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港通天下,書藏古今。</h3><h3>寧波天一閣◎月湖景區由天一閣博物館和月湖兩大核心景區構成,是寧波千年歷史和文脈的重要載體,目前有各級文物保護點50余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個。</h3><h3>2018年10月17日獲評5A級旅游景區,是浙江省第十七個5A級景區之一……。</h3> <h1>一、天一閣景點</h1> <h3>天一閣入口</h3> <h3>天一閣藏書樓,又稱寶書樓,建于明嘉請四十五年(1566),為明兵部右侍郎范欽藏書處,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私人藏書樓。</h3> <h3>在古代,司馬掌管軍政與軍賦,與司徒、司空并稱“三司”。因范欽官至兵部右侍郎,掌管軍政的官員,所以其府第人稱司馬第。</h3> <h3>尊經閣</h3> <h3>寧波麻將陳列館在天一閣內,利用麻將發明人陳政鑰家屬的宗祠來展示中外麻將牌博弈。</h3><h3>三缺一的三個銅像分別是英國人、日本人和中國人。</h3><h1>竹墅投閑豈以技高決輸贏</h1><h1>方城逐鹿怎能氣短論英雄</h1> <h3>秦氏支祠1</h3> <h3>秦氏宗祠2</h3> <h3>秦氏宗祠3</h3> <h3>秦氏支祠照壁</h3> <h3>讀書</h3> <h3>天一閣范欽住宅天井正面的照壁獬豸,是代表正義的象征。</h3> <h3>百鵝亭是明代萬歷年間的遺物,系墓前祭亭。原在寧波南郊祖關山,1959年移建于天一閣內,此亭結構精巧,雍容華麗,枋額等處雕有“魚躍龍門”、“雙獅戲球”、“海馬躍浪”、“麒麟招寶”等圖樣。</h3> <h3>天一閣南面的馬衙河</h3> <h1>二、月湖景點</h1> <h3>水則碑是全國文保單位,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寧波段”重要的水利設施,是浙江省最早的水文觀測站。該石碑由明州知府吳潛建于宋寶祐年間(1253-1258),利用水平原理,城外諸楔閘均視“平”字兩橫出沒為啟閉,民無旱澇之憂。</h3> <h3>月湖橋,又名湖心東橋,是寧波市海曙區文保單位,始建于北宋元豐七年(1084),現存建筑為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重建,是月湖最有代表性的橋梁。月湖原有三堤七橋,七橋中,月湖橋是目前湖上按原狀保存的唯一一座橋梁。月湖橋為單孔石拱橋,高8米,寬4.85米,長15.7米,以青石條鋪橋,中為荷花石板,,橋旁西測側為湖心寺(現不見湖心寺),故雕飾多佛界所崇之蓮花。橋洞兩側青滕飄佛,古意盎然。</h3> <h3>位于堰月提邊的銀臺第,建于清道光三年(1532),主人童槐(1773-1857)字晉三,號萼君,鄞縣人。嘉慶10年進士,官至通政使,翰林大學士。其子童華(1818-1889)字惟兗,又名薇研。道光18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士。官至吏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使。童華之子童祥熊(童槐之孫)(1844-1917),又名堅國,字小镕,號次山。光緒九年(1883)進士,官至安徽、山東道臺。在寧波有“一門三進士,父子同翰林”之謂。</h3><h3>月湖十洲自宋以來一直為官宦學士首選的居住、講學之地。</h3> <h3>柳汀洲,又稱柳汀島,周邊景點有瀛洲接武坊、陸殿橋/尚書橋、關帝廟、佛教居士林、賀秘監祠。</h3> <h3>銀臺第,坐北朝南,面向月湖,青墻黑瓦,綠樹掩映,布局宛轉有致,裝飾典雅古撲,具有濃郁的地方風情,是寧波清代中晚期官宦住宅的典型。銀臺第占地2300平方米。前后三進,現通過繩武堂(主廳)、今白華堂(祭祀廳)、書房、花廳、宴席廳、雅觀室、淋浴房、繡房、閨房、佛堂等場景式陳列,全面反映清代官宦人家生活環境,家居藝術和審美情趣,為我們了解古代房屋建筑藝術、清代家具藝術,浙東風情民俗提供實列,從而加深對寧波文化歷史的認識。</h3><h3>諸位微友有空可去一睹,憑身份證即可入內。</h3><h1>這個景點建議值得去參觀一下!