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9年4月5日,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代詩人杜牧把清明祭祖描述得淋漓盡致。</p><p class="ql-block"> 在這傳統的祭祀已故先人的時節,九江黃荊橋柯家畈柯氏宗親,今天在黃荊橋柯氏宗祠舉行了隆重的祭祖儀式,參加祭祖代表包括本莊宗親、在外工作和定居的宗親、部分柯家姑娘、姑爺等二百多人,并特別邀請了九江柯氏族務理事會原會長柯受貴宗親、九江柯氏族務理事會會長柯文彬宗親參加祭祖儀式。</p> <p class="ql-block">黃荊橋柯氏己亥年清明祭祖現場</p> <p class="ql-block"> (柯受淼 82歲 恭讀《祭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黃荊橋柯氏己亥年(2019)清明祭祖</p><p class="ql-block"> 祭 文</p><p class="ql-block">維公元2019年4月5日,歲次己亥,時屆清明,九江黃荊橋柯氏在祭掃先祖墓塋之際,相聚祭拜列祖列宗。本家族親,同以誠敬之心,謹奉香燭供品,恭祭吾族列祖,焚香叩拜,彰顯祖宗之功德,表后世之虔敬:</p><p class="ql-block"> 赫赫先祖 德澤四方 我族遷祖 公諱時用 </p><p class="ql-block"> 源自堅山 別離故土 西渡鄱湖 安居仁貴</p><p class="ql-block"> 開基創業 勤儉繼世 耕讀傳家 繁衍子孫</p><p class="ql-block"> 燦若星辰 公三世孫 諱名士志 生子有六 </p><p class="ql-block"> 汝梅汝舒 遷徙黃荊 繁衍生息 樂而安居</p><p class="ql-block"> 歷十四世 三百余載 生生不息 瓜瓞綿延</p><p class="ql-block"> 人丁繁眾 代有英杰 秉承祖訓 至孝至忠</p><p class="ql-block"> 梅舒裔孫 己亥清明 聚黃荊橋 謹備清酒 </p><p class="ql-block"> 祭告先祖 列祖厚德 福佑子孫 在茲在此</p><p class="ql-block"> 宗親族賢 肅然起敬 虔誠拜謁 祖宗神明</p><p class="ql-block"> 先祖厚澤 蔭佑后人 賢才輩出 薪火相傳 </p><p class="ql-block"> 時用士志 如日之明 同天并老 與世永垣 </p><p class="ql-block"> 今逢盛世 黃荊柯氏 思祖春暉 日月同光</p><p class="ql-block"> 念祖深恩 山高水長 懷祖厚德 萬古流芳 </p><p class="ql-block"> 尊宗敬祖 光大發揚 親宗睦族 永世不忘</p><p class="ql-block"> 水流千里 同出一源 樹高千丈 葉茂根深</p><p class="ql-block"> 士志后裔 親情相依 血脈相通 同祖共宗 </p><p class="ql-block"> 一脈相承 水流有源 樹木有根 慎終追遠 </p><p class="ql-block"> 祖德流芳 謹記祖訓 德行長存 清明祭祖 </p><p class="ql-block"> 佑啟后人 篤志勤學 勵精圖治 光宗耀祖 </p><p class="ql-block"> 告慰吾祖 永賜吉祥 福佑吾族 萬世榮昌</p><p class="ql-block"> 祭典禮成 伏惟尚饗</p><p class="ql-block"> (黃荊橋柯家畈時用公十四世孫朝發拜撰</p><p class="ql-block"> 于二0一九年己亥暮春月)</p> <p class="ql-block"> (柯朝發 介紹黃荊橋柯家畈柯氏遷徙源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九江黃荊橋柯家畈柯氏源流研考</p><p class="ql-block"> 我族柯氏自吳王仲雍公五世孫相公居柯山,指山為姓,要求子孫后代以柯為姓,史稱“得姓始祖”。