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春的遺作

成子

<h3 style="text-align: left;">今天清明。</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有人說,今天是掃墓的日子,</h3><h3 style="text-align: left;">燒香祭祖,敬畏先賢;</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有人說,今天是踏青的日子,</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春暖花開,放歌逐綠。</h3><h3 style="text-align: left;">與我而言,今天的日子是思念。</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思念遠去的妻子,思念流逝的歲月。</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擺在我的面前,是她的遺物;</h3><h3 style="text-align: left;">記在我的心里,是她的容顏。</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只要我活著,她就活著。</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妻子的乳名只有一個字“春”。<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春留下來的遺作,主要有3個:</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b> 一是織毛衣。</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這是春一生中,最樂意干的一件事。</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據我岳母講,春自小10幾歲開始織毛衣。春的家人、春的同學、春的朋友、春的工友,春都給他們織過毛衣。春曾經跟我自豪地夸過海口:“我織過的毛衣加起來,一輛大汽車也拉不下!”</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早些年,家庭都不富裕,人們衣著不像現在這么多樣化,一個人有一兩件毛衣就很不錯了。特別是純毛線織的毛衣毛褲穿起來既暖和又舒服。而且織了還可以拆,拆了還可以再織,變著樣式,一件毛織品能穿許多年。</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從1979年我認識春開始,春也給我的家人織過毛衣,特別是小孩的毛衣,春能自己設計花樣。那些年,為了貼補家用,春還到針織廠攬活,織手工,織出的毛衣通過外貿公司出口到海外。</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在我與春相處的30多年里,春織毛衣就如家常便飯,司空見慣。</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春織毛衣的手法獨到,動作嫻熟,速度很快。而且是一心二用,一邊織毛衣一邊看電視,或者一邊織毛衣一邊聊天。</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春還特別喜歡毛線,家里的大衣柜、小衣柜都裝有毛線。</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春織毛衣,我也跟著出過不少力,早年纏毛線的活兒,大多由我來完成,纏毛線是單調乏味的重復勞動,我不愿意干也得配合干,為此,為了提高效率,我還專門設計制作過纏毛線的機器。</h3><h3><br></h3> <h3>  近幾年,人們的衣著發生了大改變,手織毛衣的人不多了。但春還是沒有停手,除了毛衣之外,還勾織了一些其它日用品,家里的用品罩子、坐墊、花盆墊、杯墊、盛小東西的小容器等等,春都是信手拈來。