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巍然端雅 智根于心</h3><h3>——我所認知的遆高亮及其書法</h3><h3>高亮兄將自己書法新作結集出版,并擬于丙申仲春舉辦個展,且自取名曰“華山風骨”,而著實令我嘆服!</h3><h3>“風骨”乃中國古代文論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美學范疇。本屬人物品評用語,意即風神清明俊朗之美,后而廣用之于詩詞書畫藝術評鑒,實指藝術創作中那種風韻遒邁而富有生氣和力量的雄強之美;而華山者,既是地域的實指,又是精神的象征,其挺拔堅韌,峻險逶迤之氣象,向來為錚錚豪邁者所向往。因之,竊以為,“華山風骨”這一“文眼”之詞的擒來,不僅蘊含著他這一時期書法筆墨與書寫狀態的內涵追求,更是其書法認知與自我性情融通的自覺與升華,是其智心的顯現。</h3><h3>一</h3><h3>高亮兄是一位立身陜西,并在當代書壇頗具影響的優秀書家。我們因書法相識,更因為書法而相知。這不僅僅緣于師出同門,共立于周俊杰先生門庭,聽其面命,得其點化,更為重要的是越來越感覺到他是一位以才情和思辨游弋于書法藝術瀚海的智人。</h3><h3>熊十力先生曾指出:“文化的根柢在思想,思想原本于性情?!毙郧?和才氣是成就藝術修養和藝術表現的第一要素,也是彰顯藝術思想和藝術主張的根本所在。而高亮兄正是以性情預設著自己的藝術選擇,并為藝術表現的提升儲積著文化的基因與精神的內力,頗有劉勰所謂的“摹體以 定習,因性以練才”之意味。</h3><h3>其實,高亮兄的性情本真確是極具藝術天賦和才情的。他生于華山腳下,長于秦川沃土之中。華山的偉岸峻秀與秦川文化的寬博凝重鑄就了他性情的主脈與藝術的靈質,也賦予了他極高的藝術悟性。他興趣廣泛,凡 愛皆學,所學皆有成。他愛好文學,鐘情于詩歌、散文、曲藝、雜文,且頻頻有新作見諸報端。其精妙的文思、流暢的文筆與質樸的文風,以及對情致、氣息、格調、意境的把握深得唐宋散文之韻致,而疏朗明快,自然 流暢,暢意立言,其心已見。他喜歡攝影,無論人物、事件、景物、風情,均以其巧妙的構圖、恰當的用光、瞬間的捕捉以及情態的攫取,盡現其隱 于內心的那種情與思、敏與捷、好與惡,以及精神指向上的價值判斷與審美選擇。他喜好音樂,酷愛秦腔,尤其是板胡演奏確已達到專業琴師的水平。在其開弓之際,“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總是以激越的情緒引領與細節、層次、強弱、快慢,以及抑揚頓挫的變幻處理,迅速將演奏者、演唱者與聽眾的內在情感交織調動,并隨著節奏的遞進與情感 的升華而令人蕩氣回腸。因而也便時常被一些名家欽點為其伴奏,并不斷有佳話傳頌。一次在他的書房,我們由讀書談到書法,再由書法談到音樂和節奏。只見他以秦腔的板與眼為說頭,高低快慢,聲情并茂而娓娓道來, 其通悟之透徹,使我這個土生土長、且有著一些秦腔家傳熏染的秦人汗顏, 同時、更為其音樂的天賦才華與全面深湛的藝術修養而折服。</h3><h3>熱情與真誠是藝術的第一把鑰匙。而高亮兄熱情真誠的藝術情懷則是 盡人皆知。他喜好交友,待人至善,大度豪放,無拘無束。每次到他的書房都是高朋滿座,談笑風生,一任思緒自由游蕩,其融融之情、陶陶之意,令人向往??删枚弥?,則會發現他的朋友并非不加選擇。凡來他書房者 大都是以文化和藝術圈人士為主,品茗論道,讀書談藝,絕少夾雜其他成分。他直言快語,幽默風趣,所思所想,隨感而發,其真知灼見時有閃現。 尤其是對當代書壇諸多非文化、非書法現象,總在嬉笑怒罵中彰顯自己的認識和主張。可對于書法青年或真心求教者,則總是循循善誘、悉心指導、把手示范,以明書理,開其心智。