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同樣的上衣,同樣的褲子,同樣的鞋子,相差八歲的姐妹倆就這樣開啟了他們的陜西奇妙之旅。 </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自</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覺兄弟姐妹間多點這樣的旅游機會,還是很能增進感情的,畢竟在這個人情淡漠的社會,即便是親戚間,不聯系也慢慢的關系淺了,哪怕你們小時候是一起光著屁股長大的。</span><br></h3><h3> 這次是和小表妹一起去小表哥的軍事駐扎地,說是小表哥,其實和我一樣大了,只是人家混的遠不是我所能及,已經是中尉了吶。</h3><h3> 趁著小表哥休假回部隊的機會,我和小表妹就這樣蹭蹭的蹭著跟去了。</h3> <h3> 28日的下午,我們乘坐著信陽東到渭南北的高鐵??出發了。快傍晚的陽光仍然很好,也不知是不是旅行前的興奮,提前一個小時到站,并沒有讓我們覺得等待很漫長,反而是聊的不亦樂乎。這也是以前從沒有過的機會。</h3> <h3> 在車上,他倆繼續著他們的怪談,而我獨自完成了一套護理中級試卷。想來也是很無奈,每次出去旅行都面臨快要考試,已經記不清多少次在火車上看書做題了。臨下車的時候,我竟然有點想吐了,真沒見過暈高鐵的人,可能我暈做題吧。我是一個漂亮又勤奮的小姐姐。呵呵</h3> <h3> 16:30到19:50,我們到達了渭南北高鐵站。</h3> <h3> 那么重點來了,我們還沒有吃飯。下車第一餐,馬回齋!煮饃!知道“煮酒論英雄”,知道“賭書消得潑茶香”——煮茶,煮饃是啥??</h3> <h3> 管他呢,反正這么餓了,不管上什么,都一定很好吃吧,晚食以當肉嘛!</h3><h3> 見服務員從茶壺里倒了三碗湯,心想無非就是大麥茶,苦蕎茶之類的吧,竟然不知道這是一個上面一點油星也沒有的微紅色的名為“口湯”的羊肉湯。666</h3><h3> 接下來的羊肉煮饃,第一口就感覺這是我的菜!為什么信陽沒有!!我也不是什么美食評論家,不知怎么形容這個味道,反正就是很好吃就對了。22元一份,碗里有著大塊厚碩的羊肉3.4塊,配著辣椒,香菜,腌蒜,嗯,過癮~~</h3> <h3> 酒足飯飽后,我們背著各自的行李,散步消食步行7.8分鐘到了尤河。眼前的美景讓我不得不拿出了微單,恢宏、大氣、兼容并包!詳情見圖。反正當時就想,這真是個約會的好地方,要是老陶在就好了,要是小陶在就更好了。哈哈??</h3> <h3> 睡前計劃,第一天,我和小表妹去臨潼看兵馬俑和華清池。</h3><h3>第二天,我們三人共去華山。</h3><h3>第三天,我和小表妹去西安,并于一天結束后乘坐晚上9:40到早上7:00的臥鋪。完美!</h3><h3>(個人計劃:第三天繼續拉著小表哥一起)</h3> <h3> 美好的一天就這么過去了,我們住著小表哥的私人住宅,在近凌晨時分我們都安頓好后將背著行軍包(裝著被褥和盆)的他趕到宿舍。</h3> <h3> 一覺醒來,已經天明,定的七點的鬧鐘也在這個時候響了。打開音樂:金岐玟的《姍姍》,實力打call!起床!!~</h3><h3> 八點準時出發,乘出租車8分鐘到火車站前面一點,改乘近一個小時的渭南至臨潼(東三叉)的班車。再乘306路公交車15分鐘至兵馬俑!快十點時我們到達了目的地。(一路上也不停詢問,這里的人有問必答,還是很熱情的)還有讓我感到很舒服的地方就是:所有汽車都禮讓行人。</h3> <h3> 門票120,這是一個去了是坑,不去遺憾的地方。一號坑里面的兵馬俑最多,二號坑,三號坑幾乎都沒有幾個。在參觀一個如此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時沒有導游可能你就只能看個熱鬧。于是我們30塊錢租了一個無線藍牙耳麥。但電子講解遠趕不上人工講解。在用了近一半路途的時候我們果斷放棄了。我們選擇了蹭導游,像個跟屁蟲一樣側著耳朵聽帶團的導游暢談古今,終于感到接地氣了,這兵馬俑其實大有文章,值得膜拜。</h3> <h3>1號坑</h3> <h3>2號坑</h3> <h3>3號坑</h3> <h3>殘缺也是一種美。</h3> <h3> 午飯在景區小吃街隨意吃的涼皮,一路上我倆很不要臉的試吃了很多東西,這種事情也只有小姐妹之間能干的出來吧~~</h3> <h3>摔碗酒</h3> <h3>特產桂花糕:十元三個。<span style="line-height: 1.8;">沒有很大的味覺沖擊,不需多聊~~</span></h3> <h3> 兵馬俑外直接乘坐306路5分鐘就可以到達華清池,也就是是楊貴妃等人沐浴的地方,背靠驪山。門票也是120。