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水電部青銅峽電機廠 戰友赴寧夏50周年聯誼會,在歡樂溫暖祥和祝福的氣氛中舉行。200余名老戰友相逢再聚北京圓山大酒店。有很多歲數大了的老將(我們的良師長輩),國外的戰友,因有事或身體不好的戰友等,由于各種原因沒到會的朋友們都發來了祝福,還有很多戰友慷慨解囊贊助會議。情景現場感人至深。</h3> <p class="ql-block">五十年后我找你,不忘初心方得始終</p> <h3>大會的主題:</h3><h3><br></h3><h3>友情 溫暖 包容 祝福</h3> <p>五十年后我找你,不忘初心情更濃</p><p>“水電部青銅峽電機廠戰友赴寧夏50周年聯誼會”圓滿舉行</p><p>不經意間,我們距離在青銅峽的生活已經五十載春秋,從青春已經走入了暮年。半個世紀的時光輪回,有太多的記憶可以忘卻,然而青銅峽的記憶卻一刻也不曾走遠!</p><p> 今天2019年3月16日,大家一起就是為了回憶并見證一段歷史,那就是一種記憶里的味道,它與我們在那個特殊的精神與物質生活的命運變遷中緊緊相連。今天這份特有的情緣,帶著沁人心扉的芳香撲面而來。</p><p>我們的一生、我們走過的路,歷經歲月演化和流傳,在時空的經緯中慢慢沉淀出它的價值。五十年前的春天里與現今春天里的擁抱變得如此繽紛。或許這就是真實的人生,它可敬、可畏、可歌、可嘆!</p><p>自從去年戰友群發出來五十年后再相聚的倡議后,我和大家一樣,每天都被它牽動著,一篇篇戰友情深的回憶文章,一件件刻骨銘心的感人故事、一張張風華正茂的老照片,常常與我做一次心靈的對話,仿佛像是一聲輕輕的呼喚,若是看看老照片,哪怕只是一會兒的深情的對望,內心都會激起陣陣感嘆。</p><p>穿越時光回到韶光。品味時光的流逝,這一切變的彌足珍貴。我清楚那是一直深藏于內心的歲月故事,那是永遠不曾割裂與忘卻的從前。真的,很多沒有知青經歷的人和現代的青年人,是很難理解我們這一群為之如癡如醉的,再相守、在回顧,甚至連眼淚奪眶而出卻都無力掩飾的人。</p><p> 走過的路上,經歷過無數風雨,再回首,我堅信自己走過的每步腳印都是必經之路。感恩感謝青銅峽的大自然和戰友情,留給我如此珍貴的一筆人生財富,比起物質,比起金錢,比起欲念,它顯得彌足珍貴!這樣的歷念值得回憶,這樣的故事值得見證!</p><p> </p><p> 青銅峽是有故事的,點點滴滴都是真實的生命。這些故事樸素雋永、歷久彌新;青銅峽是有情感的,但情感總要有一個具體形式做載體。青銅峽的戰友珍視的是情感、珍藏的也是情感。那么今天的聚會,就是聯接著每一位戰友彼此之間的情感的載體,還有我們在場的歌聲笑聲;還有我們的老照片所承載的久遠的故事,現場以視頻和美篇的形式呈現給戰友;還有我們在聚會的合影留念等等,都能使濃濃的戰友情誼彌散天宇和珍藏心中。</p><p> </p><p>八千里路云和月,不負韶光好年華。</p><p>今天讓我們共享青春的力量,祈福無盡甜蜜的明天。</p><p>祝福友誼長存,祝愿所有的戰友家庭幸福安康!</p><p> </p> <p>從開會前大家就沉浸在音樂和老照片播放的視頻中。會場上反復播放著同一首歌。屏幕上顯現出一張張青蔥歲月的我們。一張張難忘的老照片兒講述著那個年代的故事。</p> <h3>主持人上場了。他們是薛友亞、陳信華、李唯易、岳志鈞。(從左至右)他們娓娓道來要講好我們的故事,它叫青春歲月。<br></h3> <h3>大會籌備組組長楊清發言。主題詞是友情 溫暖 包容 祝福。(全文如下)</h3><h3></h3><h3>青銅峽戰友赴寧夏五十周年聯誼會歡迎詞</h3><h3><br></h3><h3>各位來賓、各位戰友上午好,歡迎參加本次聚會。</h3><h3>50年前我們相逢在寧夏,今天我們又相聚在北京,這是一種緣分,值得我們珍惜。</h3><h3> 辦聚會,考慮最多的是安全問題。我們都是六、七十歲,甚至八十多歲的人了。腦力遠勝于體力,如何避免嚴重失衡,負責籌備的戰友們想了很多、也做了很多、希望理解。</h3><h3> 參加今天聚會的戰友很多,不管是在京的、外地的,還有國外、境外的能來的都來了。青銅峽電機廠也就是十年光景,這么多年過去了我們仍聚會懷念它、紀念它,為什么?</h3><h3> 幾年前與迎門灘的戰友們偶遇,薛友亞女士對我說“從青銅峽走出來的各個都是好樣的,有電機廠這碗酒墊底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講得有道理,我們這支隊伍是知青、部分機關干部和工人師傅組成,其主體是水電部干部子弟。共同的環境、共同的經歷、共同的磨難,逐漸將我們身上那種幼稚的傲骨淬煉成了自強不息的精神,這就是我們這支隊伍的主旋律、同一性和特殊性。