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再奔通天河</b></h1><h3></h3><h3> 從黃河源頭返回到瑪多縣城已是下午兩點多,天氣驟變,烏云翻滾,大風襲來,卷起的黃沙刮得人睜不開眼睛,沙土直嗆口鼻,天昏地暗的令人恐怖。高原的氣候變化如此之快,如此之惡劣,初來乍到的外地人簡直無法適應。難以忍受的高原反應,再加上氣候的突變,我們猶豫了,是改變計劃打道回府,還是繼續前行直奔長江上游通天河?</h3><h3> 通天河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從瑪多到玉樹,還有 330 多公里,平均海拔 4500 米以上,要跨越巴顏喀拉山,貫穿“大三江源”的中心區,“中華水塔”的最高級,是青康一線(G214)最特殊、最具挑戰性的一段。無限風光在險峰,若半途而返,將留下終生遺憾。人生能有幾回搏!勝利的喜悅往往就是在最后的堅持之中實現的!我們四人堅定了信心,征服天路,不到通天河非好漢!我們在瑪多吃了碗半生不熟的面,(高海拔地區水的沸點低)就驅車直奔玉樹了。</h3><h3><br></h3> <h3>此圖下載于網絡</h3> <h3>在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啦山口處留個影,可是不容易啊!</h3> <h3> 這一路的路況較好,只是海拔越來越高,路邊幾乎沒有什么植被,望遠天邊一座座藍白色的山峰,繼續往前走,就看到了白雪皚皚的冰雪山巒。啊,到了一臂擔江河的巴顏喀拉山,巴顏喀拉山埡口,海拔4824米。高原反映特別強烈,頭漲得象要裂開一樣的痛,在這難得一到的地方打起精神下車拍照,兩條腿像綁著沙袋一樣,沉的抬不動,只能拖踏著前移。</h3><h3> 堅持,再堅持,我們經歷了高海拔的嚴峻考驗,闖過了巴顏喀拉山口,到了清水河(地名)一帶,海拔逐漸下降,人感覺舒緩些了。植被對海拔的感覺更是敏感,從清水河向南到玉樹的路上,綠綠的草灘,片片的沼澤,嘩嘩的流水,沿著河邊有蔥綠的灌木叢、白楊樹。沿著河的公路繞了一山又一山,嘩啦啦的流水聲伴著我們前行。我們終于看到燈光了,燈光越來越密集,玉樹市區到了。五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好象從另一個世界又回到了人間。</h3> <h3> 在玉樹我們轉了一整天。上午探尋到了通天河,通天河是長江的上游段,自長江正源當曲與西源沱沱河在治多縣西部匯合后,流經曲麻萊縣、稱多縣、玉樹州,至玉樹州的結古鎮西巴塘河口以下便是金沙江。通天河自西北向東南流淌在玉樹草原上,橫貫近千公里,通天河水流湍急,轉灣處濤聲震耳,水深處旋渦翻滾。當地人稱通天河大橋為長江第一橋。</h3><h3> </h3> <h3>通天河大橋</h3> <h3> 通天河是一條寬厚的河流,看著那奔騰不息的河水,能深切的感受到奔涌的生命力量,能感受到源頭的人們對于神山圣水發自內心的敬畏,還能感受到那種來自于靈魂深處的安靜與祥和———人們步履安然,神態平和,生態和諧、民族和睦,正是這種不同文化的寬容、平等和相互尊重,成就了這條靈性河流的生命與歷史。</h3> <h3>通天河邊旅友合影</h3> <h3> 位于通天河南岸邊,有一塊巨大的巖石,旁邊有棵古柏。相傳,唐僧取經歸來路過通天河時,由于忘記了老龜的囑托,老龜把唐僧一行掀下河去,他們掙扎著上岸后,在這塊大石頭上晾曬浸濕的經卷,令人驚訝的是,經卷上的字都印在了石頭上。當地人便稱這塊大石頭為“曬經石”。神石也!</h3> <h3>曬經石邊留影</h3> <h3> 按照藏民的指引,我們又進山,拜見了歷經久遠的文成公主廟。廟宇不大,座落在山凹中,四周不高的山坡綠絨絨的,潺潺的溪水流淌著,紅墻黃瓦的廟宇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格外顯眼。廟里并排供奉著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塑像,塑像上掛滿了供奉人獻上的哈達。相傳,文成公主入藏時,松贊干布前往迎接,兩人在扎陵湖和鄂陵湖之間的柏海相見,在黃河源頭度過了他們的洞房花燭夜。據說,至今扎陵湖邊還有柏海行宮的遺跡。在當地人的心目中,文成公主就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她在藏區做了許多好事,她雖然是漢人,卻深得藏族人民的愛戴和尊敬。前來祈禱的藏民絡繹不絕,有騎馬的,騎摩托車的,也有步行的,他們說,文成公主廟的香火旺盛,神很靈。</h3><h3> 我望著通往天邊的崎嶇小路 ,還有嘎嘎叫著的神鷹不時地在天空盤旋,腦海中浮現出當年文成公主從這里進藏時宏大且艱難的場面,她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大概在滿懷的憧憬中不免會帶有幾分蒼涼吧!</h3><h3><br></h3><h3> </h3> <h3>文成公主廟前留影</h3> <h3>第四天,天未亮,我們便起身返程。汽車整整跑了一天,傍晚才回到了喧囂的都市西寧。</h3> <h3>此圖下載于網絡,感謝原作者。</h3> <h1><b>致三江源</b></h1><h3></h3><h3>高聳的雪山,神山,</h3><h3>濤濤的江河,圣水,</h3><h3>你不曾記得我,</h3><h3>但我永遠也忘不了你。</h3><h3>你,神秘,恢弘,</h3><h3>你,多情,博大,</h3><h3>歷經了遠古的滄桑,</h3><h3>訴說著悠遠的文明,</h3><h3>滋養著千姿百態的生靈,</h3><h3>承載著這塊土地的未來!</h3><h3>千年的企盼,心底的呼喚,</h3><h3>巍峨雪山高昂頭,</h3><h3>不盡江河萬古流!</h3> <p class="ql-block">圖片拍攝 本人及同行旅友</p><p class="ql-block">翻拍后期 海藍藍HL</p><p class="ql-block">文字編寫 海藍藍HL(部分資料源于網絡)</p><p class="ql-block">背景言樂 青藏高原</p><p class="ql-block">注:上下兩篇的圖片文字敘述都是青海二十年前的狀況,時至今日,路況,景區等都會有一定的變化。</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那坡县|
丹江口市|
托克逊县|
明光市|
全州县|
武威市|
嵊泗县|
天峨县|
新和县|
沭阳县|
禹城市|
吴堡县|
双鸭山市|
岳阳市|
四川省|
南江县|
奎屯市|
锦州市|
珠海市|
新田县|
浏阳市|
建阳市|
海阳市|
新乡县|
汉川市|
大余县|
穆棱市|
巴彦淖尔市|
河津市|
正蓝旗|
宁河县|
莲花县|
高青县|
常熟市|
萝北县|
阿尔山市|
雅安市|
民县|
东辽县|
闸北区|
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