景色優美,歷史(野史)故事有趣,很吸引人,特別強調,還是全程蹭了一個東北的男導游,講話詼諧幽默,還默認了我倆的追隨,東北那旮旯的就是爺們兒哈( ????? )</h3><h3><br></h3> <h3> 一路向上,還有西安事變,蔣介石,以及兵諫亭遺址。這是我倆的終點??站,也讓我感到整個陜西就是一個歷史文化深厚的地方。</h3> <h3> 一路向下,我們買了自己喜歡的紀念品,在五點的時候乘坐了306路,直接到達東三叉,后乘班車回到了渭南。</h3> <h3> 一天結束,累的沒表情,小表妹不喜拍照,全程做了我的私人攝影師,拍的比我們家室友好多了。??今天微信運動第二名,20000多步,第一名是個健身的小哥哥,我恨你~拉黑你明天我就是第一啦!哈哈</h3> <h3> 晚飯:肉夾饃和哨子面。</h3><h3>沒有很大的味覺沖擊,不需多聊~~</h3> <h3> 第二天依舊是早上七點起床,小表哥早上六點半就回來為我們做愛心早餐啦。巧的是到華陰玉泉院的班車就在家門口。不巧的是,他沒法陪我們要加班。從在家的時候到去坐班車、等班車的路上,小表哥一直一直著重強調華山上很冷。堅持己見的我倆終于被他說服了。于是他一個人折返為我們拿了兩件愛心毛衣,很無奈。哈哈??</h3> <h3> 玉泉院登山,門票(160),我們是從北上徒步,西下索道(140),西峰索道下后坐巴士(40)到游客中心,全程十個小時,自古華山一條道,不用怕走丟。趕不上五點半的班車,只好打車(20)到華山火車站,然后坐火車近一個小時到渭南,1天比較緊張,還有玩兩天的,夜爬華山東峰看日出,在景區附近住。</h3> <h3> 剛過華山門,遇到了兩個志同道合的驢友。很緣分,又是東北的,感覺就是上天派來照顧我倆的。一個負責搞笑逗樂的,一個負責低調內斂背東西的。從上山到下山,始終發揚踐行“三幫一帶”的精神,一路上旅程甚是愉快,直到下山才分道揚鑣。特別強調,今天我的御用攝影師換成了他們中的一個自拍狂魔,拍的照片甚得朕心。????有機會,繼續同游~</h3> <h3> 不知道為什么,華山上有很多貓咪,你拍它的時候,竟然會很配合你?? </h3> <h3> 這是母子象,像不像?想起了我的小淘寶。。巧奪天工,明明是傾斜的,卻倒不了~</h3> <h3> 華山腳下讓買手套的人不是騙人的,如果你沒帶,強烈建議買一副吧。我就沒帶也沒買,一路上撿了兩只。而妹紙的手套是小哥哥貢獻了他的那一只。希望你們也有我們一樣的好運氣哦。</h3> <h3> 華山以險著稱,很多地方都是70多度臺階,如:千尺幢,白尺峽,近乎垂直,往身后看一眼都膽寒腿軟~只能低著頭手腳并用往上爬。。知識點來了: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切記!</h3> <h3> 到了北峰,我倆就想坐北峰索道下山了,實在是累的飛出天際了,再加上如果繼續往前,班車就趕不上了。我很后悔早上快十點才開始爬山。想盤華山的寶寶們,八點就到山腳下吧,別磨蹭~</h3> <h3> 不知道是什么戰勝了我倆,竟不顧一切的準備上西峰。想想以后再也不會來華山了,還是不要留遺憾吧。真的上了西峰后覺得不悔此生、不虛此行啊,這一路上用了無個“啊,好美!”來詞窮的表示對這個地方的喜愛與驚嘆!希望大家可以所有峰都爬遍吧~</h3> <h3>手指的地方就是西峰~近在眼前,遠在天邊????</h3> <h3> 累的快嗝屁了,膽大的超了近道,幾個人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從陡峭的大巖石上爬上去,一失足成千古恨啊,我表示后怕。。。</h3> <h3>西峰頂</h3> <h3> 華山山澗里真的是有千年寒冰的,可見有些地方溫度也是很低了。但我倆全程沒有穿上那兩件衣服,都在小哥哥的肩上背著。????</h3> <h3> 爬華山哪怕是跪著走也不要停。海拔高,山風涼,滿身的汗禁不住幾吹,就如進入冰窖。一冷一熱一冷一熱,不生病的都是身體好的。??</h3> <h3> 坐西峰纜車下到半山腰后,就遇到三四個外國友人,年齡約和我們差不多大,拿著手機向我走來。我以為是要拍照,一詢問原來是問路。很高興沒有丟英語老師的臉,連蒙帶猜在<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一聲聲“3克油”中,我們離去了。</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其實這次最大的感觸就是語境真的很重要。當你真的處于那樣的環境當中,你的英語口語不禁然的就和書本上出現差異了,不再那么死板,我決心一定要和一個外國友人做朋友。從小培養我兒子的語感,哈哈哈~</span></h3> <h3> 坐巴士到了游客集散中心后,我們乘的士到達了火車站,(此處的的士很坑,不打表,十分鐘的距離,問我們要40、30、20塊的都有)。。