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提起非洲,滿腦子蹦出來的詞根無非是荒漠、貧瘠、落后與黑人,然而,在北非,在北非之角,西瀕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卻有著一塊神奇的秘境,以多姿多彩的斑斕,向世俗宣告——那里有浩瀚無垠的沙漠,那里有數(shù)不勝數(shù)的深水港,那里有終年不化的雪山,那里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更有那上千年的歷史古城,琳瑯滿目密不失傳的傳統(tǒng)工藝!</h3><h3> 那里,沒有黑人,是距離阿拉伯半島最遙遠的阿拉伯人,無論人文文化,還是宗教信仰,都彰顯著濃厚的阿拉伯色彩!</h3><h3> 讓我們心存阿拉神燈,一起走進充滿神奇浪漫的故事里。</h3> <h3> 在這片僅僅4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卻擁有著1800公里的海岸線,而在大西洋東岸,有著數(shù)不勝數(shù)的國際深水港,摩洛哥90%以上的財政收入都賴于國際進出口貿易。</h3><h3> 2016年以前,在這片土地上,很少有華人旅游,2016年5月11日,摩洛哥國王默罕默德六世首次訪華之后,摩洛哥成為免簽國之一,純凈蔚藍的海面,熱鬧繁花的港口,世界最大的沙漠,神秘莫測的古城,無不吸引著國人的眼球。</h3><h3> 此行摩洛哥自駕逆時針大環(huán)線路線圖:卡薩布蘭卡 ——索維拉——馬拉喀什——瓦爾扎扎特——梅爾祖卡 ——菲斯——舍夫沙萬——丹吉爾——拉巴特——卡薩布蘭卡。</h3><h3> 此行囊括了港口、沙灘、戈壁、沙漠、雪山、草原,一路走來,一路驚嘆!</h3> <h3> </h3><h3> 卡薩布蘭卡,西班牙語意為“白色的房子”,是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交通樞紐、經濟中心,也是摩洛哥歷史名城之一。</h3><h3> 海風陣吹,碧空如洗。白色的房子,在陽光的照射下,光彩鮮亮,楚楚動人。</h3><h3> 該城市擁有260萬人口,全國70%的重工業(yè)齊聚于此,地處海洋運輸?shù)氖致房冢蛔u為“大西洋之肺”、“大西洋新娘”之美稱。</h3> <h3> 步入這個城市,眼前除了蔚藍如鏡的天空,就是這些排列整齊清一色白色的房子。</h3><h3> 狹窄的街道因沿街兩岸五花八門的手工業(yè)者攤放的琳瑯滿目的手工制品而變得更加狹窄,也彰顯著這個城市的熱鬧和 繁華。</h3> <h3> 水上清真寺——卡薩布蘭卡地標性建筑之一。始建于摩洛哥國王哈桑二世,耗資20億美元打造的北非最大的清真寺。占地九公頃,室內做禮拜時,同時可容納兩萬人,是摩洛哥人信仰至上的心靈天堂。</h3><h3> 這座清真寺 三分之一面積建在海上,作為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來自海上的紀念地。</h3><h3> 每逢重大節(jié)日,摩洛哥國王默罕默德六世會親臨該寺,屆時,不僅寺內座無虛席,就連寺外的廣場上,席地而坐,虔誠禮拜的信徒可達十萬人之眾,其場面真是氣勢磅礴,萬人空巷。</h3> <h3> 這是哈桑二世清真寺宣禮塔,塔高200米,是全國最高的地方,整座清真寺均用白色大理石堆砌而成,塔身四周用綠色琉璃瓦和閃閃發(fā)光的馬賽克組成阿拉伯人喜歡的幾何圖形,塔尖還裝有激光設備,夜間設備打開后,35 公里長的耀眼光束為穆斯林直指伊斯蘭圣城麥加的方向。