其八世孫盧公規定從他的后代起改姓柯,史稱“定姓始祖。”歷經數十代相傳,傳至來鳳公。</p><p class="ql-block"> 明初彭澤月山公志在修族譜,不辭辛勞,在安徽青陽獲得藏于雙華(柯喬)公家中手書一冊遺譜。據載傳洛陽公:其先祖為河南人,在唐神龍年間任安徽池陽刺史,居池陽建德縣(今并入安徽東至縣),其裔后分遷,青陽始祖柯穎公,任宋朝尚書,傳至來鳳公始,我族世代傳承才有了記載。之后先祖修輯家譜,記錄家族世代交替歷史。由于世代滄桑,來鳳公之前沒有系統記載傳承,譜牒上也只用簡單的世序列圖標注來鳳公前代先祖,而且不十分完整和準確,故以來鳳公為我族一世祖載入譜牒。直到現在,我們還沒有查找到有關來鳳公之前先人傳承的比較系統較完整的文字記載。</p><p class="ql-block"> 來鳳公世居青陽,歿葬九華山。公生三子:長子冰崖、次子秋崖、幼子丹崖。時值宋末,戰亂紛起,盜賊猖狂,民不聊生。我祖居池陽為生活所迫,舉家外遷。</p><p class="ql-block"> 冰崖公居斗坑狹里,其六世孫千五、千六遷彭澤馬當、大路。</p><p class="ql-block"> 丹崖公三世孫梅隱遷安徽宿松九程坂。</p><p class="ql-block"> 秋崖公宋末因避戰亂遷彭澤荷田舊址,繁衍生息,子孫滿堂,家族興盛。時至元末,戰禍又起,五世祖進四公又將舉家遷居湖口縣堅山東麓桂枝源。公遷居福地,子孫滿堂,家族興盛。 </p><p class="ql-block"> 至十三世祖南經公之子時用公(生于明嘉靖癸丑〔1553〕年歿于萬歷壬子〔1612〕年),于明萬歷年之初自湖口堅山官人灣攜家遷德化縣仁貴鄉(今九江市濂溪區新港鎮、潯陽區金雞坡街道境內),后裔分布在桃花垅、丁家嶺、黃荊橋、大王廟、馬頭上、柯家社等地勞作生息。現大部分后裔聚居黃荊橋和大王廟兩莊。 </p><p class="ql-block"> 十三世祖南珊公之子時華公也于明萬歷年間(遷徙時間較時用公后)自湖口堅山六房灣遷德化縣仁貴鄉在桃花垅、崇墩鋪一帶定居,后因子孫興旺,人口眾多,又分遷老鴉橋、麥汊湖、馬回垅、長嶺口、新港、孫家垅、桑落鄉張家洲、黃梅縣小池口五里橋等地生活。 現居住生活較集中的分莊:馬回垅、長嶺口、新港、黃梅縣小池口五里橋等。</p><p class="ql-block"> 十五世祖春貴公由湖口堅山官人灣遷德化縣新港,歷經了幾代人在此地生活傳承期間,較長時間沒有同本族同修譜牒,時逢同治辛未(1871)年重修家譜時才參與合修。</p><p class="ql-block"> 我們黃荊橋柯家畈柯氏家族,是來鳳公十七世孫,時用公四世孫士志公(字云生)后人。士志公生于順治戊戌(1658)年九月二十五日午時,娶王氏生六子:汝遷、汝梅、汝化、汝泰、汝和、汝舒。自時用公為了生計舉家從湖口縣堅山桂枝源官人灣(今湖口縣馬影鎮柯官人村)遷德化縣仁貴鄉桃花垅、丁家嶺、馬頭上、柯家社(今濂溪區新港鎮境內)一帶,此處乃風水寶地,土地肥 沃,樂而安居,耕讀傳家。</p><p class="ql-block"> 據考證,時至士志公時代,其六子中,長子汝遷后人除魁璧二兒子(士志孫)外均失考。三子汝化現無后嗣,歿葬俱不詳。四子汝泰傳其四世孫無后嗣,先人俱葬丁家嶺、牛仆山、柯家社一帶。五子汝和生一子,其子又生一子,幼歿。</p><p class="ql-block"> 黃荊橋柯家畈柯氏家族為士志公次子汝梅公(字魁先,生于康熙辛酉〔1681〕年,歿未詳)和幼子汝舒公(字自儒,生于康熙癸未〔1703〕年,歿于雍正乙卯〔1735〕年)后人。</p><p class="ql-block"> 因在1989年續修家譜前是1930年續修家譜,實際出譜時間為1931年,前后修譜其間隔近60余年,加解放后各種因素導致存世家譜殘缺不全,又因種種原因家族成員很難查閱家譜,更無法詳細閱讀和研究家譜及家族歷史,導致族人對本族發展歷史,產生誤解和走入誤區。 </p><p class="ql-block"> 這里我想重點討論黃荊橋柯家畈到底是屬“幾房柯”的問題。我們在外面偶遇柯氏宗親時,特別是瑞昌柯氏成公后人,第一句話就會問你是幾房柯? 這就涉及到我們遷始祖是從哪里遷徙來的。遷到德化縣仁貴鄉(現九江市濂溪區、潯陽區境內)的時用公,是從湖口堅山桂枝源官人灣遷來的。