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第一眼看到“如花在野”,不覺一怔,當下心生浩蕩。眼前已是點點野花在風中招搖,不豐滿,不艷麗,卻自有風骨。</h3><br><h3><strong>《如花在野》</strong></h3><br><h3>作者:[日]田中昭光(又號“無法庵)</h3><br><h3>出版社:浦睿文化·湖南美術出版社</h3><br><h3>譯者:張南攬</h3><br><h3>122幅精美彩圖,192種應季花葉,96只花器,101件花藝插作——77歲那年,先生以一年為期,遍訪奈良郊野,尋找應季花葉,搭配“友明堂”的珍藏古器或日用器物,做成了這一冊四季花物語。<br><br></h3><h3>日本茶圣千利休“茶道七則”中的第三則,就是“如花在野”,意思是“花要插得如同在原野中綻放”。</h3><br><h3>所以即便古稀之年,田中昭光也要到深山去訪花,不慎摔跤骨折,后幸得恢復。同樣不再年輕的妻子擔憂他再受傷,便達成協議:“你在哪,我便在哪”——世上最美的情話與誓言,原來不一定都得轟轟烈烈。</h3><br><h3>從此兩人同進同出,牽手欣賞山間之景,采擷自然之花。</h3><br><h3>花既脆弱,難有長存;但在你看到心喜之花的那一刻,幸福卻又是圓滿的。世間存有花,便有美,自有生生不息。</h3><br><h3>如今也是遲暮的田中昭光寫下,“回首已是古稀年,惜花已是垂暮遲”。</h3><br><h3>先生,依舊和妻子在山間尋花,插花,自在自足、快意溫柔地活著。</h3><br><h3>他手中的花作,始終有著茶道“和敬清寂”的氣質,或搖曳生姿,或清爽宜人,或枯寂寥落,都充溢著最原始美麗的自然力量。辛夷、菖蒲、百合、晝顏、木槿、山茶……高足杯、德利酒壺、備前花器、信樂燒……總有一些花對一個器皿是恰到好處,毫無造作。每次看到花器與花仿佛是天生一對,先生總會忍不住感慨:“花能帶來那么多的幸福和感動!”</h3><br><h3>先生興致上來提筆寫字,遇見美好慨然賦詩。穿插在《如花在野》里的“無法庵往昔物語”,追憶往事,記錄歲月里的花事,文筆凝練,帶著日本舊文人的氣韻,端然,清和,恭敬。</h3> <h3>小時候有過很多愛好,隨著時間流逝,都近乎杳無音信。再者記憶幾經洗劫,選擇性地忘了很多事情,但那些清晨花開的瞬間一直被銘記。如若有另一個世界,想必另一個自己應該是在森林深處,斗笠蓑衣,看花開正好。</h3><br><h3>也曾想過成為一個什么都會的人,至少是很好的自己罷。不輕易迷路,不輕易頹廢,不輕易淪陷。可無論如何努力,都只能笨拙地行走。</h3><br><h3>之所以深愛文字與植物花草此類仿佛安靜的事物,大抵是因其完全成全了自己的笨拙,使自己得以成為喜歡的自己。</h3><br><h3>譬如,對于許多東西和事物,包括文字與朵花,最初都是貪婪的,可能是因為匱乏。所以我們總是喜歡多的衣服、多的食物、多的感情。寫字和挑花的過程也總是求多、繁與華美,恨不得將所有好看的都據為己有。</h3><h3><br></h3><h3>最后,當所有喜歡的、好看的堆砌在一起時,卻發現,那全然不是自己想見到的“如花在野”。漸漸,終于學會了,舍,舍,舍。舍成毫不起眼,舍成非常靜寂。</h3><br><h3>對于花草,路旁的老山芹、水畔的菖蒲、墻外的爬山虎、甚至山路上的野果子……均可拼采。插花器具也非一定是名物,殘破的陶罐、洗凈的漁簍、還有淘來的老竹節、撿來的酒瓶,皆頗有野趣盎然之妙。</h3><br><h3>后來,又漸漸“如花在野”不如讓花在野,極少買花了。</h3><br><h3>走過田野路邊,撿幾枝野花,或者拾幾根枝椏,直接將自然帶回家。</h3><br><h3>有時,路旁綠化道,習慣性地撿拾幾枚落花,帶回來,隨意放置在某個物件里,什么也不做,任其自然凋零、散落。</h3><h3><br></h3><h3>夜深人靜時,便隱隱覺空氣也在飄飄渺渺地淺吟低唱。空氣、花,什么也不曾訴說,你還是聽到了許多——離離舊景,片片飛花,迢迢曠野,苒苒物華,及室及家,縷縷韶光,寂寂風雅呀……</h3><br><h3>纖纖花草與莽莽山川,二者雖形差千里,但予人所帶來的心靈觀照卻是一樣。望巍巍之山川,浩然立天,亙古難移,只覺我身之渺小;見幽幽之草木,風饕雪虐,花開一瞬,尤感吾生之無常。</h3><br><h3>如花在野,刻意求其素雅,其清簡,其寧靜,在于不招搖,不媚俗,甚至殘缺、單純。</h3><br><h3>其美,也寂靜、素樸、深遠,不暴烈,不急功近利,給人直抵內心的祥和與禪意。</h3><br><h3>而讓花在野,她們百媚千嬌,她們媚不在風塵,和風塵無關,卻關乎灰塵,過往,歷史,片段。花在野,不是個體,而是浩蕩成群,是一個關乎青春不朽的引擎。她們開了,青春隨意張揚,開的那叫一個心情,每一朵花都是用生命在綻放,每一個毛孔,一小片皮膚都在和太陽做著約定。</h3><br><h3>不用一根一線縫補青春,不用一茶一飯補貼光陰漏洞,不用絞盡腦汁遮掩歲月皺紋,不用日日苦熬山盟海誓。</h3><br><h3>在野之花,一生就一次,把自己媚成了山河。</h3><br><h3>這一靜一動之間,全是歲月無聲,又山河浩蕩。</h3><br><h3>花雖百樣,各有千秋,而獨自面對它們時,它們皆是一樣的,干凈,清香,美好而溫軟。</h3><br><h3>所以,拈花的人內心是溫軟的,無論外在多么堅硬或逞強。</h3><br><h3>拈花久而久之,漸漸會坦然成全自己本來的模樣,笨拙或靈敏。<br><br></h3><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兖州市|
眉山市|
沛县|
社旗县|
灌南县|
德令哈市|
呼和浩特市|
家居|
漳平市|
梁河县|
华安县|
凌海市|
庆阳市|
磐石市|
乌拉特后旗|
栖霞市|
思南县|
澄迈县|
呼伦贝尔市|
屏东市|
襄城县|
本溪|
铅山县|
伽师县|
津南区|
民乐县|
东平县|
新乡市|
北安市|
邯郸县|
南木林县|
休宁县|
抚松县|
大冶市|
鲜城|
兖州市|
大洼县|
徐闻县|
栾城县|
始兴县|
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