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20年,我35歲;<br>2035年,我50歲;<br>2050年,我65歲。<br>2020年,我的學生們10歲;<br>2035年,他們25歲;<br>2050年,他們40歲。<br>我不知道,這三十年間會發生些什么。三十年,我要靠什么來延續我的教育生命;我們現在教孩子們的東西,能否支撐他們不“迷失”在未來的三十年?<br>這些從未想過的問題,今天,在聽完竇桂梅老師的課后,我開始試著去思考。</h3> <h3>竇老師早早就來到會場,做上課前的準備。她看上去,是那么年輕、輕盈、美麗。</h3> <h3>早上8:30,準時上課。竇老師先跟孩子們一起回顧了統編教材三年級第四單元主題——自然之物,并再次認識了各種自然界的小動物。話題非常自然地過渡到了本課的“主人公”們身上——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大動物們。</h3> <h3>竇老師采用“拆書”的方法,把繪本里的圖片(故事前半部分)做成圖片集,裝在信封里,分發給每個學習小組。孩子們先觀察這些圖片,以搶答的方式猜動物名稱。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br>接下來,竇老師安排孩子們給圖片排序,引導孩子們觀察圖片中的規律。這既是觀察力的訓練,也是思維力的訓練。孩子們完成地很好,發現了主要出場動物的數量變化規律和水洼的水量變化規律。<br>竇老師引導孩子們給排好序的“書”起“書名”,并借機介紹了作者——澳大利亞著名兒童畫家葛瑞米.貝斯。</h3> <h3>竇老師把精美的繪本當堂分發到孩子們手上時,孩子們愛不釋手,小心而喜悅地翻閱著,不斷地有了新的發現。</h3> <h3>小小繪本里藏著太多太多的細節,每一頁都隱藏著許多動物,每一次“我發現”都讓孩子們驚喜不已。隨著越來越多的細節被發現,孩子們越來越興奮。</h3> <h3>竇老師抓住孩子們的探索欲望,給每個小組發放了《我的閱讀探索地圖》,鼓勵孩子們記錄下他們的閱讀發現(可以畫圖、可以寫文字、也可以畫思維導圖)。下面就是孩子們在課堂上完成的閱讀報告單,是不是很驚喜?有的小組用思維導圖對書中的動物進行了分類。</h3> <h3>有的小組用圖文并茂的方式聚焦研究書中的一種動物。</h3> <h3>有的小組把研究關注點聚焦在書中的文字,發現了動物們心情的變化。</h3> <h3>動物們心情的變化是全書的主線,竇老師在這里進行了巧妙的設計。</h3> <h3>為了更好地讓孩子們體會書中動物們心情的變化,竇老師領著孩子們表演動物們的發聲、嘶吼,孩子們在竇老師聲情并茂、極富張力的表演者中,受到了感染,漸漸地也就丟掉了拘束和羞澀,進入了角色狀態!</h3> <h3>課堂逐漸點燃,進入了高潮!</h3> <h3>竇老師提醒孩子們繪本中細微的情緒變化,在互動和表演中很好地完成了情感體驗。</h3> <h3>竇老師引導孩子們在繪本中發現了作者葛瑞米.貝斯的“自畫像”,讓孩子們去揣摩作者這樣的創作意圖,真正做到了讀者和作者之間的心靈相通,也很好地達成了本節課的主題意圖。</h3> <h3>隨著水洼水量的減少,直至最后一滴水的消失,動物們都離開了水洼。熱鬧的課堂安靜了!一滴雨落下的聲音如天籟般打破了死寂!</h3> <h3>隨著輕音樂響起,雨聲、鳥鳴聲漸次響起,森林又恢復了生機!動物們都回來了!<br></h3> <h3>于無聲處實現了情感的升華 ,在竇老師和孩子們的共同努力下,做到了!</h3> <h3> <br><br>這堂課結束了!我卻遲遲走不出來。<br>這是一堂自然科學閱讀課?一堂生態環保教育課?一堂兒童哲學美學課?<br><br>我們到底要把我們的孩子們培養成什么樣的人,才能讓他們在這個變化的世界既有適應環境的能力,又有安放心靈地處所。<br><br></h3> <h3>所以,就有了開頭“三十年”的困惑。<br>這堂課結束后,竇老師拋出了這樣的問題,同時她也用她的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br><br>用工具撬動思維和情感。在這堂課上,竇老師做了完美地示范。<br><br></h3> <h3>一堂閱讀課的作用,也許微若螢火,卻不可撲滅!<br><br><br>最后,感謝遷西小教精心組織了這次外出學習,感謝我的領導,讓我能有幸現場聆聽名師的授課!這次周末天津之行,值了!</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河市|
镇安县|
顺义区|
大同市|
洛阳市|
怀远县|
浦县|
本溪|
虎林市|
肥西县|
盱眙县|
铜鼓县|
从化市|
蓝山县|
合山市|
灵山县|
胶州市|
盐津县|
扎囊县|
新龙县|
紫云|
财经|
沙雅县|
新源县|
台江县|
永川市|
建始县|
湖州市|
根河市|
金平|
华池县|
巴南区|
兰溪市|
林芝县|
百色市|
连平县|
玉山县|
兴安盟|
宜宾市|
庐江县|
乐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