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越戰日志1979.2.17

綠林少校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岳恒俊廣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2月17日。天將亮,在集結地,我們等待了多時。此時,全師就像藏匿于崇山峻嶺中的一只猛虎,磨牙擦掌,暗藏殺機。約早5點,我方開始炮火準備,122榴彈炮、152加榴炮、多管火箭炮等火炮齊鳴。霎時,火光照亮了半邊天,大地微微顫抖。炮陣地在我們來時的路邊,由于相距較遠,或者強聲相抵,沒有震耳欲聾的感覺。也許是防備敵人還擊,我們緊急從民房出來,向山底下運動,緊貼山腳。可能是臨時決定,許多人不知道怎么回事,隊伍無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炮火準備后,大軍開始行動。師長鄭文水、政委周開源坐鎮師基指,指揮全師萬余人馬,分路向戰役目標高平疾進。(按照上級意圖,41軍圍殲越國高平守敵,121師擔當了迂回穿插敵后這個艱巨任務。斷敵退路、阻敵增援,腹背受敵,對121師來說,是嚴峻考驗,對每一個指戰員來說,是生死考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基指行進順序大概是警衛、防化、工兵、基指首長及參謀人員,然后是我們通信分隊。我通信二連的順序是基本順序,二臺在前,負責對軍的聯絡保障。我三臺隨后,擔負師無線電2號網主臺任務,負責對師屬3個步兵團通信聯絡保障(戰爭初期,風云變幻,指令頻出,請示不斷。我臺聯絡任務十分繁重,是基指指揮戰斗的重要渠道,是首長的千里眼和順風耳。戰后,我臺榮膺集體三等功,多人立功。二連的立功人數占比高于一連和三連),其他臺依次在后,各有任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臺是大功率車載電臺,沒有隨基指行動。我臺的隊序是臺長在前,報務主任隨之,其后是77年兵繆可良背15瓦電臺,然后是李偉背天線包和天線桿,我背馬達位于全臺最后,我們是最佳搭檔(15瓦電臺,是我臺主要武器。繆可良的責任重,他背負電臺,耳機掩耳,行進間也不能間斷守聽。與臺長和報務主任不同,他一面要觀察前景,緊跟隊伍。一面要分辨呼叫信號,隨時收報,兩者兼顧。同是軍人,責任有輕重,他內心的壓力,他知道,我當時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戰前入臺的79新兵張國光和外軍區支援的77手吳和釵在我的前面,他倆沒有固定任務,徒手行軍(由于吳和釵此前服役于福州水兵大隊,他身著呢子冬裝,在的確良的隊伍中,十分醒目。為此,他頗有優越感。出境后,我玩笑他。你身著呢子服,越軍很可能會誤以為你是我軍高級將領,會惹麻煩的。他一想,果真如此,如何是好。戰場上也沒有備裝可換,這以后,他低調了很多。回國后,駐扎邊境渠洋,他恢復了優越感。那時候,連隊吃的很不錯,他仍說不如水兵伙食好,常與我們見外。唉,當兵人,吃穿不由己,都是過眼煙云,不值得顯擺。最終,他沒能與我們一起班師奇峰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臺長看我身體好且機靈,吩咐我殿后,照應前隊。作為一個剛入臺的新兵蛋子,有這等吩咐,是信任,暗下決心,不辱使命。此時,天色朦朧,中越邊境地形大致相同,接壤不明顯。我們在兩山之間的小路上前行,路過一個柴扉,我不知道是哪一步邁出國境的(基指從121號界碑出境,出境的方式很多,簽證的,偷渡的,入侵的。兩國交惡,無邊境概念)。 隊伍走走停停,誰也不言語。心里沒有什么畏懼感,只覺得很嚴肅,有一點摸不著頭腦似的。遠處隱隱約約傳來了槍聲,仿佛在演習。可能是昨晚吃的紅燒肉罐頭和蔬菜罐頭有一點涼,腹內很不自在,行進中無法方便,就這樣,我帶著重重內部矛盾出境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行約一公里,前方有敵情,隊伍停了下來。這時,我臺開始工作,我和李偉暗中摸索著,在半坡的石頭堆上架起了天線。按臺長要求,架設的是T型天線,這樣發射功率最大。巧,李偉也感到內急,隨后,我倆輪流就地迅速解決內急問題。兩個新兵,不知道隊伍什么時候開拔,方便時,提心吊膽,一陣緊張后,輕裝上陣了。此前,我部無線電保持靜默數日,出境后,第一次開機。主要是試通,雖然不太順利,還是通了。