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莽子醫生:歡迎杜同學回遵,我請你吃飯。</h3> <h3> 杜同學:啊,折耳根啊?莽子醫生,你應該看看方舟子寫的一篇文章“《舌尖上的中國2》里蕨菜、魚腥草等可致癌”,里頭說魚腥草含馬兜鈴內酰胺,有腎毒性,對腎臟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會得腎衰竭和上尿路上皮癌。你完了,你會得尿毒癥、癌癥的。</h3> <h3> 莽子醫生:方博士一向以科普作家自稱,我一直很愛看他的文章,但我也想問問他,中國人吃魚腥草(折耳根)歷史悠久,南宋詩人王十朋(1112—1171年)曾作詩《詠蕺》:十九年間膽厭嘗,盤饈野味當含香。春風又長新芽甲,好擷青青薦越王。詩中詠的蕺菜,就是中藥里的魚腥草,也就是貴州人愛吃的折耳根,王老先生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我推測貴州人吃折耳根至少也有兩三百年了吧,但慢性腎病從來都不是我們的地方特色。2014年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內科王海燕教授牽頭的“中國慢性腎臟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于2012年3月在Lancet上刊出【1-2】,并據此發布了中國腎臟病地圖。</h3> <h3> 雖然該數據系統監測的主要是住院患者,且僅對18歲以上的患者進行了監測,未納入兒童和青少年,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以人口為基礎”。但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貴州腎病發病率低于周邊的四川、云南、湖南、廣西,由此我認為吃折耳根至少不是導致慢性腎病的主要因素,而且根據王海燕教授的調查顯示“與慢性腎病獨立相關的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血癥、腎毒性藥物長期大量攝入,多數為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的代謝性疾病”。</h3><h3> 作為一名吃貨,我雖然是醫生,但也還是忍不住吃折耳根啊!</h3><h3>參考文獻</h3><h3>【1】Zhang L, Wang F, Wang L, et al. Prevalence of chroa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a: </h3><h3>a cross-sectional survey. Lancet, 2012. 379: 815-822</h3><h3>【2】張路霞,王芳,王莉,等.中國慢性腎臟病患病率的橫斷面調查.中華內科雜志,2012.51:570.</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柯坪县|
错那县|
合阳县|
唐河县|
阜新|
桐乡市|
阿瓦提县|
永定县|
汝城县|
高唐县|
越西县|
温泉县|
大同县|
安图县|
罗源县|
天台县|
福鼎市|
壶关县|
大石桥市|
德化县|
星子县|
科技|
奉化市|
南平市|
长治市|
宁南县|
邹城市|
内黄县|
都昌县|
东乡族自治县|
嘉义县|
白河县|
博白县|
隆子县|
嘉荫县|
汽车|
微山县|
维西|
纳雍县|
常德市|
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