</h3><h3> 在春生病住院手術期間,還答應給孫女織件紅外套。到2018年5月病世,家里還有一件未織完的細線毛衣。</h3> <h3><b>二是十字繡。</b></h3><h3> 2009年10月我岳母病逝。春陷入了極度痛苦之中,一連幾個月以淚洗面。家人為了幫助春早日走出痛苦的陰影,鼓勵春學習十字繡。開始春并不愿意接受,通過朋友的開導,春認識到自己老是沉浸在痛苦之中,整個人就會抑郁的。此后,春開始瘋狂地學習十字繡,不論白天黑夜,也不管春夏秋冬,通宵達旦、廢寢忘食……</h3><h3> 幾年下來,頗有成果,大的作品有三幅,《旭日東升》、《清明上河圖》、《丹霞風光》,小的作品有20多幅。</h3><h3> 隨著一幅幅作品的誕生,春的心情也逐漸好起來,是十字繡挽救了春。</h3><h3><br></h3><h3><br></h3><h3></h3> <h3>  2011年10月,我和春去黑龍江虎林看姑姑,臨去前,春還專門為表弟繡了一幅《天道酬勤》。</h3> <h3>  2013年10月,兒子結婚,當春知道兒媳喜歡小熊時,特意為兒媳繡了一幅《一群小熊》。十字繡給春帶來了成就感和快樂。至今家里還有一幅《花》尚未完成。</h3> <h3><b>三是寫文章。</b></h3><h3> 對于寫文章,春曾對我說,她不會寫、不想寫,也不能寫。春雖然這樣說,但春寫出的文章卻讓我刮目相看。那是世紀之交,春所在的企業破產了。40幾歲的春不愿意失業在家,陷入了極度的困苦與彷徨。春如何也想不通,好端端的企業怎么說破產就破產了呢?那個時候,盡管有我的安撫,但精力充沛,熱愛工作的春還是接受不了。</h3><h3> 那時候家里有一臺電腦,我鼓勵春學電腦,學打字。那時候還沒有拼音輸入法,只有五筆輸入法,我買來了《五筆字型拆分字典》,春還是挺聰明的,很快就學會了,而且還是“盲打”。此后,春開始在電腦上寫日記,把自己心中的苦悶、所想所思寫出來。<br></h3><h3> 幾年下來,那本字典都用得破舊了。春不僅寫日記,還寫自己身邊的人和事。</h3><h3> 我曾夸獎過她:“老婆,你的文章寫得比我好!”</h3><h3> 春說:“你別替我吹!我知道你是在鼓勵我。”</h3><h3> 我誠肯地對春說:“老婆,不是替你吹,你寫的人物很真實,我寫不出來。”</h3><h3> 但我的表揚與鼓勵并沒有激起春的持久熱情。寫文章沒有能夠堅持下來。因為學會了使用電腦,春曾被應聘到一家房屋中介公司作了兩年業務銷售員。</h3><h3> 春的文章有自己的特點,從保存下來的幾十篇文稿中,還是能夠看得出,春是很有靈性的。不論寫自己還是寫別人,語言樸實、敘述自然、情感真切,一切都是娓娓道來。春如果能夠堅持下來,一定會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問世。只是因為我是企業報編輯,長期從事新聞寫作和文化宣傳工作,是我淹沒了春。</h3><h3> 下面收錄了春的幾篇作品(我一個字都沒動),以饗友人。</h3><h3>&nbsp;</h3> <h3>兒子長大了</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尹玉春</h3><h3>今年春節剛過,平時身體還算可以的我突然患上了感冒,高燒39度6。這下子可急壞了我的老公。因為是星期四,他們單位要出報紙,這個時候最忙。他是石化報的編輯兼記者,平時白天到車間采訪,晚上還要燈下寫稿,有時還要加班到深夜。這幾年,我特能理解他,盡量多干點家務,讓他安心工作。</h3><h3>可我病了,高燒不退。老公為減輕我的病痛,不讓我干家務活。他先是陪我上醫院。下班后又趕緊做飯,吃完飯就忙著用酒精為我搓手心和腳心,幫助我盡快降低體溫。老公晚上還有為報紙畫版的任務,我不忍心再拖累他,可老公還是擔心我。</h3><h3>正在我和老公為難時,一向不關心任何事情的兒子,出現在我的床前。兒子12歲,正在小學讀書。他說:“媽媽,我給你搓手心。”兒子跪在地板上,用那胖乎乎的小手拿著酒精棉為我搓手心、搓腳心,那認真仔細的勁兒象他的爸爸一樣。我的心頭驀然一震:兒子真得長大了,懂事了。</h3><h3>兒子一會兒為我測體溫,一會兒又說幾句安慰我的話。一直忙活了兩個多小時我的體溫降下來,他才回到自己的房間去。這件事讓我享受到了兒子的孝心。