,大家回到大堤上。回想50年前20日中午小客輪停靠在堤邊,連隊老農、南昌知青迎接上海知青到來的場景。</h3> <h3>返回團部用攴。</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上海七一中學近70名同學全部分在21連,所以每次以中學合影,都是他(她)們人最多。</h3></font></h3> <h3>上海昌平中學有5位同學參加聚會,在團部門口照了合影。</h3> <h3>陳固和周明龍在上海讀書時是小學、中學同學,下放后又是九團31連、21連戰友。這種情況在連隊中不多。</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連部勤雜班的2位拖拉機手,1位保管員,1位電工機務維修合影,當年這些都是好工種哦。</h3></font></h3> <h3>下午在團部(總場)文化館、知青廣場等地照相留影。</h3> <h3>現住在團部的老農,專程過來和熟悉的知青聊天</h3> <h3>下午回到南昌,在城東“菜肴故事”旗艦店,宴請上海知青,歡迎他(她)的到來。</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南昌游覽</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1日上午到安義古村游覽。</h3><h3>安義古村落群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郊西山梅嶺腳下,縣城距南昌市區60公里。安義千年古村落群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主要旅游有八大景觀、六大遺跡。其古建筑群主要分布于羅田、水南和京臺三大自然村。三個村都有千年以上的歷史,都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和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融古郡風韻與田園風光于一體,是古代意向文化和意向商文化的完美結合。具有“最具神秘色彩、最有田園風光、最有古郡風韻、最有鄉村風貌”的“四最”特點。</h3> <h3>21日下午,到象湖濕地公園。</h3> <h3>4月22日上午花博園游覽。</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74屆南昌知青合影。</h3> <h3>4月22日,上海知青在“飯是鋼”飯店回請南昌戰友。</h3> <h3>上海知青仇偉代表來昌上海知青發言,回憶50年前鯉魚洲的生活,引起知青熱淚盈眶</h3><h3>;感謝南昌戰友精心安排,熱情服務。</h3> <h3>原連副指導員李世廣一曲《送戰友》,帶動現場戰友響應共曲,將聚會活動推向高潮。</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自由活動</b></h1> <h3>孫琍芬是原五分場學校老師,學生們知道她回南昌,特邀當年老師、學生聚會。</h3> <h3>愛好書畫的上海知青李菽銘在南昌知青楊虹、袁繼大、喻毛毛陪同下到八大山人紀念館、省博物館參觀。</h3> <h3>上海知青陸明龍、余云龍在南昌戰友龔民主、胡學文、蔡方南陪同下參觀八一廣場、八一起義紀念館、賀龍紀念館、滕王閣。</h3> <h3>上海知青周明龍、羅國英、邢中朝、徐仁德在南昌知青戴云娣、盧大華等陪同下游覽滕王閣。</h3> <h3>上海知青章丁榮、何章海在南昌知青向嵩、胡審平陪同下游覽南昌繩金塔。</h3> <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返程</b></h1> <h3></h3><h3>上海知青祁雪鳳:</h3><h3>火車準點起程了,再見了我的第二故鄉!再見了親愛的兄弟姐妹們!感謝你們的熱情款待!尤其是籌備小組的所有成員,個個都累得啞了嗓子,是你們的辛勤付出,使得大家在激動的掌聲中愉快的結束了這次故鄉之行,再次謝謝所有南昌的戰友們!你們辛苦了!</h3> <h3>23日上海知青分批返回,五十年聚會順利、圓滿落下帷幕。