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天與地之間,在山與山之間,在懸崖與懸崖之間,無路可走的時候,總得有人奪路。</h3><h3>像怒江,一生都在奪路,一生都在狂奔。</h3> <h3>一滴水,在唐古拉山的巖隙中逃生,在草叢間泯泯滲出,匯聚更多的水,嘯聚山林,嶄關奪隘,破巖開道,劈山為路。</h3><h3>大江一怒從天降</h3><h3>劈山破巖震八荒</h3> <h3>怒江,究竟拐過了多少灣 </h3><h3>從唐古拉山南麓開始 </h3><h3>從上游的那曲河開始 </h3><h3>從遠古的黑水河開始 </h3><h3>從人神共居的丙中洛開始 <br></h3><h3>才第一次被人們記起</h3><h3>這是人類一條自由奔騰的大江</h3><h3>也是一條怒放而又溫柔的江</h3> <h3>夏秋的江水像男人一般怒吼著,狂奔著。<br></h3><h3>怒江,你這魯莽率性的漢子</h3><h3>假如,我是一個女子 </h3><h3>定要嫁給你</h3> <h3>冬春的江水如女人一般碧綠著,溫柔著。</h3><h3>怒江,你這清澈絕美的女子<br></h3><h3>假如,我是一個男子 <br></h3><h3>定會深深的愛著你 <br></h3><h3><br></h3><h3><br></h3> <h3>春天還未來臨,怒江兩岸已盛開著火紅的攀枝花,攀枝花又叫英雄的花,一朵朵紅艷艷的花都為逝去的英魂怒放著、述說著。</h3><h3><br></h3> <h3>火紅的攀枝花把我帶回那個一個亂云飛渡、波瀾壯闊的時代,那是一個烽火連天、英雄輩出的時代。</h3><h3><br></h3> <h3>請跟我來吧!行走怒江大峽谷,走進秘境亞坪,打開一段塵封的記憶,走進遠征軍從野人山回家的路。</h3> <h3>亞坪,傈僳語,懸崖峭壁之意,由亞坪村中的一塊巨大的石壁得來,亞坪通道蜿蜒曲折,像龍似蟒,盤繞在高黎貢山上。<br></h3> <h3>這是一條從福貢縣到緬甸的古老驛道,也是一條野人山歸來之道,英雄之路。</h3> <h3>站在中緬31號界牌,遠遠望去,盡頭連綿起伏的山就是緬北的野人山。</h3><h3><br></h3> <h3>野人山</h3><h3>是一座讓人不寒而栗的山</h3><h3>也是一座戰斗的山,英魂的山</h3> <h3></h3><h3>踏上這片浸透無數先烈鮮血的土地上,</h3><h3>我們一起去尋遠征軍的足跡,憶崢嶸歲月。</h3><h3>讓我們一起走進那年,仰望那山。<br></h3><h3>讓我們一起渡過那江,記住那情。</h3><h3><br></h3> <h3>中國遠征軍,是一九四一年永不磨滅的歷史記憶……</h3><h3>清淚已枯唯有血,怒江南去更無橋。</h3><h3>歸僑未遂生還愿,投向江中作怒潮。</h3> <h3>1942-1945年抗日戰爭進入最艱難階段、為保衛中國西南大后方和打通抗戰“輸血線”而出征滇緬印、抗擊日本的英雄部隊,是中國與盟國直接進行軍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中國軍人在滇緬印戰場以巨大的犧牲換取了自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征戰的徹底勝利,向全世界表明了中華民族偉大的國際主義和民族犧牲精神,對亞洲太平洋戰場和整個世界的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立下赫赫戰功。</h3> <h3>1942年5月,中國遠征軍第一次遠征失敗,三萬多名遠征軍穿越原始莽荒的“野人山”回國,因為疾病流行,缺醫少食,再加上瘴氣彌漫,這數百里的叢林之路成了吞噬近兩萬名遠征軍將士的死亡之路,由此也寫下世界軍事史上最悲慘的—幕。只有幾千人活著走出了這片“綠色魔窟”,不少人甚至淪為螞蟻的腹中之餐……中國遠征軍從慘絕人寰的野人山撤退,血祭野人山,每一步都是“死亡之旅”。