此后,我常常自豪地對身邊的工友說:我的兒子長大了。</h3><h3>&nbsp;(1994年2月)</h3> <h3><b>明天不再上班 &nbsp;</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h3>尹玉春</h3><h3> 清晨,我站在自己家的陽臺上,俯視著街道上來來往往的車輛和人群,人們穿著時尚的服裝,匆匆忙忙地趕著班車去上班。</h3><h3> 哦!這是多么熟悉的身影啊。每天早晨,我上班時都要同他們打照面,他們的臉龐是那樣的熟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他們的年齡我都能猜得出,盡管我還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我和他們走在一起時,仍然感到十分親切,因為我們都是上班族。可現在,這一切已經都成為歷史。</h3><h3> 今天,我再也不用同他們打照面了,只能在樓上這樣默默地看著他們匆匆而過的身影,于是心中升起一股淡淡的憂傷。</h3><h3> 由于我那個單位效益不好企業虧損,我們這些四十幾歲的工人全部不用再上班了,年底前在家等待破產,這段時間沒有一分錢的工資,說起來真夠慘的。據說象我這個年齡段的人連個內退都混不上。</h3><h3>人要活著,必須得有個精氣神,否則就無法生存。我才四十幾歲,生命的歷程還很長,總要有個打算吧,總不能整天站在窗前這樣消沉下去吧。</h3><h3> 我想好了,明年兒子就要高考了。我先在家照顧好兒子和丈夫,做好家庭后勤工作。再抽出一定的時間學學電腦,打打字、練練筆,充實一下自己的頭腦,做一個計劃。待兒子高考結束后,就開始自謀職業,做一點自己能所力及的事情。(2000年10月10日)</h3> <h3>&nbsp;嘿!這哥倆</h3><h3>尹玉春</h3><h3>&nbsp;其實這哥倆,不是同姓。他們有著不同的相貌,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年令。</h3><h3>年長的那位個子矮一些,主外。年輕一點的個子高一些,主內。</h3><h3>他倆的共同之處是,走起路來都是低著頭。老話說,仰臉老婆,低頭漢,難斗。</h3><h3>這倆位老兄是被改革的大潮涌進了個體的隊伍之中的。早在十幾年前,他們就不務正業,好好的技校教師不當,卻下海經起商來。在技校時,他們有著很好的理論知識,就干起了機械加工業。</h3><h3>先說那位年長點的,別看他個子不高卻透著靈氣,能對外承攬各種機械加工的零部件的活兒。而自己也有電焊、鉚工手藝。時不時的還能做些罐呀,箱呀的產品。整天忙忙碌碌的,他的這種敬業精神在國企和集體企業當中是不多見的。</h3><h3>那位年輕一點的個子稍高,也有著他自己的絕活兒。他善長于管理工作,只要把機械加工的圖紙拿來,他就能很好地組織生產。同時,還需要與各種人打交道,一種產品需要好多道工續,不可能在一個地方完成,他要去外協。我就是與他打交道的人當中的一員。</h3><h3>剛開始的時候,公事公辦,時間一長人也熟悉了,他就開始向你借東西。說是借,有時候跟本不還,我就主動去要。這幾年我攢得家底不能白白給他們,我心疼。因為他們是個體的,掙錢揣自己的腰包。</h3><h3>我為他們服務一年多了,他們是屬鐵公雞的,一毛不拔。經過朋友的點撥,我開始向他倆扔歌,目的就是告訴他們,不能白為他們服務。聽了我得話以后,這幾個月來,只要他們發工資,就主動意思意思,多少我不在意,只要不忘記我的工作,哪怕是一句寬慰的話,我也知足。</h3><h3>記得有一次,我有事求他們,要他們給我干點半公半私的活,我自己準備料,只需要加工一下。他們干得很快,一個下午活就干完了。他把活干完以后,我試探地問了一句:“這活多少錢?”他們認真地說:“叫大哥看著給吧,給點就行。”(因為這活,是我丈夫單位自己個人投資的部件)聽了他的話以后,我有點生氣。馬上就聯想起他平時那個得一望十,分文不舍的樣子,是一個實足的格朗臺。</h3><h3>說來也是,在人家看來很正常,都是為了經濟效益。這幾年如果不是這樣,這哥倆能買得起三室一廳的商品房嗎?不這樣他們能配合到現在嗎?這哥倆,不是手足,情同手足。據說從沒有“紅過臉”真是不易。我但愿他們在今后的經濟大潮中能一路走好。