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雖是周末,我還是起了個大早,因為今天——4月13日,又要去奔赴另一場美好。“我是你的么?”耳邊還在回響曹文軒教授昨天富有童趣地講述《一根羽毛》的故事,今天又能去聆聽來自河南的王獻嶺校長和高思源主任分享他們關于經典誦讀的探索之路,開放的時代,多元的學習,真好!心向往之,大雨如注又奈何?什么也擋不住我們安源學校教師求學的腳步!看,七年級的幾位同事放棄了計劃已久的年級組集體活動,早已到達“傳統文化進校園 經典誦讀進課堂”師資培訓現場——萍中附屬學校。為我們好學的團隊點贊!</h3> <h3> 八點半,活動準時開始。萍中附屬學校賴家春董事長致辭,歡迎不遠千里趕來傳經送寶的王獻嶺校長和高思源主任,歡迎從湖南韶陽、江西吉安和萍鄉各地趕來的校長、老師及書友會的同修們!</h3> <h3> 萍中附屬學校的賴昭羽校長擔任本次活動的主持。她隆重地向大家介紹:</h3><h3><font color="#010101"><b>王獻嶺</b></font>,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河南省永城市第二小學校長,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全國推動經典誦讀百佳校長,全國首屆“書香之家”獲得者,河南省教育廳學術帶頭人。出版有《永城故事》《河西十年》等著作。</h3><h3><b>高思源</b>,中教高級,教育碩士,永城市第二小學教科室副主任,河南省骨干教師,河南省文明班主任,全國課題研究優秀教師。近年來,致力于經典教育,多次應邀赴鄭州、北京、西安等地參加《論語》一百夏令營活動,擔任輔導老師。現已完成《孝經》《大學》《中庸》《論語》《道德經》及多本蒙學經典包本錄像。在經典誦讀方面,經驗豐富,成績突出。</h3><h3> </h3> <h3> 隨后,高主任精神飽滿地領著我們大聲誦讀《論語·學而第一》,在抑揚頓挫的誦讀中,我們感受到親近經典的美好,享受著靜心讀書的快樂!</h3> <h3> 上午的重頭戲當然要數王校長的講座《且讀且行,朝向光明》啦!他以幽默風趣的語言,將永城二小師生誦讀經典的經歷、故事、心得娓娓道來。曾經,他以為經典就是唐詩宋詞,編寫了一套《古詩文經典誦讀精粹》(上下冊)校本教材,師生齊讀共誦;曾經,他以為經典就是中外淺白的詩歌,欲以詩歌開啟師生的黎明而晨誦,編寫了《新教育晨誦詩》(上下冊),師生齊讀共誦;2014年暑假,他赴安徽績溪參加“相約《論語》一百,啟發原創心靈”活動后,有感而發,寫下了一篇隨筆《致敬<論語>》。之后,他領著師生開始誦讀《論語》《大學》《中庸》《孝經》《道德經》等經典。2015年5月,他們相約“包本錄像”:熟讀成誦,面對攝像機,記錄永恒;2016年5月,教師們相約:誦讀經典,溫故知新(將原已背誦過的經典,在一年以后經溫習再次成誦)。那些日子,他們朝朝暮暮,念茲在茲,寒暑易節,讀誦不輟,那年暑假就有106位教師完成了“包本背誦”,不簡單啊!2017年10月18日,永城二小由校長、副校長、各部門主任和干事、年級組長、備課組長組成的“教師讀經精英班”正式啟動每天“讀經打卡”。那些日子,他們皈依經典,沉迷其中,徜徉忘返,而他也隨興寫下了記錄那些日子的文字,著書《河西十年》。從2007年擔任校長以來,12年的時間里,他帶領師生完成了永城二小經典誦讀三步走“包本錄像—溫故知新—每日打卡”。四千多個日子里,無論多忙,無論有多少事情要做,他從不間斷每一天。有人不理解、不情愿,他全然不埋怨、不爭論,只以無言的行動、不懈的努力帶動人,感染人。現在,“每日打卡”已成了老師們的習慣和自覺,而他們的學生六年下來也至少能背誦三百首詩詞,能熟讀成誦《論語》《道德經》等十二部經典。“夫妻共讀”“親子共讀”“全家共讀”在永城二小已蔚然成風。</h3><h3> </h3><h3> </h3> <h3> 王校長還跟我們分享了永城二小師生誦讀經典的視頻(下面只是截取的片段),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誦讀的美妙,對他們這種詩意生活充滿了向往!</h3> <h3> 下午,高主任結合師生實例,為我們講述了誦讀經典的意義:1.孩子增強記憶力,中老年人預防老年癡呆;2.有助于發展孩子的語言,提高理解能力及寫作水平;3.給人智慧,誦讀經典能讓我們從圣哲古賢身上汲取人生智慧;4.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讓人內心更強大;5.改變自己,改變家人,改變班風、校風、世風······大家不時報以熱烈的掌聲對他的觀點表示認同。因為讀得多,讀得熟,高主任在分享過程中,對經典名句的引用信手拈來,一個溫文儒雅、滿腹經綸、妙語連珠的學者形象令人久久難忘!