報務主任緊張地擺弄著臺里的小八一(B)型收發報機,與屬臺聯絡,可能是相距不遠,信號強度都在3以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和李偉分別站在兩根天線桿下,四目緊盯臺長,收信機里隱隱約約傳來了“滴滴滴 嗒嘀嗒”完成報務的信號聲,我知道,快了。這時,只聽臺長一聲令下“收線”,我倆絲毫不敢怠慢,使出看家本領,起樁、拆桿、收繩、收線、裝包、歸隊,麻溜的很。我軍使用的摩斯碼是短碼,而國際通用的摩斯碼是長碼。我軍在無線電領域特立獨行,其實,不宜隱蔽(戰后,我軍恢復使用長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突然,有人說話,好像是作訓科的張魯江參謀,他說,把烈士抬下來。我一聽,皮膚一緊,心想,真的進入戰爭了,死了就真死了,這不是演習。半黑中,有人抬著在開口子戰斗中犧牲的烈士,與我們擦肩而過,向國內走去,看不清,不忍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走著走著,天放亮。可以看到小路上稀稀拉拉散落的印有中、越兩國文字的傳單,那是我方的文攻。行約3公里左右,前面傳來了激烈的槍炮聲。一會,看到幾個抬著擔架的民工趟過小河,向我們走來。迎面時,看到擔架上受傷戰士的兩眼無力的半睜著,血染紅了手臂、挎包和擔架(這位戰友很幸運,被安全及時地送回國內救治。醫護人員的飽滿熱情開始釋放,尤其是第一批傷員,得到了精心照顧。隨著穿插的深入,距邊境越來越遠,走過的路,重被敵人占據,沒有后方。不得已,烈士或就地掩埋。傷員隨行,得不到進一步醫療處置,加重了他們的傷情,也加重了穿插部隊的負擔。山路崎嶇,敵情復雜,傷員的身心經受著磨煉,穿插部隊在沉重的前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是一片收獲過的稻田地,所謂的開闊地。對面都是高山,小路的右側是小河,河那邊山底下聚集了一大批民工。小路左側有幾座茅草房被炸毀了,余煙繚繞。隊伍停了下來,接著,傳來了口令“做好戰斗準備”。頓時,傳來一陣稀里嘩啦地打開保險或上膛的槍械摩擦聲。我端起沖鋒槍,四下張望,擔任警衛的戰士也把機槍架好了,防止敵殘余冷槍傷人。外表看來,和戰前的演習差不多。可誰心里都清楚,戰爭、戰爭真的開始了,我們這代軍人,有幸接受戰爭考驗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初戰,誰都是第一次。局面顯得混亂,無序,行進緩慢。突然,又傳來了防化口令。此時,誰也不敢馬虎,按照操作要領,馬上戴好防毒面具,但沒有穿雨衣(戰前,防化訓練時,就發現這防毒面具有兩個缺陷,一是哈氣排不出去,易造成鏡片模糊,雖然配備了防汽膜片,但效果欠佳;二是呼吸急促時,設計慮氣節奏跟不上,造成呼吸困難,戴上防毒面具,行軍速度是上不來的。我連夜訓,模擬實戰。戴上防毒面具,穿上雨衣,跑步前進,防刺鞋沉重的落地聲,驚動了老鄉。有人推門察看,這一看不得了,黑暗中,但見一群長著豬嘴樣、披著斗篷的黑影在奔跑,莫非是天蓬元帥下凡。這一幕,出現在邊境夜晚的小村莊,使邊民受驚匪淺。頓時,傳來了急促的關門聲,這晚,老鄉怎生入眠,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時候,竟然有部分人還不會使用防毒面具,戰前都干什么了,要命的事,這等大意。接著,又向后傳調防化班上來,后面回令說防化班在前面。我略感不滿,這么多穿四個兜的精明參謀人員,怎么這么多疏漏,剛出境,就這么沒章法。我觀察了周邊的事物,沒有什么霧狀、粉狀等化學武器特征和其他異樣。河那邊,除個別民工用毛巾捂在嘴上,大部分民工也沒有采取什么防化措施,尚沒有什么中毒的表現。緊張了一陣后,防化口令解除,原來是一場虛驚,但心里還是緊張的(我現在疑惑,那些沒有經過防化訓練和沒有裝備防化用具的民工戰友,一旦遇上化學戰,他們的生命如何保障,難道說,從一開始,他們的生命就被疏忽)。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隨行的民工很多,除擔架隊外,大多是負重者。我連也有民工,主要是背負兩瓦報話機用的單元電池,那玩意沉重,消耗快。出境作戰,攜帶這么多民工隊伍,在現代戰爭中少見,我軍的后勤保障落后,無法滿足出境作戰要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們停在半山坡上,可以聽到山坡的那一面,槍炮聲和手榴彈聲震天介響,那里在鏖戰。