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黃河號子》</h1><h3><br></h3><h3></h3><h3> 作者:趙凌云 朗誦:康乃馨</h3><h3><br></h3><h3>黃河向東,</h3><h3>日月向西。 </h3><h3>一條繃緊的纖繩, </h3><h3>拉動的是五千年沉重的歷史。 </h3><h3>大風吹過了五千年, </h3><h3>大河奔騰了五千年, </h3><h3>船工的號子響徹了五千年。 </h3><h3>五千年的愛與恨, </h3><h3>灑滿了滔滔的黃河水; </h3><h3>五千年的悲與喜, </h3><h3>融進一聲聲的黃河號子里。 </h3><h3>黃河號子, </h3><h3>是五千年凝聚的黃河魂, </h3><h3>是黃河的另一種咆哮聲。</h3><h3> </h3><h3>一條長長的纖繩, </h3><h3>把從心頭迸發的聲音勒出了血。 </h3><h3>忽高忽低的濤聲, </h3><h3>便在寬厚的肩膀上一陣陣地轟鳴。 </h3><h3>那些隆起的胸肌, </h3><h3>是隆起的力量, </h3><h3>也是涌動的巨浪。 </h3><h3>那些沉重的腳步, </h3><h3>踩碎了嶙峋的山巖, </h3><h3>也踩碎了山巖般堅硬的辛酸和苦難。 </h3><h3>大河湯湯,</h3><h3>汗水流淌,</h3><h3>從古銅色的脊背上閃射的光芒熠熠,</h3><h3>橫越我們的家園。</h3><h3>黃河號子, </h3><h3>在青銅的巨鼎上刻下一道凝重的水紋。 </h3><h3>那是一支嗚咽的悲歌, </h3><h3>那是一種千年不變萬年不化的聲音。 </h3><h3>從靈魂的深處飄蕩而來,</h3><h3>悠悠地穿過了歲月的時空, </h3><h3>噴發出電閃雷鳴般的潮洪。</h3><h3>大風吹過了五千年, </h3><h3>大河奔騰了五千年, </h3><h3>船工的號子響徹了五千年。</h3><h3>我們知道,</h3><h3>黃河號子的音域和內涵,</h3><h3>總與歷史的高度有關。</h3><h3>順著粗獷的黃河號子,</h3><h3>我們能觸摸到“詩經”的脈搏。</h3><h3>那些遠上九重天的祖輩,</h3><h3>早已在黃河的上游安息與寧靜的黃土。</h3><h3>但他們曾經的高呼與吶喊,</h3><h3>卻順著黃河日夜奔騰......</h3><h3> </h3><h3>靜靜地聆聽著黃河號子, </h3><h3>我們的胸腔里激蕩著黃河的波浪。 </h3><h3>在黃河的風月里, </h3><h3>誰的一生在驚濤駭浪中渡過? </h3><h3>誰用生命跨越著漫長的歲月之河? </h3><h3>長吟短嘆的槳聲, </h3><h3>仿佛訴說著一串串悲苦和血淚的人生。 </h3><h3>大風吹過了五千年, </h3><h3>大河奔騰了五千年, </h3><h3>船工的號子響徹了五千年。 </h3><h3>五千年的夢似乎還未蘇醒, </h3><h3>五千年的情似乎還飄在風中, </h3><h3>五千年的號子聲至今撞擊著我們的心靈……</h3><h3> 啊!黃河號子, </h3><h3>是五千年凝聚的黃河魂, </h3><h3>是黃河的另一種咆哮聲。</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武县|
木里|
兴义市|
绥江县|
昭通市|
湖口县|
榆树市|
民勤县|
安徽省|
溆浦县|
平罗县|
凤山市|
玛纳斯县|
阿拉善盟|
阿坝|
云林县|
筠连县|
龙门县|
神农架林区|
兴和县|
乌什县|
苗栗市|
蓝田县|
手机|
襄城县|
吉首市|
抚远县|
嵊泗县|
克山县|
丹江口市|
海伦市|
托里县|
广水市|
临沂市|
平舆县|
宜丰县|
寻乌县|
徐州市|
盘锦市|
巫溪县|
东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