從電機廠走出來的戰友們幾十年來大都努力奮斗,為國家和社會做出了有益的貢獻。</h3><h3> 今天我們已經卸甲歸田,但仍然要發揚自強不息的精神,努力學習不斷豐富我們的頭腦,努力鍛煉不斷修復我們的肌能,以抵御老化和抗擊病魔。聚會就是為促進戰友們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相互激勵,共同走向樂觀、健康、長壽。謝謝。</h3> <h3>秘書長殷立發言,在他背后有PPT在播放著,配合他的發言內容。(全文如下)</h3><h3>聯誼會籌備工作簡要匯報</h3><h3><br></h3><h3>雖青銅峽的歲月已經過去了近半個世紀,但終生難忘。所以去年11月9號,楊青、岳志鈞和一些戰友聊起50周年時,大家一致同意舉辦聯誼會,并自發成立起籌備組,下設6個專業小組,各負其責,開展工作。</h3><h3>其中:聯絡組的任務是聯絡分散在各地的戰友們。電機廠是建立在一個動蕩的年代,機構不斷變化,人員頻繁進出,幾十年了,許多人失去了聯系。這次在聯絡組和許多熱心戰友們的努力下,把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人員編制名單匯齊,然后不厭其煩,四處打聽,已和三百多名戰友取得了聯系。</h3><h3>盡管有些戰友因種種原因不能到會,但還是通過各種方式帶來對大會的祝福。籌備組全體同志為他們的情意所感動,并讓我轉告他們:聯誼會將向他們免費贈送U盤,那里邊不光有通訊錄、新老照片、專題片和戰友們的回憶,最主要是帶去情誼、感謝和祝福。</h3><h3>會務組在會場的選擇、現場服務等方面費了很多周折,餐飲酒水,甚至U盤制作都反復比選、精打細算。有些老同志由于力不從心,不能參加聚會,會務組還專門跑到家里帶去祝福。</h3><h3>為了給大家提供美好的精神回憶,策劃組在提出“溫暖、友情、包容、祝福”的聚會主旨下,創編出以語言配合視頻、照片,用感言、詩歌等抒發戰友們的情懷和友誼。幾個月來他們創編了不少文字材料,并和攝制組、以及其他戰友做了多次磨合,以求達到感人效果。</h3><h3>4個多月來,編輯組共征集到60位戰友的91 篇回憶青銅峽歲月的文稿和詩歌。一個個真實故事的描述,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當然也給他們帶來了大量的修編工作量。由于這些內容要和照片、錄像,通訊錄統統匯集到一個U盤,今后為使戰友們在欣賞時檢索方便,他們后面的工作量還很大。</h3><h3>一個大型活動的內容越豐富,費用也就繁多,財務組替大家嚴格管理好各種費用就顯得十分重要。他們把40周年聚會嚴格把關結余的幾千塊錢一直保管并用于了今天。這次全體人員的大型合影也是她們動員搞專業的親屬免費為咱們服務,又為聚會省了一大筆費用。</h3><h3>當然,籌備組的全體成員都是志愿者,沒有報酬,各種工作餐也都是自費。</h3><h3>這里還要提一下,40年聚會,老廠長張有維捐了5千元。這次老排長辛玉斌也捐了5千元,而且必須收下,看得出老前輩們對我們這些晚輩的厚愛。還有吳民也為這次聯誼會捐了兩千元。</h3><h3>攝制組這4個月來每天最少工作5-6個小時,沒有節假日和周末。4百多張老照片,拿在手里看,都模糊不清,更別說投影到大屏幕了。他們就一張張通過掃描和后期制作,還要添加名字,幾十年的變化,許多人模樣都變了。負責這項工作的戰友是做過幾次手術,每天靠加藥量支撐著來完成這項工作的。負責錄像的同志錄制最緊張時,母親去世,丈夫心臟病復發住院,每次現場錄完像,根本顧不上吃飯,扭頭就去趕公交車回家處理繁重的家務。盡管攝制組已經十分疲憊,今天又給自己加任務,既:這次來的戰友,人人要有照片,張張是個笑臉。因此為了配合他們的工作,請戰友們今天一定要開懷大笑。</h3><h3>另外,當大家今天離開會場時,你的手機里將會看到多集美篇。</h3><h3>籌備組的全體同志都是超過65歲的老人了,另外有些同志是后來因工作量太大而自愿加入進來的,緊張時,血壓高、失眠等時有發生。他們到底圖什么?我在這里表達一下他們共同的初心:通過大家的辛勤工作,搭建這個平臺,讓大家能暢懷敘舊不忘共同走過的人生,通過相互溝通與探討,大徹大悟,放下所有的煩惱、焦慮、恩怨、痛苦等等,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把目前枯燥、平淡、瑣碎、紛亂的現實生活改寫成豐富多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新篇章。</h3><h3>最后,還要感謝圓山大酒店為我們提供了良好設備的會場和服務。</h3> <p>這時候是采訪當年的老將。主持人把大題目引出。然后是采訪視頻。這些令人動容的情景歷歷在目。