想看個究竟,我蹬上緩坡。但見前面山山相連,人若蟻螻,硝煙如絲,槍炮聲,就是從那方傳來,尚危及不到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基指在步兵打開的通道里前進,雖然聽到槍炮聲,卻看不到一個敵人,比較安全。不過,四周的山里躲藏了不少越人,見我們人多,不敢貿然開槍(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美軍撤離越南,留下不少M14、M21系列狙擊步槍,1979年份,M系列步槍仍然先進。眼下的影視作品,我的兄弟順溜帶頭使用狙擊步槍,八路軍、新四軍及各方對手都在用。而在這塊土地上把美國大兵打得一籌莫展的越軍,卻客氣的很,將狙擊步槍束之高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槍聲陸續響著,估計前方殘敵尚未掃清,隊伍暫時又停了下來。這時,通信部門利用這個機會,急忙組織通信聯絡,我和李偉利索地把天線架好。因我持槍,就主動到遠處的小樹林里警戒(此舉很危險,沒有人安排,但我覺得,一個戰士就應該這樣要求自己,也許,我受文學作品影響不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向四面觀察,離我不遠的幾座木屋,看不出動靜。小樹林后面,就是陡立的高山。可以看到,石縫和石洞口露出了不少沒來得及藏嚴實的生活用品,估計,山上一定有越國百姓。抗美時候,他們緊靠中國,有安全感,現在,沒有安身之所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們向山下走去,扛彈藥的民工夾雜在隊伍中,秩序無條有紊。經過一個村莊,左側小河邊,一個由水流帶動轉輪的舂米石器,七上八下笨重地在敲砸,像往日那樣運作著。若非戰爭,此番景象,頗有原著民生活氣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路過剛才槍炮聲響的地方,在右側山下的一片稻田地里,有一個背手槍的干部,揮動著手,面向幾十個戰士講話,應該是戰斗小結。他們的旁邊,有兩位烈士靜靜地躺在冰涼和潮濕的稻田地上,身上覆蓋著干草,露在外面的腳上,沾滿了泥和水。我想,兩位戰友一定是在沖鋒中倒下的,我不忍正視他們。是他們用生命為我們打開了前進的通道,我還是向烈士望了一眼,以表敬仰和懷念(多少年后,當我端起酒杯、當我坐上旅游車、當我和愛人手拉手漫步的時候,他們的身影,就像雕塑一樣浮現在我的眼前。我懷念逝者,感恩遠去的戰友,是他們給了我和我們生的機會和這些幸福)。山上有人在動,應該是我們的人,手里提溜著槍,像是在打掃戰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路過稻田地后,隊伍加快了腳步。經過一條膝下深的河流,沒人脫鞋,嘩嘩地趟了過去。接著,又翻山。山路狹窄,隊伍擁擠,隊形又亂了。這期間,通信一連的通信兵策馬來去,可能是傳令。山路,馬是最好的交通工具。我回頭仰望,騎手好威武,馬好高大。那馬,我認識,長臉上部有撮白色的旋花。桂林奇峰鎮我營駐地,一連的馬廄,就在去師醫院的路右側,每天早操跑步,要路過那里。</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上路了,是土路。此時,我臺與屬臺聯絡了一次,拍發一份特級報文,然后追趕隊伍(出境第一天,電文頻繁,?是因為突!發事太多,上級沒有底、下級吃不準,所以往來報文不少。電臺可就苦了,收發報文不敢耽誤,有報就地收發,時間緊張,心情也緊張。白天,視線良好,可清晰看到收發電文,還可以看到前隊、追趕前隊。夜間就難了,還好,有了白天的經驗,學會了隨機應變)。我和李偉收天線的速度,可謂神速,平時沒白練。應了那句口號: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路邊的山上,有敵人不時打冷槍,像是騷擾。我想,這條公路可能是預定路線,炮火準備時,這里沒少落炮彈。只見房屋旁、路上、水溝、田野里彈坑累累。炸在路上,就是一個大坑,炸在稻田地里,像是一個行軍鍋灶,炸在石頭上,更是石崩石裂的,一片石粉,能看到散落的炮彈片。炸死的豬、牛等牲畜不計其數,有的倒在田里,有的死在圈里。不過,沒有看到越人尸體。隊伍靠在左側山腳下,順著土路往前走,前面出現了村莊。這條路的安全還沒有鞏固,有殘敵。右邊路口有機槍警戒,往里有一座橋,再往里是村莊了,我臺在這趕上了隊伍。這時,有槍響,一位師副參謀長組織隊伍臥倒,人們靈活極了,馬上趴下。