</h3><h3> 每逢禮拜,當塔頂雄渾嘹亮的宣禮詞破空而出刺破云霄時,所有的信徒會云集于此,虔誠禮拜。</h3> <h3> 像這樣的大銅門一共有22扇,每一扇門都是通向心靈救贖的地方。</h3> <h3> 金碧輝煌寬敞明亮的大廳。</h3> <h3> 馬賽克做成的巨大的玻璃門窗,讓陽光不分彼此的滿滿的沐浴在每一位信徒的臉上。</h3><h3> 黑與白,巧妙地詮釋著心靈的塵埃與純凈。</h3> <h3> 再次回到廣場,偌大的廣場均為大理石鋪就,廣場的南、西、北面,都有富麗堂皇的回廊,也均為大理石鍛造。</h3> <h3> 來到外圍的海灘,換一個角度,更能顯現(xiàn)出清真寺三面環(huán)海的英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二站——如詩如畫的索維拉深水港</h3><h3> 一大早,辭別卡薩布蘭卡,給租來的‘自由光’加滿柴油,沐著涼爽的海風,向路邊參天的仙人掌致敬,循著海鷗展翅的方向,沿大西洋東岸一路向南,疾馳410公里,向傳說中‘美如畫’的拍攝天堂索維拉開拔,開啟我們摩洛哥大環(huán)線的行程。</h3><h3> 索維拉——阿拉伯語意為‘美如畫’,位于非洲西北端,東接阿爾及利亞,南部為撒哈拉沙漠,西瀕浩瀚的大西洋,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西班牙相望,扼地中海入大西洋之門戶。</h3><h3> 特有的地理環(huán)境,特有的大西洋暖濕氣流,注定形成特有的‘美如畫’的神奇秘境!</h3><h3> </h3> <h3> 沿途碧藍的天空,翠綠的棕櫚樹,頻頻讓我們止步,留戀。</h3> <h3> 天上,白云朵朵;海面,風平浪靜;草原,廣闊無垠。</h3><h3> 一顆心,也隨著那天、那海、那草原,變得寬闊起來。</h3> <h3> 仙人掌,成了草原上天然的田壟,既成了彼此之間的分割線,也圈住了各自的牛羊。</h3> <h3> 盡管A1高速一路暢通無阻,盡管草原流云一閃而過,但尋求美的那顆心,依然驛動不已,總想給‘自由光’插上海鷗那雙堅勁有力的翅膀,讓我那顆驛動不已的心,隨了那自由的海鷗,任我翱翔,任我奔放,任我高歌,任我馳往!</h3> <h3> 或許是我的心著實急了點,或許那本身少有車輛行駛的道路顯得太過暢通,也或許是為了追趕那只一路引領我前行的不知疲倦且一路高歌的海鷗,總之,道旁隱藏的交警攔下了我,雖然語言不通,雖然那交警的臉上滿堆著笑容,罰單還是毫不留情地扯下來,150元的迪拉姆還得不情愿地掏出來。這還不夠,護照、身份證、駕照、臨時辦理的摩洛哥駕照、租車手續(xù),一系列的證照手續(xù),都是那滿臉堆笑態(tài)度和藹的摩洛哥交警一比一劃出來的,這一通折騰,原定四個小時的車程,卻足足耗時五個多小時。(溫馨提示:摩洛哥沒有紅綠燈,沒有電子警察,但每隔一二十公里,路邊就會有摩洛哥的交警手持測速儀攔截你的車輛。可別小看了這小小的手持測速儀,它可以清楚地拍攝到500米以外超速的你,罰你沒商量。摩洛哥的交警態(tài)度很和藹,但絲毫不通人情。)</h3> <h3> </h3> <h3> 反正超速罰單已經交了,反正那只引領我前行的海鷗早已嚇得沒影了,反正也剩不了多少路程了,越過山丘,當天與地都成為一線藍色時,那處心馳神往的秘境,那處承載了我150元迪拉姆的地方——‘美如畫’的索維拉,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緊緊地鉗住了我那顆驛動不已的心!