大會宣讀了老將排長辛玉斌等戰友的賀詞。</p> <h3>下一個是80歲以上的老將代表宋明剛發言。</h3> <h3>一車間代表晏勤發言。這時候背景有一車間的歷史照片。</h3> <h3>二車間上場的是由四人表演的配樂詩朗誦。背板是二車間歷史照片。</h3><h3>鉚焊工之歌</h3><h3>作者應是盛和平,朗誦者馮遂華,李鎮健,馮濤和趙力。</h3><h3> </h3><h3>是誰將天上的星星摘在手中閃亮?</h3><h3>是誰將藍色的弧光撤滿車間廠房?</h3><h3>是我們,是我們焊工!</h3><h3>是誰舞動著大鐵錘噹噹作!</h3><h3>是誰將平整的鋼板敲打成變壓器外殼的模樣?</h3><h3>是我們,是我們鉚工!</h3><h3>我們是青銅峽電機廠外殼車間的焊工和鉚工,</h3><h3>鉚焊是我們共同奏響的主旋樂章!</h3><h3> </h3><h3>清晨當太陽從東方升起,</h3><h3>我們身披朝陽走進車間廠房;</h3><h3>傍晚當落日的余暉映紅天際,</h3><h3>夜班的戰友們又整裝上崗。</h3><h3>車間里天車轟轟、機器隆隆、錘聲噹噹、弧光閃亮;</h3><h3>車間里忙忙碌碌、人來人往、你追我趕、一派繁忙。</h3><h3>鐵錘是我們戰斗的武器,</h3><h3>焊鉗是我們勞動的伴侶,</h3><h3>我們將堅硬的鋼板用鉚工的力量敲打成型,</h3><h3>我們將冰涼的金屬用焊工的熱情連接在一起。</h3><h3>多少個凌冽的寒冬我們掄錘敲殼,勇戰風寒;</h3><h3>多少個炎熱的盛夏我們埋頭焊接,揮汗如雨;</h3><h3>多少個加班的日子我們夜以繼日,廢寢忘食;</h3><h3>多少個會戰的日夜我們攻堅克難,團結奮戰。</h3><h3>車間里鐵錘敲擊發出震耳的聲響,</h3><h3>車間里電焊的弧光迸發出耀眼的光亮。</h3><h3>這響聲這光亮組成一曲鉚焊工之歌的交響曲,</h3><h3>這響聲這光亮正在演奏著勞動創造世界的華彩樂章!</h3><h3> </h3><h3>一臺臺變壓器外殼從我們手中做成,</h3><h3>一臺臺變壓器外殼的零件由我們親手組裝。</h3><h3>我們用辛勤的勞動創造著世界,</h3><h3>我們用青春的熱血為祖國的電力事業貢獻力量!</h3><h3>青銅峽的群山為我們喝彩,</h3><h3>唐徠渠的波濤為我們鼓掌,</h3><h3>和煦的晨風為我們助威,</h3><h3>皎潔的明月聆聽我們的歌唱。</h3><h3>愿我們把鉚焊工之歌唱得更加響亮!</h3><h3>愿我們把鉚焊工之歌唱得更加激昂!。</h3> <h3>三車間代表李春陽發言。</h3><h3>(全文如下)</h3><h3>青銅峽戰友50周年聯誼會發言</h3><h3> </h3><h3>受組委會的指派,下面我代表原青銅峽電機廠第三車間和外地的戰友發言。</h3><h3> 戰友們大家好!今天是與會戰友赴寧夏青銅峽50周年的聯誼會,此時此刻,大家的心情都非常高興和激動。50年前我們風華正茂,離開家鄉,奔赴干校,奔赴建設兵團,奔赴廣大農村接受再教育。兩年以后,電機廠成立,在座的諸位又從全國各地匯集到了青銅峽電機廠,依托電機廠這個平臺,使我們有緣共同在一起工作,學習和生活。屈指算來,電機廠1971年成立到1979年搬遷,也不過8年多的時間,而且期間還有許多人員分合離別,但無論怎樣只要說起電機廠和電機廠相關的人和事所言者必是心潮澎湃。</h3><h3> 回憶起電機廠的日日夜夜,就有說不完的話題,是電機廠這個這個紐帶將我們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在熱烈相聚的今天,首先,就讓我們不由得懷念起電機廠的老領導:陳鳳鳴廠長、楊溢、于濱、張有維副廠長。陳鳳鳴老領導為了鼓勵我們學習,在大會上慷慨陳詞,理不屈,詞窮,讓我們至今難忘;楊溢老領導在會上雖慢條斯理,但一說到本專業水利時,立馬如數家珍,滔滔不絕;于濱、張有維老領導,那真是事無巨細,親力親為,俯首甘為孺子牛是對他們最貼切的褒獎。由于自然規律,他們都已先后離開了我們,但我相信他們一定會在另一個世界,含笑祝福我們今天的聚會取得成功。</h3><h3> 另外,我們也深切懷念由于各種原因離大家而去的戰友們,像俞力行、吳紹鞏、莊偉等人,他們的音容笑貌一直銘記在戰友們的腦海之中。這里我們也非常想念今日未能來到聚會現場的戰友們。電機廠鼎盛時期有500多人左右,今天到會的不足300人。還有一些戰友由于多種原因也不能參加聚會,在此,讓我們大家一起祝福他們身體健康,闔家幸福。</h3><h3> 電機廠搬遷以后,人員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家也先后組織過幾次的聯誼活動,大部分戰友也相互見過面。