因而,他的學生不僅數量龐大,而且成 就顯著,無論在陜西,乃至全國引人注目者不乏其人,其熱情與真摯令人激賞。然而,他又是一個十分嚴謹和真誠的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從來不虛張聲勢,拾人牙慧,更不以生搬硬套時髦詞語裝點自己。他謙遜 和藹、敏捷堅韌,總是能在日常所見所聞的藝術事件與文化現象中遴選出有價值的信息,并加以過濾而成為自己思想和認知的重要資訊,而決不盲從,細察與甄別成為他性格基因的另一主體。這既緣于他警察職業的素養,又承傳了傳統文人的獨特個性,更為其藝術品格中的精細與精致提供了巨大的心性之源。</h3><h3>高亮兄愛好讀書,尤當以歷代散文、詩詞、曲賦為最,以為可以從中領略到中國思想精神智慧的高點,亦是其為“文”之正脈。可對于版本的選擇則又十分嚴格和挑剔,非文物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與人民文學出版社之物,均不在用功之列,以期于精準的品讀中體悟出先賢精神格調的純正與典雅。至于其他或朋友贈書也多以泛讀與瀏覽處之,增其見聞、擴其視域、怡其情趣,以文的化育來積儲其氣格的內蘊與魅力。</h3><h3>這一切,用高亮兄自己的話來講都是“生性好玩”的結果??蛇@一“玩” 竟玩出了層次和味道。既是其熱情、執著、率真、大氣的性情特質的展現, 又是其機敏、睿智、豪爽,善辨的藝術哲思與深厚的文化素養和通悟之力 的規使與應迫,折射出的則是心性的跡化與思想的展延。</h3><h3>二</h3><h3>當然,高亮兄最大也最突出的成就當為其書法情懷與書法藝術。 他曾坦言:“書法現在已成了我的藝術主業,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生活,是我的至愛。”而正是這一生命意識中的“至愛”,為他在精神高處矗起了一個藝術的“理想王國”,并在書法文化與藝術的階梯上不斷攀 緣,以理想滋潤生命,以生命護持理想,并由“必然”而漸入“自由”之境。</h3><h3>如果說赫然顯耀于全國歷次書法大展大賽的獲獎層級和頻次,連任中國書協創作評審委員會委員的專業資質,充盈于新近書作中那些更加純正、含蓄、典雅、精致的書寫風貌和審美指向,只是其書法生活與理想狀態建構的印跡和表征的話,那么深藏于其內心深處的藝術思想與文化思辨,則以他的存在而展示出一個哲學的意義:他深知自己應走之路和如何去走。</h3><h3>與諸多同時代的書法青年一樣,高亮兄是憑著興趣與藝術直覺步入書 法殿堂,并在當代書法復興的大潮中一路走來。有過登門拜訪,期求指點的萌動;有過參展參賽,懷揣壯志的熾熱;也有過遍臨碑帖,精研筆墨,禿筆成冢,廢紙如山的磨礪與艱辛;更受過當代書壇紛紜繁復的學說主張與風格流派的滋擾和影響。可他始終沒有偏離書法本體,更沒有將自己的 書法情懷僅僅滯留于興趣與直覺的層面,而是在一種原發于心的無限“敬 畏”中以冷靜、客觀與理性的態度審視著自己的“至愛”,摸索并思考著 自己腳下的道路和方向。他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心懷敬畏,深入書法傳統經典,攀登先賢們用智慧搭建的藝術高閣,才能領略到無限的書法風光”, 同時告誡自己,“不為展覽和市場左右,不跟風,不急于求成,不自我吹噓,不自暴自棄,而是要常讀圣賢之著,常悟生活之理,常平紛擾之心, 常抒有感之想,開我心懷,助我之學”。因而,這就決定了他的書法生活 和態度絕非堂吉訶德式的狂飆突進,而是在一種本然書寫與常態化的行進 中,恒持并堅守著在書法藝術的本體規律與旺盛的生命力。其獨立的文化 選擇與判斷當自有一分獨尊與高貴。</h3><h3>然而,于高亮兄而言,他深知只有“敬畏”和“至愛”是遠遠不夠的,唯有將自己全部精力傾注于書法藝術水平的提升與品格的塑造上,才能達到“理想”的彼岸。