</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二○○○年十月十四日星期六下午03:57:53秒)</h3> <h3><b>福 &nbsp;萍</b></h3><h3>尹玉春</h3><h3> 萍和小娟一樣,都是我的朋友。她們都是在1992年那年公司合并后,我們才在一起辦公。那時候,我們辦公室一共有七八人,大家在一起很開心。萍雖是在檢驗科,但和我們在一起辦公,人是檢驗科的。但從心底下我們誰也沒把萍當成外人。不論科里有什么事,我們都沒有把她落下,分不出兩個科,所以我們彼此之間感情很融洽。</h3><h3> 萍這個人的性格很好,整天笑呵呵 的,好象沒見她有什么愁事兒。其實不然,萍在娘家排行老六,按理說不用她操什么心。但她這個人很孝順,無論是娘家有什么事,她都能積極地去做,我們都很看重她。有人說,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父母都不關心,這樣的人就不要與他交往。這話,我信。交朋友就要交有良心的人。萍就是這樣的人。</h3><h3> 萍的丈夫是一個愛喝酒的人,而且經常喝醉。有時喝醉還動手打人,每次萍都忍著,并把丈夫嘔吐的污物收拾干凈。我時常說她:“你不用管他,教訓教訓他,看他以后還敢不敢喝醉。”但萍卻說:“沒辦法,他這輩子就有 這個愛好,見酒比見爹還高興,讓他喝吧。”萍就是這樣一個人,夫妻間多的是包容。何況每個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萍的丈夫人還不錯,接人待物很熱情。對家庭也有責任感,對兒子看得特重。是的,萍的兒子長得一米七八的大個子,稍胖一點。樣子很可愛,也很懂事,就是學習不太理想,現在在一所職業高中學烹飪,再有一年就畢業了。</h3><h3> 萍的日子現在是緊點,但有家產,那二室一廳的大房子,多好!將來兒子結婚不用愁了。我對萍說:“面包會有的”</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二○○○年十一月七日星期二)</h3><h3>&nbsp;</h3> <h3><b>我的侄女——雯雯</b></h3><h3>尹玉春</h3><h3> 在我的像冊里,有一張我非常喜歡的照片,照片上面有一個七八個月大的小女孩,旁邊還有一只玩具娃娃。照片上的那個小女孩就是我可愛的侄女——雯雯。</h3><h3> 雯雯是我小弟的女兒,當她出生的消息告訴 我的時候 ,我高興的心情無以言表,當我見她的第一眼,這與我想象中的小模樣兒幾乎相同。</h3><h3> 我是個不太喜歡孩子的人,但是特別喜歡我的小侄女,人們都說是骨血關系,也許是。雯雯小的時候 ,我能為她洗尿布,而且她吃剩下的東西,我也不嫌棄,我自己的孩子我都做不到,真是奇怪。</h3><h3> “雯雯”這個的名字,是我給起的,她父母也就采納了。從此,雯雯就象她的名字那樣,是一個文文靜靜的小女孩。她小時候,不象別的孩子那樣鬧人,在那兒一躺或一坐,只要給她一個玩的東西,她就會靜靜地玩。我有時擔心地問她的奶奶:“這孩子不會是個小啞巴?怎么一點兒動靜也沒有?”事實上我的擔心是沒有必要的,這孩子就是這個特點,不聲不響,很討人喜愛。</h3><h3> 雯雯自理能力很強,上學前班時就能自己帶鑰匙,上學、放學都是自己,不用家長接送,這在同齡的孩子中是少見的。雯雯心靈手巧,縫縫補補的事兒都由自己完成。她的玩具中有一個洋娃娃,她會為洋娃娃梳各種各樣的發型,而且還給洋娃 娃縫制了許多套服裝,把洋娃娃打扮得象個模特兒似的。</h3><h3> 周末,我們去她奶奶家,只要是看到我的身影,她都會沖到我的面前,親熱地拉著我的手,問寒問暖。如果哪個周末她見不到我,下個周末肯定會主動問:“大姑!你上個星期到哪兒去了,我都想你了。”我聽了很感動.,知道這孩子不是在說好聽的。</h3><h3> 雯雯的學習成績,在年級里一直是排在中上等水平。上初中后在班級里是第五名,這名次聽起來還可以,但在年級當中還差一大截子。我有點著急,時常開導她。我曾問:“你的學習是否能跟得?”她告訴我:“能!”我深信,這孩 子是有一定主意的,她心中有數。讓她一步一個臺階往前沖吧!我對雯雯報有一個希望,這就是希望她將來能考上一所重點醫科大學,因為她性格內向,做事認真,而且心很細,當個醫生,肯定會有成就。