但這次活動還真有一些從未參加過聯誼會活動的戰友趕來參加,他們的到來為我們這次活動增添了新的、濃烈的色彩。為此,在預祝大會圓滿成功的同時,大家更要珍惜本次聚會的大好時機,好好暢談交流,因為以后再舉辦這么大規模的交流聚會已經沒有可能了。</h3><h3> 當年的毛頭小伙、羊角小辮,今天已變成了花甲古稀之人;當年的老將也都到了耄耋之年。大多數都已經離開了工作崗位成了自由人。衷心希望親愛的戰友們能夠在有生之年放松心態,好好保養,健健康康的,有滋有味的過好余生,感謝聚會的召集人和組織者,你們辛苦了!再次向你們表示誠摯的謝意!</h3><h3> 同時,我也代表外地戰友向各位表個態:通過這次聚會,大家都有了通訊錄,以后凡是有戰友到我們所在的地方,別忘了打聲招呼,給我們一個盡地主之誼的機會。謝謝大家!</h3><h3> </h3> <h3>張李平代表廠部發言。(全文如下)</h3><h3></h3><h3>尊敬的前輩、叔叔阿姨們,親愛的戰友、兄弟姐妹們:</h3><h3>你們好!</h3><h3>在這嚴冬已經過去,春暖花已開的時節,我們幾十年未曾見面的老友歡聚一堂,問候聲、暢談聲響成一片,我們握手、擁抱,歡聲笑語,快樂和幸福洋溢在每一位老友的臉上。今天,在這是為紀念響應毛主號召走五七道路、同時也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五十周年大會,心情無比激動,激動的是我們這些經歷了幾十年風風雨雨歷程的人,又團聚了,且我們大部分還較健康的生活,還在這里聚會,我祝大家身體健康,越活越樂觀,越來越幸福!!同時,我也深深的思念,我的前輩、長輩,還有部分同輩,已經先行一步離開了我們,我們財務科原有8人,目前僅有90多歲高齡楊敏阿姨和我了。我無比懷念和追思他們,我的良師、我的領路人、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幫助過我、關心過我、關懷和摯愛我的叔叔阿姨們和戰友們,在此,我向他們深深的表達敬意和感恩!!在那道德、文化、真誠、良知成為垃圾的年代,是老一輩人給了我們溫暖和庇護,電機廠的全體戰友們永遠忘不了他們!我們的老領導、長輩們,向他們深深的致敬!!!</h3><h3>今天的感言,只表達我自己的幾句心里話,我是屬于來的晚走得早的人,因此沒有資格代表科室和后勤全體人員。</h3><h3>彈指一揮間,當年,我們天真無邪、風華正茂,在青銅峽電機廠,享受的是平等、自由、包容和溫情,在這大家庭里,長輩們博愛的胸懷溫暖著我們,文革給我們帶來的悲傷、下鄉給我們帶來的痛苦,也減輕了不少,在一個相對寬松、和諧的環境中,我們可以不聞、不問外間世事,干自己愿意干的事情,青銅峽那段神一樣的生活,永遠讓人難以忘懷和回味。前面領導和戰友們已經述說了很多,這里就不重復累述了。至于后來,青銅峽電機廠解散,我們各奔前程,也是國家形勢所致,一個小小電機廠是無法左右的。</h3><h3>五十年過去了,電機廠的500多名職工,分散在不同地方、不同的單位、不同的崗位上,都在奮力拼搏。當年電機廠的普通工人,或走上了領導崗位、或成為學術界領軍人物、或是經營有方的財富人士。但是,無論你取得了多少榮譽和成就,你的級別和職位有多么高大,你的財產有多少房屋和金錢,或者你只是一個平民百姓。現在,在我們又回到五十年前,雖然夕陽無限好,但我們已不再年輕,而是一群即將進入暮年的老頭、老太太,一切又回到原點,我們平靜而快樂的過著退休生活。無論你曾經轟轟烈烈過,那只是過去。未來,我希望大家聚集在青銅峽戰友和睦大家庭中,時刻想到在那青春歲月留下的友情和我們結下的生死情誼。我們之間,不乏小學同學、中學同學、甚至還有大學同學;你我也許就是在同一個幼兒園渡過美好童年,或者是在一個宿舍大院快樂成長,在特定的環境下,我們結成了深厚的情誼。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也要步前輩的后塵而去,也許,后面面臨的困難,不亞于我們奮斗幾十年所遇到的困難,我們青銅峽人最大的特點就是重友情,我希望在以后的若干年里,我們大家還是一如既往,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用真情關懷和真誠摯愛著每一位戰友,一人有難、八方支援,相互扶助,攜手共度余生。</h3><h3>祝大家身體健康、快樂!闔家幸福美滿!!</h3><h3>耽誤大家的寶貴時間了,謝謝大家。</h3> <h3>薛和代表求籃球隊發言。會場上展現出球隊當年的英姿颯爽照片。</h3><h3>(全文如下)</h3><h3><br></h3><h3>籃球是青銅峽地區的傳統體育項目,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我們廠的男女籃球隊為電機廠的榮譽而戰,榮譽感就是我們球隊的魂。