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杭州,這個被譽為人間天堂的地方,山清水秀,景色秀麗,好玩的去處,不勝枚舉。</h3><h3> 靈峰山麓這塊風水寶地,是我們經常去玩耍的地方。特別是“靈峰探梅”這個景區,更是我們冬春時節的最愛。</h3> <h3> 今天,我和老伴又到那里去了,不過我們這次去的目的,是去登山——去登上面照片中的這座“靈峰山”。</h3> <h3> “靈峰山”位于西湖景區西部。我們是從青芝塢穿過杭州植物園的靈峰探梅景區,從那里開始登山的。</h3><h3> 在路過“靈峰探梅”的時候,我們順便到“品梅苑”里面去轉了一下,去看了一下“美人”花。“三八節”那天,我曾去看過她的,那時候她還沒有綻放。估計這會兒,她那美麗的小臉,一定笑開了。</h3><h3> 上圖為“美人”的群落。</h3> <h3> 美人品種群</h3><h3> 是梅與紫葉李的雜交品種,系法國人以紫葉李與宮粉梅花品種雜交后選育而成。枝、葉似紫葉李,葉片常年呈紫紅色,花有香味(非典型梅香),花被絲托略腫大。花重瓣,花色淡紫紅?;ㄈ~同放,花梗較長,紫紅,呈垂絲狀。花期較晚,抗寒性強。代表品種:“美人”、“小美人”、“黑美人”等。</h3><h3> </h3><h3> 從上面這段文字中,我們很難知道它叫什么花?是叫梅花呢?還是叫李花?所以我暫且稱她為“美人”花。等以后有了確切的稱謂,我再來轉告大家。</h3> <h3> 在“品梅苑”內,我們看到了這個“美人品種群”,她們總共有八位成員?,F在除一位“美人”的花兒開得比較多一點之外,其它七位“美人”還都只是羞答答的開出很少的幾朵。</h3><h3> 下面請大家觀看我們拍來的“美人”花。</h3> <h3> “美人”花,無論花型、色彩都非常漂亮,花朵也比梅花要大得多。按硬幣直徑2.5厘米折算,花的直徑約為4厘米。</h3> <h3> “美人”花看過之后,我們順著青芝塢內的山道,朝著“靈峰山”一路走去。在“靈峰寺遺址”的最高處,離開了植物園,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登“靈峰山”。</h3> <h3> 登山曾是我們的喜好,杭州許多山頭也都留下過我們的腳印。只是近年來,由于年齡的增長,又想讓膝關節骨頭省著點用,所以就很少去登山了。????</h3> <h3> 靈峰山麓的植物園,是我們經常去玩的地方,可靈峰山頂上我們一次都沒去過。這次我們發了個大心,乘現在還能走走,一定要上去看看;否則,恐怕以后就更發不起這個心了。</h3> <h3> 上得山來,這位同志朝我們敬了個禮,為我們敲響了警鐘,登山一定要注意安全!千萬不要火燭鋃鐺、冒冒失失,我們一定要穩著點、再穩著點。</h3><h3> 我們有的就是時間,可以慢慢地欣賞沿途的風光景色,充分享受登山過程中的樂趣。</h3> <h3> 開始這段路面,比較平坦。兩旁竹林茂密,清翠欲滴。空氣清新,景色宜人。</h3> <h3> 我們走著走著,看到前面的山道旁邊,有個尖尖的頂兒在不斷地長起來!隨著我們不斷上行,發現原來是一座亭子。????</h3> <h3> 我們來至亭前,見匾額上書“來鶴亭”三個大字。亭前石柱上鐫著:“信足梅咲地;放眼湖連天。柱子上還有好幾副楹聯,我就不一一抄錄了。<br></h3><h3> </h3> <h3> 亭子旁邊的山體上嵌有石碑,上鐫“重修亭記”,現抄錄于下:</h3><h3> 重修亭記</h3><h3> 來鶴亭,始建于宣統二年(1910),與寶石山來鳳亭遙相呼應,為吳興周慶云就寺山門外至半山而建。</h3><h3> 此亭毀于約公元一九六四年,重修于公元二OO一年。</h3> <h3> 我們在“來鶴亭”稍事停留了一下,拍了兩張照片,繼續上行。 </h3> <h3> 山道旁邊樹枝上開出的不知名的小花。</h3> <h3> 這里的山勢,突然變得陡峭起來,全部都是用條石砌成的、連續上行的石階。呵呵!我是已經走得頭上出水、身上剝皮了!????</h3> <h3> 我老伴仍然在前面不急不慢地走著,看來登山是不能相差一條“腿”的,待會兒我也去買它一條!</h3> <h3> 哈哈!剛說要去買一條“腿”,山頂就到了,您那條“腿”還要買嗎?????</h3> <h3> 登上山頂,我們稍微站了一會兒,看看四方景色。</h3> <h3> 今天,山頂上的能見度不是太好,遠處景物看不太清楚。</h3> <h3> 我們朝西湖方向望去,也沒能見到“放眼湖連天”的那種意境。