</h3> <h3> 來之前,‘馬蜂窩’告訴我,索維拉只有兩種顏色——藍色和白色!然而,這兩種單調的色彩,怎能承載‘美如畫’的秘境?!怎能成為攝影者的天堂?!</h3> <h3> 但當你真的投身到索維拉的懷抱,當你真真切切地感受索維拉的藍與白時,你將會為那藍的博大與白的純真深深震撼,震撼地使你徹底地融入博大的藍里,漸漸蕩滌成純真的白!</h3> <h3> 噢!那藍!已分不清高遠的蒼穹與涌動著的海面!設若碧空中沒有那灼灼其華的驕陽,設若滄海中沒有滾滾踏來的白色的浪花,沒有這一動一靜,誰能分的清這渾然一體的神奇秘境!</h3> <h3> 我以為,那白,只是懸在碧空中的驕陽,只是翻涌而來的白色的浪花,當我的眼前顯現(xiàn)出成群成群的海鷗時,當成群成群的海鷗展翅掠過碧穹時,我張大的嘴巴,只能訝異那掠過碧空的白色的靈動,那靈動的白色,讓你喚回漸行漸遠的純真,牽動著你的身體,讓你的身體也隨著那靈動,一起雀舞,一起蕩滌,一起回歸自然,一起喚回童真!</h3> <h3> 站在海邊礁石上的我,不由自主地張開雙臂,大聲呼告——海鷗!帶著我一起飛,一起飛向那廣闊的天空,一起投身那浩瀚的海洋,讓我的身體,也隨了那早已被你帶走的靈魂,自由自在的在那蔚藍之間翱翔,翱翔!</h3> <h3> 沿著逼仄的城墻根,我們一行仰著脖,循著同樣逼仄的碧空中時時掠過頭頂?shù)暮zt,登上古城墻。</h3> <h3> 這是摩洛哥淪為西班牙殖民地時期西班牙人遺留下來的大銅炮臺。每一城墻垛口都設有一門純銅火炮,炮口的方向,直指大西洋上來犯之敵,雖已斑駁,但威猛不減。</h3> <h3> 站在有著八百年歷史的古城墻垛口上,將目光投向水天相接之處,滾滾踏浪次第來,朵朵浪花向陽開。更有海鷗掠碧空,幻化長虹如彩帶!</h3> <h3> 夜幕降臨,夕陽,染紅了整個大西洋,也燃燒著我腳下的的礁石。</h3> <h3> 任海風勁吹,任絲巾飛揚,愿時光永駐,愿美景永恒!</h3> <h3> 夕陽已落幕,海鷗已倦怠。漫步在沙灘上的我,依然不忍離去。<h3> 我深深地醉在那“美如畫”的索維拉的美景里。</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三站:神域——馬拉喀什</h3><h3> 一大早,當我的‘自由光’上了N8高速時,從反光鏡里最后看了一眼‘美如畫’的索維拉,因為我們要遠離海岸線,折東向第三站馬拉喀什駛去。</h3><h3> 馬拉喀什,意為‘神域’,是摩洛哥的第三大城市,曾經也是皇城之一,是整個非洲最大的貿易集散地。</h3><h3> 僅僅東行170公里,海鷗的叫聲沒有了,高大的椰子林沒有了,就連蔥蘢的樹木,也越來越少了,眼前只剩下低矮的灌木叢,枯黃的草原。又是一腳油的功夫,眼前所呈現(xiàn)的只有單調的戈壁灘和一眼望不到邊的荒漠。</h3><h3> 眼前的路,慢慢地直了起來,眼睛由不得泛起困來,突然,妻驚呼一聲‘羊上樹’!我立刻來了精神,一腳踩死了油門。</h3><h3> </h3><h3> </h3> <h3> ‘馬蜂窩’說,從索維拉到馬拉喀什的途中,幸運的話,可巧遇三大奇景,而‘羊上樹’是可遇不可求的奇景之一,待我按下車窗玻璃,舉起手機正想抓拍的時候,路邊閃過來兩個七八歲赤著腳渾身臟兮兮的小男孩,比劃著說,那羊是他們家的,要拍照,付5迪拉姆,摸摸口袋,都沒有零錢,妻從包里拿出兩根小麻花,那倆小家伙趁接麻花的空,瞪眼瞅著車里的口香糖,妻會意地倒了四五粒,而那小男孩憨憨地笑著,露出一口白牙,只拿了兩顆口香糖,便熱情地招呼我們下車,近距離地拍攝他們家的羊。