</h3><h3>我廠的女籃是當地的一支勁旅。在賽前備戰中,曹平親自示范二一二聯防中的滑步防守,采取一三一戰術進攻,效果良好。關軍是左前鋒,她的切入上籃果斷利落,有專業運動員的范兒。唐蒂作為中鋒,投籃、分球、籃板都頗有章法。李靜的快速反擊突破上籃頗具威脅。張群的后場籃板和組織進攻得心應手。在1973年十一聯賽中取得亞軍。</h3><h3>男籃在1973年十一聯賽中奮力拼搏取得了冠軍。球隊提前半個多月在燈光球場集訓。在曹平和張德堯的指導下演練戰術配合。可以說兩位老同志如父如兄、亦師亦友。在與機磚廠爭奪冠軍的那個晚上,廠里三輛大卡車滿載著戰友到場助威。小壩燈光球場人海如潮座無虛席,隨隊裁判丁毅也到場助威。我們對冠軍是勢在必得,而我突然意識到我們的高大中鋒莊永禎休假不能參賽,預計必定是一場惡戰。果然在戰術上我們改變了打法,以快攻和跑動穿插來創造機會。開場后倒手傳球,高健在他的投籃點率先投籃得分。劉儉的強行切入和急停跳投非常漂亮。張德堯從右邊線一個長傳給左前鋒高巖創造了機會。高巖熟練運球,再配合逼真的假動作晃過對手在底線勾手上藍獲得全場掌聲。但是對手的體力超好,小動作不斷使他們的比分逐漸追了上來,終場時居然打成平局。德堯讓我去熱身,加大運動量,我覺得要上場了。在第一個十分鐘加時賽我們換上了新隊員,楊清積極搶斷連續得分。對手更是瘋狂反撲,機磚廠一個前鋒切入上籃,在球出手的瞬間,王武高高跳起將球按在了籃板上,反手將球長傳給右前鋒武林,輕松上籃,典型的防守反擊獲得了全場觀眾經久不衰的掌聲,也得到了對手的嘆服!對手連續進攻也打出了幾個好球,使得終場成為平局。又是一個十分鐘加時賽,對手始終壓著我們打,即使是裁判的偏哨也未能影響我們的情緒。在第8分鐘時我們落后機磚廠2分。機磚廠的主力在換衣,談笑風生以為勝券在握。這時武林得到傳球,一個漂亮的中投扳回2分追成平局。我得到隊友傳球,運球向武林靠近,打算做一個小配合,對手回防武林我順勢從兩個防守隊員中間切入,他們拉手犯規創造了的罰球機會,兩投兩中使我們領先了對手。就在裁判交給對方發球的一剎那,我們場上的五個隊員迅速全場緊逼盯人,場面一時大亂,讓對手不能組織有效進攻。我們最終取得了勝利。陳鳳鳴廠長捂著疼痛的肝大喊:“好球!我們勝利奪冠了!”曹平在賽后說:“我們的二線隊員要比其他隊的二線隊員略勝一籌。”</h3><h3>賽后我們又引進了新隊員,陳琦的加入使我們球隊如虎添翼。在1975年暑期期間,我們參加了縣里組織的武裝基干民兵比賽,球隊住在小壩中學。這天上午是與連湖農場隊比賽,在去賽場的路上有兩個同行的小壩中學老師,他們說:“蓮湖農場球隊是匹黑馬很厲害,昨天大比分戰勝了奪冠熱門304鋁廠,他們都是知青體力好,擅長長傳快攻,遠投也非常出色,電機廠恐怕不是對手。”這段對話引起了曹平的注意。開賽前曹平突然改變戰術,防守上以半場盯人控制一傳,對遠投要堅決封蓋,放切不放投,尤其是前三個球。我們的前場是按照原定策略雙中鋒配合進攻。遵照這一戰術對手在上半場的長傳快攻幾乎為零,遠投的命中率不足10%。永禎在弧頂輾轉騰挪,陳琦在底線溜來溜去,兩人配合默契,投球、籃板盡在掌握之中。上半場的比分超出對手20分。下半場原班人馬繼續再戰,直到差距拉到30分時才換人,最終以80比40完勝對手。指揮是一門藝術,籃球比賽是智慧的較量。</h3><h3>曹平和張德堯兩位老同志互敬互補是球隊的楷模、年輕人的榜樣。球隊通過訓練和實戰,技戰術水平不斷提高,在70年代中期達到頂峰,在歷次聯賽中取得驕人戰績。他們把男女藍球隊培養成了一支文明之師、智慧之師、虎狼之師。</h3><h3>我們的羽毛球隊代表自治區參加了全國比賽。在楊薇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在廠部四合院打排球。還成立了足球隊與兄弟廠比賽。我們還有乒乓球室。在豐富的文體生活中,我們度過了那段美好的時光!</h3> <h3>接著上場的是盛和平代表宣傳隊發言。后邊展現了宣傳隊的歷史老照片。(全文如下)</h3><h3></h3><h3><br></h3><h3>各位戰友們、朋友們,大家好!</h3><h3>今天我代表青銅峽電機廠文藝宣傳隊在這里發表感言,將用短短幾分鐘時間,把宣傳隊的建立、成長和發展的概況做一個簡要的回顧。</h3><h3>大家都知道宣傳隊是在電機廠廠領導的積極倡導和大力支持下組建起來的。首先廠領導為宣傳隊派來了領隊,任命了隊長,選派了指揮,為宣傳隊的組建和發展奠定了組織基礎。在廠領導的關懷下,宣傳隊在一無所有的基礎上,憑借著自力更生的精神,白手起家干了起來。</h3><h3>先從人員上講,宣傳隊初建時只有少數一、二十人,隨著宣傳隊的發展需要,我們將廠里有相關文藝才能的同志選進宣傳隊來,人員逐漸增加,最終形成了一支幾十人組成的比較整齊的演出隊伍。