</h1> <h3>徐氏宗祠位于月湖景區內(原寶奎巷16號)。明代建筑,主體建筑坐北朝南,由門廳、天井、大殿等組成。占地面積485平方來。</h3><h3>據石碑記該祠原在陸殿橋東樹巷10號,1998年景區改造時遷建于此。明永樂時期刑部侍郎徐祚就是該祠后裔。</h3> <h3>徐氏宗祠門廳,天井及大殿因不是開放日,無法入內參觀。</h3> <h3>盧宅,民國建筑,此宅為盧洪昶、盧成章父子住宅。盧洪昶在中日甲午戰爭時期任上海輪船副理,用奇計使往來于渤海灣遼東之間的運輸船艦得以脫險,名聲威震商界。</h3><h3>其子盧成章同盟會會員,留學英國。1911年回國參加辛亥革命,發動組織學生百余人纏白布執旗引導,光復寧波時有“盧成章單騎克寧波”之說。</h3> <h3>蔣宅,民國建筑,由大門,前堂,正屋組成西式三合院落。該宅為蔣介石同父異母兄弟蔣介卿在寧波任職浙海關監督時的住宅。</h3><h3>蔣介卿,名瑞生,號錫候,譜名周康,介卿為其字,晚清寧波府秀才,畢業于四明專科學校法政科。民國初年,蔣介石駐軍上海,蔣介卿為軍法官,不久又任廣東省英德縣縣長,后任浙江省政府委員兼寧波浙海關監督。現蔣宅大門上方“蔣宅”二字由原寧波市政協副主席毛翼虎先生題書。</h3> <h3>高麗館:是宋朝廷為高麗使節住宿,舉行宴會,進行“貢賜貿易”的主場所。</h3> <h3>寶奎廟,北宋政和七年(1117)明州知州樓異奉宋徽宗旨意,在明州設置“高麗司”,并在月湖菊花洲創建了國家級迎賓館——高麗使行館,后館廢,在此地建土地廟,即現為寶奎廟。1999年寶奎廟及寶奎故里的部分建筑辟為明州與高麗交往史陳列館。</h3> <h3>史浩故居:始建于公元1180年,歷時三年,1183年完工。動用朝廷銀子上萬兩,是目前保存比較完整的宋式建筑。沿月湖水整片房基都是典型的宋代基石。內有木質房梁叟柱結構包括圓孤頂面的船艙弧頂結構,都是非常寶貴的史料。這些建筑的保留對我們研究了解宋代的建筑風格是具有及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h3> <h3>南宋孝宗淳熙七年,宋孝宗把郡酒務的宅院賜給了史浩。史浩遂將郡酒務擴建,定名為“壽樂府”。壽樂府內有一“寶奎閣”的閣樓,乃高宗、孝宗、光宗三位皇帝親筆御書,閣內藏有奇珍異寶。</h3> <h3>史浩(1106-1194),明州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宋高宗紹興十四年中進士,后官至宰相,封魏國公。其子史彌遠、孫子史嵩之至宋孝宗在位時均封為宰相,世上留傳一句話“一門三宰相,四世兩封王”之說。</h3><h3>史浩拜相后為岳飛父子平了反,恢復了岳飛父子的封號。宋孝宗將岳飛的尸骨找了出來,葬于杭州西子湖畔棲霞嶺上,岳飛一案完全平反昭雪。</h3><h3><br></h3><h3>有關史浩的生平事跡可上百度查詢,我不作詳說了。</h3> <h3>芳草洲是月湖景區十景之一</h3> <h3>《想思》</h3><h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技?</h3><h3>愿君多采擷,此物最想思。</h3><h3>唐.王維</h3><h5>圖片拍于菊花洲提邊涼亭</h5> <h3>芳草居是甬商名人及黨和國家領導人號召全世界寧波幫幫寧波有關講話內容的展示。</h3><h3>芳草洲于2014年8月開辟為甬商文化園。國家主席葉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間到寧波視察指導工作時提出“寧波人亦文亦武,文是院士,武是商家,文武相濟,大事必成。”</h3> <h3>《春思》</h3><h3>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技。</h3><h3>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h3><h3>春風不相識,何時入羅幃。</h3><h3>唐.李白</h3><h5>圖片拍于月湖院士林</h5> <h3>望湖閣:浙東學術的搖籃,素有“浙東鄒魯”美譽。自北宋“慶歷王先生”始,盛于南宋“淳熙四先生”,最終于清初形成集浙東學派。