<h3> 下得車來,放眼望去,大漠無邊,寸草不生,路邊獨有這顆五六米高的樹,枝枝丫丫,還算茂盛,而就在那枝丫間,卻穩(wěn)穩(wěn)地站了十幾只羊!</h3></h3> <h3> 再看那些羊,一個個高依危枝,卻氣定神閑,不緊不慢地咀嚼著枝丫上的樹葉,末了,又向更高處爬去,游離穿梭于枝丫之間,卻勝似閑庭信步,樹下游客均唏噓不已,交口稱贊,閃光燈頻閃,是對那些羊最好的禮贊!<h3> 后‘度娘’告訴我,之所以當?shù)氐难驎蠘洌且驗槊C4竽瑸榱松妫啪毦土松蠘淝笊谋绢I。</h3></h3> <h3> 驅車繼續(xù)前行,路上少有車輛,而路邊騎毛驢的趕路的馬拉喀什人,成為這荒漠中的第二大奇景,尤其是頭戴白色汗巾,身穿斑馬紋長袍,倒騎毛驢的馬拉喀什人,不由得讓人想起阿凡提那幽默風趣的形象。<h3> 而這種幽默滑稽的形象,不時點亮我的眼睛,讓我不至于在這茫茫大漠之中,泛起困來。</h3></h3> <h3> 當我的眼前逐漸又出現(xiàn)一株一株的椰子樹時,看看導航,我們已經離那‘神域’不遠了。</h3><h3> 我正在為前方出現(xiàn)的一大片椰子林叫好,而妻卻眼尖,驚呼快看那一群大鳥!</h3><h3> 靠邊停車,因為那群 白鸛已然牽絆住我的雙眼。細看椰子林中那群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白鸛,一個個細腿高挑,曲頸向天,挨挨擠擠,恰如堆雪。</h3><h3> 高舉相機,驅步聶行,唯恐驚了那群白鸛,眼看已接近白鸛群邊,始是三兩只白鸛亮翅高飛,繼而一群群掠過碧空,遮天蔽日,甚為壯觀!</h3><h3> 倘若這白鸛沖天為沿途第三大奇景,那么短短170公里的路程卻設置十三道交警盤查,算作沿途中的第四大奇景。</h3><h3> 那交警手中的手持監(jiān)視儀實在厲害,可拍攝到幾百米外的距離,況都隱藏在拐彎處,當你在拐彎處減速的時候,就已經遲了,還未看到警察,那警察已瞄上你了,這不,小心了一路,眼看快到了,又挨了一張罰單!</h3><h3> 溫馨提示后來者,一定按限速牌行駛,且務必在每一限速牌前50米內提前減速,因為,摩洛哥的交警實在是太厲害了!</h3><h3> 兩個多小時后,終于抵達馬拉喀什,沿途偶遇的四大奇景,已然令我瞋目,不知道這塊號稱‘神域’的地方,又會怎樣刷亮我的眼!</h3> <h3> 步入這座城市,首先搶奪我眼睛的就是這面紅旗,我以為那是國旗,仔細一看,那面紅旗上只有一顆五角星,那是摩洛哥國旗!盡管如此,在這異國他鄉(xiāng),看到這面紅旗,總覺得那么親切,于是,藏在心底的那種偏愛,毫無保留地折射在這座城市的建筑風格上。</h3> <h3> 城市里所有的建筑,大多是歐式風格,四五層的樓高,樓頂多為花園式露天咖啡廳。更讓我眼睛一亮的是,所有房屋的顏色通體都是紅色的,而這一律兒紅色,一下子讓我心存敬畏,不由得生發(fā)出朝圣的感覺。</h3><h3> 難道,這就是“神域”的魅力所在?</h3> <h3> 步入小巷,連小巷的路面也是紅色的。</h3><h3> 三面為紅,共享一線碧空。</h3><h3> 這里,曾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偌大的城市,著眼之處,所有的建筑都是紅色的,哪來那么多的紅色顏料?!</h3><h3> 房東小默(默罕默德·扎里)告訴我,這里土壤的顏色本身就是紅色的,加上米汁,涂抹在墻上,堅硬如鐵,風吹雨淋,永不掉色。</h3><h3> 這,難道就是這座“神域”的魅力所在?