</h3><h3>拿宣傳隊演出的節目來講,一部分是向專業團體學習現成的節目,比如我們選派人向寧夏歌舞團學習舞蹈洗衣歌、選戰馬、小舞劇魚水情等等。在學完小舞劇魚水情時,寧夏歌舞團的人說,像你們能把整個舞劇學下來,是很不容易的。</h3><h3>同時我們還自編自創一些節目,如舞蹈、詩朗誦、相聲、三句半、器樂合奏等等。最值的一提的是我們自己創編的話劇《挑戰》在寧夏自治區文藝會演中大獲成功,取得了一等獎的桂冠!</h3><h3>再拿演出的服裝來說,當時少部分是購買的,一部分是外借的,還有就是發動宣傳隊成員的媽媽們幫我們做。記得舞蹈《喜送糧》的服裝就是靠幾位老媽媽照著我們給出的圖樣自己動手做出來的。</h3><h3>我們演出的道具背景,很多也是宣傳隊成員利用業余時間,自己動手制做模型、繪制圖樣而完成。舞蹈《喜送糧》的大糧垛,小舞劇《魚水情》的背景都是這樣做出來的。</h3><h3>就是這樣,宣傳隊的同志們在低矮的土坯房里創作,在深夜的大食堂里排練,在業余的時間里開動腦筋,自力更生制作服裝道具。同志們的心血和共同努力,終于化成了宣傳隊豐富多彩的表演節目。功夫不負有心人,白手起家、同心同德的努力,使宣傳隊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地逐步發展起來!</h3><h3>自力更生、白手起家邁出了組建宣傳隊的第一步,在以后宣傳隊成長發展的道路上,更鍛煉出宣傳隊團結友愛、互相協作、能戰能勝的集體主義精神風貌!</h3><h3>常言道:“寧領千軍,不領一團”,也就是說文藝團體不大好領導。在我們宣傳隊的大家庭里,幾十號成員也都各俱才藝,各有個性。但是我們始終堅持培養大家的集體榮譽感,形成凝聚力、向心力,以此形成我們之間聯系的紐帶和行動的準則。所以在宣傳隊的大家庭里是十分團結友愛的!記得在宣傳隊從未出現因分配角色鬧不團結的情況。大家都能以大局為重,服從分配調度。在排練中都是互教互幫,互相鼓勵,認真負責。樂隊的同志們從不辭辛苦,一遍遍陪著跳舞的同志們伴奏排練。當時廠里條件有限,白天大食堂不能用作排練,因此宣傳隊每次都要等到晚上大食堂騰出來不用了才能開始排練。每當廠里的同志們晚上開始休息了,有的已進入夢香時,宣傳隊才在大食堂開始忙碌起來,而且一練就到深夜。面對這樣的辛苦隊里的同志們都毫無怨言,而且是熱情高漲地投入排練。尤其到了正式演出,大家都深知我們是代表電機廠的,宣傳隊里所有人都打起百倍精神,認真負責地完成自己所承擔的任務。記得在一次演出中,有位跳舞的同志突然肚子疼,上不了場了,另一位同志二話沒說,馬上救場!還有一次宣傳隊去中衛演出,路上不慎將道具布景燒壞了一大塊,怎么辦?隊里的同志們找來木條加固道具,宣傳隊的“大管家”急中生智,找來兩條白被里補上,再涂上色彩,解決了燃眉之急,保證了演出不受影響。宣傳隊里這樣感人的事情很多很多。在隊里大家不分演員、伴奏、后勤、劇務。當演員的認真出色的表演,伴奏一絲不茍的配合,后勤、劇務的同志大到服裝道具,小到針線紐扣,一一準備齊全,絕不讓演中出現疏漏。所以宣傳隊不論是在廠里還是在鎮上、小壩縣上、還是在銀川、中衛等外地巡演,都能獲得好評,為電機廠贏得榮譽。體現了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團隊精神。</h3><h3>今天我們在這50周年的聚會上,回想起青銅峽電機廠中曾經開放的文藝宣傳隊這朵美麗之花,感慨萬千。</h3><h3>人們都明白“鳥之兩翼,車之兩輪”的道理,鳥只因有了兩個翅膀,才能展翅高飛,車只因有兩個輪子,才能平穩前行。一個企業,只有一手抓好生產,一手抓好企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企業才能健康向前發展。現在回頭看,當年電機廠的廠領導們,在那個文革的特殊歷史時期,在那個文化貧脊的青銅峽西北小鎮,面對著我們幾百名二十歲上下的熱血青年,如何把電機廠辦好?如何把“小將”們帶領好?組建廠宣傳隊、球隊是他們提出的正確決策之一。一手抓生產,一手抓企業文化精神建設。利用宣傳隊這樣的載體,使“小將”們有了展示才藝,發揮能量,鍛煉成長的舞臺。宣傳隊的存在不但豐富了廠里的文化生活,而且為電機廠贏得了榮譽!更重要的是憑借宣傳隊的舞臺,使我們受到了磨煉,培養出了團結、友愛、包容、協作的團隊精神。這些好的精神和品質,在后來各自的人生發展道路上受用不盡。還有的同志因創編出優秀的話劇劇本,被上海復旦大學錄取,走入理想的大學殿堂。宣傳隊的許多同志現在回憶起這段特殊的經歷,都有說不盡道不完的眷戀情結!</h3><h3>50年的時光過去了,但宣傳隊仍是我們心中一種不斷的情絲;一種無限的眷戀!