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白絹梅,又名白鵑梅、繭子花、九活頭、金瓜果等。(學名:Exochorda racemosa (Lindl.) Rehd.)是薔薇科白鵑梅屬。</h3><h3>落葉灌木,高達3-5米,枝條細弱開展;小枝圓柱形,微有稜角,無毛,幼時紅褐色,老時褐色;冬芽三角卵形,先端鈍,平滑無毛,暗紫紅色。葉片橢圓形,長橢圓形至長圓倒卵形,長3.5-6.5厘米,寬1.5-3.5厘米,先端圓鈍或急尖稀有突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全緣,稀中部以上有鈍鋸齒,上下兩面均無毛;葉柄短,長5-15毫米,或近于無柄;不具托葉。</h3><h3>頂生總狀花序,有花6-10朵,無毛;苞片小,寬披針形;花直徑2.5-3.5厘米;萼筒淺鐘狀,無毛;萼片寬三角形,長約2毫米,先端急尖或鈍,邊緣有尖銳細鋸齒,無毛,黃綠色;花瓣5,倒卵形,長約1.5厘米,寬約1厘米,先端鈍,基部有短爪,白色;雄蕊15-20,3-4枚一束著生在花盤邊緣,與花瓣對生;心皮5,花柱分離。</h3><h3>蒴果具5棱脊,果梗長3-8毫米,種子有翅。花期5月,果期6-8月。</h3> <h3>黃峪寺村位于秦嶺北麓,是唐代翠微宮遺址所在地,集自然之美、歷史之美、淳樸民風之美于一身,是一座四面環山的世外桃源,這里群山環抱,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因少受外界干擾顯得靜謐而怡然。 這里還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跡,據考證唐代皇上四大行宮之一的翠微宮遺址就在黃峪寺村,當時的規模相當宏大,唐劉禹錫《翠微寺有感》,描繪太宗在翠微宮時的盛況可見一斑:</h3><h3>“吾王昔游幸,離宮云際開。朱旗迎夏早,涼軒避暑來。湯餅賜都尉,寒冰頌上才。龍髯不可望,玉座生塵埃。” 據說公元649年,唐太宗駕崩在翠微宮含風殿,此后,翠微宮為唐王朝貴族所忌諱不愿再來此避暑,遂將宮殿改為翠微寺,人們俗稱皇峪寺,近代才諧音寫為黃峪寺!在通往黃峪寺的山梁上,每到四月整個山梁遍布著盛開的白鵑梅,人行花海、香繞鼻翼、美不勝收。近處白花如絹,遠處青山如黛,居高臨下,美景盡收眼底。</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文字編輯:素心常泰</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圖片拍攝:素心常泰</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美篇制作:素心常泰</font></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夷山市|
小金县|
永德县|
扶沟县|
西华县|
共和县|
饶平县|
麻栗坡县|
凌海市|
禹城市|
同德县|
榕江县|
甘德县|
简阳市|
盐源县|
余庆县|
常宁市|
凤山县|
广元市|
德保县|
海宁市|
乌兰浩特市|
丹棱县|
榕江县|
五河县|
永康市|
香港
|
丘北县|
瑞丽市|
西充县|
潮州市|
双城市|
汉沽区|
施甸县|
湖北省|
东宁县|
图木舒克市|
砚山县|
长兴县|
凤冈县|
右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