</h3><h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黃宗羲在月湖邊講學,廣收弟子,遂成浙東學泒。浙東學泒在明清時期統治者嚴禁棄農從商的歷史背景下,提出“工商皆本”經濟思想,使中國第一商幫——寧波幫橫空出世,并成為寧波幫獲得巨大商業成功的精神基礎。</h3> <h3>瀛洲接武坊:在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陸世科、李康先等17位寧波藉學子同時考中舉人,在寧波城內引起轟動。浙江巡撫甘士階為預祝這17位舉人今后能像唐代杜如晦、房玄齡等“十八學士”那樣得到朝廷重用,專門建造了這座三間四柱的“瀛洲接武”坊。坊上鏤刻著凸形立體的仙鶴、麒麟、獅面、牛頭等物,栩栩如生,二藝情湛,藝術性極高。</h3> <h3>關帝廟始建于明崇禎三年(1630),清康熙年間重建。由廟門、戲臺、大殿、后殿及東西兩廂房組成,建筑大氣宏偉,廟內供奉武圣關公,為三國時期蜀國的大將關羽,與后人尊稱的“文圣”孔夫子齊名,被人們稱之為武圣關公。</h3> <h3>居士林:寧波佛教居士林坐落于風景秀麗的月湖柳汀洲上。迄今有700多年歷史,是月湖風景區的景觀。</h3><h3>居士林始建于元世祖忽必烈時期,幾經滄桑,香火中斷。1989年經批準重建,現已修復彌勒殿、大雄起寶殿、園通殿、三圣殿、地藏殿、念佛堂等六佛殿及藏經殿。</h3><h3>此外,林內建立了佛學閱覽室、圖書室,便于信徒學法,提高佛學素養,使佛法發揚廣大。</h3><h3>建議進去一觀。</h3> <h3>佛教居士林為遠近聞名的宗教活動場所,每日來此活動的善男信女絡繹不斷,特別是每逢佛教節日,常人滿為患。居士林內風景幽雅,瑞氣藹林,諸座殿宇莊嚴巍峨,是佛教居士學習教理,弘揚教義,凈化身心的好處所。</h3> <h3>佛教居士林壁照</h3> <h3>賀秘監祠:清代建筑,為紀念唐代詩人賀知章而建。宋紹興十四年(1144),郡守莫將辟“逸老堂”祀賀知章和李白,后屢經興廢更添,至元至正十九年(1359)始作祠專祀,明(1168-1398)遷祠于今地,現存建筑為清同治四年(1865)修復。</h3> <h3>賀秘監祠正廳</h3> <h3>賀秘監祠西墻</h3> <h3>月湖橋,又名湖心東橋,始建于北宋元豐七年(1084),現存建筑為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重建,是月湖最有代表性的橋梁。月湖有三堤七橋之勝,七橋中月湖橋是目前湖上按原狀保存的唯一一座橋梁。月湖橋為單孔石拱橋,高3.8米,寬4.8米,長15.7米,以青石條鋪橋,中為荷花石板,橋旁西側為湖心寺(現不見湖心寺),故雕飾多佛界所崇之蓮花。</h3><h3>橋洞兩側青藤飄佛,古意盎然。</h3> <h3>月湖橋2</h3> <h3>超然閣:原位于月湖西岸的馬衙街與偃月街交匯處。該閣為重檐歇山頂建筑,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是原柳訂義學內的主體建筑,內有石碑二方,記錄義學詳情。超然閣也稱文昌閣,是祭祀掌管文運功名之神,為保一方文風昌盛而建。</h3> <h3>超然閣石碑</h3> <h3>大方岳第,明代建筑,由門樓、前廳、中堂、后樓及東西廂房組成,這是門廳。</h3> <h3>大方岳第該地原為元末明初方國珍兄弟方國瑛的花廳。明嘉慶年間(1522-1566),貴州布政使張淵在此建它第,因宅前有大岳方第牌坊而得名,也稱張方岳第。</h3><h3>現為“群星展廳”、“月湖老照片陳列館”、和“月湖講堂”。</h3> <h3>穿越一下時空,來一張古妝照。</h3><h5>圖片拍于鼓樓步行街</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宕昌县|
天全县|
绥江县|
嫩江县|
驻马店市|
盱眙县|
神木县|
清河县|
拉萨市|
亚东县|
宜宾市|
宜春市|
赤峰市|
兖州市|
镇巴县|
鹿邑县|
元氏县|
承德市|
科技|
余江县|
浦城县|
斗六市|
景泰县|
逊克县|
鹿泉市|
绥江县|
虎林市|
木兰县|
沐川县|
昭平县|
通渭县|
大姚县|
嘉禾县|
岑巩县|
壶关县|
江安县|
濮阳县|
新郑市|
开鲁县|
南江县|
根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