</h3> <h3>幾十年之后,一位緬甸克欽邦的軍官領著部隊到當年遠征軍走過的地方去打游擊隊的時候,在里面繞來繞迷了路,天晚了就想找一個山洞過夜,結果找到一個洞口被很多藤條密密麻麻的遮蔽著的山洞,結果他們砍開這些藤條進去看了一眼之后全呆了,滿滿一洞的白骨,還有國民黨兵用的步槍和鋼盔。</h3> <h3>遠征軍幸存者回憶:我帶著一個營在前面開路,到處都是砍伐樹木的聲音,有時走了半天,才發現方向錯了,或者遇到絕壁和泛濫的江河無法通行,盡管非常艱苦,后來我們終于到了葡萄,那可是掛在地球最邊緣的地方。</h3> <h3>據96師師長余韶回憶7月2日,得蔣介石復電,令即回國。我馬上通知各部準備,決定從葡萄東南由下路(由此至云南有上路貢山,下路福貢)經里黨,可浪鋪,通過高黎貢山福貢回國。</h3> <h3>亞坪步道——遠征軍歸國路這是一條從福貢縣吉布得到緬甸極明的古老驛道,早在清朝時就已開辟,至今仍是商貿的通道之一。1942年8月,中國遠征軍1700多人就是從這條步道上撤回的,一路跋山涉水,缺糧少衣,穿越雪山和大江大河的阻隔,克服猛獸、蟲害、瘴氣的侵襲。幸存者歷盡萬苦,無數遠征軍忠魂骨埋異域。</h3> <h3>1942年8月1日,遠征軍至赤拉底,即高黎貢山山腳,自弄海至此,每站都有英人木架草蓋的簡陋營房,道路久已失修,到處崩塌,又有許多大樹倒在路上,行動益增困難。</h3> <h3>96師師長余韶回憶:8月2至4日,過高黎貢山,山中縱橫數百里無人煙,夜夜露宿,此山每年九、十月開始降雪,深數尺至十數尺,行人絕跡,謂之封山,到次年四五月開始化雪,我們若再遲一月就無法通過了。</h3> <h3>遠征軍一路翻越一座座國界線上的高高山脈,聽到前面的歡呼聲,原來山頂石壁上刻著“民國三十一年八月×日,中國遠征軍第96師經此回國 工兵營”。然后我們從土人架設的溜索過怒江,到達了云南省的福貢縣……”</h3> <h3>8月5日至怒江邊,福貢農夫編造了大竹籃于竹纜上,上系長繩2根,牽于兩岸,渡時岸上扯繩即過,每籃可坐2人。</h3><h3><br></h3> <h3>第96師在平滿納參戰人數9863人,戰死戰傷者4081人,生死不明者453人,回國途中拖死及抬炮死亡1500余,幸存者約3000人,然皆病容滿面,疲憊不堪,第一次入緬遠征即以慘敗而告終。<br></h3> <h3>當時,福貢縣的社會形態還處于原始社會末期,人口不過萬,人民維系在刀耕火種,缺吃少穿的極度貧困線上,遠征軍途經福貢境內時正是青黃不接的饑荒時節,但福貢人民寧可自己吞糠咽菜,也要為歸國部隊提供糧食、酒肉、蔬菜等,據不完全統計,支援糧食近十萬公斤,組織了三千六百多的民夫為遠征軍接運物資,開辟道路,并用篾溜索把1700多名子弟兵從怒江上一個個安全地送往江東.福貢兒女用自己最大的民族熱情和犧牲精神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h3> <h3>今天,當我們站在遠征軍歸來的中緬邊界,仰望中國壯美的山河,感慨萬千,淚如雨下。</h3><h3><br></h3> <h3>當年的英雄已化為哨兵守護著祖國的邊境線</h3> <h3>終于明白,進入亞坪,首先震撼人心的就是石太陽,這是為英雄樹立的豐碑。</h3> <h3>也終于明白,石月亮就是祖國母親,是怒江各族兒女用雙手擁抱歸來的英雄。</h3> <h3>你們用鮮血澆灌了攀枝花</h3><h3>你們用脊梁挺起民族的希望</h3><h3></h3><h3>烈士已經長眠</h3><h3>英雄還在重生</h3> <h3>秘境亞坪,一個神秘的、不為人所知的地方,一個尚未被完全開發踐踏、保有最原始生態景觀的地方。</h3><h3>亞坪的歷史值得去追溯,但風光更值得人去仔細觀察、捉摸、品味。</h3> <h3>看似寂靜深入其中,才知生機盎然,令人驚嘆稱奇。這里有綠林紅顏,古木參天,也有飛瀑流泉,奇峰異石,這里有皚皚雪峰,杜鵑花海,也有古樸山寨,竹海起伏。怡人的山光水色,斷絕了塵世的喧囂,有的只是無限的寧靜和美麗的風光,儼然就是現代人心中詩意的棲居地。