</h3> <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留念</b></h1> <h3>愛好集郵的陳固,專門趕到郵局蓋了20日帶有鯉魚洲字樣的日戳,并請參加活動的戰友簽名。希望能成為鯉魚洲知青館的第一份郵品。</h3> <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微信留言</b></h1> <h3>21連原指導員梁耀國的大女兒梁海萍(當年在鯉魚洲生活過)留言:</h3><h3>親愛的叔叔,阿姨,您們好!歡迎您們再一次回到第二故鄉,非常遺憾我因家事不能前往南昌,和你們共度美好時光,但我的心卻和你們同行,祝您們和南昌的叔叔阿姨們共憶崢嶸歲月,共展美好未來,并祝所有的叔叔阿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h3><h3><br></h3><h3>眼中含著熱淚,心中飽含著激情,一口氣欣賞了陳固叔叔做的美篇,其圖文并茂,生動地記載著此次上海南昌叔叔,阿姨五十紀念活動的感人場面,讓我雖未至卻仍猶身臨其境,你們熟悉的身影,親切的聲音又再一次銘記在我的腦海里,我深深地感到你們是我人生的啟蒙老師,曾記得從你們身上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使我終身受益。再一次謝謝你們!我也非常感慨,真的是日月如梭,光陰似箭,曾經的小海萍,今年這個月也退休了,也加入了你們的行列,此時此刻我真誠地祝福你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再一次感謝陳固叔叔!??????</h3> <h3>上海服務組孫毓麟(右):</h3><h3>親愛的南昌戰友,50年大聚會因你們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圓滿成功,我代表上海方所有參加的知青向你們致以崇高的敬意,謝謝你們這幾天一直陪伴我們參觀曾經揮灑青春熱血與汗水的湘子口,千年古韻的安義古村,風景如畫的梅湖景區讓我們大家回憶難忘的歲月,還有同甘共苦的深厚情誼,感恩有你們是我最大的財富,人之情,深似海,戰友們,我們大部分上海戰友都在今晚要啟程返滬了,謝謝幾天來的陪伴,時光不老,我們不散,我與你們同在,待到機會我再來與大家相會,各位戰友珍重,再見啦!</h3> <h3>南昌服務組王友生(右):</h3><h3>悄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上海戰友來南昌下放鯉魚洲湘子口50年紀念活動終于在一片歡笑聲中落下帷幕。我在大家的支持下也總算盡到了自己的義務,圓滿地完成了個人最后一次歷史性的社會任務。實現了留下一張好照片和不讓任何一位上海戰友受到冷落的二個主要目標。進一步增進了上海南昌兩地知青的友誼。對此,我很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感謝絕大部份南昌戰友對我的支持,感謝服務小組的全體人員!</h3> <h3>上海知青楊繼華:</h3><h3>茶香你好,有網絡真好,雖然我沒有參加夲次活動,但是看到各位戰友傳上來的相片,看到了很多昔日的戰友,滬昌戰友情誼深。向所有的滬昌戰友問好!愿你們玩得開心,永葆一顆不老心。</h3><h3><br></h3><h3>南昌知青龔茶香(中):</h3><h3>繼華好!孫子睡了,打開微信,見到你回的微信,心情無比激動,也許年齡大了,老是回想過去的往事,從小到大是怎樣走過來的。特別是下放到鯉魚洲,你們從遙遠的大城市上海來鯉魚洲,共同戰斗在一起的日子難以忘懷,銘刻心中。是緣分把我們系在一起。現在各在一方,彼此都會想念著,這是真正情感,永遠珍藏著。愿上海,南昌的戰友身體建康,天天快樂,笑臉常開,永遠幸福。</h3> <h3>南昌知青譚國欽(左):</h3><h3>緣分,很暖;遇見,很美。讓我們默默的珍惜生命中的緣分,靜靜的珍藏記憶中的美麗。讓善良和真心永遠陪伴。</h3> <h3>南昌知青胡審平(右):</h3><h3>各位曾在一起扒過泥巴的兄弟姐妹,相識是緣,相聚是情。五十年風風雨雨我們一起走過。人生我們一同步入老年,讓我們保持一顆平常心,維護一個健康的身體,不比別的就比啥人活得晨光長。</h3> <h3>南昌知青蔡淑華</h3><h3>《相聚·情深誼長》</h3><h3>今日相見淚盈眶,</h3><h3>青春年華怎能忘。