</h3><h3> 雯雯今年十三歲了,個子已經超過一米六了,長得更加漂亮,更加招人喜歡了。雯雯雖然長成了一個大姑娘,但在我的眼里永遠是一個小丫頭,每當見到她,我心中就會升一種無限的痛愛。我深深地祝福她心想事成!一生幸福。(大姑 寫于二○○○年十一月十三日)</h3> <h3><b>我的外甥女——妍妍</b></h3><h3>&nbsp;尹玉春</h3><h3> 妍妍今年12歲,是我妹妹的女兒。真沒有想到,小孩兒的變化真快,轉眼間已上六年級了。記得小時候 ,這孩子生得不俊,五官都小,小鼻子、小觜、小眼睛。可現在,隨著時間的流逝,妍妍變得“漂亮”起來,就象老輩兒人留下的俗語:“女孩十八變,越變越好看”。</h3><h3> 妍妍雖是個女孩兒,卻象男孩兒一樣淘氣,還很愛哭。動不動就躺在地上耍起“驢兒”來,就為這,全家人還送給她一雅號:“馬戶”。記得她三歲那年,一天下午,幾個孩子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妍妍進來時,“哇”的一聲大哭起來,把我嚇了一跳。忙問:“妍妍,你怎么了?”她的小手一指:“他們 為什么不倒座給我?啊! ……”</h3><h3> 我哭笑不得,心想,這孩子怎么這樣子,真能找事兒!這都是被長輩人慣壞的,這也難怪,在奶奶、姥姥家兩頭都是最小的,尤其是在奶奶家更是“掌中寶”,是奶奶家四個孫兒中唯一的女孩兒。因為淘氣,我沒少教訓她。為此她還生我的氣,剛會寫字的時候 ,就把“大姨壞”這樣的字寫在奶奶家的地上,這都是我平時對她嚴厲管教的結果。她很怕我,卻不敢在我面前發泄。這些事,至今想起來還真可樂。</h3><h3> 上學以后,妍妍漸漸長大了,但在我的印象里還是一個“馬戶”。有一天,妍妍告訴我,她當上了班級的中隊干部。這使我始料不及,心想,這孩子能有這么大的能力?真讓人不敢相信。我問她:“有沒有搞錯啊,是你嗎?”妍妍認真地說:“是同學和老師選的呀!”。于是我一下子感到,妍妍真的長大了,懂事了,再不能拿老眼光看她了。聽說在班級里她還承擔了不少工作,主動拿著教室的鑰匙,每天早早把門打開,清掃衛生,做課前準備。同學和老師都挺滿意。</h3><h3> 妍妍性格活潑,喜歡跳舞,身體條件也好,在二年級時的文藝演出中,她自編自演的舞蹈,還得了二等獎呢。此外,在學校每年舉辦的運動會上,都得過獎。這孩子如能經過“特長班”訓練,肯定會有出息的。妍妍還有一個特點是:嘴甜、腿勤。很會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叫她到哪兒辦點事兒,又風快,又讓人放心。這些在同齡孩子中是很難得的。</h3><h3> 再過一年,妍妍就要上中學了,可至今我還不太清楚,她目前的學習成績到底怎么樣?在年級里能排在哪個檔次。她的父母不急,可我急。對她來講,學習是根本,取得好成績是個大事兒,這關系到她一生的大事。有功夫,我還要跟她好好談談。</h3><h3> 眼下,家長們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們寄托了無限的期望。我也希望我的外甥女妍妍一生平安,健康快樂,學業有成,將來有一份理想的工作,做一個女強人。</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大姨 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星期三)</h3> <h3><b>&nbsp;淑女愛華</b></h3><h3>尹玉春</h3><h3> 我的朋友愛華,是一個典型的賢妻良母。記得十幾年前,我們這些剛休完產假的年青媽媽,絕大多數上班時都把孩子留在父母或者婆婆身邊。而愛華的父母不在身邊又沒有婆婆,只能自己抱著孩子去托兒所。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冰天雪地,她不叫苦不叫累,也沒有因此誤過一天工。</h3><h3> 雖然經過二十幾年的折騰,如今他已經四十有余,但卻不見老相。她身材苗條,有一米七零的個頭,白凈的臉,一副近視鏡正好遮住她眼角細細的皺紋。她平易近人,性格活潑,給人一種永遠朝氣篷勃的感覺。</h3><h3> 在我們這一堆人當中,她還算是一個才女。平時大伙兒要寫點什么,都很愿意去找她,她有求必應,樂此不疲。