</h3> <h3> 這是網(wǎng)紅的“不眠廣場”,是整個非洲最大的貿易集散地,也是三教九流龍蛇混雜的地方。</h3><h3> 進入廣場,人潮如涌,摩肩接踵。熱鬧的廣場真是五花八門:耍把式賣藝的、紋身美甲的、說書賣唱的、押寶套圈的、戲猴斗雞的、爬桿耍刀的、占卜算命的、穿著奇身異服和你合照的,最為精彩的是那印度人吹著葫蘆絲讓眼鏡蛇跳舞的,任你縱生百目,也令你目不暇接。</h3> <h3> 這是廣場上穿梭在熙攘的人群中賣力向游客拋售他們手中印有摩洛哥風情T恤的來自南非的留學生,也是我來摩洛哥三天里第一次見到的徹頭徹尾的黑人,偏偏穿著一身白色的運動裝,當他迎上來向你拋售T恤的時候,首先看到的是他那黑色的微笑,繼而是雪白的牙齒,然后你才會將目光停留在他手中同樣雪白的T恤上。</h3> <h3> 廣場上隨處可見這樣豪華大氣上檔次的“皇家大馬車”,當你走累的時候,可以風風光光地坐上去,環(huán)廣場一周,領略異域風情。</h3> <h3> 走乏了,逛累了。瞧!一整排一整排堆積如山的水果,現(xiàn)榨的果汁,尤其是你可以隨便挑選兩到三種水果現(xiàn)榨出混合果汁,只消嘬一小口,噫!定會讓你挪不開步!</h3> <h3> 坐在廣場邊花園式樓頂咖啡廳里,不單為品味那香濃的咖啡,也不只想居高臨下,一覽廣場的熱鬧和繁華,我只是在等,在等時間慢慢流逝,在等夜幕悄然來臨,因為,這里是“不眠廣場”,等廣場上華燈初上,喜歡夜生活的馬拉喀什人,將會隨著夜的到來,用他們的激情,再次點燃這座古城,給南來北往的游客帶來更多的精彩!</h3><h3> 望著廣場上黑壓壓的人群,我不禁詫異:從索維拉到馬拉喀什,一路向東,除了戈壁就是荒漠,沿途少有車輛行人,一到晚上,在這“不眠廣場”上,怎么一下子冒出來這么多的人,這難道是神在召喚?難道這就是“神域”的魅力所在?!</h3> <h3> 馬拉喀什,這座遠離海岸線,被戈壁和荒漠重重包圍的非洲最大的土城里,竟然有皇家花園?不會是言過其實吧?</h3><h3> 第二天,當我們穿街過巷,來到馬若雷諾皇家大花園門前時,那長長的人龍,讓我對那高高的圍墻內的景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h3> <h3> 當我一踏入花園的大門,我的眼睛,確然而徹然地說服了我涌動在內心的種種疑惑。</h3><h3> 兩排參天的椰子樹引導著我們向花園幽深處游走,真不知道,我的眼睛是該放進我的手機相機里,還是將我的眼睛完全交付給眼前的奇異的綠植?!</h3> <h3> 盡管美篇限于篇幅,但照片依然在此堆積,每一張照片都美得一塌糊涂,每一張照片都是刪了再添!</h3> <h3> 然而,就在這座被戈壁和荒漠重重包圍的土城里,像這樣的花園不止一處,大一點的花園竟然有四五處之多。</h3><h3> 徘徊在花園深處,我百思不得其解,尾隨了一個中文的導游,經介紹,我才腦洞大開:原來,馬拉喀什盡管遠離海岸線,但就在馬拉喀什的南面,卻橫亙著摩洛哥號稱“神山”的大阿拉特斯大雪山,從大西洋東岸吹來的暖流氣流,突遇大阿拉特斯雪山的阻擋,在馬拉喀什形成了特有的溫濕氣候,正因為這里有了特定的氣候環(huán)境,才造就了馬拉喀什這座古城堡的存在。至此,我不得不對八百年前的阿拉伯人肅然起敬。</h3><h3> 我終于明白為什么這里曾是摩洛哥皇城所在地,也真正地理解了“神域”的魅力所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四站,荒漠中的堡壘 ——瓦爾扎扎特</h3><h3> 從馬拉喀什到瓦爾扎扎特,雖然不到200公里,卻開了足足四個小時,因為沿途要翻越號稱摩洛哥神山的大阿特拉斯雪山,其道路是本次大環(huán)線中最為艱險的路段,山高路陡,坡大彎急,況還有好幾處路段,因融雪滑坡造成路面嚴重損毀,盡管一路景色很美,但眼睛卻一直盯著蛇形一般的山路上。