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3月22日,培訓第三天。</h3><h3> 今天,全天聽了龔蓉老師的課《兒童的成長與發展》。龔蓉老師是河北師大副教授,研究方向是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發表的論文著作涉及人生各階段。</h3> 上午 <h3> 龔副教授首先向我們介紹了埃里克森生平和他對心理學所做出的貢獻——人生“八階段”理論。在上午的三個小時時間里,對人的前三個階段進行了解讀,指出八個階段順序是由遺傳決定的,因而是不可變更的。我理解為這其實正是生命發展的基本規律,在現實中特別是在對兒童的教育中,我們有多少人是違背這個規律,在做著拔苗助長的蠢事、毀人不倦的傻事啊。</h3> <h3> 通過學習,讓人大吃一驚。她通過缺愛者與幸運者比較實驗結論指出:缺愛者所表現出來的童年生活不愉快,成年不會娛樂;依賴性大,缺乏信任;被診斷為精神病的較多;往往沒有朋友。讓人不由得自我檢查,深刻反省自己是不是這樣的童年缺愛者。</h3><h3> 通過學習還明白了危機是劃分每個階段的特征。當生命某階段遇到危機時,解決方式兼有積極和消極兩方面個,這決定了日后的人性走向。譬如在第一個階段(出生到1歲)當兒童經常在父母家人慈愛和慣常的所謂積極的包圍之下就會形成信任感,反之經常被父母拒絕或非慣常的消極方式處理,就會形成不信任感。原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竟是來自最初的接觸者的積極與否,孩子身上的問題要從父母身上找答案。</h3> 下午 <h3> 下午的課龔副教授將八個階段知識講解完畢,還精心為我們設計了一個互動游戲,兩人自由結組,其中一人帶上眼罩在隊友攙扶下從門外樓梯到上一層,再下來回到原點,然后兩人角色互換完成活動。</h3> <h3> 活動完成后各人發表活動感受,老師進行畫龍點睛地點評,指出其中涉及的心理學問題,一時間發言此起彼伏。</h3> <h3> 發言也激發了同學們表現的欲望,有一名學員提出了一個“讓座”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正在興頭上的同學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那場面似大戰在即,一觸即發,真是一個熱鬧啊!后來終于發展成了一場“大戰”,你來我往,唇槍舌劍,各抒己見,這邊還沒說完,那邊已經站了起來,班長和學委幾次站身維持秩序,都無濟于事,最后還是老師一句總結到位,才止住了這場“大戰”。太精彩了!同學們在爭論中學習了知識,在碰撞中收獲了友誼,同時也享受了辯論的暢快和歡樂……</h3> <h3> 春暖花開時,師大最美的時節,我們緣聚在這里,共同學習,學會,我幸!學不會,我命!</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登封市|
江油市|
白水县|
凤翔县|
中阳县|
井研县|
宾川县|
利津县|
花垣县|
三原县|
万源市|
错那县|
祁连县|
慈利县|
四会市|
南岸区|
临高县|
崇左市|
大埔县|
抚州市|
蓬安县|
汝阳县|
鄂托克旗|
宝清县|
建平县|
崇礼县|
巍山|
平罗县|
思南县|
新泰市|
双鸭山市|
台安县|
彩票|
寻甸|
阆中市|
合肥市|
黔南|
宜宾县|
通辽市|
扶风县|
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