在30余年的書法生活中,習書作字、讀帖揣摩、閱讀和書寫幾乎占據了他業余生活的全部,并以知行合一的態度,臨摹經典、 錘煉技法、靜觀沉思,以法與意、神與情的融通與轉換全然暢達著自己的內在心性與精神意趣,并在價值指向上與書法藝術本體規定相唱和。</h3><h3>審視高亮兄的書法作品及其精神狀態,則明顯地感到,在其精神高處, 顯在地存活著在一種智心選擇下自我認同的文化張力。書法傳統浩如煙海, 經典碑帖琳瑯滿目??筛吡列謪s始終將自己書法路徑根植于傳統文人書寫風貌的高點之上,且步履穩健,熠然生輝。他真草隸篆均有涉獵,甚至于 篆刻也奏刀多年,頗得秦漢遺風與金石之味。然而,他并沒有全面開花, 而是以“舍”的姿態,調整并規劃著自己的藝術腳步和目標,且以楷書與行草為基點而朝著兩極發展。楷書是功力的體現,行草為性情的樂園。功力愈深愈能展現其性情的豐富與書法大道文化的情懷,進而以臻于意味雋永之境地。因而,在他的書法作品中,最突出的特征便是對書法傳承發展 規律的遵循與筆墨內涵的體悟,以及自我性情的把握,并以率真、大氣、 豪邁、沉雄的品格追求成為其書法藝術審美的基本格調與精神意味。意味之在,集約為三:</h3><h3>一曰,揮灑張弛,恪遵典則。高亮兄的書法有著純粹的藝術生發之源。 其楷書自唐人褚遂良而入,以魏碑《張玄墓志》為根基,又得以《宣示表》《樂毅論》之韻致,字體稍扁,舒展自然,用筆爽健,斬利靈動,落落大方,揮灑自如頗具魏晉之遺致。這在《遆高亮書唐宋散文》《道德經》以及小品《宋詞請柬》等作品中均得以集中展現。而其行草書則根植“二王” 一路,尤當以米芾用功最深,其用筆之精到,書寫之流暢,全然脫出傳統經典書法的形態基因與深邃典雅的文化氣象。</h3><h3>二曰,性真悉露,或鼓骨格。高亮兄楷書作品中那種自然舒坦、節奏 鏗將、線條流暢的有序書寫,以及精微之處的細節處理和神采展現,全然 透露出其自然寧靜的書寫心境以及精細、精確的性格本真與精到、精致的藝術追求;可在其行草書中則又以米芾書的風檣陣馬、八面出鋒之勢,參以顏真卿、王鐸之沉雄與恣肆,以其韻律節奏與使轉墨色的變換、氣息的跌宕與貫通盡展其豪放激越與率真博大之本然性情。其書作《古詩句?落 花流水》《白居易詞?江南好》《陳師道詩》《辛棄疾詞》等堪稱其率性 書寫之代表。并在精神氣向上以應張懷瓘所謂“情馳神縱,超逸優游,臨 事制宜,從意適便。有若風行雨散,潤色開花,筆法體勢之中,最為風流 者也”,又合中國古典藝術審美“風骨”之意蘊,“吐納英華,莫非性情”。</h3><h3>三曰,通化交融,古風猶存。通者,融會貫通之謂也;化者,消化提 純之意也。讀高亮兄書法近作,無論是忠實臨摹,還是依性書寫,無論大 幅巨制,還是手札小品,總是給人以不拘不泥、不酸不腐、骨態清和、酣 暢淋漓之美。既深得經典書法結體、用筆與書寫之精髓,又具之以賦的大氣、詩的韻致、詞的意境、樂的律動而愈發顯得純靜老道,含蓄中和。尤當以行書中那種“大弦嘈嘈,小弦切切”的自然書寫,以及草書作品中以任情感自由宣泄下的那種速度、力道、激情,直至氣韻的暢達,宛如一曲金聲玉振的交響樂,頗有“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之感,令人遐思暢想,回味無窮。典雅雍容的氣息營造與神采重塑充滿著濃郁的古 典之美,或優美、或宏壯、或古雅、或清新。純正鮮活的高古之氣與睿智 通化的藝術之思,所荷載的是其悟性的存在與性靈的價值,以及由“自我” 內心情感和率性書寫而奏響的生命觀照與精神格度。</h3><h3>“書者如也。”高亮兄的書法藝術與情懷是其才智與性情的寫照, 更是其藝術思想的自覺。