</h3><h3>花開終有花謝時,</h3><h3>唯有情深友誼長。</h3><h3>但愿來年重相聚,</h3><h3>聲聲祝福同心唱。</h3> <h3>五七大軍龔民主(前):</h3><h3>這次半個世紀后的戰友歡聚活動圓滿結束,感慨多多,匯成一首詩,一幅圖,獻給親愛的戰友們!</h3><h3>歲月不再,碧水長流。惟愿戰友們多保重!但愿后會有期……</h3> <h3>老知青鄧賽鳳(左):</h3><h3>這次50周年慶滬贛戰友大聚會圓滿結束,非常感謝戰友們的組織和辛苦付出,讓我重溫當年同甘共苦的艱苦年代,重溫風華正茂的青春年華,讓我再一次感受到和大家在一起的快樂!照片留下的是美好回憶,心里永駐的是大家的深厚情誼,祝上海戰友們一路順風!保重身體,來年再聚。</h3> <h3>南昌知青胡小貞(左):</h3><h3>這次滬昌大聚會要感謝服務小組的戰友們,特別是艦長,兩地來回跑,真的很感謝,是他(她)們的付出才有這次大聚會的圓滿成功,我衷心地感謝你們,你們辛苦了。</h3> <h3>上海知青沈鴻發未能參加活動提詩:<br></h3><h3>念奴嬌.寫在昌滬知青下放九團五營21連50周年重返故鄉有感。 </h3><h3>滄桑歲月,彈指一揮間,春秋荏苒。</h3><h3>戰天斗地鯉魚洲,曾經年少華芳。</h3><h3>春播插秧,割禾雙搶,挑稻肩重擔。</h3><h3>冬修水利,土方上堤艱難。</h3><h3>挖渠清溝修路,農田大地,處處有蹤影。</h3><h3>軍號響起出工忙,勤苦勞作磨煉。</h3><h3>簡衣素食,心純善助,珍貴情誼長。</h3><h3>晚晴霞綺,(祝愿)戰友福壽健康!</h3> <h3></h3><h3>上海知青姚育英微信留言:</h3><h3>遲到的祝賀:滬昌兩地戰友紀念下鄉50年大聚會成功!這次活動未能參加有遺憾的~在此感謝各位攝影記者的報道傳遞!幾十年未見的戰友看到了,還是那么親切,激動的心情也隨著戰友們的精彩活動在起伏!感恩海濤等老師,辛苦了!很有質量的美篇我收藏了,有空再好好看看,實在有價值!</h3> <h3>南昌知青許麗英與上海知青王幼蘭對話:</h3><h3>王幼蘭好!戰友們好!此時正是多倫多的晚十點,跟中國時差12小時。我也很喜歡音樂,喜歡唱歌。沒退休時96年曾經得到我院音樂系主任的點撥,但越唱越覺得想唱好一首歌真得很難。但感覺只要能愉悅身心,健康快樂就好。只是現在更是沒時間唱歌,上網的時間都很少。這次四月份上海戰友來昌都未能與大家見面實為遺憾。真羨慕你們自由自在,我還在為下一代盡力(兩個孫子,一個孫女)。</h3><h3>許麗英晚上好!你在加拿大多倫多安居,為了下一代你付出很多,辛苦并快樂著,享受著生活的樂趣、享受著天倫之樂的幸福!我們這次滬昌兩地戰友相聚,確實很開心??、真所謂相見時難別亦難,只是時間過得太快,短暫的幾天轉眼就過去了!聚會的情景至今還仿佛在眼前晃著。期待有機會大家再次相聚,你也一起參加。在異國他鄉身體保重!</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十一連上海、南昌知青大聚會回顧</b></h1> <h3>【首次】1999年4月上海知青來南昌,與南昌知青重返鯉魚洲,紀念上海知青下放30年。并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上海知青下放地——共青墾殖場參觀。</h3> <h3>【第二次】1999年10月南昌知青到上海游覽,上海知青接待開展活動。</h3> <h3>【第三次】2017年10月上海、南昌知青共赴浙江磐安聚會活動。</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手房| 商河县| 新安县| 韶关市| 定日县| 聂荣县| 长春市| 延安市| 吉林市| 芜湖市| 会同县| 昌宁县| 阳原县| 盱眙县| 阳谷县| 弥勒县| 乡宁县| 海阳市| 龙泉市| 孟连| 雅江县| 南阳市| 府谷县| 柏乡县| 长岭县| 余姚市| 自治县| 西吉县| 财经| 博野县| 凉城县| 神池县| 邢台市| 镇坪县| 县级市| 格尔木市| 宁武县| 清原| 普洱| 纳雍县| 从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