</h3><h3> 最近,廠里的職工為了自己的利益,要求她給市領導寫封信反映一下情況,她二話沒說,利用業余時間給市委主要領導各寫了一封信,內容極其實在,讓我們這些姐妹看了,感動得眼淚都流出來了。</h3><h3>信是寫好了,但如何去送呢?大伙兒都很關心,如果通過郵局寄去怕到不了市領導手中,領導看不到信,我們的事領導就會不知道。大伙兒反復核計,最后有一個工友,說她有一個弟弟在市政府大院工作,可以通過這個關系把信遞上去。愛華豪不猶豫地接受了送信的差事。</h3><h3>那是一個周五,一大早愛華就去了市政府,找到了那位工友的弟弟,說明來意以后,他很快答應樂意幫忙。所謂幫忙就是讓工友弟弟領著認識一下領導的辦公室。否則沒人指點,連門也找不到,那不成了無頭的蒼蠅,東一頭,西一頭的。不巧,市領導都去開會了,他們只好回來。</h3><h3> 第二天剛好是周日,愛華不顧上休息,再次去了市政府。這次去不但沒辦見到市領導,反而可闖了大禍。他們見到了不該見到的人,是工友弟弟的頂頭上司。</h3><h3> 工友的弟弟當即遭到上司的嚴厲質問:“你領她來干什么?不知道市領導在開一個重要的會議嗎?都回去!”</h3><h3> 看到當時的情景,愛華很知趣,忙道一聲:“對不起”轉身就離開了大廳。</h3><h3> 沒想到,就因為這么一件事,把工友弟弟的飯碗砸了。第二天被告知他因此被下崗了。聽到這個消息后,愛華十分著急,因為這事跟人家一點關系也沒有,還給人弄下崗了。凡事能想到的人,愛華都一一地打了電話,看看能不能幫幫忙,讓朋友再回到崗位上。但是一切都晚了,不可能再回去了。雖然朋友的工作不是什么好活,但是,現在的下崗人這公多,工作丟了,不好再找,于是愛華開始張羅為朋友找活,并用自己的錢, 為朋友報名參加平安保險業務培訓。但都被朋友婉言謝絕了。</h3><h3> 國慶節前,正趕上我廠發工資,愛華努力地與廠長商量,為了那位下崗的朋友,從工廠的角度給一點補助。人家必定是為我們辦事,最后廠長答應了。</h3><h3> 這件事,愛華所受的沖擊比我們任何都大,這一點我十分清楚。但又有誰能知道?</h3><h3> 祝淑女愛華永遠年輕、漂亮!事業有成!</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二○○○年十月十一日</h3> <h3><b>當知青的日子</b></h3><h3>尹玉春</h3><h3><br></h3><h3> 一、下鄉那天</h3><h3> 1972年12月,我尊循毛主席的:“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的偉大號召,下鄉來到了一個比較好的農村——甘井子區凌水公社,大山大隊插隊落戶。那年,我十八歲。</h3><h3> 記得那天快到中午的時候 ,我們全體知青,來到大隊的俱樂部,開了一個歡迎會,當時我們的心情并不太好,畢竟剛離開父母。會上我們每個人都得到了安置,我被分配在三隊青年點。</h3><h3> 大隊俱樂部離我們三隊青年點不遠,一會兒工夫,我人一行9人(7女、2男)就到了我們的新家。一進門,迎接我們的是68屆的幾位大姐和貧下中農的部分代表。他們為我們張羅了一桌桌的飯菜。在他們的熱情感召下,我的心情有些好轉。當時也記不清是幾個菜,反正是一大桌子,還有那一個個發黑的大“卷子”,還有點牙磋。也許是我們這幾天慌慌的,到了點里就象是真的到了家一樣,大家也不管它牙不牙磋,一個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我的第二個家就在這里。</h3><h3> 剛進點的時候 ,加上68屆的大哥、大姐,我們每天的人數平均在十三、四個左右,屬于小點。我永遠也不忘記點里的楊姐、張姐和于姐。她們對我們這些小弟弟,小妹妹十分地關心,在這樣的大家庭中,我們都感到很溫馨。</h3><h3>&nbsp;</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h3> 二、在大田組</h3><h3> 我與徐愛云、趙建國一起被分配在大田組干活。剛去時是冬季,冬季的農活全是往山上送糞。我們發的工具是一個扁擔,一對挑筐。從此,我們就成了挑糞大軍。我下鄉的大山大隊,那個地方名符其實,自然環境是大山、小山、山環山,隊里所有的耕地全在山上。