</h3> <h3> 在互動環節,王校長和高主任耐心細致地回答了大家在帶學生、帶自家孩子或自己誦讀經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一個89歲的經典愛好者,在現場全神貫注地聽了一整天,他對兩位專家豎起大拇指,不停地夸他們,對他們的分享給出了“真、實、活”的高度評價。他還就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紅色文化”“新時代文化”談了自己的見解。最后,老人用顫抖的聲音,激動地說:“我89歲了,不知還能活多久,但我會堅持終身學習,終身服務,直到最后一口氣!”現場響起熱烈而持久的掌聲,向老人致敬!</h3> <h3> 今天,我最大的收獲就是王校長反復強調的“腳踏實地、持之以恒、全力以赴”。王校長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學校長,卻能于普通之中做到突出,平凡之中做到不凡,做到全國知名,將學校做成“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全國詩教先進單位”“全國優秀少先隊集體”“河南省文明單位”,而自己則常奔走于全國各地的經典講堂,成為講經傳道的布施者,靠的是什么?靠的,不正是那十二個字嗎?不正是他超乎尋常的毅力及認準目標一往無前百折不撓的頑強精神嗎?</h3><h3> 見賢思齊,我想,我也該持之以恒地帶著孩子們把經典讀下去!在不同的年級,我們也曾包本背過《弟子規》《大學》,現在的學生正在背誦《論語》。因我長期待在五、六年級,有的學生,可能只教到一年,僅憑一己之力,誦讀的內容很有限,就像我們現在誦讀《論語》,其實要在一年內完成都是有難度的,那其他的呢?為了讓經典誦讀在小學階段系統化,我們小語組的省級基礎課題《城郊學校以“四進”策略提升學生閱讀素養的研究》課題組完成了校本閱讀課程的構建,將《三字經》《聲律啟蒙》《弟子規》《小學生必背古詩75+80首》《大學》《論語》列入1~6年級國學誦讀內容。各實驗班的孩子們手捧讀本,齊聲誦讀的情景已成了校園里一道美麗的風景!作為課題負責人,我后續該想的,該做的,應是如何發揮課題的引領作用,讓課題組成員帶動本年級其他教師將我們現選的國學內容“包本背誦”,切實過關,而不僅限于我們幾個實驗班。</h3> <h3> 我們六(3)班的孩子現在 “課前一吟”、早讀課、晚上睡覺前都在讀《論語》;課間,常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背《論語》。“先行其言,而后從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不知而不慍”“不遷怒,不貳過”“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德不孤,必有鄰”也常從他們的口里冒出,接受了經典洗禮的孩子,最大的變化就是不再作業拖拉了,不再和同學打架了,不再頂撞父母了!</h3> <h3> 某一次考場作文,發現有幾個孩子引用了《論語》里的名句,恰到好處,我莫名地欣喜!偶然看到家長發朋友圈,因孩子送的生日禮物而暖哭,我也眼睛發熱。而這些,更激起我帶孩子讀經的熱情!</h3> <h3> 王校長和永城二小的故事深深地感動著我,鼓舞著我,也更堅定了我帶孩子們繼續飛行的信念,不問飛多遠,不求飛多高,只需要堅持!累了,我就對我的小鳥們念王校長寫給孩子的詩:</h3><h3> 孩子,</h3><h3> 當黎明來臨的時候,</h3><h3> 我們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走向學校。</h3><h3> 我在想——</h3><h3> 新的一天,</h3><h3> 我們應當如何開啟?</h3><h3> 孩子,我想送你一首詩······</h3><h3> 我只想——</h3><h3> 送你一首詩······</h3> <h3>供稿:李艷芳</h3><h3>供圖:朱會文</h3><h3>審稿:朱紅英</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丰县|
家居|
南城县|
青浦区|
宁德市|
永福县|
甘洛县|
长兴县|
阿巴嘎旗|
德兴市|
进贤县|
上栗县|
泽普县|
独山县|
宝应县|
久治县|
商丘市|
吉林市|
克什克腾旗|
定边县|
东乡族自治县|
石渠县|
疏勒县|
阿克陶县|
平阴县|
哈尔滨市|
姜堰市|
十堰市|
自治县|
乌拉特后旗|
嘉定区|
江北区|
台山市|
安达市|
南宁市|
祁东县|
乐业县|
河北省|
綦江县|
浮山县|
邯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