何炳龍臺長正好絆了一跤,順勢趴下。我趕忙側臥在路邊的一撮草叢后面,持槍向右前方的山上瞭望,伺機射殺敵寇。可是,嘛也看不見,沉重的馬達,就像一塊大石頭,壓在我身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這時候,聽到有人說話,回頭一看,是周開源師政委。他杵著一根樹棍站在路上,沒有臥倒的意思,警衛員也站在他身旁。我很著急,壓低嗓音狠狠地喊,周叔叔臥倒、臥倒。這位經過解放戰爭考驗過的老戰士,根本就沒有把冷槍當回事,他叫大家快速通過此地。口氣里聽出,他對聽到槍聲就臥倒的麾下不屑(周開源師政委,曾任122師副政委。他從海南建設兵團支左回來后,家住合流122師招待所。父親從海康支左回來,同住合流122師招待所,同住的還有曲寧汕、曲寧江哥倆及潘玉剛等同學家。因為鄰居,所以熟悉。周叔叔的長子服役于123師,越戰中英勇犧牲,有失子之痛。戰后,周叔叔的二兒子周杰,接過哥哥的槍,曲寧汕則接過弟弟的槍,成為我的同營戰友。那陣子,我師接槍的戰友不少,其中不乏女戰士。很多女戰士來自鄉村,若非他們的兄弟陣亡,她們一輩子是不會有穿軍裝機會的。初到部隊,女戰士們很興奮。還沒有經過隊列訓練的她們,去服務社的路上,說說笑笑,手拉手,橫行馬路。就像鄉下趕集,把道路堵的嚴實,使男兵不好意思通過。她們的言行舉止,使女兵的形象略略打了折扣。由于文化不高,集訓后,不少人分到有線通信單位爬電線桿。文革中,有一幅反映通訊兵生活的油畫。雨夜中,一位女戰士在電線桿的頂端,拿著話筒呼喊:大海、大海,我是海燕。煞是英武,成為她們的寫照。有的還分到農場工作,有的人因為個人問題處理不當,引出不少麻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就這樣,走走停停。一民房后有一個越南老者,頭上扎著紅布,稍縱即逝。奇怪的是,誰也沒有去理會這事,我想,此叟未必是善類。不知道,這個老越人,會給部隊帶來什么麻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繼續前進,看到幾個戰士從路旁的民房里搜出了許多手雷、子彈、幾支步槍和幾挺蘇式機槍。那機槍的彈倉是圓盤式卡在機槍上方的,電影《上甘嶺》里機槍手毛四海掩護戰友炸敵人火力點時,使用的就是這種機槍。不過,它已退出我師裝備。一個越南中年婦女站在這堆槍彈旁直發抖,聽翻譯,她說是別人放在她家的,她家里有一個地洞。戰爭初期,我們沒有經驗,對越人沒有什么嚴厲的懲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離開那堆槍彈后,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情況,隊伍中有人向前面的草叢開槍,于是,警衛部隊的輕火器一起朝那叫了起來。我們全臥倒在水溝里,打了一陣,不見動靜,又是一場虛驚。借此機會,隊伍整理了一下,繼續前進。離開了小村莊,見到路上有許多棄物,包括皮箱、包裹、糧食和彈藥箱等物。看樣子,是剛拋棄的,而且,人就在路邊的山上。前面不時傳來槍聲,有情況,隊伍又停下來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臺借機開機工作,我架設天線后,在附近警戒。環視周邊,高山聳立,地勢險要,藏個千軍萬馬不難。多虧我軍行動迅速,敵人防不勝防,否則,寸步難行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又過河,河中有石頭,有人淌水而過,有人踩石過河,各顯神通。有人急忙往水壺里灌水,有人掬水而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山上、山下,來到一條較寬的公路。約下午4點鐘光景,傳來了沉重的馬達轟鳴聲。我們的坦克上來了,有步兵搭乘,聽說是尖刀營。見到自己的坦克,心里很激動,我和戰友們向坦克揮手致意。隊伍讓開路,在一處民房旁休息,讓坦克先行。這時,民房里走出一個老者,也向坦克揮手致笑。隨后,拾了幾張我方散發的傳單進屋了,誰也沒有理會他。此公的善惡,不得而知,隊伍踩著坦克履帶留下的轍痕繼續前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山坡上,有一輛坦克拋錨掉隊了,乘員在坦克外,好像在修(后來聽說,入夜,這輛坦克被襲,人員損失不小。穿插中,掉隊,就意味著危險)。下坡,來到一個叫通農的縣城,遠遠就看到有的房子上冒著黑煙,這里戰斗過。