我們干活的地方叫水流溝。從點里出發得走半個多小時才能到達。</h3><h3> 在我們大田組里,有一位大姐,叫程桂蘭,是名中共黨員。每次往山上挑糞她都是第一個帶頭,而且裝得滿滿的一大挑子。我們在她后面一字排開,一個跟一個。每次挑糞,我都是在徐愛云的后面。徐愛云人長得瘦小,但是很能干,由她在我的前面,我就能產生一種力量,她的這種能吃苦耐勞的精神,感染了我,使我有了一種永往直前的力量。</h3><h3> 大山的山很高,再挑上一擔糞,一直往山上爬,一趟就是20幾分鐘,又全是羊腸小道,只能走一個人。剛開始,我真是吃不消,走在半道,腿就發軟,真想停下來歇一會。但如果你停下來,別人根本無法上去。你看看前面的人,再瞅瞅后面的人,你就會咬緊牙關往上沖。當時雖然是冬季,但豆大的汗珠還是在我的臉上一個勁地往下滾。這一點都不夸張。挑糞本身就是一件很苦的差事,再往山上挑爬就更難了。到現在想起來心里還打怵。那段日子可真難啊!</h3><h3>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驗,隊長和社員對我們這幾個人很好,特別關照我們。隊里評工分的時候 ,給我評了8分,在當時對女性來說算是高分了,這是對我工作的一種肯定。隊里只有壯勞力和車把式才能拿10分,同時我還是大田組的記工員,這也是社員對我的信任。在大田組里,有兩個人我至今不能忘記,一個是老隊長張慶云,還有一個是劉明奎二哥。在那段日子里,他們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二○○○年十一月十七日 星期五 回憶)</h3> <h3>小 娟</h3><h3>尹玉春</h3><h3> 小娟是我的朋友之一,早在二十年前就認識,可沒怎么接觸,是在九二年因為工作需要,我們才在一個辦公室工作。剛接觸時,我的感覺是這個人話挺少。但經過這些年的交往,我們彼此之間就有了一種默契。</h3><h3> 其實,她這個人也是挺苦的,自小出生在浙江一個貧困的農村。還是個“秋桔子”,據說她母親在四十八、九歲時生的她,排行老七,在她六歲時父親去世。是大哥把他們全家人從浙江接到大連,從此她就成了大哥家的一員,她的年齡只比她的侄兒大個四五歲,由于哥嫂都有工作,她在八歲時就踏著小板橙做飯。她好象沒有童年,過早地把家庭的重擔承擔下來,這大概是“寄人籬下”的結果。大連總比老家強。</h3><h3> 家務做多了,也練就了一手好針法,在我們這一堆人中,她很會做針線活,我們如果有較麻煩的活都找她,無論是男女,她都能認真地去做,可謂是有求必應。</h3><h3> 她還是個很會“過日子”的人,經過她手中的東西,無論是吃、穿、用的,她都能物盡其用,有時我們都責備她說:“你怎么象我們上輩人”。每當這時,她都是抱之一笑。</h3><h3> 是啊,這能怨誰呢?從小生活在那樣的環境下,在哥嫂面前,和在父母面前是不一樣的,我們這些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經常可以耍個嬌什么的,她能行嗎?成家以后,總算可以自己說了算了,有一個即老實又細心的丈夫疼著,那些年,她的家治理的有模有樣,別人家該有的,她的家也都全置辦齊了。可是好景不長,在女兒六歲的時候,丈夫又出了車禍,仍下她們娘倆走了,有句話叫“屋漏又遇連夜雨”本該幸福的三口之家就這樣塌了天。</h3><h3> 頭些年,工廠的效益還好時她還能擔起,可這些年工廠的效益不好,時常發不下工資,為了生活小娟賣過豆芽,賣過菜,我們真為她擔心,她那矮小的身軀能挑起這付重擔嗎?事實足以證明,這十來年小娟終于挺過來了。女兒考取了省屬中專,已經三年級,再有一年就畢業 了,這其中的甘苦是不言而喻的,真是不易啊!我衷心地祝愿小娟在人生的大道上一路走好,盼她晚年有個好的歸宿。</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二○○○年十一月一日)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 <h3><b>這大饅頭,蒸得好哇</b></h3><h3>&nbsp;</h3><h3>尹玉春</h3><h3> 老爸這雙干了幾十年瓦匠,長滿勞繭的手,如今也能做起飯來。