它留給我們的快樂,永遠伴隨著我們的生活;它留給我們的激情,永遠充實著我們的情感;它留給我們的積極向上的心態,永遠激勵著我們不斷向前!</h3><h3>最后祝到會的領導,老同志們和朋友們身體健康,生活幸福!</h3><h3> </h3> <h3>籌備組副組長岳志鈞發言。(全文如下)</h3><h3>聚會籌備與策劃的總結發言</h3><h3><br></h3><h3> 同志們,戰友們: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心潮澎湃!從進入會場的那一刻起,我就被那問好、握手、擁抱的歡樂氣氛所感染,看了剛才的錄像片和聽了戰友們的發言,那一幕幕的往事,那一段段的真情,更讓我心情激蕩!五十年過去了,彈指一揮間,青銅峽電機廠發生的故事依然那么新鮮,那么動容!當年有多少歡笑,有多少淚水,多少故事,多少次出現在夢里,多少次閃現在我們面前……。當我們走出青銅峽電機廠,品嘗了人生的酸辣苦甜之后,在經歷了世事的浮沉之后,才發覺青銅峽電機廠的歲月是我們人生一堂多么深刻的課,是一首多么深沉的歌,是一段多么重要的歷程,它悠遠而回味無窮,它永遠地烙在了我們的心底,永遠都抹不掉!</h3><h3> 同志們,戰友們:值此舉辦青銅峽電機廠五十周年聯誼會之際,我們也緬懷我們的老領導,老廠長們,陳鳳鳴、楊溢、王月軒、仲曉峰、張有維、于彬、安生,感謝他們在擔任領導期間所創造的良好環境,使我們工作、學習、生活的愉快!我們也感謝電機廠的一批老工程師和專業技術人員們:如楊春濤、劉玉林、薛希貴、曹平、黃家文、程海峰、李永成、蔡保源等等同志對我們的培養、幫助和指導。我們也感謝電機廠的一批老師傅們,是他們手把手教會了我們,使我們逐步的掌握了車、鉗、銑、電、鉚、焊,鑄造,及變壓器的各項工藝。如金工車間的寧師傅、饒師傅、應師傅、方師傅,鉚焊車間的祖師傅、張師傅、王師傅,鑄造的竇師傅,電工李師傅、王師傅,一車間的劉師傅、是師傅,車隊的宋師傅,食堂的劉師傅,還有原安裝局的張師傅、胡師傅等等師傅。</h3><h3> 同志們,戰友們:回顧往事的一幕幕,我們也想起了已去世的戰友們,他們的音容笑貌仍然清晰的浮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沒有忘記他們,我們永遠的懷念他們!</h3><h3> 在今天這個難忘的相聚中,除了相互傾訴思念之苦,重逢之喜外,留在我們心中更多的則是對青春年華的追憶,對已逝歲月的感慨。人生有多少青春歲月,人生能有多少個五十年?讓我們的心扉打開吧!讓我們盡情的談笑風生,暢敘友情吧,讓我們在這短短的重逢時間里,坦誠相待,真心面對,讓我們拋開種種的顧慮,放下所有的恩恩怨怨,傾情交談,共訴衷腸,傳遞真誠,再續友誼!今天的聚會還有一部分同志因種種原因沒能來參加,對此我們也對他們表示良好的祝愿,祝愿他們身體健康,家庭幸福!</h3><h3> 我們今天的聚會,準備的時間較長,籌備組的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更離不開廣大戰友的支持,參加今天聚會的同志除了在北京的戰友,遠道而來的戰友,有黑龍江北安的、有福州的、有上海的、有杭州的、有無錫和蘇州的、有西安的、有四川宜賓的、有寧夏銀川和青銅峽的,有天津包括薊縣的、還有從香港趕來的戰友,更有從國外不遠萬里回國的戰友。籌備組收到的那么多的珍貴照片,那么多的回憶文章,體現了大家的積極熱情。還有更多的戰友為這次聚會做了很多默默無聞的工作。在此,我代表籌備組對大家表示深深的感謝!我也代表籌備組對給與我們這次聚會大力支持的北京圓山大酒店的領導和員工們,對給與大合影照像及現場攝像的攝影師們,對醫務保障的醫生們及方方面面支持聚會的人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你們辛苦了!</h3><h3> 同志們,戰友們:相聚時難別亦難,聚會時間再長,終有一別。今后這樣的大聚會可能不會有了,但還可以有小聚會,小的聯誼活動。讓我們記住這次難忘的聚會吧,讓我們今后加強聯系,充分利用手機的微信功能,經常交流,傳遞友情,互相關爰,保重身體。以樂觀的心態,保持有規律的生活習慣,開心生活,渡過晚年。 </h3><h3> 最后再一次的祝愿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幸福。新春愉快,健康長壽!</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p>會議最后到了結尾是合唱,我和我的祖國。主持人領唱大家合唱。歌聲與微笑,舞蹈與音樂??全場歡騰雀躍</p> <h3>部分組合的合影如下:</h3> <p>時光飛逝,日月如梭。