到跟前,看到這個越南的縣城,還沒有我們的一個小鎮大。右側路邊,有幾個戰士在用沖鋒槍射擊電線桿上的瓷瓶,可能是破壞敵方的通信線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先頭部隊在房門上貼了封條,不許隨便進入民房。開路先鋒任務繁重,不僅要完成搶山頭、清山洞、沖開血路、毀敵設施等武攻任務,還要完成撒傳單、貼封條等文攻任務,讓人想起當年長征的紅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通農可能是匯合點,到這里的隊伍很多,坦克卻在這里與我們分路了。路左邊,民房前,一輛坦克炮塔后側,橫臥著兩個軍人的遺體。他們穿著防刺鞋,我知道,那是我師烈士。搭乘坦克的戰友,無法安置同伴遺體,只能帶著他們繼續征戰。坦克向縱深馳去,兩位逝去的戰友將何處安身,我雖牽掛,卻音訊難回。天慢慢暗了下來,隊伍沒有宿營的跡象,反而加快了前進的腳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突然,一顆曳光彈從隊伍的后面,經我們頭頂向前方射去(應該是指示方向用)。一道亮光劃破昏暗,我的心緊了一下。戰爭初期,沒有經驗,很多軍事現象,都會令人一驚。天黑后,視線不良,敵情隨時可以出現。行進速度慢了下來,不像白天那樣大搖大擺了,而是走走停停,東張西望,提心吊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有時候,前面突然臥倒,后面不知道發生了什么,無需問明,只管往路旁的溝里跳。頭或身體碰到什么硬物,不得吱聲,也不知道疼。動作快極了,呼拉拉一下,路上一人不剩,把水溝填滿了。一次,繆可良就仰臥在我前面。黑暗中,看到他不斷地降低頭和身體的高度,我也在不停地壓低身體,減少暴露。沒人說話,看到前面的人走了,就趕快跟上。有一次,前面出現鈴聲,隊伍馬上臥倒,一場虛驚。原來,是一頭系鈴的牛在走動,炮火聲改變了牛們的生活,牲口在夜里也不安定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路上停了一臺吉普,應該是越方的,稍不在意,就碰到這個鐵家伙。這一夜,停的時候比走的時候多,幾乎是在挪。突然,行進左側的小村莊里出現了燈光,一下子,大家屏住呼吸,偌大的隊伍竟然沒有一點響聲。如果誰不意中發出動靜,大家都會投去責備的目光,雖然夜暗,可以感覺出來,如芒刺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走了一天,又累又困。每當停下來的時候,大家都坐下來,有的就睡過去了(后來知道,不少人就是這么掉隊的,大意者、遲鈍者,什么時候、什么場合都有)。此時,我的機靈勁發揮到極致,我睜大黑色的眼睛,仿佛開機的雷達,始終在黑暗中感覺著周邊信息。隊伍動的時候,沒人通知,起來就走,神秘的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李偉的身體較弱,有動靜,我就拉他一把。這時候,怕插隊,亂了就跟錯隊。渴了。一次停留,我確信隊伍不會馬上走,就趴在田埂上,直飲田間水。此田的水,讓我憶起兒時抓魚彼田里水的味道,彼此相距甚遠,竟然味相近。應該放點“清水劑”,可那玩意味難聞,沒有投放。盡管不衛生,但解渴哎。也許是不停的行軍,排汗多,即使喝了不潔的生水,也不腹瀉 。壺中余水不足半,我知道蓄水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最后一次停下來,是基指決定露營,我們右拐入一個坡地(師基指決定留在宗梅,等候掉隊的361團和362團。兩個團隊沒有及時跟進,拖了全師穿插進度)。敵情嚴重,約3點鐘光景,傳來命令,天亮前要挖好工事。此時,大家又累又困,但還是動了起來,干一干,天放亮了。這一夜,沒有合眼,出境的第一天,就這么過去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州市| 武安市| 荥阳市| 观塘区| 磴口县| 漳平市| 临颍县| 宝清县| 芦山县| 资溪县| 子洲县| 龙游县| 绵阳市| 沿河| 尤溪县| 甘孜县| 双江| 余姚市| 建阳市| 淮北市| 昌邑市| 泸西县| 阿坝| 府谷县| 腾冲县| 望谟县| 上蔡县| 大新县| 博罗县| 花垣县| 兴山县| 长兴县| 莎车县| 前郭尔| 邻水| 霞浦县| 唐山市| 隆林| 沙洋县| 乌恰县| 伊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