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3月28日,忽接同學電話,說是初中部分同學準備明天小聚,問能否參加?看了看手頭無甚急事,便欣然應允。<br></h3><h3> 記得我上初中時,同級有三個班,是從小學四個班合并而來的,同學都來自本村。所以,初中同學,一定是小學同學,當然,不見得是一個班而已,但卻是地地道道的“發小”。</h3><h3> 熱心的同學,還從微信中給我發來了初中畢業時的合影照,讓我先“復習”一下。</h3><h3> 一、“初見”</h3><h3> 29日一早,乘公交車趕赴淄川銀座廣場集合點。車進站尚未停穩,透過車窗玻璃,便見有六七位著旅行裝束的中年女子交談甚歡,其中有的“面熟”,猜想:這應該是今天聚會的同學了。一下車,便向她們步去。她們中似乎有人看我也有些眼熟,便問道:</h3><h3> “是XX嗎?”</h3><h3> 答道:“是啊。”</h3><h3> “變化真大,都不敢認了。”</h3><h3> “要是在路上見了,肯定不敢認。”</h3><h3> ……</h3><h3> 是啊,40多年不見面了,不仔細端詳,真的是不敢相認。難怪古人有“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感悟。</h3><h3> 說話間,有三位在前幾年老鄉孩子婚宴上見過面且“對上號”的同學走來,向我一一介紹這次“初見”的同學的名字。我也竭力在腦海中搜尋畢業照中那一張張還略帶有稚氣的臉龐,回憶上學時的點點印記。</h3><h3> 二、乘車</h3><h3> 受邀的18名同學如約而至。我們乘上了熱心同學租賃的中巴車,向博山出發,準備到樵嶺前賞桃花。</h3><h3> 車上,本次活動的倡議者桂青同學,主動客串起主持人和攝像師。同學們逐一自我介紹,感念學情,寄語祝福。在桂青同學的指揮下,同學們唱起了記憶中的歌謠,《打靶歸來》、《我是公社小社員》等曲目,在未經排練的情況下,合唱得也是那般整齊。令人稱奇的是:就連“”六一兒童節,我們多快樂”這樣的童謠,同學們也唱得那般通順和起勁,真的有些返老還童了。</h3><h3> 歡歌笑語充滿了車廂。不知不覺間,車子也到了博山。詢問當地的一位大哥,得知 ,樵嶺前的桃花尚未開放。是啊,古人云“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這才是陰歷二月底的光景,看桃花的確心急了點。這位大哥提醒道:朱家南村正在舉辦杏花節,可到那里看看杏花。大家欣然應允。</h3> <h3> 三、賞花<br></h3><h3> 車子改道駛往博山鎮朱家南村。我對朱南村并不陌生,前天剛跟隨同事來過。朱南村的“杏山新廬”,是將建在半山腰的舊村改造成的“農家樂”,整個新廬園區以杏為魂、以路為骨、以山做事、以廬做景,走在青石鋪就的山路上,確有一步一景、步移景異的效果。</h3><h3> 房前路旁的杏樹花枝招展的,引得同學們不時駐足留影。大家陶醉杏林花海之中,邊走邊拍,未覺疲倦,便游到山頂。山上的杏樹有孤零零地立在路旁的,更多的是順著山坡的桄子地栽種的的,一層一層的,延伸到山巔。俯瞰半面山坡,整個“杏山新廬”掩映在如白云般的花海中;近看一樹樹的杏花,卻是千姿百態,有撐開紅萼怒放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那盛開的杏花,白中帶粉,宛如初中時女同學臉頰的顏色一般,也難怪女同學們對花海這般留戀了。</h3> <h3> 四、野炊<br></h3><h3> 游罷“杏山新廬”,計劃中便無目的地了。“領隊”讓司機師傅隨便找一個景點看看,順道找一個寬敞點的地方,先將午餐問題解決了。此處距“開元溶洞“不遠,司機師傅建議到那兒去看看。</h3><h3> 行車途中,司機師傅見路旁有一平坦地塊,便建議大家在此用餐。</h3><h3> 車在這塊“小廣場“處停下,同學們便大包小包地將個人準備的午餐拎下車來。細心的桂青同學準備了一塊大床罩做“筵席”,還準備了兩兜“淄川燒餅”;有的特意到“南源烤雞店”買來了烤雞和香腸;有的自己做了炸肉、炸了香椿;有的自己腌制了茶蛋、油燜咸菜;有的搟了油餅、烙了火燒;有的還將自己家的雞剛下的鮮蛋煮了讓大家品嘗……,滿滿“一席”名吃,大家吃得津津有味。</h3><h3> 忽然想起小時“上坡”生產隊送飯的場景。那時,“勞力”們為趕農活,中午都不回家吃飯。快晌午的時候,隊里派出一名“送飯工”,到“出坡”的人家“斂飯“。一只架筐盛滿了大部分是用老粗布裹著的“啥吃”,一只梢盛滿了開水,送飯的人挑著,還沒進地頭,“眼尖”的看到后,便大喊“飯來了”,這時的社員們也顧不上隊長是否允許,放下手頭的“活祿”,奔向地頭,熟練地找出自己的那一包,便狼吞虎咽地吃起來。那時,大部分人家吃的是秫黍煎餅,就的是胡蘿卜咸菜,若是誰家吃個單餅卷“就菜” ,就讓大家羨慕得不得了。盡管那時吃的差了些,但在坡里吃還是比在家里吃著香。就宛如今天同學們在這里“野炊”,平時不愿吃的,今天吃起來也格外有味道。</h3><h3> 看看今天“滿地”的名吃,還有閑暇出來游覽美景,特別是能與“發小”敘敘舊,頓覺幸福滿滿的。</h3> <h3> 五、辭別</h3><h3> 吃罷午餐,同學們自覺打掃了地上的殘留物,并裝包帶走。對同學們這種公德意識,暗暗佩服。</h3><h3> 司機師傅載我們到了“開元溶洞”景區門口,一下車,同學們又被盛開的玉蘭花所吸引,三三兩兩開始拍照留念。一班的、二班的、三班的,按班級照完了,又按男生、女生、本家、親戚照。好不親密 。</h3><h3> 天公不作美,突然飄起了雨點。大家有些失落地登車返程。</h3><h3> 一路上傾訴者游玩的感悟,渾然不覺便到了淄川。</h3><h3> 同學們在車站依依不舍道別,相約著微信聯系、下次再會。</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洛县|
慈溪市|
新竹县|
贡觉县|
中山市|
灌南县|
景泰县|
门头沟区|
普宁市|
南乐县|
江城|
赣州市|
绥德县|
万年县|
榕江县|
平凉市|
禄劝|
梅州市|
洛隆县|
林芝县|
军事|
合肥市|
南丰县|
宜章县|
吉木乃县|
桐乡市|
永城市|
吴桥县|
无棣县|
陇南市|
土默特左旗|
北安市|
长寿区|
天气|
沧州市|
栖霞市|
松江区|
临沭县|
江北区|
德保县|
泗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