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長久佇立不動,靠在一棵大樹的樹干上,上面枝葉茂盛伸向各方,每棵樹的樹冠之間留有縫隙,陽光從這些縫隙之間撒下來;下面樹干挺拔筆直,從厚厚的樹皮判斷,這些都是老樹。也許,我停下來,是因為我的腳步與回憶之間不能合拍,行走影響了回憶,必須止步不前。</h3><h3> 我不明白在什么地方,信步走到這里來了,周圍是不熟悉的森林,我不能長時間在森林中徒步,我想我會迷路的。因為樹枝、樹葉很難分辨,太多不一樣了,它們很快匯集成一個整體,我分不清是榆樹還是樟樹,分不清是尖葉還是闊葉,我從來就分不清這些,它們渾然一體,樹冠在上面呼嘯著,歡騰著。</h3><h3> 我環顧四周,冷颼颼的,是啊,是該離開了。我瞇縫起眼睛,想分辨出綠色、褐色、黃色以及其分布的地方。腳下出現林中小路,根據踩倒的草依稀能分辨出來,我抬起頭朝比較亮的方向走去。</h3><h3> 前面是個小木屋,暗淡的木色上是鮮明的木色,顏色上的顏色,明亮上的明亮。我喜歡這種風格,有點像梵高的《向日葵》,畫中黃色上的黃色,深黃色上的淺黃色,整個畫面是黃的。這里也一樣,樹木生長著,與此同時,淹沒在無序的林海之中,陽光從開闊的天空照射得我睜不開眼,我用力地轉過頭去。</h3><h3><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醒了,做過好幾次的夢,新鮮而陳舊。我不明白為何總在夢中迷失在森林里。我翻看手機里的照片,幾張兩年前收藏的照片:森林中一棵棵挺拔向上的大樹,每棵樹的樹冠之間留有縫隙,縫隙像約定俗成的個人界限,透過縫隙可窺見天空,陽光從縫隙之間撒落下來。在驚嘆造物主的神奇之余,我想:應該很多建筑師都有像我這樣迷失在森林中的夢境吧。</h3> <h3> 賴特的強生制蠟公司總部大樓(見上圖),細長的柱子支撐著一個個圓形的屋頂,陽光從圓形屋頂之間的縫隙散射而來,身處其中,猶如一片人造的森林。完美詮釋了森林的意象。據說建成后,每逢雨天,圓形屋頂的縫隙間會嘀嘀嗒嗒地落下雨點。有些人據此質疑大師的設計存在缺陷,我想,我們不應該用漏水這種“小問題”來責難我們的大師,漏水這種“小問題”基本上是大師的標配,你看,柯布的薩伏伊別墅不也漏水嘛。如果往好的一面想,也許這也是大師設計理念的一部分:陽光、雨水,從樹縫間灑落下來,多么詩情畫意的一幕。</h3> <h3> 多年后,伊東豐雄在臺灣大學社科院圖書館也做了一個類似的設計(見上圖)。伊東是這么說的:“圖書館的特色在于森林般的結構體,方形的空間中樹立著純白的圓柱,從各根柱子所支撐的蓮葉形屋頂縫隙之間,自然光柔和散開來,創造出人們在樹蔭底下閱讀的氛圍。”伊東對柱子做了改進,由混凝土的變成鋼的;圓形屋頂變成類圓形而且大小不一,這樣的改進令整個系統更輕盈更活潑,更加契合森林的意象。但我還是認為,這個和賴特那個太像了,我們可以稱之為“制蠟公司2.0版”。如果這個設計是我做的,可能會被冠于抄襲之名,但因為是伊東做的,所以我們可以說成是:他在向大師致敬。</h3><h3><br></h3> <h3> 還有一位建筑師,藤本壯介。出生于日本北海道,北海道自然資源豐富,他兒時總是在森林中嬉戲和玩耍,對樹和森林感情深厚。他的作品幾乎都和樹和森林的意象有關,他自己也把自己的建筑理念或者說設計哲學定義為“未來森林”。他是這么說的:“我喜歡森林,我認為未來的建筑也應該像森林一樣,給人一種樸素而又自然的感覺。”他希望能在都市環境中塑造一種如同森林一樣的豐富空間體驗。我喜歡他的House NA、喜歡他的“光之森林”(見下圖),據說House NA的靈感來自一顆樹(見上圖),作為這一理念,我想,它是成功的。但我很想知道,這一家人住在如此透明的空間中是怎樣一種感受。</h3> <h3> 并非所有模擬森林意象的建筑作品都是成功的,個人認為,藤本壯介最失敗的作品是臺中市的臺灣塔(見下圖)。這個模擬森林的巨型構筑,空洞而粗暴,中間的那個臺灣地圖形狀的開口很是無厘頭,這是一次蹩腳的對自然的模仿。這也不由得讓我思考,建筑與自然,融合?統一?辯證統一?矛盾與對立?……我想這是建筑師思考的永恒主題吧。</h3> <h3> 據說我們是從樹上下來的,所以我們的基因里存儲著“樹”、“森林”的密碼。因而我們對自然有一種天生的親和感,有一股盼望回歸的強大力量。但我們必須承認,隨著進化,我們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建筑作為人活動的空間容器,更多的是一種界限,人與自然的界限,人與物的界限,人與人的界限……有時清晰有時模糊。建筑應該模仿自然嗎?建筑應該重現自然嗎?建筑能完全地融入自然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建筑本身就是和自然對立的,它本身就是對自然的一種破壞。那我們能做的是什么?我想,那就是:盡量做到最小的破壞。</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宁县|
治县。|
连州市|
丰原市|
扶沟县|
宁阳县|
舒城县|
淳化县|
当涂县|
体育|
布尔津县|
宾阳县|
奉化市|
江北区|
布尔津县|
治多县|
怀化市|
周宁县|
巴楚县|
苍梧县|
山阴县|
达州市|
德保县|
皮山县|
丰镇市|
洞口县|
息烽县|
武城县|
剑河县|
伊通|
石城县|
三穗县|
清镇市|
古蔺县|
永川市|
万盛区|
福泉市|
南华县|
磐石市|
石楼县|
衡水市|