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書畫文化 今天<br></h3><h3><br></h3><h3>在二十世紀(jì)的中國繪畫大師中,張大千當(dāng)屬最具才情和藝術(shù)家氣質(zhì)之人。就藝術(shù)修養(yǎng)論,可謂詩、書、畫、印之全才。其中,又以山水畫成就卓絕。張大千的山水畫,從清初四僧上溯明仲青藤、白陽至元四家、荊關(guān)董巨及敦煌壁畫,臨摹歷代名跡、遍游名山大川,師古而出新,境界高絕。后期久居海外,直接與西方藝術(shù)接觸,又致力將西畫的長處融于中國畫之中,創(chuàng)造了一種被世界所接受的全人類藝術(shù)語言,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觀其畫作,風(fēng)姿清新俊逸,自然流露,使人塵思盡去,雅致自生。</h3><h3>本篇收集的是張大千的青綠山水及金碧山水(60幅)。</h3> <h3>1931年作 山水人物</h3> <h3>1933年作 擬石濤山水</h3> <h3>1934年作 匡廬觀瀑圖</h3> <h3>1934年作 巫山</h3> <h3>1934年作 巫峽清秋</h3> <h3>1935年作 村林煙暖</h3> <h3>1935年作 村林煙暖</h3> <h3>1935年作 黃山文殊院</h3> <h3>1935年作 攜琴訪友</h3> <h3>1939年作 峨眉金頂</h3> <h3>1939年作 山水</h3> <h3>1939年作 蜀山行旅圖</h3> <h3>1940年代作 峒關(guān)蒲雪</h3> <h3>1940年作 春水待魚</h3> <h3>1940年作 峨嵋金頂</h3> <h3>1943年作 溪山訪友圖</h3> <h3>1943年作 閑吟策杖倚天風(fēng)</h3> <h3>1944年作 秋江泛游</h3> <h3>1944年作 山水</h3> <h3>1946年作 碧樹生云</h3> <h3>1946年作 碧樹生云</h3> <h3>1946年作 仿董北苑夏山隱居圖</h3> <h3>1946年作 仿巨然晴峰圖</h3> <h3>1946年作 野水參差落漲痕</h3> <h3>1946年作 山水并行書七言聯(lián)</h3> <h3>1946年作 太乙觀泉圖</h3> <h3>1947年作 滄浪漁笛圖</h3> <h3>1947年作 仿宋人山寺圖</h3> <h3>1947年作 觀瀑圖</h3> <h3>1947年作 江堤晚景</h3> <h3>1947年作 臨董源夏山圖</h3> <h3>1947年作 臨王蒙夏山高隱圖</h3> <h3>1947年作 臨趙孟俯秋林載酒</h3> <h3>1947年作 擬趙大年湖山清夏圖</h3> <h3>1947年作 溪山蘭若圖</h3> <h3>1948年作 春山樓觀圖</h3> <h3>1948年作 舟閑詠白云</h3> <h3>1949年作 江山無盡圖</h3> <h3>1949年作 溪山初雪</h3> <h3>1949年作 行舟圖</h3> <h3>1978年作 山水</h3> <h3>1982年作 江南蔦亂草如茵</h3> <h3>村林煙暖</h3> <h3>峒關(guān)蒲雪圖</h3> <h3>峨眉山水</h3> <h3>仿石濤山水</h3> <h3>高尋白帝問真源</h3> <h3>華山長空棧</h3> <h3>黃山剪刀峰</h3> <h3>江靜潮平圖</h3> <h3>南峰絕頂</h3> <h3>綠蘿洞口泊舟時(shí)</h3> <h3>仿張僧繇沒骨江</h3> <h3>山水</h3><h3><br></h3><h3>張大千一生作畫勤奮,其創(chuàng)作的精品,難以計(jì)數(shù)。30歲以前的畫風(fēng)“清新俊逸”,50歲則趨于“瑰麗雄奇”,60歲以后達(dá)到“蒼深淵穆”之境,80歲后氣質(zhì)淳化,簡淡悠遠(yuǎn)。他的作品中西合璧,融古匯今,達(dá)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藝術(shù)高度,最終成為中國現(xiàn)代畫壇上最具影響的國畫大師,也是為世界文化藝術(shù)作出重要貢獻(xiàn)的世紀(jì)偉人。</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西区|
滁州市|
乌兰县|
济阳县|
河西区|
普陀区|
浠水县|
灵川县|
泸西县|
江源县|
兰溪市|
崇义县|
浦北县|
灵川县|
洛阳市|
荣成市|
十堰市|
济源市|
建德市|
高淳县|
清流县|
双鸭山市|
益阳市|
仙居县|
香河县|
永清县|
贵德县|
札达县|
西吉县|
个旧市|
镇远县|
扶沟县|
江都市|
佛教|
墨竹工卡县|
工布江达县|
宽甸|
凌云县|
鄂托克前旗|
泰州市|
巴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