</h3><h3> 世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事,老爸年輕的時候,從不管家里的事,因為家有一個能干的媽媽。別說做飯,就是買煤、買糧、買木材的粗活,也全由媽媽一個人承包了。</h3><h3> 可歲月不饒人哪!媽媽今年已是七十五歲的人了,身體狀況一直不好。幾年前雙滕已經骨質增生,走路十分困難。更要命的還算是心臟病,一活動就上不來氣,為了媽媽這個病,老爸連煙都戒掉。媽媽再也干不 了家務活了,這副擔子就由老爸挑起,剛開始的時候,老爸做不來,因為以前從沒有做過,這飯做得不是淡了,就是咸了。媽媽過去是一個很要強的人,連我們幫她干活她都不用,閑我們礙手礙腳。可是,現在不行了,盡管老爸的手意不高也無可挑剔,將就著吧。</h3><h3> 我們姐弟四人都有自己的家,偶而回去也只能是看一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絕大部分的活都是老爸一個人承擔。</h3><h3>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老爸的手藝大有長進,飯菜做得有滋有味兒。一次全家人在一起就餐,當他那個愛挑剔的孫子,拿起一塊大饅頭咬了一口時,問:“奶奶,這饅頭是在哪買的?”奶奶說:“是你爺爺蒸的。”孫子象發現新大陸一樣驚訝地說:“這老爺子,大饅 頭蒸得好哇!”&nbsp;&nbsp;(二○○○年十月十四日星期六中午01:25:07秒)</h3> <h3><b>女·破·爛·王 </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h3>尹玉春</h3><h3> 早些年,大街小巷就涌現出一批專門拾廢品、收廢品的破爛王,人們不足為奇。</h3><h3> “收破爛”!一聲清脆地聲音。我放下手中針織的毛衣,喲?這聲音怎么是個女的?我趕緊走到窗前,定睛一看,果然是個女的。只見她高高的個子,年齡大約三十歲左右,皮膚有點黑,梳著一個長長的馬尾辮,長相還挺好。她推著一輛用自行車轱轤改做的平板車。車上拉著一個約四五歲的小女孩。她在我家樓前大聲喊著:“收破爛!收破爛!……”。</h3><h3> 我注視著她,心想,她為什么一個人出來收破爛?她丈夫呢?聽口音象是山東人。她怎么能選擇這個活兒呢?憑她的長相,在餐館里找個工作是不成問題的,為什么偏偏收破爛?我搞不懂。換成我,給我多少錢我也不干。唉,這都是被生活逼的……,在替她好一頓傷感后,我找出了一些廢舊的報刊送給她。</h3><h3> 此后,每當聽到她的吆喝聲,我都會不由自主地停下手中的活,找點廢舊的東西送給她。我發現,她的生意比男人做得好,也許是她嘴甜會說,也許人們都象我出于憐憫。所以每天她的車總是裝得滿滿的,她顯出一副春風得意的樣子。</h3><h3>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終于發現她并非一個人,她還有丈夫,她丈夫就是那個“老”破爛王,好幾年前就在我們這一帶活動。她們夫妻分開干,是為了收得多一些,效益好一點。噢!我終于恍然大悟。</h3><h3>幾天前,我又見到了她們。這一次她和丈夫倆鳥槍換炮了,有了一輛農用三輪車。丈夫把握著方向盤,她坐在車上依舊大聲吆喝著:“收破爛!收破爛!……”</h3><h3> 我看見車上拉了幾臺舊冰箱……,我突然不再為他們傷感了。大千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要想生存,就要奮斗,奮斗了總有回報。 &nbsp;</h3> <h3>(謝謝收看,分享,姜維成2019年4月5日編輯)</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西县| 新河县| 日喀则市| 射阳县| 桂平市| 垣曲县| 莒南县| 英山县| 尚志市| 碌曲县| 贺兰县| 海门市| 博爱县| 麦盖提县| 平利县| 陵水| 洪洞县| 盐城市| 西峡县| 平凉市| 蓝山县| 奉化市| 颍上县| 舞钢市| 新晃| 读书| 榆树市| 南充市| 韶山市| 石首市| 会东县| 贵州省| 清原| 永宁县| 临西县| 柳江县| 奉节县| 共和县| 日照市| 闸北区| 安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