在這個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大好時光里,我們如約而至,相逢在北京圓山大酒店。</p><p>今天我們200多名戰友再次相逢,空氣中到處彌漫著友誼的氣息,每一個角落似乎都能尋找到過去的蹤影。戰友們久別重逢,心情無比激動。時光改變了我們的容顏,卻無法改變彼此的思念。今天,每一個戰友的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p><p>今天對我們參加聚會的戰友來說,是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盛會,讓我們珍惜這次相聚,讓我們今天利用這次最珍貴的機會,在一起敘舊話新,暢談現在和未來,暢談我們的夕陽紅生活。愿我們的聚會能更加進一步加深,我們戰友之間的友誼。讓我們互相扶持,互相鼓勵,把今后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加輝煌,更加美好。</p><p>斗轉星移,歲月無痕,就讓我們的聚會成為一道風景線,讓我們的聚會成為一種永恒吧!五十年后我找你,不忘初心情更濃</p><p><br></p><p>“水電部青銅峽電機廠戰友赴寧夏50周年聯誼會”圓滿舉行</p><p><br></p><p>不經意間,我們距離在青銅峽的生活已經五十載春秋,從青春已經走入了暮年。半個世紀的時光輪回,有太多的記憶可以忘卻,然而青銅峽的記憶卻一刻也不曾走遠!</p><p><br></p><p> 今天2019年3月16日,大家一起就是為了回憶并見證一段歷史,那就是一種記憶里的味道,它與我們在那個特殊的精神與物質生活的命運變遷中緊緊相連。今天這份特有的情緣,帶著沁人心扉的芳香撲面而來。</p><p><br></p><p>我們的一生、我們走過的路,歷經歲月演化和流傳,在時空的經緯中慢慢沉淀出它的價值。五十年前的春天里與現今春天里的擁抱變得如此繽紛。或許這就是真實的人生,它可敬、可畏、可歌、可嘆!</p><p><br></p><p>自從去年戰友群發出來五十年后再相聚的倡議后,我和大家一樣,每天都被它牽動著,一篇篇戰友情深的回憶文章,一件件刻骨銘心的感人故事、一張張風華正茂的老照片,常常與我做一次心靈的對話,仿佛像是一聲輕輕的呼喚,若是看看老照片,哪怕只是一會兒的深情的對望,內心都會激起陣陣感嘆。</p><p><br></p><p>穿越時光回到韶光。品味時光的流逝,這一切變的彌足珍貴。我清楚那是一直深藏于內心的歲月故事,那是永遠不曾割裂與忘卻的從前。真的,很多沒有知青經歷的人和現代的青年人,是很難理解我們這一群為之如癡如醉的,再相守、在回顧,甚至連眼淚奪眶而出卻都無力掩飾的人。</p><p><br></p><p> 走過的路上,經歷過無數風雨,再回首,我堅信自己走過的每步腳印都是必經之路。感恩感謝青銅峽的大自然和戰友情,留給我如此珍貴的一筆人生財富,比起物質,比起金錢,比起欲念,它顯得彌足珍貴!這樣的歷念值得回憶,這樣的故事值得見證!</p><p><br></p><p> </p><p><br></p><p> 青銅峽是有故事的,點點滴滴都是真實的生命。這些故事樸素雋永、歷久彌新;青銅峽是有情感的,但情感總要有一個具體形式做載體。青銅峽的戰友珍視的是情感、珍藏的也是情感。那么今天的聚會,就是聯接著每一位戰友彼此之間的情感的載體,還有我們在場的歌聲笑聲;還有我們的老照片所承載的久遠的故事,現場以視頻和美篇的形式呈現給戰友;還有我們在聚會的合影留念等等,都能使濃濃的戰友情誼彌散天宇和珍藏心中。</p><p><br></p><p> </p><p><br></p><p>八千里路云和月,不負韶光好年華。</p><p><br></p><p>今天讓我們共享青春的力量,祈福無盡甜蜜的明天。</p><p><br></p><p>祝福友誼長存,祝愿所有的戰友家庭幸福安康!</p><p><br></p><p> </p> <h3>再相聚再相守!2019-3-16(文中個別圖片由戰友拍照,特此感謝)</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子王旗|
伊金霍洛旗|
通化市|
长垣县|
南昌市|
肥东县|
彭州市|
托克逊县|
泗水县|
定日县|
大同县|
大埔区|
临江市|
奎屯市|
兰州市|
盈江县|
奈曼旗|
闸北区|
锡林郭勒盟|
宁城县|
休宁县|
辰溪县|
桑植县|
大竹县|
尼玛县|
阜新市|
响水县|
昌江|
青川县|
惠水县|
自治县|
天水市|
甘孜县|
崇阳县|
鄂尔多斯市|
日土县|
阳谷县|
衡东县|
武夷山市|
连城县|
秦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