后約一小時到達渭南。</h3> <h3>晚飯:饸絡面+牛肉餅</h3><h3>饸絡面味道。。怪~沒吃完</h3> <h3> 回到家,一摸臉上,全是鹽沫~滿臉鹽沫~厲害了??</h3><h3> 夜里睡覺,不知道被腿疼醒了幾回。</h3> <h3> 最后一天早上,收拾行李。身上依舊酸痛,我倆慢悠悠地就出發乘火車前往了西安。</h3><h3> 小火車耗時近一個小時,下車后將行李寄存在火車站寄存處10元一天,依舊輕車簡裝。</h3> <h3> 西安古城墻就在火車站正前方,我們決定先上去看看。終于有一個地方門票不過百了,然而上去,如果徒步就需要三四個小時,所以我們只有選擇租自行車。45元三小時。比共享單車,你們看呢?呵呵~</h3><h3> </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我們從北玄武門騎到南朱雀門,騎行過程中遇到一個攝影師抓拍我們。果斷掉頭,讓他把照片發給我,一聊天,竟發現人家是來自深圳的一個資深攝影師。還要為我們重新拍攝~我是不是又遇到了我的另一個御用攝影師?????加了微信,照片一個星期后奉上。而小表妹這個全程執拗不拍照的人,終于和我有了西安留念~</span><br></h3> <h3> 借著古城墻,有很多拍藝術照、宣傳照、以及婚紗照的人。忍不住駐足凝神觀看,一個小哥哥經過我旁邊,來了一句“美女也喜歡美女。”讓我想起了卞之琳的《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此</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時我應該內心竊喜還是,</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放聲大笑呢?</span></h3> <h3> 腳下的很多塊磚頭都寫有出處以及記錄。好希望自己的腳步能夠輕一點,再輕一點,不要撫平這歷史的痕跡。</h3> <h3> 古城墻上竟然會有朗讀亭,喜歡《朗讀者》節目的人應該都不會陌生。必須要進去體驗。妹紙朗讀了長長的《長恨歌》,我朗讀了最愛的《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h3> <h3> 還車后下古城墻,時近中午,我們準備去回民街吃飯了。經碑林博物館、南大街、鐘樓、鼓樓。一路步行,邊走邊看。簡直就是文人的圣地。文房四寶、碑林拓印、、、</h3> <h3> 兩個小文藝青年一路上磨磨唧唧,到達回民街已是下午。買的紀念品幾乎都是在這邊買的,此處成為了我倆的購物天地。</h3> <h3> 午飯:褲帶面biang. biang面。</h3><h3> 我最愛煮饃,聽說也叫羊肉泡饃</h3> <h3> 在高家大院兒15分鐘,20元看了《賣雜貨》皮影戲。有意思極了,要是能手拿著臺詞就更好了,因為幾乎聽不懂。但是演繹的聲情并茂的,你也是能夠稍稍理解的。</h3> <h3> 這兒的人說夜晚的鐘鼓樓開燈后會很美,我倆決定不走了。</h3><h3> 回民街逛吃買~</h3> <h3>鐘樓</h3> <h3>鼓樓</h3> <h3>鼓樓前音樂噴泉(與大雁塔音樂噴泉相比肯定差之甚遠)</h3> <h3> 八點半出發至西安火車站乘坐9:40回信陽的臥鋪,這邊兒火車站又大又繞又拐,一路狂奔,只差五分鐘我們就趕不上車了。快要急哭了。????</h3> <h3> 一覺后。我們到達了信陽,下車第一件事:熱干面,豆腐腦。</h3><h3> 在陜西,一個特產面食的地方。我發誓絕不吃米飯。米飯狂魔做到了。??</h3> 寫的東西近乎瑣碎。瑣碎的記憶最難保存。而幸福又都存在于瑣碎細節之中。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若干年后,一起回憶。<h3><br></h3> <h3>附帶:陜西“八大怪”:房子半邊蓋、帕帕頭上戴、面條像褲帶、鍋盔似鍋蓋、辣子一道菜、凳子不坐蹲起來、姑娘不嫁外、唱戲吼起來</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化县|
巴塘县|
洪湖市|
高密市|
莱州市|
神池县|
武功县|
阳东县|
海盐县|
东平县|
巩留县|
剑川县|
闻喜县|
潮州市|
汽车|
固始县|
游戏|
隆回县|
库尔勒市|
章丘市|
连南|
青田县|
息烽县|
武夷山市|
高阳县|
大邑县|
太保市|
吉安市|
临沭县|
兴城市|
亚东县|
河津市|
海林市|
婺源县|
红原县|
吴堡县|
定远县|
永川市|
苗栗市|
清河县|
牙克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