</h3> <h3> 不止十八盤,始見神山。</h3> <h3> 經過四個小時的顛簸,翻越雪山,穿越茫茫大漠,終于抵達荒漠中的土堡壘——瓦爾扎扎特。</h3><h3> 這里雖然荒蕪,卻是必要的停靠點,因為再往東南,還有330公里才能到撒哈拉,且沿途一直是在無人區(qū)中穿行。</h3><h3> 傍晚入住奧斯卡影城酒店,可免費參觀奧斯卡影城拍攝場地。</h3> <h3> 影城中的道具——古戰(zhàn)車。</h3> <h3> 影視城外景地。腳下是黃沙,身后是雪山,背景開闊,場面宏大。</h3> <h3> 埃及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造型。</h3> <h3> 神秘莫測的埃及宮殿。</h3> <h3> 阿伊特本哈杜村,《紅海行動》外景拍攝地。是茫茫大漠中唯一有人居住的堡壘式原始村落。</h3><h3> 阿伊特本哈杜村,建于公元8世紀,由6座被成為"卡斯巴斯"的建筑群組成。"卡斯巴斯"是這一地區(qū)十分流行的一種奇特的建筑形式,這里住宅和糧倉都被建成堡壘的樣式。"卡斯巴斯"建筑一般都在上部雕有裝飾,幾何圖案富于變化。</h3><h3> 阿伊特本哈杜村建有護墻,護墻內的房屋都是泥磚筑成。這里的建筑物多為三層,底層是馬廄,二層是糧倉,三層是住宅。此外,村莊還建有監(jiān)視羊群的公共小屋、倉庫、清真寺、村民會議室等公共建筑。</h3><h3> 阿伊特本哈杜村建于山坡上,山頂上建筑有全村的糧倉,建造得十分堅固。有外敵人侵時,全村人可以退守到這里進行防御。</h3><h3><br></h3> <h3> 這是村落通向外界的唯一的一座橋梁,橋下是300多米寬的河道,村落邊高筑瞭望塔和敵樓,易守難攻。</h3> <h3> 整個村落次第型由低到高磊積而成,家家單獨成院,卻戶戶相通。</h3> <h3> 隧道遍布整個村落,閑時行走,戰(zhàn)時隱蔽。一遇戰(zhàn)事,所有的婦女兒童會沿隧道逃避到堡壘頂端清真寺內,而所有的男人都會披掛上陣,以御外敵。</h3> <h3> 這是網(wǎng)紅“土洞”,位于堡壘頂端,透過土洞,可居高臨下,一覽堡壘外景致。</h3> <h3> 村里現(xiàn)有人口400余人,無論男女老幼,就連懷中的嬰兒,都是地道的群眾演員。</h3> <h3> 坐在堡壘頂端,休息片刻,用過午餐,我們將再踏征程,深入荒漠,向心馳神往的西撒哈拉大沙漠開拔。</h3><h3> 喜歡我手機隨拍的美友,敬請關注《斑斕多彩的童話王國——摩洛哥(下)》。</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江口市|
黑龙江省|
大洼县|
夏邑县|
临武县|
洪泽县|
天津市|
措勤县|
房产|
安国市|
响水县|
樟树市|
沛县|
林口县|
门头沟区|
永和县|
顺义区|
固镇县|
东乌珠穆沁旗|
北京市|
莎车县|
尚义县|
和平县|
五河县|
韶关市|
交口县|
漳浦县|
张家界市|
铁力市|
定远县|
乐清市|
泰宁县|
宝山区|
夹江县|
永寿县|
大英县|
康马县|
呼图壁县|
台南县|
方山县|
承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