</h3> <h3> 西湖文化遺產界樁 杭州市人民政府立</h3> <h3> 山上“麻栗果兒”真的不少,地面上到處都有??上覀儾粫獊沓?,只能望果興嘆!</h3> <h3> 看過風景,我們朝著桃園嶺方向一路走去。</h3> <h3> 從靈峰山到桃源嶺這段山脊上的路,高低起伏,蜿蜒曲折。遍地樹葉碎石,非常難走。我們是步步當心,腳腳踏穩。不求速度,只要安全!</h3> <h3> 松樹在輸液</h3> <h3> 山野上的花兒真的好秀氣!</h3> <h3> 瑞云亭</h3> <h3> 瑞云亭匾額:“瑞云聽松”。</h3> <h3> 這里松樹還真的不少呢!</h3> <h3> 離開瑞云亭,我們來到了桃源嶺山頂。</h3> <h3> 我們將從這里下山,回到植物園去。</h3> <h3> 人們常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我們心里早已作好了充分的準備:安全第一,慢慢地走!</h3> <h3> 遺址</h3> <h3> 走得動嗎?走不動我背你哦!</h3><h3> 我嫑你背,我煞寬!</h3> <h3> 拍到什么好東西了,這么有趣?</h3> <h3> 蜜嘖嘖地笑得這么開心,又發現什么寶貝啦?</h3> <h3> 我們一路走來說說笑笑,倒也不覺得什么累。</h3> <h3> 隨著山路轉了個彎,植物園出現在我們的面前。?。≡趺椿厥拢参飯@到啦?這個山太容易下啦!</h3> <h3> 哈哈!我們勝利了!????</h3> <h3> 現在是下午一點整,我們來到杭州植物園桃源嶺檢票口,我們這次登山活動順利結束。</h3> <h3> 現在我們的肚子已經在叫了,就到這個叫作“瓣香長溯”的地方,去給它一些撫慰。</h3><h3> 圍廊里面有一撥人,先我們之前,在那里進食小憩。我們朝他們笑了一笑,坐下來,取出食物,吃了起來。</h3><h3> 她們看到我們在吃番薯,其中一位大媽笑著說:“番薯不錯的?!? </h3><h3> 我笑著回應她:“是的,我們今天‘遠足’,帶了兩個番薯,再來回味一下小時候的味道!????” </h3><h3> 她說:“我們小時光也是這樣,要遠足去了,燒兩個番薯,手帕兒包包,袋兒里放放。小孩子多少淘氣,一路上打打鬧鬧,等到吃的時光拿出來,番薯已經變成番薯餅了!” ????</h3><h3> 我說:“是的、是的,那時光條件好的人家,油炒飯炒炒、油紙兒包包,帶了去吃;條件差的人家帶個番薯去,角落頭(角落里)躲躲吃吃?!? </h3><h3> 她說:“是的,是的,要是油炒飯里頭(里面)敲個雞蛋進去,那可是富豪了!” ???? “大哥哦:你比我稍為大點兒,我們都是過來人,我們蠻有共同語言的哦?????” </h3><h3> 我說:“是的,是的,我們蠻有共同語言的;不過,我肯定不止比你大一點點兒哦!????” </h3><h3> 她說:“不會吧!我今年六十一了,你多少?” </h3><h3> 我說:“我八十,比你大十九!” </h3><h3> 她說:“不可能的,你八十,我不信!” </h3><h3> 我說:“真的, 我不騙你的。”</h3><h3><br></h3><h3> 她又問我們:“你們上午來東(在)那里耍子兒(玩)?” 我說我們在爬山。“爬山?爬啥個(什么)山?” 我說:“靈峰?!? 她說:“?。∧銈儚撵`峰走過來的?勁道介(這么)足啊,八十歲還來爬靈峰啊!” <br></h3><h3> ……</h3><h3> 其實,我們也是想乘現在還能走走,就盡量多出來活動活動筋骨,透透新鮮空氣,我想,適當的運動運動,對我們老年人來說,總是有好處的。<br></h3> <h3> 錢塘黟客 2019.3.16.</h3> <h3>攝影:尚華 錢塘黟客</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园县|
襄樊市|
松溪县|
尼勒克县|
东明县|
岐山县|
德兴市|
仁寿县|
阿合奇县|
文登市|
惠来县|
岫岩|
微博|
张家口市|
临朐县|
阳东县|
开江县|
古浪县|
和田县|
革吉县|
区。|
龙游县|
淮北市|
大丰市|
宁国市|
内丘县|
阿瓦提县|
自贡市|
大邑县|
铅山县|
循化|
岱山县|
门源|
富民县|
沈丘县|
南陵县|
鸡泽县|
凤翔县|
舟山市|
琼结县|
绥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