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們已經結婚50年了。其中有15年是兩地分居,她在這邊,我在汕頭;她在這邊,我在天津;她在這邊,我在非洲。我這個家是由她支撐的。她再苦再累,從來沒有一句怨言。那時沒有網絡,就靠通信,談情說愛,商討家里的大事小情。</h3> <h3>結婚前的我。</h3> <h3>結婚前的她。</h3> <h3>很快我們就有了兒子。</h3> <h3>6年后才有女兒。</h3> <h3>一年只有十二天探親假,孩子根本不認識爸爸。記得一次回家我在炕上,蓋了一個小被在腳上,兒子一面哭一面把被子拖走。女兒那時經常叫別人為爸爸,3歲前不認識我。</h3> <h3>那時沒有相機,我便畫速寫,帶回單位,有時想了就看看。</h3> <h3>我的女兒。</h3> <h3>兩個孩子,她實在帶不了,在女兒不到3周歲時我把女兒帶到天津。她帶兒子一起上學校。這幅照片是她帶兒子來天津探親時,我們在塘沽照相館拍的,對我來說是一幅很珍貴的照片。覺得就像牛郎織女相會一樣。</h3> <h3>這是為兒子畫的速寫。</h3> <h3>1982年,我被調回來了,單位不給房子,只有住在農村。</h3><h3><br></h3> <h3>回來了,結束兩地分居的苦日子。日子雖不寬裕,但有二人一起努力,互相依靠,還是苦中有樂啊。</h3> <h3>我們一起努力,搞點基本建設 ,把日子盡量過的好些。這是我畫的小院,左面是我們養的雞,右面有苞米倉子。看來是一個豐收的小院。</h3> <h3>孩子們在學習,成長。</h3> <h3>兒子。</h3> <h3>女兒。</h3> <h3>戴紅領巾的女兒。</h3> <h3>我為女兒畫的水彩肖像。</h3> <h3>這是女兒為我畫的水墨肖像。</h3> <h3>中考沖刺。</h3> <h3>她是一個勤儉持家的好女人,做衣服,縫縫補補,織毛衣毛褲,一刻不閑著。</h3> <h3>她和女兒一起歌唱。</h3> <h3>家里唯一的一張書桌。</h3> <h3>這是我們做飯的地方。叫外屋地,也是廚房和餐廳。</h3> <h3>她養活的燈籠花,開了。</h3> <h3>我們的小院。</h3> <h3>小院有簡單的花壇,電視天線桿上還曬著魚。</h3> <h3>夏天,傍晚的窗戶,風窗都是我自己做的。</h3> <h3>那時,我的自畫像。</h3> <h3>為女兒畫的肖像。</h3> <h3>她在織毛衣。</h3> <h3>很樸實的樣子。</h3> <h3>我為兒子畫的像。</h3> <h3>我為學校畫畫,她和女兒來幫忙。</h3> <h3>1992年,好不容易工廠給我分了房子,那時女兒上學,兒子也要工作了,正好有了房子,我上班也方便,她學校有班車。日子登上一層樓。接著兒子結婚生孩子。</h3><h3><br></h3><h3><br></h3> <h3>兒子結婚時我們全家照。</h3> <h3>兒子三口家。</h3> <h3>后來女兒也結婚了。</h3> <h3>女兒在南京,這是女兒住的地方的一條小街。我畫的油畫。</h3> <h3>女兒女婿為我們買了新房子,叫我們安度晚年。</h3> <h3>我旅游畫畫,總是忙個不停。</h3> <h3>她跳舞,彈琴,吹口琴。</h3> <h3>我是這樣的。</h3> <h3>是這樣的。</h3> <h3>她是這樣的。</h3> <h3>是這樣的。</h3> <h3>我們全家合影。</h3> <h3>我們和女兒外孫女合照。</h3> <h3>這里有媽媽的味道,就永遠有家的味道,有幸福的味道。</h3> <h3>這是酸甜苦辣的50年,也是幸福的50年。</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宁县|
江口县|
北流市|
晋江市|
平果县|
凤庆县|
SHOW|
岱山县|
石渠县|
瑞昌市|
嵊州市|
莲花县|
方城县|
沭阳县|
隆林|
德格县|
黄陵县|
漯河市|
张家口市|
阿荣旗|
伊宁县|
罗平县|
怀柔区|
雅江县|
乐平市|
九寨沟县|
大石桥市|
金溪县|
容城县|
玉门市|
曲阜市|
建水县|
浙江省|
汝城县|
兴业县|
宁蒗|
北流市|
夏河县|
当涂县|
隆尧县|
黄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