</h3> <h3>在高黎貢山中段福貢縣以北40公里的3300米的峰巔,有一巨大的大理巖溶蝕而成的穿洞,洞深百米,洞寬約40余米,高約60米,在怒江大峽谷西岸的高黎貢山巍峨聳立,千仞百丈,奇峰峻嶺中簇搖猶如一輪圓月,高高托在天際。這就是怒江人最引為驕傲的“石月亮”,當地傈僳族稱它為“亞哈巴”。它仿佛是開天辟地時就聳立在那里。 波光閃閃的江灣,嶙峋崢嶸的怪石,蒼翠蔥蘢的樹林,陡峭直立的山梁,把巍峨璀巍的石月亮托上高天。夜晚,天上就如掛著兩個月亮,一輪明月當空,把潔白的月光灑在石月亮上,石月亮顯得格外深邃悠遠,人們仿佛置身于肅穆的神秘世界,心境寧靜安詳。</h3> <h3>石太陽——傈僳語亞門昌,在著名的“石月亮”西南2000米之外的崇山峻嶺間,3300米的峰巔,在遠處雪峰映襯下的云霧中若隱若現,格外醒目的矗立著一巨大的大理巖石柱,柱徑30余米,柱高百米,在凜冽的寒風中傲視怒江大峽谷江流云海及碧羅雪山日出,壯麗之極,令人眩目,不可言表。</h3> <h3>"太陽山"傈僳之父和"石月亮"傈僳之母,一陽一陰、遙相呼應、日月同輝,被奉為"傈僳之根",也是當地傈僳族同胞心中神圣的圖騰。真是不得不由衷地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h3> <h3>亞坪長達30公里的深谷中有茫茫原始森林,亞坪林區終年云霧升騰、飄飄渺渺,繁花似錦、鳥獸歡鳴,溪流密布、河水歡唱,如詩如畫。</h3> <h3>亞坪的美,沒有原因,象迷一樣的吸引著人們,其中幾道從天而降的大瀑布,也成了秘境亞坪的一個標志景觀。</h3><h3><br></h3> <h3>神龍見首不見尾,百回千曲出深山。</h3><h3>一峰突兀凌空立,月在江心水在天。</h3> <h3>原始森林里古樹參天</h3> <h3>像著軍裝的士兵</h3> <h3>2000多年的紅豆彬</h3> <h3>1000多年的古樹杜鵑</h3> <h3>像鱷魚的古樹</h3> <h3>長滿靈芝的古樹</h3> <h3>雪景中的高山木蓮花盛開著</h3> <h3>路邊高大威武的迎客古樹</h3> <h3>孕育新生命的古樹媽媽</h3> <h3>穿過原始森林,聞到空氣是甜的時候,就來到了我們駐京辦幫扶的鹿馬登鄉。</h3> <h3>共同締造的美麗鄉村——干布村若隱若現</h3> <h3>云端之上的村子,仿佛神仙居住的地方。</h3> <h3>人神共居的天堂</h3> <h3>一塵不染!</h3> <h3>火燃起來了,日子越過越紅火。</h3> <h3>石板粑粑</h3> <h3>編織彩虹</h3> <h3>怒江就是一個把時間結在繩上,把滄桑紋在臉上,把彩虹穿在身上的地方。</h3><h3><br></h3><h3><br></h3> <h3>不忘這里的山</h3><h3>不忘這里的水</h3><h3>但最該記住的:是這里的人</h3> <h3>來吧,來怒江,來福貢,來亞坪,這山,這水,這人,都絕對值得你親自來體驗,來感受,來銘記。</h3><h3>開啟你的探秘英雄之路</h3><h3>開啟你的生態朝圣之路</h3> <h3>謹以此文獻給怒江各族兒女,獻給為怒江扶貧事業做貢獻的人們。</h3><h3>不忘初心,繼續前進!</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昌县|
同心县|
三河市|
彰化县|
乃东县|
确山县|
历史|
黑龙江省|
鱼台县|
墨玉县|
陈巴尔虎旗|
龙里县|
林西县|
永泰县|
永兴县|
崇左市|
南川市|
江津市|
柘城县|
汶上县|
伊金霍洛旗|
武隆县|
南岸区|
六盘水市|
博爱县|
遂平县|
锡林郭勒盟|
景东|
通州区|
大埔区|
舒兰市|
繁峙县|
吉木乃县|
夏河县|
沾益县|
黔江区|
绥棱县|
靖州|
合阳县|
广宁县|
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