</p><p class="ql-block">其后人再遷到現在居住地方(黃荊橋柯家畈)。時用公是從湖口堅山桂枝源官人灣(也叫官人房)人,那我們祖籍還是屬于“柯官人房[注]”,這是不能改變的,相當于現在的個人籍貫。 為什么在虞家河鄉魯板村境內隔港橋祖墳山十八世祖柯公自儒(汝舒)墓碑上記載出現“六房”字樣?這碑是清朝末重立墓碑,此“六房”是按墓主人兄弟六人從大到小順序排列為“大房”、“二房”至“六房”,因為自儒是老六,這就是墓碑有“六房”字樣,但這上面“六房”跟湖口“老六房”沒有關系。湖口堅山“老六房”在九江后人大都定居在新港鎮的時華公后裔。湖口現有“老六房”、“老屋房”、“官人灣(房)”三大房。 與瑞昌柯成公支下“大房”、“二房”…“六房”或其他房沒有傳承關系,只是同姓而已。 </p><p class="ql-block"> 黃荊橋柯家畈生活的族親都是汝梅支系(高柯)和汝舒(字自儒)支系(兜底柯)后裔。</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官人房:現在湖口縣馬影鎮柯觀村柯官人村。元至正十二(1352)年,文庠生柯進四(生歿不詳)攜全家由彭澤荷田(今彭澤太平鄉永樂村境內)遷至湖口縣堅山歌陽灣(今湖口馬影鎮東塘村境內),進四曾孫文貞分柯老屋村(老屋房),文政(生于洪武〔1376〕九年歿于正統戊辰〔1448〕年)分柯官人灣(官人房)。文政次子柯茂(譜名常春),生于永樂丁亥(1407)年歿于成化甲午〔1474〕年。中進士官至廣東省韶州府樂昌縣縣尹(相當現在縣長),皇帝賜受文林郎。娶王氏生子二:柯文、柯武。柯茂幼子柯武中進士于正德六〔1511〕年任湖廣興國州同知(相當于副市長)。因父子二人均為朝廷命官,柯武任職期間,朝廷賜旗鼓石一對(現存),系馬樁石一對,后人為紀念父子二人,故將村名改為“柯官人村”現湖口官人房基本上是柯武后裔,目前柯文(生于正統戊午〔1438〕年歿于正德丙子〔1516〕年)后裔發現只有時用公支系。</p><p class="ql-block"> (黃荊橋柯家畈士志公十一世孫朝發拜撰)</p> <p class="ql-block"> (柯受貴 原會長 講話現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黃荊橋柯家畈祭祖儀式上講話</p><p class="ql-block"> (柯受貴)</p><p class="ql-block"> 桃花粉紅映日出,</p><p class="ql-block"> 柳條翠綠隨風飄。</p><p class="ql-block"> 春光美好盈原野,</p><p class="ql-block"> 彩霞無端溢山崗。</p><p class="ql-block"> 黃荊橋畔柯家畈,</p><p class="ql-block"> 男女老少聚祖堂。</p><p class="ql-block"> 香燭燎繞上供品,</p><p class="ql-block"> 肅然起敬拜先人。</p><p class="ql-block"> 尊敬的各位宗親,大家好!我應主持人之邀,參加你們清明祭祖活動,親身體會你們尊祖敬宗的氛圍,在此,特向各位致謝!</p><p class="ql-block"> 喜逢清明時節,黃荊橋柯家畈全體宗親懷著對先祖的崇敬之情,誠心誠意,相聚祖堂,舉行莊嚴而又隆重的祭拜先祖活動。這種傳承祖德教育后生的行為,為我們九江柯氏家族開啟了先河,充分體現了黃荊橋柯家畈全體家人,特別是經過改革開放以后,邁步小康社會的幸福生活道路上,齊心協力、團結一致、仁厚為本、弘揚孝道的高尚品行。 </p><p class="ql-block"> 孝子賢孫明禮義,</p><p class="ql-block"> 年年今朝祭先宗。</p><p class="ql-block"> 先賢神靈佑后人,</p><p class="ql-block"> 列祖列宗福吾族。</p><p class="ql-block"> 黃荊橋柯家畈歷來家風丕振,書聲遠揚。男賢女慧,自力更生,勵精圖治。我堅信,從今以后,柯家坂必將更加繁榮昌盛,人丁興旺。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超舊人。