我想,憑著高亮兄鮮明的個性、澄凈的心境, 以及潛心書藝、修為自我的心智與心力,隨著歲月的推移并加以學養與 理念大境的潤澤與拓殖,他定會邁入書法藝術殿堂的又一高閣,放出更 加絢麗的光彩!</h3><h3>2016 年 3 月 5 日夜于鈞思堂燈下</h3> <h3>劉思凱</h3><h3> 1961年出生于陜西興平,咸陽師范學院中文系畢業,副高級職稱。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咸陽師范學院于右任書法學院特聘教授。</h3><h3> 書法作品先后入展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龍崗杯”全國書法大賽;“新世紀”全球華人書法大賽及第八屆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并多次在陜西省書協舉辦的各類大賽中獲獎。近年來先后在《書法》、《書法導報》、《書法報)等專業媒體上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論文(重建什么—當下書法藝術價值建構的文化立場》獲第一屆“岳安杯”國際書學論壇論文二等獎;《樸茂雄強與文化擔當—關于書法新古典主義與當下書法創作幾個問題的思考》獲全國第七屆書學討論會論文二等獎;《突出重圍—當代書法創作及現代性探尋的文化反思與期盼》人選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國展論壇”。</h3> <h3>遆書院位于西安市建西街163號,面積500多平方米和陜西省演藝集團、陜西省人民藝術劇院、陜西省戲曲研究院相鄰一處。書院北依西安碑林博物館,南臨著名的小雁塔,周邊文化氛圍濃郁。</h3><h3> 遆書院秉承中華傳統書院教學的優良傳統,以書法教學為主,使用面對面手把手的方式,幫助每位學員找到適合自己的書法藝術之路。</h3><h3>學時:一年制非脫產周末班,一年課時不少于40天,每周六或周日學習一整天。并進行不定期的課外輔導和有針對性的輔導。</h3><h3>認識藝術 學會書法</h3><h3> 增長知識 廣結善緣</h3><h3>聯系人~張先生</h3><h3>電話</h3><h3>13384981709(同微信)</h3><h3>029 85220418(辦公室)</h3> <h3>遆高亮,1962年出生于陜西華陰。中國書協第四屆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書協第五、六、七屆行書委員會委員,全國公安書協副主席,陜西省公安文聯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h3><h3>榮獲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作提名獎、公安部第八屆“金盾文化工程獎”藝術類一等獎、“翁同龢書法獎”提名獎、二OO九年度書法報·書法海選“蘭亭諸子獎”第一名。</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萝北县|
喀喇沁旗|
石棉县|
龙里县|
孙吴县|
华宁县|
磐安县|
富顺县|
西吉县|
德保县|
萝北县|
万安县|
汉阴县|
磐石市|
临颍县|
信宜市|
石棉县|
阳春市|
田东县|
天峨县|
新泰市|
桃江县|
县级市|
天水市|
会宁县|
红原县|
湘潭县|
栾川县|
项城市|
福建省|
如皋市|
长子县|
宝坻区|
岳普湖县|
丰原市|
台东市|
绥江县|
苍梧县|
镇平县|
偏关县|
灵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