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時間:20190413</h3><h3>地點:策武集鎮</h3><h3>器材:華為P20pro</h3> <h3> 汀州豆腐干始于唐朝開元年間,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豆腐食品營養豐富,老幼皆宜。隨著工業化的替代,純手工豆腐干制作已越來越少,畢竟相比轟鳴前行的機械,手工制作“生產效率低下”,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慢"的時代早已離我們漸行漸遠,但無論身處怎樣的時代,在萬千改變中卻總有一些東西歷久彌新,它們經歷時間的淬煉,散發出灼灼的光芒,就如我們頭頂的蒼穹一般,日升月落,亙古如斯,那就是工匠精神的產物,今天這位老者就給我好好上了一課,課件名稱我暫且叫:“客家工匠”<br></h3> <h3>豆腐干制作流程在汀州的歷史長河中只是滄海一粟,也許祖輩們都懂,但這位老師傅卻像初學者般這么謹慎,對每次壓榨后的豆腐塊都要核驗是否平整、均衡</h3> <h3>并用手撫摸豆腐壓榨的印跡是否合理、到位</h3> <h3>第二步就是抹鹽了,老師傅精于掌握“抹鹽”時機,那就是:壓榨之后,烤火之前,抹鹽講究點滴之下、輕涂慢捋</h3> <h3>第三步就是切分豆腐干了</h3> <h3>這樣的切分應該是很均衡了</h3> <h3>但老師傅卻總“懷疑”模具公尺,執拗的認為需要二次切割,直至所有豆腐塊大小一致</h3> <h3>第四步:</h3><h3>就是烤干,這道工序看似簡單,卻極其講究,一方面底部火候要均衡,炭火加碳灰,是最好的選擇;二是要烤多久全憑經驗,這里沒有溫度計和計時器,有的只是老師傅雙眼的觀察和雙手的觸感</h3> <h3>對待每塊豆腐干,都像對孩子般的關愛,眼神流露的是慈祥與厚重</h3> <h3>一翻一落間,你能感受到食材原始的氣息撲面而來,這是手工技藝的味道,更是客家匠人匠心的味道</h3> <h3>經過老師傅“質檢”合格的豆腐干被整齊堆放,它們等待最后的華麗轉身……</h3> <h3>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潤色,古法傳承,老師傅用金梔水均勻刷抹,在配色調料橫行的今天,這一抹黃顯得尤為珍貴<br></h3> <h3>潤色工序完成后,有顧客等焦急了,想馬上帶走,老師傅卻搖搖頭,一一再檢查一下是否需要“回爐再造”</h3> <h3>做好的豆腐干老師傅分兩部分陳放,一部分是客人預訂的,他放在鏤空籮筐內,簸萁蓋上;另一部分整齊堆放在門口的竹架上,方便客人自取</h3> <h3>老師傅做的豆腐干外皮柔韌,內理嫩滑,才下舌尖,又上心頭,在他的法則里,原汁原味勝于一起,這味道浸潤的不僅是兒時的記憶,更是客家工匠的精髓</h3> <h3>老師傅每天也做豆腐,但量不多,上午不到十點就賣完了,每賣一塊他都細心的蓋回寸布防塵,這些細微的動作處處展現出時間給他刻下的堅持,這種堅持在今天卻顯得稀有和珍貴</h3> <h3> 記得早先少年時</h3><h3> 大家誠誠懇懇</h3><h3> 說一句 是一句</h3><h3> 清早上火車站</h3><h3> 長街黑暗無行人</h3><h3>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h3><h3>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h3><h3> 車,馬,郵件都慢</h3><h3>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h3><h3> 從前的鎖也好看</h3><h3> 鑰匙精美有樣子</h3><h3>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h3><h3> (歌詞來自木心)</h3><h3> 圖/文:賦名</h3><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分宜县|
赣州市|
缙云县|
清流县|
兴和县|
马尔康县|
天等县|
青田县|
中宁县|
巢湖市|
堆龙德庆县|
濮阳县|
仙桃市|
宜章县|
安陆市|
舞阳县|
德兴市|
定西市|
开远市|
威远县|
卢龙县|
玛曲县|
兴城市|
河西区|
吉木乃县|
治多县|
文昌市|
嵊州市|
二连浩特市|
潜山县|
万全县|
大新县|
静乐县|
高尔夫|
汶川县|
胶南市|
卓尼县|
舒城县|
攀枝花市|
凌海市|
冷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