讓青年一代創造更加輝煌的業績,傳承家風,光宗耀祖! </p><p class="ql-block"> (九江柯氏族務理事會原會長)</p><p class="ql-block"> 2019.04.05.</p> <h3> (柯文彬 會長 講話現場)</h3><h3><br></h3><h3> 在黃荊橋柯氏己亥年清明祭祖儀式上講話</h3><h3> (柯文彬)</h3><h3> 各位家人、各位長輩:</h3><h3> 首先,我謹以第三屆九江(荷田)柯氏族務理事會名義向黃荊橋柯家畈柯氏先祖表示深深追思和誠摯敬意!并衷心的感謝黃荊橋柯家畈勝淦宗親對我的邀請!</h3><h3> 今天黃荊橋柯氏在此舉行如此莊嚴隆重祭祖儀式,許多在外工作和居住的宗親千里迢迢回到祖居地,對先祖的緬懷,讓人非常感動,更值得我們觀摩和學習的。</h3><h3> 自古我們柯氏都有清明祭祖的傳統,從老輩傳說的有“打糍粑,朝九華”的說法,那就是當時家族祭祖的一種很隆重方式,現在我們正在傳承和光大前輩的尊祖敬祖的風尚。每年我們柯氏家族都要組織到九華山和荷田祭祖活動,你們都積極參加。像這種各莊堅持每年舉行大型祭祖活動村莊只有霖寰灣、畢祥灣、湖口、太平樓下灣和黃荊橋。</h3><h3> 黃荊橋柯氏遷始祖當年是一副挑子,一雙空手,一門手藝,來到柯家畈,歷經三百余年時間,繁衍生息,前后十四傳代,人口眾多,后人中不泛各行各業的精英。沒有先祖的傳承,沒有先輩的創業,哪有現在美麗的家園?沒有前輩辛勤的付出,我們怎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先祖是偉大的,是崇高的。</h3><h3> 黃荊橋柯家畈即將面臨拆遷,這座美麗的村落將會消失,我們心里有多么不盡的留戀和不舍,今天也許是最后一次機會在柯氏宗祠舉行的盛大活動,將會成為歷史的記憶和彌足珍貴的。以后不管分散住到哪里,但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永遠改變不了手足情深,血脈相通,一脈相承的。</h3><h3> 另外借此機會談點個人體會,今年九華山祭祖,黃荊橋柯家畈宗親非常踴躍,這次活動辦得很成功,勝淦宗親,朝發宗親,柯亭宗親組織得非常好。去年捐款建思賢亭,黃荊橋柯氏宗親響應速度快,捐款非常積極,還有六位宗親捐贈石獅一對,我們理事會很感激,全體族人都很尊重和敬佩。</h3><h3> 最后,愿列祖列宗天上有知,保佑柯氏后裔永遠昌盛、繁榮發達!謝謝大家!</h3><h3> (九江柯氏族務理事會會長)<br></h3><h3> 2019.04.05.</h3> <h3>參加祭祖部分宗親合影</h3> <h3>前排:</h3><h3>左起:柯受貴(九江柯氏族務理事會原會長)</h3><h3> 柯勝淦(黃荊橋柯家畈柯氏祭祖發起人)</h3><h3>后排:</h3><h3>左起:</h3><h3> 柯朝華(九江柯氏族務理事會副會長)</h3><h3> 柯文彬(九江柯氏族務理事會會長)</h3><h3> 柯朝發(九江柯氏族務理事會秘書長)</h3> <p class="ql-block">清明祭祖宗親祭宴現場</p> <h3> 九江黃荊橋柯氏己亥年(2019)清明祭祖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宗親大力的支持和熱心參與體現了柯氏族人謹記禮敬先祖、傳承孝道、德行長存、慎終追遠的祖訓。先祖厚澤,蔭佑后人。篤志勤學,光宗耀祖。黃荊橋柯家畈柯氏,萬世榮昌。</h3><h3>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平县|
嘉峪关市|
永清县|
乌拉特中旗|
江陵县|
昭通市|
顺平县|
全州县|
望都县|
五常市|
扎赉特旗|
来宾市|
潜山县|
滦南县|
宜兴市|
灵宝市|
荆州市|
驻马店市|
榕江县|
泸定县|
台江县|
云南省|
牙克石市|
绵竹市|
崇左市|
阜阳市|
郑州市|
瑞昌市|
桦川县|
衢州市|
岢岚县|
永年县|
渝中区|
区。|
安康市|
庆阳市|
阳江市|
克山县|
班玛县|
古蔺县|
鸡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